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十月胎教百科全书
14910300000003

第3章 胎教的理由(3)

(2)古代对胎教的认识和实践

我国是对胎教学说认识和实践较早的国家之一,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早在《史记》中就有对胎教生动事例的介绍,书中记载:“太妊之性,端一诚庄,惟德能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口不出傲言。生文王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太妊为能胎教。”古人所说的胎教,是指在妊娠期间为有利于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而对妈妈的精神、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便使母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要进一步了解胎教的理论、方法及其运用,我们还必须从古代的胎教开始谈起。

古代的胎教多见于我国史籍中。具体来说,我国古人所说的胎教,大体是指母体在妊娠期间为给胎儿在体内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的环境而自我采取的有关精神、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的有利措施,以使母子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古代胎教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调情志

妊娠是女性生理上经历的一个特殊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孕妇在生理上不仅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心理上同样也会发生相应的反应,这种心理反应的集中体现就是孕妇的情志变化,也就是情绪的变化。比如,《产孕集》就指出:“人有清浊厚薄之异,智愚善恶之殊,揆期所始,皆由祖气。祖气者,先天之气也。气清则善,气浊则恶,清则圣哲,浊则昏愚。”这段文字就是说,孕妇要有博大的胸怀和温文尔雅的修养内涵,要语言文明、举止端庄、气质清纯。孕妇的情操气质典雅与否,对后代影响很大,因此,孕妇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心无邪念,耳无****,目无非视,口无妄言,不粗鲁,不暴躁,不鄙俗,不琐屑。古人还认为:凡有孕之妇,宜情志舒畅,遇事乐观,喜、狂、悲、思皆可使气血失调而影响胎儿。这就是说,孕妇在怀孕期间要保持舒畅的心情,及时消除烦恼,不要大动肝火,因为这样会导致气不顺,气不顺则孕胎不安,而气顺了孕胎才能安,若长久地气不顺,孕胎必受影响。对于恼怒与胎安的关系,另一本古籍《傅青主女科》中也有“大怒小产”的论述。

由此可见,孕妇的情绪和心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孕妇应该做到心情舒畅,遇事通达乐观。

②忌房事

房事是指夫妻的性生活,尽管房事是受孕怀胎的必要条件,但为了胎儿能健康平安地生长发育,受孕之后,夫妻房事必须要节制。古籍《产孕集》对此论述道:“怀孕之后,首忌交合,盖阴气动而外泄,则分其养孕之力,而扰其固孕之机,且火动于内,营血不安,神魂不密,形体劳乏,筋脉震惊,动而漏下,半产、难产、生子多疾。”把这一段论述与具体生活结合起来,就是说,怀孕以后,首先要禁房事,因为怀孕早期(头3个月)孕妇由于妊娠的不适,常有恶心、厌食、嗜睡、疲劳等症状发生,而这又常常会导致自身及胎儿的营养供应不足,这时若仍行房事,则易造成流产;而在怀孕末期(7个月以后),孕妇腹大身重,行动不便,此时胎儿又即将入盆,****受压变短,若仍行房事,则会造成难产或“生子多疾”。由此可见,孕妇在孕期的头3个月和7个月以后禁房事,不仅能安胎养孕,还能防止流产、难产,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

③节饮食

由于胎儿的营养直接来源于母体,而母体的营养又直接来源于饮食,所以母亲饮食和营养的摄入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古籍《万氏女科》中说:“妇人受胎之后,最宜忌饱食,淡滋味,避寒暑,常得清纯平和之气以养其胎,则胎之完固,生子无疾。”这就是说,受孕之后,孕妇的饮食要讲求节制,既不能少食,又不能过食,特别不能饥一顿,饱一顿,暴饮暴食。且平日饮食应以清淡为宜,避免大凉大热的东西。

由此可见,孕妇只有节饮食,多吃清淡平和的食物才能有助于养胎,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若孕妇饮食失节,饥饱无度,嗜食重味,则易导致消化功能失常,使胎失所养。

④适劳逸

我们知道,生命在于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代谢,因此,孕妇切不可贪图安逸,坐着不动。由于孕妇承担了2个生命的“运转负荷”,也不能过于劳累。按照传统医学的说法,人禀气血以生,胎赖气血以养,太逸则气滞,太劳则气衰。若劳逸失宜,举止无常,攀高负重量,则会致其胎心坠,甚而导致难产。

由此可见,为了增强体力和为将来的分娩作准备,保证供氧充足,改善血液循环,增进食欲,保持旺盛的新陈代谢,促进胎儿大脑、神经及各器官的发育,孕妇一定要有适当的活动,只不过强度一定要适宜。具体安排最好为:怀孕5个月以前以安逸为主,5个月以后以小运动量为主。

