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今属河南)人。自谓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幼年家贫,由嫂抚养,刻苦读书,唐德宗贞元八年(792)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因上表谏止迎佛骨而被贬为潮州刺史。官终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卒谥“文”,世称韩文公。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主张“文道合一”,提倡散体,使唐代散文从骈俪文风中解放出来,被后人誉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
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传世。另有《韩昌黎文集校注》,清人马其昶校注,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阜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鉴赏”
《师说》是一篇非常有名的古文,写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官为四门博士。这篇文章是写给学生李蟠的赠言,也是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不重师道、“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一种公开批判。
文章开篇点题,“传道、授业、解惑”六个字高度概括了老师的职责和作用。接着从“解惑”这一点深入阐述,认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而不从师学习,那他对于疑惑的问题,就始终也不能解决。所以单从释疑解惑这一点来看,从师学习也是非常必要的。从师既然很有必要,那么用什么标准来选择老师呢?作者从年龄、地位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论点,择师与年龄、地位无关,“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道”是从师的唯一标准。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可见韩愈写这篇文章,提倡敢为人师,以闻道作为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与流俗的笑侮进行了坚决斗争的。文章的第一段从古代传统、老师的作用、人类的认识规律等方面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重要性,并提出了选择老师的标准。
接着,他从不从师的恶果、不从师的表现和师道不复的原因等方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之流不重视师道的恶劣风气。作者将“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指出他们在对待老师这个问题上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态度。对待从师的态度不同,结果也截然不同,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就是由于对待从师求学的不同态度所致。接着,作者紧扣从师这个问题,用人们对待孩子和对待自身两方面的不同做法加以对照,指出这种人的愚蠢可笑,实际上也就是对不肯从师的恶习进行嘲讽和批判。
作者在这一段里,采用层层剥笋的写法,用了三个对比:一是用“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待师道的不同态度和得出的不同结果;二是为了孩子的启蒙而求师和为自己解惑而耻于求师;第三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善于互相学习与士大夫“耻于求师”。三个对比,一层深似一层,说服力很强。
接着,论述从师学习应抱的正确态度和能者为师的道理。先以孔子为例,说明“圣人无常师”,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作者认为,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这四个人里面,郯子是春秋时郯国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官职的名称;苌弘,周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过音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老聃,即老子,孔子曾向他问过周礼。作为圣人的孔子尚且拜不同的人为师,一般的人就更应该这样做了。郯子这些人,他们的品德才学比不上孔子。那孔子为什么还拜他们为师呢?由此提出孔子的一个著名观点“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说明圣人是十分谦虚好学的。韩愈进一步深入下去,提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闻知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所长,这种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显然是很正确的,至今仍能给我们以启迪。
文章的最后说明写作动机。作者于结尾处,在前面批判士大夫之流不肯从师学道的不良风气的基础上,表扬能实行古人“师道”的李蟠,一贬一褒,一反一正,表现了作者爱憎分明的立场和对古人师道传统一定会得以流传的信心。
这篇文章,论点鲜明,论证有力,在写法上很值得我们细心体会。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是显著特点之一。文中谈到古与今,圣人与众人,爱其子与于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当世之人与李氏子蟠,等等,都是正反两方面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引证大量事实进行比较,使文中所论述的是与非更加清楚明白,一目了然。
