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14857300000033

第33章 中国人谈爱(2)

5.“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

6·“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7.“子曰:‘仁,远乎者?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8.“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论语·卫灵公》)

这许多解释中最核心的解释是仁者爱人”。因为其他的解释都可以从“爱人”中引申出来。

例如,为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什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因为你对于他人有爱,你自愿地为他人着想。因此你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如欺骗、伤害等),你也不会要他人接受;而你自己想达到的目标(如幸福、成功等),你也愿意帮助他人达到。

孔子对仁的阐述中,提到多种人的美德,有恭、宽、信、敏、惠、敬、忠恕等。“恭”、“敬”,即恭敬,是出于对长者的敬爱,例如对于师长的爱。

“宽”、“恕”,即宽容,是对他人的要求而说的。对待他人,总能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考虑,要求不是过高、过严。即使他人(包括自己的孩子或学生)有过错时,也不责备过多。这是来自对他人的爱。

“信”,即诚信。诚信既是一种自爱的表现,也是对他人或社会的负责与关爱。一个爱护人民的政府必须有诚信;故出的许诺,必须兑现。

“敏”,即勤敏。不论做任何事,都能勤奋而敏捷,体现着你对他人的爱心。例如,医院中护士对病人的爱心,商店里服务员对顾客的爱心。

“忠”,即忠诚。孔子讲的“忠”,并不只指对君王的忠心,更多是指对他人。对民众的关爱;对他们尽心尽责,做好服务。

以上的论述是要说明:孔子对仁的多种解释,都与“仁者爱人”有直接关系。“仁者爱人”是仁的各种解释的总纲。

上面第七句话非常重要,我欲仁,斯仁至矣”。它说明:你的仁,或你对他人的爱,是出于你的内心的,是你自愿的。因此,你想做到仁,仁就能做到。

两千年后,康德的“道德命令”的思想与孔子是接近的;而孔子的“爱人”,在道德中,更多一些情感的成分。

上面第八句话表明:人民对于仁的需要,就像对于水火的需要一样。因为仁就是爱人的精神;因此,孔子的观点是:仁爱的精神是人民所最热切盼望的。人民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个爱的世界!

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而仁就是爱人。因此,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都围绕着“爱人”这个总的精神。

(二)“民无信不立”与人民之爱。

《论语》中有许多孔子的话,是关于对人民之爱的。如: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子曰:“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治长》)

上面第一段话是孔子关于政府与人民关系的重要论述。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需要三个条件:人民丰衣足食;国家兵力强盛;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足食(充裕的粮食)和足兵(坚强的国防),都是从人民的需要和利益出发而考虑的。但是只有足食、足兵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得到人民的信任。只要人民对政府有信任,对国家有信心,即使经济还不够发达,国力还不够强大,国家还是有希望的,政权还是巩固的。否则,即使暂时有足食、足兵,如果有大量官员贪赃枉法,那么,人民就不可能对政府或执政者有信心;这种情况下,政权还是不巩固的。

上面第二和第三句话都直接表明孔子的爱民思想。“仁者爱人”是孔子思想的总的原则,而“泛爱众”、“节用而爱人”,则是孔子明确地表明他的政治思想原则,即对人民大众的爱。

第四句话表达了孔子的志向:给老人以安抚,给朋友以信任,给年青人以关怀。这是孔子的爱民思想的具体化。

人民对政府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在孔子的时代,主要是要求执政者有爱民之心,不但使国家足食、足兵,并且通过德政,取得人民的信任。

时代发展到今天,仅仅依靠政府的“爱民”是不够的。现代政治表明,只有在民主机制下产生的政府,只有时时、事事接受人民监督的政府,才能产生真正爱民、为民的政府,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任。

(三)“学而时习之”与知识之爱。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这句如诗一样高度概括的话表明了孔子对“知”与“仁”两者的赞扬与评价。

孔子并没有抬高“仁”而贬低“知”,他是将“知”与“仁”并列的,认为两者都是人生修养中的重要目标。但是两者的特性不一样。

“仁”是对人的道德要求,仁”是原则,是人的行为准则,是不能任意改变的;“仁”的性格像山那样地坚定不移。因此,有“仁”的人(仁者)是喜爱山的。

而“知”不一样知”包括人的多方面的知识。它因不同对象而变化,也需要因情况的改变而有所调整知”的性格像水那样活动多变。因此,有“知”的人(知者)是喜爱水的。

孔子不但重视“仁”,对“知”也十分重视。他所创办的学校中,讲授的课程有:《诗经》、《尚书》、《周易》、《春秋》、《仪礼》和《乐经》。其中,《诗经》是文 学课,包括一些自然知识;《书经》是政治课;《春秋》是历史课;《周易》是哲学课;《仪礼》讲各种仪式和生活规则;《乐经》讲音乐原理。“六经”中,固然有“仁”的原理,也有各方面的“知”。

因此,知者乐水”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求知者的赞扬。

关于仁与知的获取,孔子提出学习与思考两种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这是《论语》中孔子说的第一句话。它充分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热爱。

但是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意思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越学越糊涂;思考而不学习,就有走向歧途的危险。

因此,孔子既爱学习,有爱思考,并且要求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

(四)“人则孝,出则弟”与孝弟之爱。

《论语》中有孔子关于家庭与社会之爱的论述,如: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论语·学而》)

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孔子要求人们在家时,要孝顺父母;出外时,要以友爱与诚信待人。对父母的孝,绝不是仅仅是尽到养育的责任,而应给予父母敬爱之情。孔子讲的“弟”,既指兄弟之间的手足之爱,也指朋友之间的友情与友爱。

