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星云大师给年轻人的十句箴言
14954200000010

第10章 三句箴言与人是慈悲与己得精进(3)

公孙仪笑道:“就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随便收众人送来的鱼。吃人口软,拿人手短,倘若收下了,人家有求于我时难免会徇私枉法,一旦徇私,有朝一曰必将被罢职。唯有廉洁奉公,不受贿赂,就不会有被免职之险,还怕不能天天吃到鱼吗?”

嗜鱼却不受鱼,公孙仪不为贪欲所役使,严持道德操守,这才是智慧明理之人。他明白,唯有不白吃别人的鱼,才能安稳地自己买鱼吃,这样的觉醒也是菩萨喜舍心的具体体现。

提到喜舍心,《大智度论》阐释:“修喜心,为除不悦乐故;修舍心,为除众生中爱憎故。”公孙仪不受馈赠的背后,是一种舍弃贪爱的修养,是一种护念他人不起爱憎的真心。

要有宁正不邪的魄力

法,有正邪之法;人,有正邪之人;事,有正邪之事。我们不能正邪不分,毫无原则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要。

曾子的母亲去世时,因为家贫,曾子找不到一条布可以把母亲从头到脚完全覆盖起来。有人建议:把布斜过来,不就可以遮盖全身了吗?曾子坚定地说:“不行,宁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佘。”

星云大师:斜,就是不正,不正,就是邪。一个人的人生观,是正是邪,关系重大。佛教里讲“八正道”,教人要奉行八种正法,就是——

其一是正见,即正确的见解与观念。正见是修行的导师,如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罗盘一样。正见又像一部照相机,拍照时必须调好光圈、景深,画面才能清晰美丽而不会走样。

其二是正思,正思就是不贪欲、不嗔恚。不愚痴,远离邪妄贪欲,作真理智慧的思量分别。

其三是正语,即远离一切不慎之语。诽谤之语。傲慢之语、辱骂之语、刻薄之语,花言巧语和虚妄不实之语。

其四是正业,即行为举止正当,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杀生、偷盗,邪淫等一切邪妄。

其五是正命,即正当的经济生活和谋生的正当方式。

其六是正勤。正勤就是正精进。精是不杂,进是不退,亦即朝真理的目标勇猛迈进。

其七是正念,就是清净的意念,即不生邪念,持正法。

其八是正定,即以正确的禅定集中意志和精神,使散乱的身心注心—境。

“八正道”是人人皆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如果不能奉行正道,就会走入邪道。

由此可见,人生不能没有信仰,有信仰才会懂得正邪之别。但光有信仰还是不够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缺的只是曾子那种宁正不邪的魄力。

6.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星云大师告诉我们,积存储蓄的金钱,并不一定是我们自己的,但如果拿来种福田则享用不尽。能舍才会有所得,肯布施必定会得到很多,这都是用钱为自己积福。金钱抓得太紧不会用是吝啬;太浪费不知节制也是不当。当赚则赚,当舍则舍,有来有去,用得适当,是最好的金钱观。

拥有不如用有

人人都想“拥有”财富,但问题在于人心不足,有了还想再有、多了还想更多,“拥有”是无限的。填饱肚子,又求珍馐;娶了娇妻,又求美妾;有了房舍,还求华厦;谋得一职,又想升官;得到千钱,又求万金……宝贵的一生就在追求“拥有”中,苦苦恼恼地浪费了。

拥有多少才算够,怎么才算真正的拥有,这又有什么标准呢?有钱人尽管名下拥有很多高楼、土地、黄金、股票,但日夜担心,睡不安稳,比起读书人知足常乐、以天下为己任、心怀众生的坦荡和自由,谁拥有的更多、谁更快乐呢?

一个人偷偷存了许多黄金砖,藏在家里的地底下,一藏就是三十多年。这三十年中,他虽然都没有用过,但只要偶尔去看一看心里就欢喜了。

一天,这些金砖被人偷去了,他伤心得死去活来。

旁边有人问他:“你这些金砖藏在那边几十年了,你有没有用过它呢?”他难过地说:“没有。”那个人就说:“你既然没有用过,那不要紧,我去拿几块砖头,用纸包起来,藏在同一个地方,你可以常常去看,把它当作金砖藏在那里,这不是一样可以欢喜吗?又何必这么伤心呢?”

金砖藏在地下,三十多年不曾用过,那它与普通的砖块就没有什么区别了。金砖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观赏,而在于使用,只有把它拿去购物办事,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那它才真正被你所用、为你所有。

有道是:“良田万顷,日食几何?华厦千间,夜眠几尺?”

石崇生前万般积聚,富可敌国,但是到了最后,死无葬身之地,比起身居陋巷的颜回求法行道,不改其乐,是真正的拥有呢?

拥有财物而不用,和“没有”有什么差别呢?拥有财物而不会用,和“无用”有什么不同呢?