另一个特点是散、骈相间,增强了气势。这篇文章基本上用的是散句,但也间或出现一些偶句。散句本身也时有变化,读起来给人一种于流畅之中含有顿挫的节奏感。在偶句的使用上,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等,这些偶句,读起来令人感到整齐匀称,铿锵有力,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总之,这篇文章针对时弊,痛加批判,有破有立,见解独到,成为流传至今的古代尊师名篇。
(诸天寅)
进学解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唆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挟,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抵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沈浸郁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为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竞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余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宏,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已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鉴赏”
《进学解》写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韩愈时年45岁,仕途多艰,很不得志。两年前,他担任河南县令,因大力整顿当地驻军的纪律,法办欺压百姓的士兵,得罪了顶头上司,被调到长安任职。在长安他担任兵部属下的职方员外郎,是个管理有关边塞城镇档案资料的闲官。元和六年,他有事途经华州(今陕西华阴),听说有个县官犯法,华州剌史只把他调到另一个州当司马。韩愈认为这是包庇,就告发到朝廷的监察机关。经过调查,虽然重新处分了那个县官,但朝廷有人嫌韩愈多事,就让他第三次到国子监去当博士,等于免了他的官职。这一系列遭遇,再加上博士生涯的清苦,使他愤愤不平,满腹牢骚。于是,他写出这篇文章,借以发泄胸中的郁闷。
韩愈采用了辞赋体裁,显示其写作目的是发泄和讽谏。从汉代东方朔的《答客难》、扬雄的《解嘲》开始,辞赋中便有一类专门发牢骚的作品,其特点就是借自嘲以讽喻。同时辞赋还可以进行虚构,这也是汉赋的传统,结构上往往是主客问答,行文很是灵活方便。本文就采取了问答对话的形式。全文三段,先是国子先生对学生进行教诲,其次是学生责难先生,最后是先生批驳学生。
本文的题目,意思是关于学生进学校学习问题的辩解。第一段写博士先生教诲学生,主要内容有三点:第一,指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按照儒家观点,学生上学的任务是学习经史知识和培养道德品行,所以先强调学习态度必须勤奋努力和善于思考,反对嬉笑玩耍和因循苟且。第二,着重指出当今朝廷政治英明,爱惜人才,“爬罗剔抉,刮垢磨光”,无微不至。第三,告诫学生只要一心求精求成,不必担心前途会遭遇什么失察不公。显然,先生要求学生努力学习自是一番好意,但是强调学生赶上了大好年代,前途一派光明,是否切实可信,引起了学生的怀疑和异议。先生的话还没说完,有个老学生就很尖锐地提出:“先生,您在欺骗我们呵!”文章由此转入了第二段。
第二段写这个老学生全面叙述分析了博士先生的学业品行和在政治活动中的遭遇,指责先生的教诲自相矛盾,自欺欺人。首先,学生按照先生的要求,来衡量先生的成就,指出先生学习业务十分勤奋,攻读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一年到头,从早到晚,埋头书堆,精心领会,对于弘扬儒家学说著有功绩,努力排斥异端佛老,“回狂澜于既倒”,达到不遗余力的地步;先生的文章写得无可挑剔,继承发扬了《尚书》、《诗经》、《楚辞》以至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优良传统,“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内容博大精深,文辞波澜壮阔。先生的品行更是高尚,年轻时就敢作敢为,壮年后更是处世得当。先生的文章学业和道德品行完全合乎先生提出的要求。如果按照先生所言,正赶上了好时代,那就应该仕途通达,事业有成,生活富贵,一切如意了。然而事实如何呢?真实情况是,先生公事得不到上级信任,私事得不到朋友援助;仕途上前跌后倒,动不动就遭祸。接着又指出先生衣食不济的窘境。学生从先生的“业”与“行”两个方面驳斥了“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的论点。作者的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第三段写先生对学生的指责进而批驳,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抱负与不平。其中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以工匠、医生为喻,说明量才录用是宰相的职责;第二层以孟子、荀卿的遭遇,说明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一定被当世所用;第三层是说自己在学问和修养上都远不及孟子和荀卿,今日“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据《唐才子传》载:“愈才高难容,累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喻。”从命意看,本文可视为《送穷文》的姊妹篇;然而本文态度严正,立论严谨,是作者治学、写作、修养、为人处世等方面经验与成就的总结,也隐含了对社会弊端,主要是识别、任用、对待人才方面的弊端的批评。
韩愈这篇文章对于改变他的命运起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据记载,一位宰相读了这篇文章,大为赞赏,就把韩愈从国子监调任史馆修撰,负责编撰唐代国史。当时规定,史馆修撰必须由朝廷官员充任,所以韩愈又被授予刑部郎中的官衔,获得了上朝站班的资格。从此,韩愈正式成为朝官,在仕途上荣升了一大步。可见这篇文章的效果是非常突出的。