⑤慎寒温

寒温,顾名思义就是指自然界气候的冷热变化。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孕妇怀孕以后,由于生理上发生了特殊变化,极易受风、寒、暑、温、燥、火的侵袭,尤其是遭受风寒侵袭之后,极易感染疾病,重则危及胎儿的生命。

因此,孕妇注重怀孕期间的健康保护,慎起居,慎寒温,对孕育一个健康的胎儿尤为重要。

⑥戒生冷

喜食腥辣生冷是一些人特殊的口味嗜好,本无可厚非,但这种嗜好对孕妇来说,则必须暂时割舍。一般来说,怀孕以后,孕妇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往往口味不佳,尤其喜欢吃一些生冷的东西,这是正常的现象,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怀孕后阴血下注以养胎儿,致阴血偏虚、阳气偏旺所致。可殊不知,孕妇若贪生恋冷,便会导致脾胃受伤,呕吐、腹泻、痢疾等病症会乘虚而入,既伤孕妇之身,又伤胎儿,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视。

因此,孕妇的饮食一定要忌生冷,流畅气血,给胎儿提供一个健康的发育环境。

此外,准妈妈衣着宜宽大合体,腰带不宜紧束,以免气血周流不畅而影响胎儿发育。这也是准妈妈所应注意的事项。

(3)古人的胎教智慧

早在三千年前的中古时期,中国的古人就发现了胎儿身体素质、智力、品格与母亲的情绪、个性和修养、生活起居、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了养育一个身体健康、品格健全、智力超人的孩子,他们经过观察、实践,积累了不少可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说是中华智慧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到现在仍是极有参考意义的。

中国古人的胎教与养胎、保胎密切相连,可以说是自成一体的胎教方法。

①西汉刘向的观点

西汉大学问家刘向在他所著的《烈女传·周室三母》中就提到,早在周朝时妇人怀孕就很讲究“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食不邪味、耳不闻于****,夜则令瞽人诵诗、道正事。”意思是睡觉不侧身睡,坐着不胡乱坐在席子的边上,立着不靠门框,吃食不碰味不正的东西,听乐不听声音****的音乐,夜晚聆听盲人诵读优美的诗歌、讲解正义和正气的美好事情。认为这样的孕妇生下来的孩子就会“生形端正,才德必过人(体型相貌端正,才气品德必定超过常人)”。

②隋代名医巢元方的观点

隋代名医巢元方在他的医学名著《诸病源候论·妊娠候》中也谈到了母亲保持正气、气血调和对孩子会有很大影响:“子欲端正庄严,常口谈正言,身行正事。”意思是你要孩子生得端正庄严,就得嘴里常谈好的正气的言语,常做好的正气的事情。

③唐代名医孙思邈的观点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医学名著《千金要方·养胎》中也提出了孕妇要保持血气正常、生出聪明健康的孩子,就得“调心神,和惰性,节嗜欲,遮事清净。”意思是调理自己的心情和精神,去掉懒惰性情,节制自己的各种欲望,万事保求清净。

④宋代名医陈自明的观点

宋代名医陈自明在他的《妇人大全良方》中,更是从中医气血理论的角度讲到了母亲健康、血气调和对孩子的健康和气质健全的影响:“夫人以胃气壮实、冲任荣和,则胎得所,如鱼处渊;若气血虚弱,无以滋养,则始终不能成也。”意思是母亲必须胃气壮实,阴阳之气调和荣盛,那么胎儿就会有好的生长条件,如鱼游在深水里一样;如果母亲气血虚弱,胎儿就得不到滋养,那样胎儿从头至尾就成长不好。所以要培育健康健全的孩子,必须“阴阳平均,气质完备,成其形尔。”意思是只有阴阳平衡,孩子才会气质完全,各个方面有正形。

⑤明代名医张景岳的观点

明代名医张景岳在他的医学名著《景岳全书》中谈到了胎气不安现象的原因,他认为:“盖胎气不安,必有所因,有虚有实,或寒或热,皆能为胎之病。”意思是胎儿出现不安现象,一般都与孕妇饮食起居不当有关,可能是孕妇营养不当,身体过虚或过实,可能是孕妇寒热没有调理好以致受寒或受热,这都会引起胎儿的毛病,所以孕妇饮食起居必须十分小心才是。

