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见超限效应:比如老婆每天说老公不要在屋里乱扔东西,可能起初几天还管用,过了一段时间,老婆的唠叨便失效了。时间久了,老公会产生逆反心理,随意乱放。母亲反复让孩子别看电视了,可孩子拿母亲的话当作耳旁风,趁妈妈不注意还是看电视,即使妈妈强行关了电视,让孩子回房间,他也不会回去学习而是做其他的事情。一个员工迟到了,领导批评他懒散,而且动不动拿他那一次迟到说事,开会的时候还当众批评他,不想这位员工是不迟到了,可是工作更拖拉懒散……
这些场景反映的就是超限效应,当一个人犯了错误,周围人轮番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以至于他虽然认识到了错误也因为反感而不愿意改正,依旧我行我素,甚至“破罐子破摔”。即使希望别人能改正不好的习惯的愿望非常强烈,但如果不注意方法,忽视了被批评者的感受,也只能落个“事倍功半”的悲惨境地。
有位非常能言善辩的演讲者,正在台上激情洋溢地演讲着。开始时台下还座无虚席,由于演讲家一时兴起,说起来收不住了,本来40分钟的演讲拖了一个小时还没结束,让人非常乏味。台下的听众陆续离开了,再后来由于他的演讲过于冗长,台下仅剩不多的听众也离开了,一个半小时后,台下仅剩一位养鸡的农夫。演讲家很感动,他觉得自己很受鼓舞,于是他问这位农夫:“老人家您还继续听下去吗?”农夫鼓励他说:“年轻人,我每天喂鸡时,即使只有一只鸡,我也会把它喂饱的。”演讲者听完后内心狂喜,继续他那滔滔不绝又乏味的演讲。又过了近一小时,他的演讲终于结束了,他十分诚恳地向农夫征求意见。老人说道:“年轻人,只需要喂剩下的一只鸡的时候,我是不会用完所有饲料的。”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参加了一场让人难以忍受的慈善演讲。开始时,他觉得牧师讲得精彩,十分感动,准备在演讲结束后捐款。可是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听得不耐烦了,于是决定减少所捐的数目。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听不下去了,1分钱也不打算捐了。熬了30分钟,牧师终于结束了“没完没了”的演讲,募捐活动开始了,马克·吐温被牧师的演讲搞得非常愤怒,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就是超限效应的结果。
恰到好处的演讲能博得满堂彩,而无味的演讲越是长越是让人乏味。所以,在劝说和教育别人的时候,“度”是关键所在。切忌化小为大、化短为长、化轻为重、大肆渲染、无限上纲。在受到别的指责和批评时,人就会产生一种失衡感,总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够恢复心理平衡,当受到重复批评的时候,人的失衡感就会加重。这时候还是反复刺激他,他便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不论做什么说什么要见好就收,能少说的就不多说。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上,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更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我们都说过犹不及,一个聪明的人是懂得如何把握进退高低的尺度的,这样方能收放自如。可见,我们在做任何事、说任何话的时候都应注意“度”。如果过了这个“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所以,说话做事是一种艺术,我们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和尺度,才能恰到好处地达到目的,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
哈哈,你被耍了——德西效应
做好要奖,做错要罚。人们普遍认为奖罚分明才是管理和激励别人的好方法。罚得过度会让人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那么任何形式的奖励方式都是能够刺激别人进步的吗?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奖励的诱惑:“有付出必有回报”“好好做,你就会得到……”“完成这个项目,这个数就是你的奖金”“考100分,爸爸就给你买变形金刚”等等。有人说奖励是一种有意剥夺对某事兴趣的策略,也就是说当你用奖励的方式引诱人们去做某事时,那么他的动机就不仅是对这事有兴趣,也是为了奖励。奖励的刺激让人们对奖励产生依赖心理,或是受控于奖励,一旦奖励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对事物完全失去兴趣,奖励也就失效了。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集,三个孩子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爸爸妈妈看不下去了,决定让他们做点家务,体会一下大人的辛苦。于是,爸爸决定对他们实施“家务卡”的报酬形式,即每做一次家务,家长就发给相应的“家务卡”,干得越多,完成越难完成的家务得到的家务卡就越多,到一定时间可以兑换成现金,觉得这种方法可以激励孩子热爱劳动。扫地、擦地、洗碗、洗衣服、倒垃圾、给姥姥捶背……这些都会得到家务卡,家务卡由姥姥负责发放。
