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人间五月玉佛山(庄文达散文选)
14633100000003

第3章 五光十色(3)

据《国史旧闻》、《清凉山》等记载: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大和尚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没有看好汉明帝给他俩修建的白马寺,便从洛阳跑了出来,游山玩水到了五台山,看好了这一“风水宝地”——极像他们印度佛祖释迦牟尼修行过的灵鹫山,便想建庙宇住下来。没想到,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仙经》曰“五台山,名为紫府,常有紫气,仙人居之”,早在此建了道观。不容他外来的和尚霸占,一直将官司打到朝廷,三年僵持不下。家里的总得给点关照,外来的又是自己信奉的。闹得汉明帝也没办法,最终只好下了一道圣旨“白马寺建一焚经台,正月十五日聚会斗法焚经,胜者建”。结果可想而知,中国的老道没有斗过外国的和尚,“佛经烈火不烧,道经全毁”。下一步,建庙就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了。一年后,寺院落成,名为“灵鹫寺”。汉明帝为了表示自己信佛的虔诚,嘉封成“大孚灵鹫寺”。一帝始封,后帝效之。魏孝文帝又扩大为十二院套,栽花种草,赐名为“花园寺”。释迦牟尼如果有知会做何感想呢?到了唐朝武则天时,因新译《华严经》藏此,赐名为“华严寺”。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当了明朝第一位皇帝,便不忘重修华严寺。修好了,自然免不了赏赐个新名“大显通寺”。明成祖皇帝再改——“大吉祥显通寺”。明万历皇帝又改——“大护国圣光永明寺”。到了清朝康熙皇帝那,觉得改来改去再也没有什幺好改的了。但他还不肯罢休,于是又改回了“大显通寺”。后来的清朝皇帝为什么没有动静?因为从康熙开始,已经把藏传佛教作为正宗。为了压制汉传佛教,已经先后把五台山菩萨顶罗睺寺等大小近30座庙宇改成了西藏喇嘛庙(俗称“黄庙”,因西藏在清朝时期,白、黑、红、花、等藏传佛教已被黄教所统治。黄教亦称格鲁派,最高至尊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被称为“活佛”。活佛不但统治藏传佛教,亦统治当时的西藏。活佛可以转世,涅槃后将转为成一名新生儿童。这名儿童的认定有着相当规模的程序。)你可别小看这近乎30座庙宇。其中的每一座庙宇都有相当的规模。如菩萨顶,占地最多时达到45亩,房屋有430多间。一个罗睺寺占地有⒈5多万平方米,分成6个院套,大殿16间,其余房舍为118间……

五台山是我国的佛教中心,它是唯一入注《佛经》的佛教圣地。敦煌莫高窟第61窟现存的《五台山图》就是当年(唐宋之间的五代时期)的寺院情景的真实写照。上面文字提到的“8个之最”恰到好处证明了这一点。有史料记载:“洛阳白马寺开创城里建筑庙宇之先河,五台山显通寺开创山里建筑庙宇之先河。”一个显通寺有大殿65间,其余房舍400余间。仅一粮仓就可储存数十万斤粮食,因此有“关闭庙门三年饿不着”的说法。像这样的庙宇在五台山佛教鼎盛时期有360多座,遍布方圆250公里的五台山。据史料记载,海天佛国的菩陀山形成规模比它晚了1000多年,而五台山又是观音菩萨的老家。据说,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本和尚慧锷从五台山显通寺请得一尊观音菩萨像乘船归国。途中行至舟山群岛处一个叫梅岭山的小岛边,靠岸小憩。当风和日丽开船时,行无一个时辰便狂风暴雨,海面波翻浪涌,没办法只好返回梅岭山。一连数日反反复复,皆不得行。无可奈何之下,日本和尚慧锷只好在梅岭山上潮音洞旁边留下了观音菩萨像,建成一个“不肯去观音院”,然后孤零零风平浪静地回国了。从此以后,梅岭山佛教各宗各派建的庙宇便多了起来。北宋徽宗帝史上第四次灭佛(1110年间)过了20多年,梅岭山上残存的佛教各宗各派还是恢复不了元气,无奈到了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挣扎着活命的各宗各派只好一同归结于禅宗。南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该山指定专门供奉观音菩萨,由此而来形成了观音菩萨道场。后来一印度高僧,说此山极像印度观音菩萨所住的菩陀山,因此梅岭山便改名成了菩陀山。

