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从春到冬谈养生
14801500000004

第4章 天人合一谈四季养生(3)

一般来说,人们在冬季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很少外出活动。而且,由于寒冷,必须穿着较多的衣服,夜间被褥也盖得多,才能保证暖和不受寒。在连续几个月的寒冷气候之后,人们迎来了春季,虽然春季带给人们生机勃发的景象,但一时未必能够习惯。如果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可以认为人体生物钟有一个从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正如运动员从一个地方赶到另一个地方比赛,必须克服时差一样,人们从冬季转入春季也有一个这样的过程。第二,季节的变化造成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春季是由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过渡季节,冷暖空气频频交替出现,气温忽高忽低,气压变化也大,所以,人们的机体难以适应。由于不能适应这种气候变化,人的体能和精神消耗过多,也容易觉得疲倦、嗜睡。第三,根据我国南方的气候特点,春季雨量偏多,俗云“春雨绵绵”,说的就是一到春季,阴沉沉的天气,连绵不断的小雨,加之东南地区处于低洼之地,正如《黄帝内经》所说,东南方地势低下潮湿,地下湿气较重,而且易于向上蒸发。在这种天下阴雨、地下湿气,天地上下交蒸的情况下,人们所处的空间,即工作场所和家庭住所潮湿之气必定较大。这样,人们就难免会觉得身体沉重困倦,不愿意活动。

由于上述三种原因,人们就会产生昏昏欲睡、倦怠懒动的情况,正如古诗所说的“春眠不觉晓”一样。当然,“春眠不觉晓”说的是春天气候温和,有利于人们的睡眠,所以,常常入睡之后,在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拂晓的时间,而人们往往还未觉得早晨的到来;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人们在春季不但容易入睡,而且睡眠之后,还会出现似醒非醒、昏昏沉沉、疲倦乏力的情况。

在春季,如果出现昏昏欲睡的情况,会影响身体健康,思维也会变得迟钝,而老人由于过度的睡眠,则会出现或增加脑血栓形成的机会。

由于春季是万物生发,春暖花开的季节,各种花粉以及各种肉眼难于见到的孢子、菌种、含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等在空中飘动,各种有毒物质、气体及容易导致人体过敏的致敏物质也大量存在,所以,诸如荨麻疹及过敏性紫癜、水疱、脱皮、哮喘等病症也是春季的多发病、常见病。

此外,由于春季属木,为肝所主,所以,在春季也容易出现一些与肝脏有关的疾病,如传染性肝炎、结核病、角膜炎等。

夏季气候特点与防病

夏季,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6个节气。夏季的气候特点是炎热,也即酷暑蒸人的季节。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即“夏三月,此谓蕃季”。“蕃季”的含义,就是茂盛、华美的意思。也就是说,夏”季3个月,气候炎热,阳气旺盛,万物茂盛,到处是绿叶发华滋的景象。

在正常情况下,夏季不同的气候变化,并不会伤人致病,只有当气候急骤变化或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它们才会成为致病因素。从中医上说,暑为阳邪,具有炎热外散的特性,会导致伤津耗气,因此,夏季暑热之邪很容易伤元气,使人生病,最常见的病症有:中暑、霍乱、泄泻、湿温、痢疾,甚至出现暴泄、滑泄、疰夏等。发病初起多为暑犯肺卫和暑人阳明胃经;因夏令雨湿较多,或因天暑下逼,地湿上蒸,湿热之邪易于相伴为病,故此暑又常有挟湿之证;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广东、广西、海南以及港、澳、台地区,夏季之初,甚至春末夏初至5月初这一段时间,除了气候从温转热之外,还经常下雨,时而细雨绵绵,时而狂风暴雨、雷电交加,民间常称之为“雷龙之雨”、“龙王教子”,至五六月间,甚至七八月,都可能是碧空万里,望不到云的炎热天气,正所谓“烈日炎炎”的时候。因为天气下降、地气上蒸,天地之气相交,蒸腾闷热,所以常常给人们以热不可耐、烦躁不安的感觉。而且,由于炎暑亢盛,人们往往贪凉冷饮,或乘凉太过,暑热之邪易为湿所逼,因此有些还会出现暑兼寒湿的症状。夏季也是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湿为长夏之气,湿为阴邪,特别是当夏秋之交时,湿性重浊、氤氲熏蒸,水气上腾,潮湿充斥,会损伤阳气。湿邪致病常与其他病邪相混合,且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多由于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侵袭人体后所致;内湿多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而生。

夏季人们常常会出现身体消瘦、体重下降的现象。这也要从夏季的气候特点说起。夏季是一个烈日炎炎、空气闷热,令人感觉烦闷、热不可耐的季节。这时候机体的消耗量非常大,出了大量的汗水,特别是野外作业的人,汗流如注,体力、热能大量耗失,人显得消瘦,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有的人因为汗出过度,常常引起尿量减少、大便枯结、口渴难忍,这就是苦夏及其原因。这个时候,若不及时补充热量及水分,人体就会因为天气炎热而致疾病发生。