“家务卡”的激励的确卓有成效,起初几天,孩子们做家务的热情很高,总是抢着做这做那,而且完成家务的质量挺高,家里再也不像往常一样,一放假就被弄得一团糟了。爸爸妈妈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可是好景不长,爸爸妈妈发现,地是扫了一遍又一遍,擦了一遍又一遍,衣服每天都洗,饭一天做好几次,爸爸见此情况说:“这地挺干净的,怎么还擦呀?”孩子们说:“地多扫几次、多擦几回就能够得家务卡呀。”于是,爸爸下令说:“只能每天拖一次,衣服也不要天天洗,饭也每天只吃三顿,多做的都没卡。”孩子们一听就开始抢那些能得卡多而且轻快的家务干。三个孩子都开始抢着洗碗,这个能够达到获得家务卡的标准,连碗都打碎了。给钱做家务不是家长最初的目的,可是现在孩子们都是在为奖励而干活,爸爸妈妈决定取消家务卡奖励制度。听了这话,三个孩子顿时对家务都没了兴趣,吃晚饭的碗也没人洗了,家里乱了也没人收拾了,爸爸妈妈很生气,于是说:“就为了奖励做家务吗?我们干了这么多年的家务谁给我们奖励了?我们也不干了。”于是爸爸妈妈也生气回屋了,这时姥姥说:“你们都不干呀,我干,我都做了30多年了,我不在乎多干一次。”孩子们看姥姥去洗碗了,说:“姥姥做家务有人给卡吗?”姐姐这时说:“姥姥还在乎卡吗?”三个孩子似乎明白了什么道理,于是都去帮姥姥洗碗了。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的确,奖励是一种激励机制,获得奖励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然而,奖励如果运用不当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容易扭曲孩子的价值观。这种激励方式是有害的,会让孩子“唯利是图”,也造成孩子做一切事情都要讲条件的后果。对孩子实行鼓励教育是家长运用的广泛方法,但不能和金钱直接挂钩。这种奖励像慢性病一样,正默默地侵蚀孩子的精神。我们应对奖励滥用带来的负面效应给予足够重视,关注奖励运用的艺术,避免德西效应。
所谓德西效应,强调的就是奖励制度如果滥用会就带来消极的影响。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在1971年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让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分三次解智力难题。第一次实验,所有的大学生不论题答得如何,都无奖励;第二次实验,他将大学生为两组,其中一组学生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另一组学生和第一次实验一样,无论是否解题都无报酬;第三次实验,心理学家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原地自由活动,干什么都行,并观察学生是否有兴趣再做题。
结果发现,没有报酬的一组学生比有报酬的一组学生对解题更有兴趣,他们花了更多时间去做题。这个实验证明,在某些情况下,当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时,对其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不但不会增强其动力,反而会减少这件事对他内在的吸引力。这种现象被称为“德西效应”。这种现象常常发生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有偿教育”是有些家长惯用的方式,可是为什么最后都失灵了呢,甚至出现了副作用,答案就在这德西效应上。小的时候我们也经常会听父母说:“如果你考100分,就奖励你××块钱”“你要是考试能进前三名,就给你买你想要的××”“你如果能当班长,就带你去××玩”等等。家长以为这种物质的外在刺激会让孩子更上进,更专心学习。可是,在长时间的物质刺激下,孩子将对学习的兴趣都转移到了物质追求上,对学习本身的目的都扭曲了。
有位班主任就采取奖励的方式刺激全班同学好好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一年级的时候,对孩子的奖励是小红花、红苹果、五角星等,谁表现出色谁得的多。可渐渐地,学生对这些小贴纸失去了兴趣,觉得贴纸拿多了,就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了,进取心慢慢下滑。所以,到了二年级,老师为了继续他的奖励方法,换了奖品,买了一些孩子喜爱的玩具、漂亮的学习文具等作为奖品。看见这些漂亮的奖品,孩子们可高兴了,为了得到这些奖品,大家又开始努力了。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进步的人才能得到这些。老师根据学生的总体表现,再要求他们与自身作比较,取得进步才给予奖赏。为了防止学生对这些奖品产生厌倦,老师会经常换奖品的种类,让学生不断地拥有新鲜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奖励机制让学生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孩子确实进步了许多。这位老师很高兴,于是他想良好的学习氛围已经形成了,这些孩子也都爱学习了,他打算慢慢撤销这种奖励。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慢慢减少奖励的次数和分量。最初孩子们没有觉察出变化,良好的状态还能勉强维持一些日子,可是慢慢地,学生们开始发生转变了,积极性渐渐消退,自卑心态重现,课堂上没有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动力,作业应付了事,书写字体显示出学生的烦躁心态,生字听写正确率明显下降……而且一些顽皮的孩子又重新活跃起来,追逐、奔跑、打闹、违纪、丢失东西的现象又再次出现。孩子们的转变就是过分奖励带来的消极作用,不但没能彻底改变学生,反而让学生误解了学习的目的,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物质奖励是苍白无力的,无法起到激励作用。