孔子是中国最早的提倡孝弟之爱的哲学家。孝悌之爱在中国的影响非常深远。在全世界范围内,华人社会中都十分重视孝悌之爱。孝悌之爱使华人的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较为和睦友好,形成一种伦理特色。这里都有孔子思想的影响。

(五)“天丧予”与学生之爱。

孔子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学校,他对于他的三千学生怀有真挚的关爱,付出了他的全部辛劳和智慧,被后世赞誉为“万世师表”。

关于孔子对于学生的爱,在本书第二篇第七章的《师生之爱》中,已有介绍。这里着重以颜回为例,说明他对学生之爱。

在所有的学生中,他最喜爱的就是颜回。在《论语》中,他多次提到颜回,如: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意思是:颜回多么贤惠啊!在极简朴的生活中,他能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

意思是:颜回虽然对我帮助不多,但对我讲的每一句话都感到愉悦。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论语·先进》)

意思是:颜回在修养和学问方面已经很够了,只是常常贫困。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

意思是:我与颜回谈话,他从不提反对意见,好像有点愚笨。但他回去后能反省自己的言行,并有所发挥。因此,他是聪明的。

从这几句话充分表明,孔子对颜回非常钟爱。

颜回去世后,孔子十分悲痛地恸哭。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

孔子对颜回的真挚感情,使人非常感动,这代表着孔子对他学生的深爱。

(六)“闻《韶》不知肉味”与文艺之爱。

孔子对音乐有特殊的喜爱,甚至达到人迷的程度。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

《韶》是虞舜时代的乐曲。孔子听到了《韶》,居然三个月不知道肉是什么味道,感叹地说真想不到乐曲能美妙到这样的境地,’又说《韶》的乐曲是尽善尽美的。”

可能今天的音乐家,也难以像孔子那样,对某一首乐曲的赞赏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热爱的程度。

孔子对文艺之爱,不仅是在音乐上,他对诗歌也有深刻的研究与爱好。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

这是孔子对学生们的教导。他说:你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呢?《诗经》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可以观察社会动向,可以加强人际间融合,可以表达人的怨愤。这里,孔子列举了诗歌的多种功效。

由于孔子对诗歌的热爱与重视,他对当时流传的诗歌做了认真的整理与订正的工作,对于《诗经》的成书作出重要贡献。

(七)“食不厌精”与生活之爱。

《论语》中有下面一段话: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殪而餳,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这一段话记载了孔子在饮食方面的要求。意思是:事物不嫌做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食物放久了会变味,不吃;鱼不新鲜、肉有腐败,不吃;颜色变了,不吃;有臭味了,不吃;烹调不好,不吃;不合时鲜,不吃;切割不合规矩,不吃;没有放该用的酱,不吃。

读者可能感到孔子对饮食的要求太高了。学者们介绍孔子思想时,一般很少介绍这一段话。其实这一段话正说明孔子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的一些要求有的是符合饮食卫生的,有的是他对烹饪质量的讲究;只要他的经济条件许可,我们没有理由说他要求过高。

人们往往将像孔子这样的“圣人”,想象成庄重严肃、不好亲近的人。从《论语》全书来看,孔子并不是这样的人。孔子虽然学识与修养都很高,但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欢乐、有痛苦、有常人生活爱好、很乐意与人接近的长者。

上面所引的一段话,正说明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对生活的热爱,是人类爱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如果一个人对生活没有乐趣,没有感情,你要求他爱家人、爱他人、爱大众、爱事业,那是不可能的。因此,热爱生活,是人类爱的基本要求与出发点。

小结

孔子全部哲学的核心,是一个“仁”字;而“仁”的含义,是“爱人”。因此,也可以说。孔子的哲学,从它的基本内容来讲,就是:爱人的哲学。

孔子是一个热爱生活、感情丰沛的人。他热爱知识,热爱学习,热爱思考,热爱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诗歌,也热爱美好的食物。

可以认为,从学说到为人,孔子是中国古代爱的典范。

墨子与庄子论爱

1、墨子论爱

墨子原名墨翟。墨子的生卒年代并不很确定,一般认为是公元前468—前376。他的出生比孔子晚83年,比孟子早103年。他的时代是在春秋和战国之间。墨子做过宋国的大夫,他可能出生于手工业者家庭。他有手工制作技术,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还有几何学、物理学等科学知识,这在先秦哲学家中是很少见的。

墨子与孔子一样,也曾周游列国。后来他创办了一所半工半学的十分有特色的学校。这座学校有结社的性质,他的学生形成一个纪律严明的政治团体。

墨子和他的弟子代表了社会的中下层,特别是手工业者。他们反对繁多的礼仪,主张“节葬”、“非乐”,提倡生活的节俭。

墨子对于爱有明确而独特的主张。他关于爱的主要观点就是提倡“兼爱”。《墨子》一书是他的思想的汇总,其中就有专门的《兼爱》一卷。而在《尚贤》、《非攻》、《节用》各卷中的论述,都与爱有关。现分别介绍和评述如下:

(一)《兼爱》与爱。

墨子在《兼爱》中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1.天下的治或乱,都与爱有关。

墨子指出,天下之乱的根源,就是不相爱。子只知自爱,而不爱父;弟只知自爱,而不爱兄;臣只知自爱,而不爱君,就是乱。相反,父对子不慈爱,兄对弟不慈爱,君对臣不慈爱,也是乱。

如果天下兼相爱,爱人就好像爱自己,会有不孝敬吗?会有不慈爱吗?因此,墨子的结论是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