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14857300000032

第32章 中国人谈爱(1)

本书在论述中国哲学与爱的关系前,先论述西方哲学中的爱,是因为西方哲学的特色是概念清晰,逻辑性强,便于我们对于爱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位置,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但是从哲学的内容来讲,中国哲学中却对于爱更为重视。这是因为中国哲学一贯以伦理学(人性、德性)为主要内涵,而爱正是伦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中国哲学中关于爱的论述,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中国古典哲学著作中,“爱”字是用的,有时也用在很重要的位置,例如,孔子的“仁者,爱人”;墨子的“兼爱”等。但一般说来爱”字的应用并不太多;也就是说,中国许多哲学经典中,关于“爱”的直接论述并不很多。但是与爱有关的论述却非常多。古代哲学家们用许多其他的名词来论述爱,重要的有:理、道、性、心、情、忠、孝、弟、尊、善、亲、良知,等等。当然,这些名词除有爱的情感之外,还多一些道德含意。

(二)从上述这许多名词来看,中国哲学家将爱的概念细化了、对象化了;对于不同的爱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名词。例如,对于国家或君王的爱,是“忠”;对于父母和祖先的爱,是“孝”;对于兄弟的爱,是“弟”;对于师长的爱,是“尊”;等等。

(三)中国哲学中的爱,与西方哲学相比,更多地与哲学本体论、宇宙观、政治学、人生观相联系,也就是说,中国哲学家将爱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更广的视野上来认识。

以上这些特点,是下面论述各位著名哲学家关于爱的理论时所需要理解的。

老子论爱

老子,原名是李耳他叫李聃)。他的生卒年代至今已不明确。现在学术界多数人承认老子与孔子是同时代人(孔子的生活年代是公元前551—479),而老子比孔子年长。孔子曾经专门去向老子请教过,这件事在《史记》、《礼记》、《吕氏春秋》等多本古书中都有记载。《史记》中说,孔子对老子有很高的评价,称他“犹龙”,意思是像龙一样崇高。

有的哲学家(如冯友兰)认为,老子的《道德经》(或《五千言》),成书较晚。从它某些内容来看,应该是孔子以后的作品。然而,1993年在湖北郭店楚墓出土了简本《老子》,这部书的时代肯定在战国中期之前。因此,《史记》的记载又比较可信了。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哲学著作。前面提到,中国的传统哲学(以孔子为代表)是以伦理学为主要内容的;而《道德经》不同,它有极为深刻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内容,而本体论正是哲学的核心。

《道德经》讨论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本体论、宇宙观、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等,并且有丰富的辩证思想。

《道德经》的许多论述与人类的爱有关,现归纳、评述如下:

(一)道为“天地母”与爱。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道德经》,25章)

老子的意思是:道是在天地之前就有的,道是天地的母亲。

这就是老子的宇宙观,宇宙不是某个人格化的神(上帝)所创造,而是宇宙最初的混沌状态C‘混成”)所创造。这个观点与现代宇宙大爆炸的科学理论比较符合(因此,老子的学说受到现代物理学家的重视)。对于宇宙的创造者,老子称它是“道”。

根据《道德经》的全部论述,道,可以理解成是宇宙或大自然的本质与运行规律。

老子将“道”称为天地之母,这不仅是一个比喻,并且是带有浓厚的情感的。母亲必然热爱自己的子女,而子女都会热爱自己的母亲。因此,老子的话表明:道是热爱天地的,当然也热爱天地之中的人。道应该受到人的热爱。

基督教的哲学是:上帝创造了人,因此,人必须爱上帝。老子学说中的的道,与基督教哲学中的上帝,具有完全同等的功能与位置。在《道德经》中,处处能见到老子对于道的崇尚与敬爱。

(二)“道法自然”与爱。

老子说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上书,25章)

如果说,在老子哲学中,道是自然的本质和运行规律;那么,自然本身,就是最高的本体。因此,老子要说道法自然”。

本书第二篇中,我们谈到了“自然之爱”。当然,人们对于壮观的山河、美丽的花草、悦耳的鸟鸣的喜爱,是自然之爱。而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谈的“自然”,是指整个宇宙界、全部的大自然。既然道是天地之母,所谓“道法自然”,就是说:天地的创造者是道,而道只能依据自然的本性而运行。

