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子经典
14914300000042

第42章 艺术教育——让孩子遨游在艺术的殿堂(4)

音乐能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治病作用。一个人如果缺乏起码的音乐修养,无法对音乐有所领悟,就不可能通过音乐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和表达,音乐也是难以发挥“治病救人”的功能。反之,若对音乐感兴趣,甚至有一定的造诣,那音乐艺术就好似兴奋剂、滋补品,能产生驱逐烦恼战胜疾病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讲,家长必须重视音乐教育,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新力量。

处在新世纪的今天,家长们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关注文化课学习的同时,应充分利用艺术熏陶这个家庭教育的新力量,积极配合学校关心和支持儿童音乐活动,在检查语文、数学成绩时,也不妨问问会唱哪些歌,在合家欢聚之时,别忘让孩子展示一下音乐才华。

10.家庭音乐教育三法

“生活中不能没有歌”。人生的摇篮期就是在母亲和奶奶的摇篮曲中度过的,音乐对幼小心灵产生的影响非常深刻。无论哪个成年人,至少他能依稀记起儿时的歌曲,甚至可以一字不落地唱出;当他听到儿时熟悉的歌声,那随时光流逝得很远的情感体验会突然袭上心头,而经历过的许多事情却大多淡忘无遗了。让孩子尽早接受音乐的陶冶,不仅能培养美感,早期发现艺术人才,还能发展右脑形象思维,丰富想像能力,使人变得聪明——因为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音乐家。当然,一般家长也许不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耳濡目染——让孩子多听

“听比唱更重要”。它不仅能训练孩子默唱(内心听觉),尤其是能培养孩子的欣赏能力,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按以下顺序进行引导:

首先,听“音画性”音乐,打开想像大门。“音画性”乐曲是单纯描写风光或事物的。听“音画”音乐,可以使孩子重现感知过的事物、情景。也可以通过联想组合新的意象。如我国描写风光的二胡曲《空山鸟语》,笛子曲《早晨》,稍带情节因素的琵琶曲《十面埋伏》,筝曲《渔舟唱晚》等等,都属于这种类型。这些作品只需略加描述提示,孩子就会张开想像的翅膀,进入美妙的艺术境地。

其次,听“描绘性”音乐。培养形象和意境感受能力。“描绘性”音乐既有“音画性”因素,又插入了情感色彩和情节因素,这样的作品一般能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构成优美的意境。像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的《彼得与狼》,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都是孩子们喜爱的作品。尤其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组曲《动物狂欢节》,全曲由十四个短曲组成。作者用富于个性化的旋律线条和饱蘸色彩的音响效果,惟妙惟肖地创造了各种动物的形态个性,展示出“森林公园”的特有境界。抒发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气氛。其中《天鹅》一曲极为著名。上述这些名曲,应尽可能提供给孩子们欣赏。

(2)曲不离口——让孩子多唱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种“训练”的要求程度,正是孩子们自发的心理需求。比如在学校学了一首新歌或从影视片中听来了一支曲子,他们会经常挂在口边哼唱。做父母的要保护孩子的这种积极性,不仅不能因为打扰了大人休息或交谈而加以训斥,孩子如果没有演唱兴趣,父母还应抽出空闲时间,以身示范,循循善诱鼓励孩子放声歌唱。对于演唱的曲目,要帮助孩子筛选,力求歌词浅显易懂,曲调优美纯正,风格适宜儿童爱好的经典作品,汰除歌词生涩拗口、节奏跳跃过多、音域太宽的成人歌曲。同时可购买一些优秀儿童歌曲磁带、光盘。让孩子反复听唱,定能引起浓厚的兴趣,形成高雅情趣,排出“靡靡之音”的干扰的影响,进而掌握初步的演唱技能技巧。

(3)琴不离手——让孩子多练

当孩子有了歌唱和欣赏基础后,让他们接触口琴、笛子、二胡、电子琴等乐器,或专修钢琴、手风琴等,可以进一步促进孩子乐感、美感能力的提高。在学习中还可推动乐理知识的学习、巩固和应用,心理反应也会变得更加细微、准确、灵巧。如弦乐器及键盘乐能使手指受到灵活性训练等。而手巧则心灵,又对发展孩子智力起一定作用。当然学习器乐须有人指导,亦要专一,还要有恒心。等孩子形成一定的演奏技巧时,乐器就会成为他抒发感情的载体,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终身受用。

11.音乐与家庭教育

音乐在家庭生活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大人孩子在高兴的时候都会哼唱几句歌,或者打开电视、录音机就能听到音乐(乐曲或歌曲),在家庭里形成一种音乐的氛围。好的音乐可以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使人精神焕发,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治疗人的疾病,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情操与品格。

不同的音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有人做过调查,发现有三种情况:爱听典雅严肃音乐的家庭,一家人总是相处和睦,彼此之间很讲礼貌;爱听热情奔放音乐的家庭,个个思想活跃,充满朝气;而那些专听黄色音乐的家庭里,动不动就吵架闹事,充满火药味。