从四时天气与五行相配来说,夏季属火,从四时气候与人体五脏相关来说,心主火,与夏季相应。从人体五脏生克制约关系来说,心是一身之主,其与肝、脾、肺、肾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对于小儿来说,夏季常见头面、躯干长满痱子,局部奇痒,由于小儿难忍瘙痒,常以手抓痒,导致局部皮肤不洁,亦可以形成水疱而变为脓疱疮之类,还有的患疖疮,亦是由于天气炎热、汗出过多、皮肤不洁或过食辛辣等所致。

夏秋季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的发生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由于气候的关系,高血压病人在夏季也常常会觉得头晕头痛、烦躁不宁等,这类病人应注意采取必要措施,如饮用菊花、夏枯草、绿豆汤等清肝泻火明目的汤料,都是有好处的。

秋季气候特点与防病

秋季,指我国农历七、八、九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人们常常以“秋高气爽”、“风干物燥”来形容秋季的气候。秋季是一个金风送爽、桂花飘香的好季节,也是一个气候宜人、登高远眺的季节。这是因为人们刚刚度过了炎热的盛夏,每当凉风吹来的时候,不觉为之头脑清醒,精神振奋,行动潇洒。

从健康的角度来看,秋季虽然短,却是一个转变的季节,如果能根据秋季的气候特点,,保健得当,养生有道,不仅在多事之秋对身体保持健康大有裨益,而且能够精神饱满地度过严寒的冬天。

秋天,由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由热转寒,进入到“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而万物成熟,也到了收获之时。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随“夏长”到“秋收”而相应改变。因此,秋季养生要把“收养”作为养生的根本原则,《黄帝内经》里说:“秋冬养阴”,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即在秋冬养收气、养藏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不应耗精而伤阴气。

秋季如何保养体内的阴气呢?关键是要防燥护阴。中医学认为,秋季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干燥。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每值久晴未雨、气候干燥之际,常易发生燥邪为患。由于肺可呼吸,肺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当空气中湿度下降时,肺、大肠与皮毛首当其冲,这是燥邪致病的病理特征。

秋天,昼夜温差渐大,天气干燥,且常有冷空气侵袭,气候逐渐转冷。因此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旧疾也易复发。古代养生家认为秋气与人体肺脏相应,秋季气候干燥,可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症。干燥的气候影响到肺的功能,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症。故秋季养生要点之一是防止燥气伤人。

中医学认为,燥气从性质来分,可以分为温燥与凉燥。初秋之气,由于感受了夏季炎热气候的余气,刚烈肃杀,形如老虎咬人之凶猛,称之为温燥;由于天气不断收敛,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濡润而成为肃杀的气候,这时候人们常常会觉得口鼻干燥、渴饮不止、皮肤干燥甚至大便干燥等。所以,人们常把初秋的燥气比喻为“秋老虎”,其意思是指燥气伤人,即由于其消津耗液,形如老虎,凶猛异常。正如大文豪欧阳修在《秋声赋》中所描述的“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郁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把天地间那种刚烈肃杀之气作为秋季的写照,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深秋之气,由于接近寒冷的冬季,寒意渐加,则称为凉燥。至于进行高温作业的人们,汗出太多,导致身体内津液严重损耗的,则不分季节均可出现,属于中医“内燥”之列。

到了暮秋初冬,气温速降,天气渐凉,气候干燥,患咽干咳嗽的人逐渐增多起来,那么,气候转凉后为什么容易患咳嗽呢?

我们的老祖先把肺脏比喻为清虚的娇脏,好像一座悬垂的金钟,如果外邪侵袭肺道,病人每易发生咳嗽,就像金钟被掩击而发生钟鸣一样,因此,咳嗽就是肺脏受邪的报警信号。清代名医喻嘉言认为“秋伤于燥”,其主要表现就是咳嗽,故咳嗽是因为伤于燥。气候干燥,外邪(尤其为燥邪)容易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侵犯肺道,所以天凉风燥易发生咳嗽。此外,秋季天气肃杀,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濡润,人们呼吸道的津液易于蒸发,故出现了咽干口燥等现象。

俗语说:“秋冬咳嗽,壮汉也愁”,“入门见咳嗽,医生眉头皱”,就是说有些人患了咳嗽后,缠绵不愈,令病人和医生感到十分苦恼和棘手。

此外,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如肺气干燥,津不敷布,肠腑传导失常,还会导致便秘。

秋季是万物成熟的季节。初秋天气较热,不宜过食生冷,如贪食生冷过多,损伤胃肠,可致腹痛、腹泻,现代医学称之为急性胃肠炎,嗜好生冷不洁的食物,某些致病菌易于侵犯人的胃肠而发生细菌性或阿米巴痢疾以及伤寒病。