因此,老子所表达的是人类对自然的最高的敬爱。

(三)道“衣被万物”与爱。

老子说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成功遂事而弗名有。衣被万物,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知主;则恒无名也,可名为大。”(同上书,34章)

这段话的大意是:大道的分布非常广泛,无处不在。自然万物依靠她(因为道是天地母,故这里用女性的她)生存,她从不推辞自己的责任;万物获得了成功,她决不夸耀是自己的功劳。她用她的温暖像衣服一样保护万物,而从不去做万物的主宰;她永远没有自己的欲望,可以说是非常谦虚。万物都归附于她,却不知道谁是他们的主宰;她永远不要名声,可以说是非常伟大。

这段话充满了对大道的赞美的情感,充分体现了老子哲学中对大道的热爱。同时,它也说明了大道对于自然万物的热爱。大道创造了、养育了万物,却不做万物的主宰,不做命令或限制万物行动的事,让万物按它们的天性自由发展。大道也绝不要求什么名声,完全是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大道对自然万物的爱,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非常相似。

大道给予万物的,就是一种真正的慈爱!

这一段话可以认为是:老子对大道的爱的颂歌。

(四)道“无为而无不为”与爱。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同上书,37章)

“无为”是老子的重要的哲学思想,也是他的政治思想。他所谓的“无为”,就是让世界万物按它们的本性自然地、自由地发展。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与政治中,一般是强调“教化”或“礼”,以规定并限制人们的行为举止。“自由”的理念在儒家、法家、墨家学说中是没有位置的。这是中国传统思想与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后的西方思想的十分重要的区别。但是应当指出,老子与庄子的哲学中,是有“自由”的思想源泉的。老子的“无为”思想,重点是要求政府或官员(上文中的“侯王”)对于人民的思想与生活减少干预,让他们自己发展、自由地发展。

从“爱”的角度来讲,大道对万物的爱,不但表现在她创造了万物,并且体现在她的“无为”上,也就是让万物根据它们的天性自然地、自由地发展。

老子在这里,提出了关于爱的一个重要原则:对你所爱的对象,你不应该过多地干预或限制,而要尊重被爱对象的天性,帮助并鼓励他们自然地、自由地发展。

在父母对子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夫妻之间的爱、官员对人民的爱等等方面,老子的“无为”思想所体现的原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五)“道生之,德畜之”与爱。

老子的《道德经》分为《道经》与《德经》两部分。究竟“道”与“德”是什么关系呢?

老子说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同上书,51章)

老子的意思是道”创造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道”规定了万物有一定的形式,而“德”则根据形式而构成了万物。因此,人们既应尊敬“道”,也应重视“德”。

老子的“道”,有原则、法则的含义。“德”是“道”的原则的实现,有通常所说的“道德”的含义,也就是人们行动的准则。

上面提到道”有“衣被万物”之爱;因此,对万物有爱,是“道”的原则。而这个原则,需要通过“德”或符合道德的行为了加以体现,如果我们联系康德的“实践理性”,康德认为,人应该接受先验的“道德命令”。老子哲学中,道”就是先验的C‘先天地生”),而“德”是“道”的实现。可见,康德的思想与老子是相近的。

联系到爱(爱万物),老子的思想就是:爱是由“道”而来的,是先天的;各种爱的道德行为,都应出于人的爱的天性。完全依靠外力(如法律、教育等)都不能有真正的爱。当然,教育可以启发人的爱的天性,法律可以制止人的作恶,对于社会都是必需的。但是,教育与法律都必须尊重,并遵循人的天性,而不能违背人的天性。

(六)“天之道,利而不害”与爱。

老子说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同上书,81章)