日本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120名哺乳期妇女分作两组:一组听古典音乐,另一组听爵士音乐和流行音乐。她们可以用耳机听,或听扬声器播送。结果表明:听古典音乐者,通过听扬声器播送乳汁的分泌增加20%,听耳机者增加100%;听爵士音乐的,不管是听耳机还是听扬声器播送,乳汁的分泌均减少50%~60%。

至于人们欣赏音乐则有四种类型(据英国心理学家迈尔斯实验):

主观型:注重音乐对感觉、情绪和意志的影响。

客观型:注重音乐批评,议论音乐本身的技巧。

联想型:注意音乐所引起的联想。

性格型:以音乐拟人,仿佛音乐就是性格的表现。

因此,家庭在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必须注意:

1对音乐进行选择。家长要懂一些音乐知识,有一定鉴赏能力。要懂得音乐的雅俗高下,知道各种音乐的不同功能。比如应该知道工作时可听什么音乐,休息时可听什么音乐,心情郁闷时听什么音乐可变得愉快,紧张时听什么音乐可安静下来,消沉时听什么音乐可使精神振奋……知道应该引导孩子欣赏什么音乐,怎样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2由于人们欣赏音乐的类型不同,有的适合搞声乐或器乐,有的适合搞音乐评论,有的对音乐的爱好可引发对文学艺术或科学的爱好……所以,家长要懂得家庭的音乐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对音乐艺术的爱好和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不一定是要把孩子培养成音乐家。

12.怎样实施家庭音乐教育

让孩子接受音乐陶冶,不仅能培养他们的音乐美感,尽早发现艺术人才,还能发展孩子的形象思维,使孩子变得更聪明。一般家长不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但这并不影响家庭音乐教育的开展,家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让孩子多听。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引导:首先,听“音画性”音乐。“音画性”乐曲是单纯描写风光或事物的。听音画音乐可使儿童重现感知过的事物、情景,也可以通过联想组合新的意象。如描写风光的二胡曲《空山鸟语》、笛子曲《早晨》、琵琶曲《十面埋伏》、筝曲《渔舟唱晚》等。其次,听“描绘性”音乐。“描绘性”音乐既有“音画性”因素,又有情感色彩和情节因素,能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构成优美的意境。如前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的《彼得与狼》、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组曲《动物狂欢节》等。

2让孩子多唱。“让孩子多唱”符合孩子自发的心理需求。比如孩子在学校学了一首新歌或从影视片中听了一支曲子,他们会经常哼唱,家长要保护孩子这种积极性。如果孩子没有演唱兴趣,家长应抽出时间以身示范,鼓励孩子放声歌唱。帮助孩子筛选演唱曲目,力求歌词浅显易懂、曲调优美纯正、风格适宜儿童爱好。也可购买一些优秀儿童歌曲磁带、光盘,让孩子反复听唱。

3让孩子多练。当孩子有了歌唱和欣赏基础后,让他们接触二胡、电子琴、钢琴、手风琴等,进一步促进孩子乐感能力的提高。在学习中还可增强乐理知识的学习、巩固和应用,心理反应也会变得更加细微、准确、灵巧。只要孩子形成一定的演奏技巧时,乐器会成为他们抒发感情的载体,终身受用。

13.“音乐浴”有助孩子智力开发

人们知道婴幼儿必须进行三浴——日光浴、水浴和空气浴,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新的教育理念却提出“四浴”,即增加一个“音乐浴”,科学实践证明,音乐在早期教育中对婴幼儿智力的开发有着特殊的作用,是儿童大脑极好的精神营养品。

据专家介绍:音乐能调节大脑功能,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常听音乐不仅能帮助孩子增强和恢复记忆力,还可陶冶情操,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日本幼儿开发协会的母亲们曾作过试验:当她们的孩子出生时,其容貌和神态与普通婴儿无异,然而在他们听了四个月的莫扎特小夜曲之后,其表情和动作比别的孩子显得活泼些,眼睛特别亮,很有神,因而显得容貌也漂亮些。

专家认为,经常进行音乐熏陶的婴幼儿会有以下特点:总是笑眯眯,不怕生人,语言发音较早,脸蛋秀丽可爱,眼神聪慧明亮,左右脑综合发展,长大以后IQ(智商)高、EQ(情商)好,CQ(创造性)强。日本幼儿教育协会的追踪调查也表明,从婴儿起开始接受并喜欢音乐的孩子,长大了在品行上很少有劣迹,他们会变得更善良,道德上更纯洁。

对婴幼儿进行音乐训练,应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如唤醒小儿,可以选用较为轻快、活泼的音乐,播放时音量从小慢慢放大,待小儿醒来后,音乐可继续一段时间再停止播放;给婴儿乳哺时,可辅之以悠扬的音乐,这样能激起小儿的食欲;小儿入睡时,可选用徐缓的《摇篮曲》,音量要逐渐放小,待小儿入睡后,再徐徐消失。上述音乐的选用和编排,应当相对固定,以便让宝宝形成有规律的条件反射,倘若婴儿在无病痛啼哭时,不妨试着用音乐安慰他,此时可按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摇晃。

值得注意的是,对孩子进行“音乐浴”时,一定不可用爵士乐、流行的摇滚乐,而应该选用欧美名曲及古典音乐,并且整个音量应小于成年人适宜的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