由于秋季气候宜人,秋高气爽,是外出旅游的黄金季节,在旅游中,情侣在林荫下散步,在花前互吐倾心,每每呼吸人花粉及接触动物的皮屑而产生荨麻疹。另外,天气炎热时,人们往往贪凉喜冷,嗜睡于通风或野外露天之处。一些含有病毒、细菌的蚊子叮咬人的身体,使人们容易患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疾病。

因此,在秋季里,人们除了易患咳嗽外,还容易患便秘、急性胃肠炎、细菌性或阿米巴痢疾、伤寒病、荨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及疟疾等疾病。

当然,上述的几种疾病只是好发于秋季的一些常见病。要知道,人类的疾病是复杂的、多样的。中医把与季节有关的疾病称为“时行病”,也就是说疾病的发生受外界环境、气候等影响(如六淫之邪:风、寒、一暑、湿、燥、火)。发生在秋季的时行病主要为秋燥病和伏暑病。秋燥病与现代医学中发生于秋季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相似;而伏暑病则与现代医学中发生于秋季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相似。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非其时而有其气”的疾病,也就是说,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急性黄疸性肝炎。

人们一旦掌握了时行病的发展规律,就可防患于未然,采取有效措施去杜绝某些节令病的发生。如秋季来临时,抓住“秋令防燥”这个关键而进行调养进补。此外,更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预防感冒,多喝开水,做好秋季养生和保健。

冬季气候特点与防病

冬季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寒冷。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天寒地冻、万木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在北方,寒冬腊月,冰天雪地,如唐代柳宗元在咏《江雪》中描写冬天的景象一样,“千山鸟飞绝,一万径人踪灭”。自然界的许多动物,都纷纷回归巢穴,进人“蛰伏”的冬眠状态之中。即使在南方,也因为天气寒冷,日短夜长,人们大都相对减少户外活动,早睡晚起,平时则添衣加被,避免受寒潮之侵袭。因此,在冬季由于气候寒冷,万物肃杀,地气回收,寒气袭人,使人容易感受各种风寒引起的疾病。

《黄帝内经》中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不彰。”意思是说,阳气与生命息息相关。阳气受损,就会影响寿命,而寒冻可直接损伤机体阳气。很多老弱多病的老年患者,往往在数九寒天病逝,这说明,病人此时已是阳气极度虚弱,已无力燃烧起生命之火。中医认为是灯熄火灭,把人的生命之火比喻为走马灯之火,阳气为动力,阳气绝,走马灯亦不转矣,生动地说明阳气的重要性。因此,民间很重视“冬至”这个转折性节气,它标志着一年最冷的时候到了,告诫人们注意防护。

民间常说:“冬至老人关”,冬季,特别是冬至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对老年多病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威胁。因为很多疾病的好发时间,都在这段日子里。

冬季,人们容易发生手足皲裂和冻疮。此病常缠绵于秋末和冬季,至春暖则自愈,但也有始终不愈者。本病多见于工人、农民、地矿等野外作业及家庭妇女或鹅掌疯患者。多因肌热,骤被寒冷风燥所遏,导致血脉失养而形成。

冻疮与破裂一样,亦是在冬季气候寒冷时出现最多的皮肤病,有的人因为每年都出现冻疮因而害怕过冬季,大可不必。

冻疮的发生,因人而异,关键在于身体素质,如有的长期在水利工地工作的民工及在运动场拼搏的运动员,虽然在寒冷的冬季里风餐露宿,却很少发生冻疮,而有的人冬季喜欢在室内烤火,缺少锻炼,一旦离开了温室,反而容易发生冻疮,充分说明了劳动和锻炼能预防陈疮,“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各气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的道理。

在气候寒冷的冬季里,中风(脑血管意外)、心脏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胃溃疡、风湿性关节炎、脉管炎等是好发病。

俗话说:“寒冬中风多。”这是因为多数老年人血压偏高,血管弹性差,若遇寒冷刺激,表浅血管收缩痉挛,血压可以突然升高,容易发生脑血管破裂,脑出血中风。对于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寒冷可以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心肌缺血、缺氧,从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除此之外,在老年人中,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胃溃疡、风湿性关节炎最为常见,当寒潮来临之时,气温骤降,均可导致病情恶化。

另外,还有一些小儿科的病(如麻疹、水痘、猩红热等)亦在冬季发生,如不及早采取措施预防,极易在人群中散发流行。故此,冬季虽然是万物潜藏的季节,很多自然界的生物都进入冬眠状态,但细菌、病毒并没有放松对人类的威胁;人类必须提高警惕,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四季养生的基本原则

一年四时六气的变化,一日昼夜轮回的不同,以及月亮盈亏的循环,对人体生理机能都有直接影响。所以,人的生命活动不能摆脱大自然变化的影响,应在“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顺时养生。换句话说,人体必须适应大自然的阴阳消长变化,才能维持生命活动。而顺应自然的阴阳消长规律养生的目的,实际上也就是增强调节生命节律的能力,从而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要想了解四时养生法并照此养生,首先要懂得四时养生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