“利而不害”是天道的本性。这是一个宇宙观与自然观的重要观点。从科学角度看,宇宙对人类是非常眷顾的。到当代为止,浩茫的大宇宙中,还只发现地球——这颗太阳系的不起眼的小小行星上,具有这样优越的动植物(包括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尽管地球上有时有地震、海啸、水旱灾害,但是这些灾害毕竟是暂时的,是人类可以克服,或减轻损失的。地球上的大部分时间内,人类都可以正常地生存、繁育,发展自己的体力,特别是智力,从而形成高度的文明。

因此,天道或大自然,对于人类,确实如老子所说,是“利而不害”的。

“利而不害”就是大自然,或老子说的天道,对人类最大的爱。

(七)“上善若水”与爱。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同上书,8章)

这段话的意思是:他用水来比喻高尚的善(上善)。水有利于万物,而不争自己的利益。甘愿处在人们不愿意住的低下的地方。这种品性是接近于“道”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他用较多的文字来阐述他的“上善若水”的哲学。他总的意思是教导人们,不要争强好胜,不要争名夺利,不要以强欺弱,而要保持谦虚谨慎的人生态度,做有利于他人或大众的事。

“上善若水”,也是老子的一种爱的哲学,他要求人,用水一样的温柔的品性来对待情侣、父母、子女、朋友、大众;设身处地为所爱者着想,谦虚谨慎地做有利于所爱者的事,而甘愿自己有所不利,甚至作出必要的牺牲。

小结:

老子在《道德经》中充分而详尽地阐述了他关于天道爱万物,天道爱人的思想。天道对万物与人,都是“利而不害”。天道的爱,不是管制性的,而是让万物与人依据他们的天性而发展。天道爱万物、爱人,而从不居功,从不要求回报。天道对于万物与人的慈爱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非常相似。

普及于西方世界的基督教文明,所信仰的是“神爱”,即上帝对人的爱。孔孟儒家所倡导的是“仁爱”。只有老子,他所宣扬的是天道对万物与人的爱。所以,从中外文明史来讲,老子的学说是非常独特的。

孔子论爱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他创立的儒学哲学,不但主宰了中国后来两千多年的政治与文化;即使在当代,还在全球华人的思想与行为准则中留下深刻影响。如今他的学说已经传播到了全世界。

孔子的原名是孔丘,字仲尼。他的生活年代是公元前551—前479,比苏格拉底要早约80年。

孔子出生在山东曲阜。父亲叔梁纥,是一名武将,为鲁国立过战功。叔梁纥娶过三个妻子。孔子是他第三个妻子颜徵在所生。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抚养成人。孔子自幼就非常聪明,又特别爱好学习。他从母亲和外祖父——颜襄那里受到良好教育。母亲教的许多字,他一遍就能记熟。

孔子年轻时当过一些小官,例如管理账目、管理牛羊等。由于他知识广博,态度端正,很早就被人称为“夫子”。30岁时,他就开始创办私人学堂;传说有三千学生,有突出成就的有72人。他开的课目有《诗经》、《尚书》、《周易》、《春秋》、《仪礼》和《乐经》,后人称为“六经”。

孔子到50岁时,才担任鲁国的中都宰,中都是鲁国一个城市,靠近今天山东的汶上。后来他被提升为鲁国的司空(管理工程)和司寇(管理治安),孔子都做得很有成绩。不久,齐国送来80名美女,鲁定公贪图欢乐,不理朝政。孔子十分失望,就带了几个最满意的学生,周游列国,历时13年,但是却四处碰壁。孔子晚年回到故乡,专心从事教育和文化工作。他去世时73岁。

孔子的思想,主要由《论语》传给后代。《论语》是孔子的学生记载的孔子的谈话,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极高的价值。

孔子的学说有深刻的理性思维,同时,他又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是一个热爱人民、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的人。

如果我们了解孔子是有丰富情感的人,我们就能从孔子的理性论述中理解其中的爱的内核。现归纳并评述如下:

(一)“仁者,爱人”与对人之爱。

仁是孔子哲学中的核心思想。“仁”这个字,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有一百次以上。可见孔子对于“仁”的重视。至于什么是“仁”,孔子在不同场合,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其中几种重要解释是: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3.“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4.“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