书城文化星条旗下美国梦:财富欲望
14533700000045

第45章 名校教授为啥靠捡垃圾果腹

有豪宅、有令人羡慕的职业,当然也有好的收入,不愁吃不愁穿,更有花不完的钱,然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学教授米尔顿·赛尔却过着与常人不一样的生活——他以捡垃圾为乐趣,这还不说,连他的一日三餐都是来自于被商家扔在垃圾箱中的废弃食物。

赛尔是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更是一个坚定的不浪费主义者。不浪费主义是美国民间的一种社会思潮,主要针对现代人过度的物质欲望和浪费,追求最大限度的不浪费。赛尔工作日给大学生讲课,周末他则成为当地食品杂货店垃圾箱的老主顾,寻找一日三餐可以果腹的食物。赛尔甚至带着他的学生在垃圾箱旁授课,学生们在垃圾箱中寻找可以食用的食品,而这位教授则是现身说法,推销他的不浪费主义。

赛尔靠捡垃圾箱中被丢弃的食品生活已经有30年的历史,他说:“我从没生过病,我想是因为我吃垃圾食物,因此增强了免疫能力。”当然,赛尔主要是在一些食品制作的商店垃圾箱寻找食物,而不是捡居民丢掉的残羹剩饭。美国的面包圈店或是一些食品杂货店,对一些销售的食品有时间上的限制,如面包圈当天制作,必须在当天销售掉;如果卖不掉,就需扔掉,而不能第二天再销售。

媒体记者曾很好奇地问赛尔,你不是一个无家可归者,为什么要靠捡垃圾箱中被丢弃的食物来果腹?这样做是为了乐趣?赛尔则说,我常说若要乐在工作,就要深入挖掘。在垃圾箱中捡食物是世界上最棒的事,就像过圣诞节一样。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垃圾有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人的珍宝,所以我们要爱惜资源,不能挥霍无度。垃圾箱不仅成为这位教授的食物来源,还能为他赚外快:他每周可从垃圾堆里挖出价值约五百美元的东西。

有一天,赛尔带领他的学生去捡垃圾,在一家食品杂货店的垃圾箱处看到一卡车的食品,包括面包、蔬菜、水果因时效、质量等原因被当作垃圾扔掉,这让学生深受触动。一名学生说,光是在美国,每年丢掉的食物就能让5000万人吃饱。

根据统计,美国人浪费的食物一年高达1000亿美元,以一个四口之家而论,一年浪费的食物约为六百美元。赛尔,这位名校大学教授表示,虽然不鼓励大家都来捡垃圾,但不浪费食物并珍惜万物,却是值得认真执行的。

像赛尔这样靠捡垃圾食品生活了半辈子的教授在美国实属罕见,他是傻瓜?是神经病?还是……

这篇文章在我的新浪网博客发表后,一天之内的点击量超过10万人次,有244条留言。其中一位曾在赛尔手下做过博士后的中国学者专门留言,介绍他所了解的赛尔教授。这位中国学者写道:感谢博主的这篇博文和网友的评论!本人历来没有留言的习惯,但这次忍不住想以米尔顿·赛尔曾经的博士后的身份,向大家介绍一个更加完整的他。

米尔顿·赛尔是一位富有激情、活力、智慧、和蔼的老人。坚持每天骑一个多小时的车上班(下班搭公交),每天游一小时泳,六十开外的他保持着二十多岁的体力和精力。以他在学术方面的成就,他不仅是UCSD(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终身教授,也是数家著名药厂和生物公司的技术顾问。

他在加州不仅拥有数套别墅,而且多年前还从继承父亲手中七百万美元的财产中划拨出一部分设立了一项基金,资助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进行科研工作。2003年,他以基金会的名义向UCSD捐赠了一百万美元。数年前,他创立并资助了一个非营利社团——Population Re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PREP)Group,每周组织活动四处宣传环保知识,出版相关著作,并且乐此不疲。

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巨子兼百万富翁,日常用品大都是从二手市场淘来的(衣服还多是名牌哟)。十几年前,米尔顿·赛尔收留了两头因主人罹患癌症去世而无家可归的吨级“宠物猪”(本人第一次见到它们时,真的是瞠目结舌),从此每周(不是每天)都要光顾超市垃圾箱。渐渐地,一些包装完整、接近保质期的食品也会出现在学生休息室里。至于超市遗弃的蔬菜、水果和熟食,都是拿回家款待那两头巨型宠物的。

一贯节俭的米尔顿·赛尔经常会掏钱让学生去农场买些新鲜水果;感恩节到新年间的四周,每周一晚上都能享受到他订购的火鸡套餐……

虽然我曾听在超市熟食部打工的中国学生说,每晚都要在经理的监督下丢弃没售出的食品,但捡回来放进餐盘里……还是觉得挺别扭。不过,以米尔顿·赛尔近几年对环保宣传的热衷和其我行我素的性格,他这样做也不足为奇(顺便说一下,米尔顿·赛尔是无神论者)。

在美国时,我总是习惯把用不着的东西打个广告卖掉或捐给福利组织;当了几年“海龟”,面对家里逐渐积攒的“鸡肋”物品束手无策。在办公室里大力宣传分拣垃圾,然而总是心痛地看到纸张、饮料瓶上沾满残羹剩饭。去年,小区添置了不同回收用途的垃圾桶,终于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