上个世纪对五台山的寺庙是空前绝后的一场浩劫,比历史上数次灭佛事件都有恃无恐,“破四旧,立四新。刀劈斧砍寺院,赶和尚还俗下山。”更有甚者,当时红得发紫的二号人物“副统帅”林彪欲修建“行宫”,竟然用大炮轰炸了唐代建的金刚窟、宋代杨五郎出家的太平天国寺、菩乐院等庙宇……现存的庙宇,多数在台内、少数在台外。而台内的庙宇又多数在台怀镇,切又极富胜名。民众说去五台山旅游,一般是指到台怀镇,住上个三两天把台怀镇大大小小的寺庙走马观花看上一遍就不错了。佛教徒则不然,他们到五台山朝圣,有大朝台和小朝台之说。大朝台是爬上3000多米高的五个台顶去朝拜五方文殊菩萨。(隋朝年间,供文殊菩萨,建菩萨道场已经建到了五个台顶。)小朝台是爬不上五台顶那就爬爬黛螺顶进正殿,一个屋里供奉着五方文殊菩萨,你不费力气就全拜到了。

天色已晚,五台山仍然没有睡下来。钟声悠远,香火缭绕,车水马龙,五光十色,人山人海,叫卖声吵杂声,不绝于耳。10月2日,正是十一黄金旅游周,来五台山的人太多了。台怀镇里大小旅店已经住满,有的已经住进镇里的农家了。

我和秋梅歇息了一会,便在菩萨顶上抓拍了一些夜光斑斓地景观……

10月27日下午,我和秋梅驾车已经在嵩山少林寺旁边的一家旅馆住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还没吃早餐,她便约我去踩景点。从少林寺后面往山上走不远,便是初祖庵,再往山上走不远,便是达摩洞。从达摩洞另一条山路下来,走不远是塔林。从塔林再往下走不远便是二祖庵。从二祖庵回少林寺的路上,秋梅笑着说:“佛教的两大宗派净土宗和禅宗,一个发源在庐山,一个就发源在少林寺。听说过‘衣鉢真传’的故事吧,说的是印度大和尚达摩来到嵩山在洞里面壁十年,参悟得禅宗。而慧可小和尚想拜达摩为师,竟在外面寸步不离苦苦等候……等到达摩出来的那一天,只见外面满天飞舞着鹅毛状的雪花,慧可已经冻僵在大雪过膝的雪里,且有一条胳膊被冻断了。慧可的真诚,终于感动了达摩。于是,达摩便把自己悟出的禅宗毫无保留的传给了慧可。后来的和尚为了纪念他们,便把达摩修练的山洞叫成了达摩洞、洞外面又修建了初祖庵、二祖庵(亦叫慧可立雪亭)、并把少林寺称为‘佛教禅宗的祖庭’。衣鉢真传的故事听完了,下面有个问题你要回答。你不是说,庙住和尚庵住尼姑吗?为什么达摩和慧可呆的地方叫初祖庵、二祖庵呢?”

过了一会儿,她见我回答不出便又笑着说“其实,现在的佛教和道教让一些人已经整得不伦不类了。尼姑住的地方叫庵和尚住的地方也叫成庵了,老道住的地方可以叫宫观也可以叫庙了。再比如说,五岳本是皇帝祀典山神道家修炼的地方,可先后都有和尚上山入住建了寺庙。就拿嵩山来说吧,早在晋朝就有道士鲍静在此修行、还有北魏的道士寇谦之(道教理论和音乐集大成者)、唐朝的道士李筌、潘师正等都在这里的逍遥谷留下过足迹。一山容不得二虎。历史上,和尚与道士争占名山的事时有发生。嵩山如此、五台山如此、庐山也此、北岳恒山也如此……唐朝年间,道士吕洞宾在庐山佛手崖的活动,就演绎了一段道教与佛教争占庐山的精彩故事。更有甚者,横山悬空寺,屡建屡毁,后来干脆来了个‘三教合一,和平共处’。一进山门,先入道教的三官殿、然后是佛教的三圣殿、最后是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供奉一屋的三教殿。庐山‘虎溪三笑’的典故就是后人受此启发而将‘三教和一’胡思乱想编造在一起的。热衷于‘儒家学说’的人曾一度把儒家学说奉为儒教,把孔子视为始祖。就像道教一样,老子本人并没有创建什么道教,而是在他死后的数百年——东汉末年,由张角和张道陵(张天师)分别创建了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他们共同把老子捧为鼻祖,把他的《道德经》奉为原始经书……我们现在看见的道教,几乎是宋朝末年元代初年的翻版道教。在其之前,道士并不要求出家,正像皇帝一样,可以娶妻生子,甚至于讲究男女阴阳互补合伙双修。于是,才有了八仙过海,吕洞宾与何仙姑风流韵事之传说。还需要提及的是,佛教的和尚同尼姑吃素一开始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只是到了南朝(公元520年间)梁武帝萧衍时,才有了清规戒律。因为皇帝喜欢吃素,出家人戒杀生你还能吃荤吗?然而,天高皇帝远,鞭长莫及,西藏的和尚至今还在荤素不分。所以,一些禅宗大师认为:那么多清规戒律你受不了,何不用一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佛来感召大千世界?这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佛就是你的心,所以说修心既是修佛。适者生存,佛教也不另外。佛教禅宗的发展正好说明了这一问题。现今的道教,是宋末元初的王重阳和他的真传弟子邱处机所创的全真教的延续。全真教要求道士出家,讲究性命双修。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东北辽宁的千朵莲花山,道教与佛教经过一番较量,最后达到和解互谅繁荣共存。为了自圆其说,最后把‘释道同源’刻在了千朵莲花山的一块巨石上……”

