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盆景(阅读中华国粹)
14859600000017

第17章 盆景艺术大观园(3)

万法如如,皆为心造,盆景亦当如是。盆景艺术是“意”生之物,是艺术家所创造的一片心灵的世界,一件好的盆景,就是一片心灵的境界。盆景的最高审美理想就是境界的创造。所谓境界,或称为意境,是中国艺术的最高理想,也是盆景艺术所追求的。境界的要义,就是创造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仅仅具有一些形式美感,不能称为真正的盆景艺术,一切好的盆景创造,都带有艺术家个人的独特体验、独特的生命感受。

中国艺术发展到中唐以后,不仅强调与“人”有关,更强调与“我”有关,形式美感固然重要,但生命意义的传达才是根本。创造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盆景的艺术世界。中国盆景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偏离重视境界的道路,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当代。当代盆景艺术家徐晓白先生创作的《归樵图》,虽然是个老主题,但其表现却有独特的意味。徐先生有诗写此盆景:“小桥流水斜,深处有人家。远径归樵晚,无心闲落花。”我们看岭南派大师素仁的作品,他是个僧人,他的盆景效法倪云林画意,萧散历落,着意简淡,多是一树清高,在平淡中有清气流出。他的很多作品也很有意境。

中国人将盆景当作“卧游”之具。盆景置于几案间、庭院里,观花观叶,四季皆宜,不下堂筵,而知溪山清远,徘徊户庭,可得自然意趣。古人有所谓“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具足;会心不在远,篷窗竹屋下,风月自赊”的说法,我们不能仅仅将此看做是爱好自然山水的趣味,盆景绝不是外在山水花木的替代物,“卧游”是心灵的安顿,而不光是外在自然美的欣赏。

徐晓白先生有诗说:“要知盆景妙,画意与诗情。神似超形似,无声胜有声。”这是对中国盆景艺术特点出神入化的概括。在中国艺术种类中,盆景是一种与绘画最接近的艺术。没有中国绘画的传统,几乎不可能出现盆景艺术,盆景是中国画的延伸形式,它是立体的画。在中国,画被称为“无声诗”,山水画不是空有外在山水的面目,而要有诗情,所谓诗情,就是有超越于形式的精神因素荡漾其间。郑板桥曾为一座园林题下“小李将军粉本”,盆景就是“小李将军粉本”。更确切地说,盆景与中国画的亲缘关系主要体现在山水画上。中国盆景的发展,自始至终都贯穿了水墨山水的精神。在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发明了水墨山水画,而今天为世界人们所喜爱的盆景产生于中国,水墨山水画具有肇创之功。

中国盆景重视“画意”,就是重视盆景的境界创造。文震亨说:“最古者以天目松为第一,高不过二尺,短不过尺许,其本如臂,其针若簇,结为马远之倚斜诘曲、郭熙之露顶正拳、刘松年之偃亚层叠、盛子昭之拖拽轩翥等状,栽以佳器槎牙可观,又有古梅苍藓、鳞皴苔须垂满含花吐叶历久不败者矣亦古。”

张涟《东郊土石物盆景石诗》说:“太山石韫土,埋没孰知好。谱自云林传,名并昆山噪。”他说有些石头非常适宜做盆景,可以做出倪云林画中的意味。清程庭鹭在《练水画征录》中谈到徽派盆景时说:“以画意裁剪小树,供盆盎之用玩。”明末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说他的盆景所选之树木,“务取其根干老而枝叶有画意者”。陈淏子《花镜》有关于苏州盆景发展动向的记载,“近日吴下出一种仿云林山树画意”的作品,他认为这样的作品可为“雅人清供也”。清陆延灿《南树随笔》说:“邑人朱三松,模仿名人图绘,择花树修剪,高不盈尺,而奇秀苍古,具虬龙百尺之势,培养数十年方成。或有渝百年者,栽邑佳盎,伴邑白石,列之几案间,或北苑、或河阳、或大痴,或云林,俨然置身长林深壑间。”寓大画家之画意入盆景之中,使朱三松创造了名垂历史的好作品。

“画意”也为当代盆景艺术所重。周瘦鹃曾说:他的盆栽有很多是依照古人的名画来做,他做成的盆景有唐寅的《蕉石图》、沈石田的《鹤听琴图》、夏仲昭的《竹趣图》和《半窗晴翠图》、清王烟容的《新蒲寿石图》等,真所谓小小盆景入画图。

第二节盆景园及其盆景展销

一、盆景园

盆景起源于中国,是以树木、山石等为素材,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神貌的艺术品。盆景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说她是诗,却寓意于丘壑林泉之中;说她是画,却生机盎然四时多变。这种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树石、盆盎、几架三位一体的艺术品,经历代盆景艺术家的精心雕凿,成为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古雅的艺术风格而驰誉世界。