这篇文章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可以说是反面文章正面做,全文正正反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师生辩论纯属虚构,却写得很有深度,揭示了朝廷用人不明不公的弊端,具有明显的针砭作用。
同时作者善于推陈出新,除了继承发展了汉赋借自嘲以讽谏这一传统文体和手法外,本文在铺陈排比和语言提炼上,也是继承汉赋成就又有所新的创造。作者充分注意内容的要求,发挥铺陈排比这一修辞技巧的特点,使文章气势充沛而情趣盎然。例如第二段形容先生在学习勤奋、有功儒学、文章杰出、人品完成四个方面的成就时,使用铺陈排比表现出充足的气势,显现出可敬的形象。
第三段用类比说明分工和专长时,又用木材、药材来铺陈排比,增强了诙谐的情趣。本文虽然通篇用韵,但由于打破了赋体排句格律,属于新兴的散文赋文体。文中还创造了一些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焚膏油以继晷”、“回狂澜于既倒”、“含英咀华”、“佶屈聱牙”、“同工异曲”、“动辄得咎”、“投闲置散”等,至今仍是人们常用的成语。文中对《尚书》、《春秋》、《左传》、《易经》与《诗经》等古籍的评价也精辟中肯。韩愈的再传弟子、晚唐古文家孙樵十分推崇本文,认为它“拔地倚天,句句欲活。读之如赤手捕长蛇,不施鞋勒骑生马,急不得暇,莫可捉搦”(《与王霖书》)。这几句评语较确切地指出了本文语言精炼简洁,令人爱读的特点。
(诸天寅)
论佛骨表
臣某言:佚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
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此时佛法亦未入中国,非因事佛而致然也。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唯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当时群臣材识不远,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以来,未有伦比。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又不许创立寺观。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傲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表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余,岂宜令入宫禁!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除不祥,然后进弔。
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茢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
“鉴赏”
《论佛骨表》是韩愈给唐宪宗上的一篇进谏文,实际上是一篇驳论文章,阐明他一贯的反对佛教的主张。事情的起因是当时凤翔县法门寺有一座护国真身塔,内藏有佛祖释迦牟尼的一节指骨。据新、旧《唐书》载,此塔“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安”。元和十四年(819),正值三十年之数,唐宪宗派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持香花迎(佛骨)入宫中供奉三日,后又遍送京中诸寺,轮流供奉,一时王公士庶奔走赞叹。当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对这种现象很看不惯,便不顾个人得失,上此表进谏,劝唐宪宗杜绝迎佛骨这种迷信行为,把这块佛骨投到水里或用火焚毁,从根本上永远消除它,断绝天下人的疑虑,根除后代人的迷惑。没想到,这么一篇写得很有道理的文章,差点引来杀身之祸。
唐宪宗看了之后大怒之下,竟要处死韩愈,幸而有当时朝廷重臣裴度、崔群等相救,总算免于一死,但被贬为潮州刺史,从中央撵到边远地区当地方官去了。
这篇文章在写作技巧上,韩愈是很花费了一番心思的。由于进谏的对象是皇帝,就必须讲求论辩的方式方法,话要说得委婉曲折,而不能像《原道》那样直斥佛教的荒谬与虚妄。文章紧紧围绕迎佛骨这一事实,列举事例,反复申说,寓贬于褒,辞雄气壮。这种手法是尽量不直接揭示宪宗的荒谬举措,而是在表面称颂之下,很含蓄地指出迷信佛教的危害,以期引起宪宗的反思,进而改弦更张,中止迎佛的闹剧。比如明明是宪宗迷信佛教,表中却列举他即位之初,曾下令不准剃度百姓去做僧尼道士,也不准新建僧寺道观。
其实宪宗这样做是另有目的,并非出于禁佛的本意,但韩愈抓住这一点,大大称颂一番,说“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说他“不惑于佛”,只不过是为吏民设游戏之具,因为“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明明是宪宗一意孤行,表中却只责备“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这些地方,都是有意替宪宗开脱责任,明明是宪宗的过失,却把板子打在群臣身上。但尽管韩愈煞费苦心,作为天子的宪宗却仍是天颜震怒,这是因为封建最高统治者都喜欢听恭维话,对于敢触犯逆鳞的臣子,不管话说得多么委婉曲折,也是不肯轻易放过的。韩愈因上一道表进谏而获罪,这可以看作是开文字狱之先河。
本文在写作上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长句的使用。比如揭露佛教危害的那一段,从说老百姓愚昧无知,将会效法宪宗,一心信佛,甚至会焚烧自己的头顶和手指,或者成天从早到晚,聚众专做施舍之事,从而抛弃自己的工作与生产,这种种伤风败俗的事,能说是小事吗?运用长句,理足气壮,一气呵成,中间由整齐的四字词组组成,有力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李涂在《文章精义》中曾说:“司马子长文字,一二百句作一句下,更点不断。韩退之三五十句作一句下。苏子瞻亦然。初不难学,但长句中转得意去便是好文字,若一二百句三五十句只说得一句事则冗矣。”吴德旋在《初月楼古文绪论》中也说:“文章之道,刚柔相济,《史记》及韩文,其两、三句一顿,似断不断之处极多,要有灏气潜行,虽陡峻亦寓绵邈,且自然恰好,所以为风神绝世也。”他们的意思是说,韩愈文章中的长句,内容是丰富的,而且句中的语言组织是彼此有机联系的,所以能做到似断实联,联中有断,收到气势雄浑与凝练峻洁相济之妙。的确,韩愈文章在运用语言、句式上的特点,是很值得研究、探讨的。
