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子经典
14914300000043

第43章 处世教育——孩子行走社会的成功秘诀(1)

1.关注孩子为人处世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科教书”是时下许多孩子和家长心态和状态的真实写照。在长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笔者发现许多家长朋友,无不把搞好孩子的学习放在重之又重的地位。想让孩子把一切的时间都用于学习,他们不想让孩子培养业余爱好,不想让他们与人交往交流,锻炼身体,不去关心与学习无关的其他活动和事情。有位叫秋子(化名)的女孩,从小到大就被父母反复教育:“除了学习,别管别的”。当她上了重点中学后,开始越来越陷入人生的困境中。开学不久便有同学议论她不讲礼貌、见面不打招呼等。秋子对此感到委屈:自己一向是走路思考学习问题而不抬头的,如何谈得上“见面”,且父母以前从未教过自己要讲礼貌。由于长期不与人交往抑制了秋子的表达能力,碰到高兴的事不敢与同学说,不开心时又不知如何发泄,脾气越来越怪。一学期下来,周围的同学相互都已是老朋友了,只有她像只孤独的小鸟被挤在圈子外。13岁的小姑娘像个历经沧桑的老太婆。白天心事重重地听不进去课,晚上忧心忡忡的又经常性地失眠。拿不起放不下的不良心态使其学习一路滑坡,到中考时精神已全线崩溃。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谁也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社会交往,是他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形成丰富健全个性的基本途径。所以人在社会生活中,总会不断萌发交往动机,产生合群的心理需要。

朋友的作用对于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朋友是能诉说自己心中烦恼的对象,是能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的人,是在高兴和悲伤时能分享自己感情的人。朋友能使自己产生一种很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所以朋友有着作为情绪支撑人的强大作用。青少年若没有要好的同伴,缺乏与同龄人有效正常的交流,就会导致他们狭隘、偏激思维模式的形成。这样的孩子,多半都是小心眼,但他们又没法不小心眼。因为遇到一点小麻烦,由于没有好友可供自己倾吐和给自己出主意,他们只好独自琢磨,越琢磨越生气,越琢磨就看得越偏。

这类内向的孩子在外面遇到不顺心的事,由于不想也不敢在外人面前表示不满,因而只好等回到家,把家人当出气筒,随便抓住件小事就借题发挥,将自己的不良情绪放肆地发泄一通。因为这么一闹一发脾气,家人都要围着他转,都要来尽心哄他。久而久之,他们这种宣泄心里不满的方式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而沿袭到成年。

其次,这类孩子还爱把身边遇到的一些挫折和所犯的错误归咎于自己的家人,而他们的父母也甘于主动承担责任并表示愧疚。如此培养教育的孩子,大都缺乏一种自我的责任感,他们稍遇不顺,就爱翻历史旧账,好像自己一切的不幸都是父母造成的。这样的孩子动不动就和父母发脾气,埋怨父母这不是那不是。比如今天老师批评了他一句,他回家就会埋怨父母当年给他报错了学校,所以才让他上了这个“差学校”,遇上了这个“鬼老师”。这类怨气“酝酿”“发酵”到一定程度而未能加以疏导控制,就容易酿成家庭悲剧。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一位中学生这样对他妈妈说:“你们大人总是讲,现在好好读书,为的是今后好在社会上生存。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我们不可能跳过现在,直接进入将来。而现在也有个生存问题,仅仅学习好,不会交朋友,大家都不和你好,你生存得就很痛苦,你又怎么能搞好学习?”看了这段话,对于那些只注意抓孩子学习而忽视孩子全面能力培养的父母,是不是该到了警醒的时候了?

2.教孩子处世之道

大概没有父母亲会期盼自己的子女是凶暴不合群的,他们多半希望孩子温文友善。以现今的社会而言,更是需要如此。因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而非建立在竞争上;因此,从小教导孩子正确的待人处世之道,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必然有益无害。

也许此刻,你看到孩子受欺负,心中会有所疼惜。

但是请你务必切记!不与人相争,绝不是懦弱退缩。日后,也许你会讶异,一个看似柔弱的孩子,有时仍会表现得很有勇气,且刚毅不屈。何况,孩子从小就要学习面对和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包括好的和坏的。

也许目前你的孩子吃亏,但我相信这对他而言,仍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我们总不能让孩子永远生活在无菌的温室里吧!亦即当孩子向你诉苦和抱怨时,不要一味地苛责他,而应代之以爱和关怀来反应、接纳,引导孩子倾吐心中的感受。

倾听了孩子的心声后,再与孩子共同探索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如“你想是什么原因,别人会欺负你?”“我们来想想有什么法子?”等。即使孩子的反应是:“我要揍回去!”“我没有胆量和他吵。”也不必加以指责或嘲笑,只要继续引导:“你有没有想过别的法子?”经过一番亲子的沟通,孩子不平的情绪便会得到疏导,甚至在众多方法中,找到较适当可行之道。