当学生尚没有形成自发内在学习动机时,教师从外界给予激励刺激,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奖励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是,总是采用物质刺激,一味奖励会使学生把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而只专注奖励,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可见,在引导孩子的过程当中,老师和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力,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引导他们自主的良好行为,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方向发展。我们要避免总是用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教育孩子,这样做会使孩子迷失方向,感受不到在实现理想过程中的成功体验。我们要培养的是孩子努力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目标,这样,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产生乐趣,不会计较父母是否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
“德西效应”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都会出现,就像有些公司经常采取一些物质奖励来刺激员工好好工作,可一些有能力的员工还是会被别的公司挖走。如果一个人本身对工作不满意,即使再多外在物质刺激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长期采用奖励机制,一旦奖励机制减少或是取消了,反而让员工失去了对工作原有的兴趣。虽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由物质上所激发的兴趣,一定是短暂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只指望靠外在物质刺激来激发别人对学习、工作的兴趣,那就永远也培养不出对学习和工作真正的热爱。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培养其兴趣,才能真正达到鼓励别人的作用。
我就是只有长处——木桶效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和长处,人们都在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长处起到决定成败的关键作用,专注于特长,成功便可以随之而至,而短处只要避开就好。人是一定有缺点的,如果说有人没有缺点、十全十美,那么那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对于某部分人来说,发现自身的缺点比登天还难,或是他觉得自己身上都是小问题,不影响大局。其实,短处不仅要避开,更要弥补,不然连长处都难以发挥。短处部分是一件事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部分。正因为意识到了短处对成功的巨大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短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名为阿喀琉斯的战神。他是希腊神话中的头号英雄,其母亲是海神的女儿忒提斯。为了使他成为战神,刀枪不入,自他出生后,母亲便把他的身体白天用神酒搽,夜里在神火中煅烧,并且抓着他的双脚把他浸泡在冥界的斯得克斯河中。
但是因为在河水中浸泡时他的脚跟被母亲握着,没有被冥界河水浸泡,所以留下全身唯一致命的弱点,待阿喀琉斯长大后,在特洛伊战争中屡建功勋,所向无敌。但后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听说了阿喀琉斯成长的经历,便知道了他这个弱点,在一次战争中从远处向他的脚跟处发射暗箭。帕里斯是位神射手,很多希腊英雄如克勒俄多洛斯等都死于他的箭下,而这一箭正好射中阿喀琉斯的脚跟,于是这位大英雄瞬间毙命。
卡耐基曾说:“人性的弱点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正确的认识,认真对待,尽量寻找弥补、克服的办法,使自我趋于完善。”欠缺并不可怕,怕的是自己没有认识到,而一味地不懂装懂。对于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有自己的认识,如果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短处,就不能提升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那么你所有的努力最终只能是徒劳而无功的,更可怕的是,你还会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
小龙是一个热爱篮球的小伙子,球打得不错,成为球队的核心。世界上没有全能的人,更没有全能的球员,这个小伙子的投篮很差。在一次考核中,十个球只进了三个,他并没有在意这个短板,因为投篮本身就不是他的强项,他擅长快攻和上篮。对于投篮也从没有加强训练过。他们的球队在比赛中屡屡获胜,于是代表他们市参加了全省篮球比赛。起初两场成绩还不错,可球队众多,高手云集。这一场比赛中,他们球队输得很惨,对方防守队员都高大威猛。在打球的过程中,小龙擅长的快攻和上篮也因对方的身高优势不能有全中的成绩,他快攻打不成,也很难突到篮下,只好在外围投篮,投了好几个球,可只进了一个,有些球连篮板都没沾上。频繁的快攻和上篮对体能的消耗很大,没多久小龙就撑不住了。他的队友打得也不是很好。可对手又投进好几个远投,拉开了比分,比赛提前进入到了垃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