“释道怎么能同源呢?一个是从印度传来的,一个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她的宏篇大论尽管让我大长见识,但我还觉得她有点逻辑混乱,忙趁此机会打断了她的话语。

“你问得好,佛教和道教原本是针锋相对势不两立的。道教主张‘实体练形’,积极入世说。追求炼丹服药,长生不老,位列仙班。佛教讲究看破红尘出世说,死为涅槃,美其名曰‘形尽而神不灭,达到一种不生不死壮态。与道教的入世说是水火不相容的。他们发问到:谁看见炼丹服药的道士百岁不死的呢?所以说,长生不老得道升仙是靠不住的。道教的高人占地利人和,他们和儒家学者一起,猛批佛教的虚假成分。清朝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就有过唐宋时期批佛的记载。然而,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及欺骗性。无论佛家的高僧还是道家儒家的高人,他们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一损俱损,一荣惧荣。于是,佛教徒在后来再翻译佛经的时候,便有意溶解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及概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道家老子的《道德经》。那里面的“道”与“无”和佛经的“空无”不知怎么就弄到了一起,就和平共处结为秦晋之好了。佛家让了一步,道家便见好就收,亦吸取了佛经许多有益的精华。比如说,道教的《云岌七签》就该好好改一改编一编了。他们占了十大洞天还不够,又占了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让人十分生疑的是,眼下我们拍摄的天下名山竟然不在十大洞天之列,大多弄到了小洞天之列,更有甚者,连归来不看岳的黄山竟然没有排上号。编《云笈七签》的道长也只是个凡人,孤陋寡闻,没去过的地方只好道听途说或者凭借想像了……位列仙班的千里眼、顺风耳也爱莫能助了。”说到这,秋梅一笑:“我又有点跑题了。现在的宗教,佛中有道,道中有儒。所以才有‘释道同源’的高论。就此打住吧,对了,再给你补充一句,清朝雍正皇帝就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说完,她有些得意竟甜蜜地笑了。

“历史上,佛教和道教的兴衰同皇帝的喜好有关吧?应该把佛、道归入迷信的范畴还是哲学的范畴呢?”我有意考她,竟一连提了两个问题。

“这是自然的事情。皇帝喜欢佛呢佛教就昌盛,皇帝喜欢道呢道教就兴旺。历史上‘三武一宗’四次大的灭佛事件,都和皇帝不喜欢有关。唐朝的大多数皇帝都喜欢道教,原因是道教的始祖太上老君姓李,原来和他们是一家子。因此,道教大盛。类似于八仙过海等道家神仙的故事就发生在唐朝年间。“会昌法难”后,除了净土宗禅宗外,佛教其它的宗派基本消亡。到了宋朝初,为了缓和矛盾,一连三个皇帝都大力扶持佛教的恢复和发展工作。到了真宗天禧年间,佛教寺庙已经恢复发展到4万院所、出家僧尼达46万多人。且有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之势。到了徽宗皇帝那,一改祖宗三代的作法,喜道不喜佛,下了一刀圣旨:寺庙改道观,和尚改道士。你说可笑不可笑?第二个问题挺有意思。佛教和道教里面有迷信的成份,但它们不属于迷信。尽管它们影响着相当规模人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文化模式、价值判断等。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佛教和道教也是如此。《佛经》和《道藏》里面的一些经文,虽然有一定的哲理,但它们不属于哲学范畴。严格的说,佛教和道教应该属于一种文化。尤其是内地的佛教,它已经完全中国化了。说它们是一种中国文化,因为它们在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方面的建树,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没有它们,青城山和武当山就不会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庐山就不会列为‘世界文化景观’、泰山、黄山、峨嵋山、武夷山就不会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回到宾馆,吃完早餐,扛上摄像器材,便到少林寺拍摄景致。没想到,少林寺大雄宝殿正被一电视剧摄制组租用,武打场面正血腥气十足,谢绝一切游人入内。我们也吃了闭门羹,只好到另一景点去拍摄……

少林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齐明帝建武年间(公元496年)。它是佛教禅宗的祖庭、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和尚讲究出世,在这里却是个例外。我和秋梅正在一面墙处拍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壁画……说得是积极入世杀人不眨眼的十三个和尚,拿着棍棒不顾自己生死救下了忙于逃命的李世民,才有了后来大唐天子的故事。电影《少林寺》就是根据这一壁画拍摄的。从此,有关少林寺的电影及电视剧便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

10月29日。

拍摄十五大名山景观,按原定计划完成。后期编辑制片工作,估计还有几个小时就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