3.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

“我的孩子除了学校就是在家里,性格内向,不合群,你看怎么办?”“我的孩子总是喜欢和他的小伙伴们三四人聚在一起,搞什么活动,对我们很保密,真担心他们会做出什么坏事来,我们该怎么办?”这是现在的很多家长常碰到的问题。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让孩子与人交往?孩子过多地与人交往是好事还是坏事?对于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正常的交往和他们在交往中处理某些难题时的必要合作,是一种需要,也是实践学生应该开始具备的一种能力。做家长的不仅不要去消极地阻止,而要大胆地积极地为他们的这种交往创造条件,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中学生生心理特点告诉我们,一方面,他们已经半成人化地进入社会生活,他们的学习面广了,生活面宽了,各种难题也多了,有困难需要同学间的相互帮助,这也是他们逐渐形成集体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生活的日益发展,人们彼此密切合作,共同劳动的需要也多了,特别是生活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环境里的现代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善于与人合作,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信赖,各自从对方得到帮助和启迪。与人合作能力的强弱,已成为当今世界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能够与人很好地合作,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德。现在初中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增加了,任性、脾气大、与人合作能力差,是大多数独生子女心理品质上的弱点,通过人际交往和同学间的必要合作,能够改变和矫治这种不良的心理品质。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与人交往各合作的能力呢?家长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并支持孩子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有益的社会活动。让孩子初步适应人际交往的环境。还可以通过某一有意义的活动,增强孩子的集体观念,使他们在大集体活动中养成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品质。对不合群的孩子更应该争取各种机会,让他们参加到伙伴群中去当子女的伙伴来家玩时,要热情接待,并给以一定的尊重和必要的礼节。

2鼓励孩子在平等的原则上交友。在孩子交友的过程,要教育他们信赖朋友,珍惜友谊,不要轻易地怀疑、怨恨、敌视他人,不允许无故欺侮弱者。

3培育孩子,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孩子无论在学校或家庭里,都要养成这样的好品德:在家尊老爱幼,在校尊师、爱校。因为只有关心别人,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

4培养孩子做一个让人信赖的人。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信赖才能互相合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可以让人信赖的人。为了做到这一点,父母应该教育孩子遇事先为别人着想,为人处世要讲信用,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5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本身应该待人宽厚。对家庭成员,对邻居,对同事都要热情、平等、谦虚、礼貌,并能互相帮助。这些生动而又直观的形象“教材”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移入孩子的精神世界,使他们在与人合作时,自觉地把父母的言行举止作为学习的榜样。

4.不可盲目对待“小群体”

在孩子们中,有一种不用组织而自然形成的“小群体”,这种“小群体”对孩子的发展影响很大,既可能有积极的影响,也可能有消极的影响。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要看“小群体”的“质量”以及家长、老师的正确引导。

孩子们自动地形成“小群体”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人与人必须交往,没有交往,人就不能发展,甚至难以生存。“小群体”是人的交往需要和交往行为的必然结果,在交往中,人与人发生着互动关系。你影响我,我影响你;个人影响群体,群体影响个人。我们每个成年人都有过“小群体”的经历,直到老年,都会有随不同组织而存在的“小群体”。

(1)孩子们的“小群体”发展有什么特点

在小学低年级,这种“小群体”不是很稳定,聚散的变化比较多。一次表扬,可能使几个孩子聚在一起;一次批评,又可能分开。许多简单的因素都可能成为聚散的催化剂。小学中年级开始,“小群体”的凝聚力会逐渐加强,支撑“小群体”的精神内容会越来越深刻。上了初中以后,这种“小群体”现象就更明显了,一旦形成,其稳定程度大大超过小学。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小群体”的人数多少不一,就总的趋势看,这一时期人数较多。

“小群体”有几个共同性的特点:

其一,在“小群体”成员之间,有使之联合的心理纽带。孩子们凑在一起,总是有趋同的心理需要。比如,住家相邻;父母在一单位上班;父母职业相同、地位相近;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相互保护的需要等等。这种心理纽带是必然存在的。

其二,“小群体”有一个核心人物。这不是选举出来的,而是自然形成的。这个核心人物,实际上就是“头儿”。他的言行,对“小群体”有重要影响。他的能力,有某种优势。

其三,“小群体”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小学中年级以后,这个特点越来越明显。孩子们在“小群体”中有一种满足感。在“小群体”成功地做了某些事情之后,这种满足感得到强化,凝聚力会越来越强。

其四,“小群体”有共同的行为模式。尽管每个孩子有自身的行为特点,在“小群体”里会要求自己遵循“小群体”的行为方式。在学校里,在课间,“小群体”成员往往凑在一起谈这谈那,甚至上厕所都共同行动。

一般来说,“小群体”有三种基本类型:积极型、消极型和中间型。这是依据“小群体”在集体中的表现和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来区分的。即使是消极型的“小群体”,也会有积极因素。

我们讲述上面这些内容,是为了让家长对“小群体”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在处理孩子与“小群体”关系时,不至于陷于盲目性而效果不佳。有的家长,盲目反对孩子们的“小群体”,不支持孩子与“小群体”交往;也有的家长意欲拆散孩子们的“小群体”而采取种种强制性手段。这样做往往达不到目的,跟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甚至出现家长越“拆”孩子们越“抱团”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