⑥名医陈文中的观点

古代名医陈文中在他的著作《小儿病方论》中除了强调孕妇饮食起居必须十分细心外,还提到了孕妇适当参加劳动的好处:“儿在腹中,其母作劳,气血功用,形得充实……且易生产(怀孕时,孕妇适当做些体力劳动,对气血调和很有好处,可以使身体壮实,日后生产也会变得容易)。”

陈文中还在书中谈到了富贵家庭女子怀孕易遇到的问题,他认为:“豪贵之家,居于奥室,怀孕妇人,饥则辛、酸、咸、辣无所不食,饱则欲意坐卧,不劳动,不运动,所以腹中之胎,日受软弱,儿生之后少有坚实也。”意思是富家女子往往由于生活条件过好,居住在不怎么晒得到太阳的又深又大的屋子里,饮食随意,酸甜咸辣全不注意,吃饱后只是坐着躺着不去劳动干活,也懒得参加运动,气血会变得积滞,所以胎儿会渐渐变得虚弱,出生后常少有身体结实的。

⑦清代名医陈复正的又一观点

陈复正在他的《幼幼集成》中,对富贵生活以及孕妇生活不当的危害,同样作了相当明确的分析:“夫高粱者,形乐气散,心荡神浮,口厌甘肥,身安华屋,卧养过厚,身质娇柔,而且珠翠盈前,娆妍列侍,纵熊罴之叶梦,难桂柏以参天。”意思是说富贵人家的女子,整天过着快活的日子,真气容易散失,心神容易浮荡不安分,嘴里吃的尽是甜美肥腻的食物,住的是安逸美丽的房子,老是卧着养着过于懒散,体质容易变得娇弱,即使有生育强壮男儿的欲望,终难获得像参天桂树柏树那样健康的孩子。倒是贫贱之家的女子,反而能“形劳志一,愿足心安(身体总在劳动,一心一意过日子没有非分的想法)”,所以能“胎婴自固(胎儿婴儿都能健康结实)”。《幼幼集成》中还谈到了孕妇自身心理志向不当对胎儿的不利影响:“复有痴由贪起,利令智昏者;有雪案萤窗,刳心喷血者;有粟陈贯朽,握算持筹,不觉形衰气痿者;有志高命蹇,妄念钻营,以致心倦神疲者”,意思是孕妇如果只顾贪婪为利而丧失智慧;或为了追求自己的事业而拼命苦读呕心沥血;或为了囤积财富整日算计费心,不顾气虚形体憔悴;或不自量力拼命钻营,弄得心神疲倦不堪,都会造成胎儿气血失调、先天不足而得病,所以不可不慎。

陈复正认为“凡思虑火起于心,恚怒火起于肝,悲哀火郁于肺,甘肥火积于脾,淫纵火发于肾,五欲之火隐于母胞,遂结为胎毒。”意思是,孕妇如果思虑、愤怒、悲哀、饮食不节制、****过度,都会形成胎毒,造成胎儿的先天性疾病。

⑧明清名医张璐的观点

明清时期江南名医张璐在他的《张氏医通》中十分强调孕妇情志健康与否对胎儿的重大影响,认为孕妇如“郁火弥炽(情绪忧郁,内火旺)”,胎毒就会过盛,孩子多痘疹;孕妇如受惊或常处于恐惧惶惑之中,胎气就得不到滋养,胎儿容易多惊悸,以后会得癫痫病;孕妇如心中总是忧郁不畅,郁气会结于胎中,使孩子“多结核流注”;“怀子常起贪妄之念,则子多贪吝(孕妇常有贪心或过分的欲望,怀子大多会有贪婪吝啬的个性)”;孕妇如常有愤怒情绪,或诡诈骗人的行为,孩子就会变得“暴狠”、“诈为”(即狠毒、善于欺诈)。所以孕妇调节好自己的心理情志、保持情绪的健康,保持良好的品格,注重修养很重要。将做母亲的人如懂得“适其自然之性,使子气安和,即所谓胎教也(保持心情平静自然,使胎气安康调和,这就是胎教的方法)。”

孩子的健康和智力、德性是否完备,都与先天气血有关,与孕妇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对此,我国古代明智的医学专家有十分细致的观察,他们积累的经验对我们今天的孕妇及孕产研究者、工作者仍是十分有参考价值的。相信今后在国际上也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三、现代的胎教

尽管我国古代的胎教术从心理和生理上对孕胎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和尝试,但重胎养而轻胎教却是它的明显不足和不完善之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胎教的认识越来越深,把控制和调查母体的内外环境当成实施胎教的最重要内容,提出了更为全面和科学的胎教内涵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