韩愈一生中有两大功绩,一个是参与平藩以维护国家统一,一个就是反佛以批判宗教唯心主义。他在这两个斗争中,都表现出坚定的、大无畏的气概。前者表现在《守戒》中敢于痛斥强藩“暴于猛兽穿窬”,后者则是本篇中的敢触逆鳞,在“立言”上做到了养根俟实,本深末茂。在封建时代,一位年已五十二岁的老人,历尽坎坷好容易才熬到刑部侍郎的高位,如果为了保住官职,在群臣缄口之时,他完全可以保持沉默的超然态度,但他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精神,为了国家的命运,坚持自己的信念,置个人进退得失于不顾,挺身而出,忠言进谏,这种敢于直言的勇气和品格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在现代学者梁漱溟和马寅初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诸天寅)
送穷文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枨,牛系轭下,引帆上樯。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途,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挈俦,去故就新,驾尘矿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欻嚘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门神户灵,我叱我呵,包羞诡随,志不在他。子迁南荒,热烁湿蒸,我非其乡,百鬼欺凌。太学四年,朝齑暮盐,惟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于何听闻,云我当去?是必夫子信谗,有闻于予也。我鬼非人,安用车船?鼻齅臭香,糗枨可捐。单独一身,谁为朋俦,子苟备知,可数已不?子能尽言,可谓圣智;情状既露,敢不回避。”
主人应之曰:“子以吾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圆喜方,羞为奸欺,不忍害伤。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挟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丈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只以自嬉。又其次日命穷:夥与形殊,面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置我仇冤。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徐谓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为,驱我令去,小黠大痴。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于时,乃与天通。携持琬琰,易一羊皮,饫于肥甘,慕彼糠糜。天下知子,谁过于予,虽遭斥逐,不忍子疏。谓予不信,请质《诗》《书》。”
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
“鉴赏”
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相传黄帝曾孙高辛氏有一个儿子,既不喜欢穿好衣服,也不爱吃好的食物,宫中称之为穷子。穷子死在正月月末的一天,即晦日。后人便在这一天把稀饭和破烂衣服放在门外作为一种祭祀仪式,叫作送穷。
本文第一段叙述主人送穷。首先点明时间是元和六年(811)正月月末乙丑,意即为送穷的日子。作者巧妙地用人鬼对话的方式,写出主人巴不得赶紧把穷鬼送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特意让仆人为穷鬼准备了舟船、牛车等行路工具,还备下了路上吃的食物,可见想得很周到。临行时还说了番言词恳切的话语,希望穷鬼不要辜负他的这一番良苦用心,快快离去。
第二段写穷鬼的回答。文章写得很有波澜,主人想让穷鬼赶紧走掉,没想到穷鬼却不肯离开。而且找出一大堆理由,重点是四十多年来,穷鬼一直跟着主人,不论是贬放外地,或是在国子先生任上,不管生活环境多么艰苦,生活条件多么恶劣,穷鬼可谓忠心耿耿,始终伴随主人,不离不弃。因此,穷鬼反问主人,为什么要把他赶走?
第三段写主人的回答。主人说:“穷鬼有五个朋友,分别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这五个鬼是祸害,使主人挨饿受冻,引来别人的造谣诽谤,因此早就想摆脱这帮穷鬼的纠缠。
第四段写穷鬼们的辩解。穷鬼们感到主人的话很好笑,便点拨他不要嫌弃贫穷,一个人立身处世,应以名节为重,不必去羡慕那些如同过眼烟云的富贵显赫,并且希望主人不要再赶走他们。
最后一段写主人与穷鬼们重新握手言欢,重归于好。主人听了穷鬼们的一番辩解后,连连向穷鬼们拱手称谢,把原来准备送他们上路的车和船统统烧掉,不但不再提赶走他们,反而把他们请到上座。
这篇文章实际上是一篇寓言体的故事。作者利用民间送穷的习俗,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像力,以人鬼对话的方式,写出穷鬼们的可敬可爱一面。从送穷到留穷,通篇均是借题发挥,抒发作者胸中的郁懑与不平。文中还表明了作者鲜明的个性,主人的形象实即作者的自我写照,他学识高于众人,文章却不合时宜,做事认真,不图私利,为人过于直率因而得罪许多人。但作者很自信,尽管在当时经常遭贬,但他确信真理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掌握真理的人必然可以千秋万代,永世流芳。
文章构思极其巧妙,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写主人打算把穷鬼赶紧送走,而穷鬼却对主人十分依恋不肯离去,主人历数穷鬼给自己带来的种种祸害表示斥逐之意十分坚决,但经过穷鬼们的辩解,使主人顿开茅塞,前嫌尽释,重归于好,故事性很强。实际上是借主人与穷鬼之间有趣的对话,表明作者对怀才不遇的愤恨不平,同时也向世人宣布自己堂堂正正做人的原则。首尾遥相呼应,中间部分跌宕起伏,富有波澜,着重描绘主人坚守操节,甘于淡泊以及不惧艰苦,永远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种以寓言形式抒发胸中块垒的写法使人感到耳目一新,不同凡响。
(诸天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