为研究、创(制)作、收藏、展览中国盆景,全国各地园林部门、痴迷盆景的企业家纷纷建设国有或私家盆景园。如苏州拙政园盆景园(1954年)、广州流花西苑(1956年)、杭州花圃掇景园(1958年)、温州盆景园(1958年)、扬州红园(1958年)、泰州盆景园(1958年)、成都杜甫草堂盆景园(1982年)、上海植物园盆景园(1978年,)、苏州虎丘万景山庄(1982年)、成都百花潭公园盆景园(1983年,)、扬州盆景园(1984年)、徐州果树盆景园(1988年)、昆明关上公园盆景园(1989年)、天津盆景园(1991年)、北京植物园盆景园(1995年)、深圳盆景世界(1997年)、昆明世博园盆景园(1999年,)、江阴中国乡镇盆景博物馆(1999年)、靖江盆景园(2000年)、南通盆景园(2000年,)、成都武侯祠盆景园(2001年)、江都龙川盆艺苑(2003年),以及私家盆景园扬州武静园(1982年)、杭州怡然园(1993年)、湛江天外天盆景世界(1994年)、成都胜东园盆景园(1996年)、台州梁园(2000年)、广州芳村艺萃苑(2000年)、黄山鲍家花园(2001年)、海口刘传刚盆景艺术中心(2001年)、广东顺德花卉世界艺盈园(2001年)、常州盛士达盆景园(2001年)、泉州环翠园(2003年)等等。

综观上述已建国有或私家盆景园,在功能、布局、建设上虽各有千秋,却不尽善尽美。特别是在“盆景热”的驱动下,全国各地又在筹建规模不一的盆景园,建设时应在总结已建盆景园经验教训基础上,明确功能,合理布局,精心建设,把中国盆景园建设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专类名园。

1.功能

盆景园是通过造园艺术手法,创造便于研究、创(制)作、收藏、展览盆景,营造适宜养护管理的环境,以供游人或园主(私家盆景园)欣赏观摩、交流盆景及技艺的专类园。

(1)研究

上海植物园建设盆景园,增设盆景研究室,1996年又在盆景园内新建国内首家海派盆景博物馆,研究中国盆景、海派盆景。供作游人欣赏盆景的同时,又成为研究中国盆景的基地,欣赏、研究相得益彰。新建盆景园增添研究功能,对提升中国盆景艺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创(制)作

为使盆景园盆景藏品独特丰富,众多盆景园不是靠重金收购成品或珍品,而是收购半成品,甚至“自幼栽培”,创(制)作具有“特色”、高水平盆景作品。既节省资金,又可提高盆景艺术水平,更重要的是成为盆景园发展盆景的源头活水。

(3)收藏

收藏分为四部分,一为收藏盆景园创(制)作的盆景作品、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获奖的盆景作品;二为收藏本地区古老盆景作品:三为收藏国内各风格流派盆景作品,甚至国外的盆景作品;四为收藏有关盆景资料,古盆、几架等。众多盆景园,收藏虽多,但都不够齐全。

(4)展览

除正常陈列,往往每当重大节假日或特需,通过调整,充实、提高,举办市级、省级盆景展览。甚至举办国家级、国际级盆景展览。

如1989年9月25日~1O月15日,中国花卉盆景协会与湖北省、武汉市花木盆景协会联合,在武汉群芳馆举办第二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1994年5月1O~3O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分会、天津市园林管理局联合在天津盆景园,举办第三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2001年5月15日~6月5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江苏省建设厅、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在苏州虎丘万景山庄,举办第五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又如1997年1O月3O日~11月2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上海市园林管理局联合,在上海植物园盆景园举办第四届亚太地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等。

2.布局

(1)满足功能需求

建设盆景园时,除留足收藏、展览盆景作品场地,在适当造景的地段需建一展览馆(室),并设序、中国盆景史(地方盆景史)、中国盆景风格流派特色(地方盆景风格流派特色)、获奖作品简介等展览室(板)以及古盆陈列室、盆景图书资料阅览室、影视放映室、会议室、研究室等,以供研究人员研究,使游人了解中国(地方)盆景概况,普及中国盆景知识。

在收藏、展览盆景作品场地外缘设一角,前可通收藏、展览盆景作品场地,后可达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建一设有温室、荫棚、储藏的创(制)作工作室(含值班管理人员食宿用房),以供创(制)作人员创(制)作盆景作品。

收藏、展览盆景作品场地,是盆景收藏、展览盆景作品的主体,不仅便于游人或园主欣赏盆景作品,还需适宜养护管理盆景作品。其场地要求环境优美,地势平坦,通风向阳,通水通电。同时以类划分展区,如树木盆景展区、山水盆景展区、树石盆景展区、综合展区。如树木盆景量大,还可划分观叶类盆景展区、观花类盆景展区、观果类盆景展区。如观叶类盆景量大,甚至还可以划分古老盆景展区、松柏类盆景展区、杂木(落叶树种)类盆景展区、小型盆景展区等。

(2)应用造园艺术手法布局园景

盆中风景,也是微型景观。在建设盆景园时,除满足功能要求,更需应用造园艺术手法布局园景,衬托盆景,提供欣赏盆景的优美环境和气氛。特别是盆景园门景(含停车场、入园对景)、园路、水景、收藏场地、展览廊、馆、接待区(客厅、茶室)等。

盆景园门景不仅应题告盆景专类园个,性,更重要的是激发游人入园情趣。园路除便于欣赏盆景,也是导游路线。水景是造园艺术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调节盆景园空中湿度的重要手段。收藏、展览盆景场地是盆景园的主题,需要花木山石,或脱盆落地的特大型盆景(俗称地景树)组景,适当分隔。展览廊(室外展览最佳组合)、馆则是盆景园主体建筑,不论体量、造型、色彩,均要体现个性,周边花木山石造景要与主体建筑珠联璧合。

接待区(客厅、茶室)是仅次于展览廊、馆的主体建筑,是接待宾客,供作游人休憩的场所,室内装饰、家具、摆设,要以人为本,尽量满足接待、休憩要求,周边环境如能与水景造园艺术相结合,则更为理想。总体要求让游人在大型落地盆景(园)氛围中,欣赏盆中风景(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