河水要流动,才能涓涓不绝;空气要流动,才能生意盎然。人之财物既然取之于大众,必也用之于大众,才合乎自然之道。一心想要“拥有”,不如提倡“用有”。

冯谖散财于民,让孟尝君拥有人心,只算是懂得“用有”的初步,更高一层的应如爱迪生将发明创造所得的专利用于为众生谋福;松下幸之助将企业所有盈余用于教育文化,让全社会得利。

这才是“用有”,不是“拥有”。真正的“用有”不易做到,一旦执着财物是“我”的,用的对象就不广泛,用的心态就不正确,用的方式也有所偏差。其实,人的一生空空而来,空空而去;人的财物也应空空而得,空空而舍。

“拥有”,其中,有是有限、有量;所谓“空无”,无是无穷、无尽。如能以“用有”的胸怀,来应真理。我们都应该以“用有”的财富,顺应人间,让因缘有、共同有来取代私有的狭隘;让惜福有、感恩有来消除占有的偏执。因此,“拥有,是富者;用有,才是智者”。(摘自星云大师《舍得的艺术》)

用,才能发挥钱的价值

钱财均为身外之物,在你的名下,可并不一定是你的。股票会跌、房价会降,甚至自己家里的财物都可能丢失,更不用说天灾造成的家破人亡了。所以,只有用了的钱才是自己的,而且,钱只有用在正确的地方,才能为自己带来福报。

1952年起,星云大师负责编辑《人生杂志》,前后有6年之久。有一次,发行人东初法师说过这么一句话:“钱,用了才是自己的!”这句话使星云法师受益终身。

从小,大师就在贫苦中成长,因为没有钱,养成了不购买的习惯,甚至不积聚的习惯。这个习惯,对他一生帮助很大,他一生的佛教事业都从这习惯而来。虽然不积聚钱,但他非常会用钱。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能。

1951年,他在台湾佛教讲习会担任教务主任,台湾省佛教会发给他新台币50元的月薪,对于一般人而言,这是一笔微乎其微的钱,但是,因为大师从小就养成了不贪不聚的习惯,50元对他来说,也算是很多了。他每个月拿这笔钱为教室校舍添置教学设备,为贫苦学生购买文具用品,自己几乎身无分文,但是眼看莘莘学子在佛学上有所成长,能为教界所用,他感到非常欣慰。

早年,曾经有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因人介绍前去找星云大师,表示要跟随他学习佛法。那时,他自己托身何处都感困难,只有婉言拒绝,但在她临走时,大师又非常不忍,当下即掏出身上仅有的50元相赠,让她另寻佛学院,作为学道之资。没想到三十五年后,她居然以十万倍的捐款作为报答,并且护法护僧,不遗余力。她,就是素有“黄仙姑”之称的黄丽明居士。对于此事,她津津乐道,而星云大师也更加确定:“钱用了”,不但“是自己的”,而且还有百千万倍的利息。

一些人坐拥财富珍宝,出入汽车洋房,一旦死后,尸骨未寒,不肖子孙即为分配财产而争论不休,生前的所有钱财不但带不走,还成为后世的祸源,很悲哀啊!还有一些人,汲汲营营,贪图小利,放高利贷,招人标会,于金钱之积聚无所不用其极,到头来倒债倒会,一生的辛苦还是归为别人所有,后悔也没用。佛陀在2500年前即已说明:财富是五家所共有──水火、刀兵、盗贼、暴政和不肖子孙,因此教我们要布施结缘,要善用钱财,因为只有用了,用到对的地方了,那才是我们自己的。(摘自星云大师《往事百语》)

7.给人利用也是一种价值

星云大师初到台湾的那几年,居无定所,经常随喜帮助别人。有人兴学,他帮忙教书;有人办杂志,他协助编务;有人讲经,他帮他招募听众;有人建寺院,他助其化缘……更有些老法师发表言论,怕开罪别人,都叫他出面,他则义之所在,从不推辞。因此,一些同道们都笑他,说他总是被人利用来打前锋,当炮灰。

一直到1965年,他自行创办佛学院,年近80的唐一玄老师在课余闲聊时对他说:“给人利用才有价值啊!”

甘心情愿被人“利用”

人能被利用,才是有用之人;物品要能被使用,才是贵重之物。

初到台时,星云法师为了弘扬佛教法义,义务为《人生月刊》担任编辑,不但为撰文排版伤神,为改稿润笔熬夜,还得自付交通费,倒贴邮票钱。前后约6年的时间过去了,发行人反而要星云大师感谢他,他对大师说:“你利用这个杂志发表文章而出了名。”这个世界上,谁“利用”谁,真是很难定夺啊!

刚开始到宜兰传教时,星云大师举办了各种接引年轻人的活动。有些青年不喜欢枯燥的定期共修法会及佛经讲座,常常借故缺席,却兴高采烈地参加佛歌教唱、国文导读等课程。旁人常劝他不要白费心力:“这些青年没有善根,只是贪图有歌可唱,或想免费补习国文,预备将来考学校而已,他们不是真心信仰佛教的!”他一笑置之,心想:即使如此,我也愿意成就他们,被他们“利用”。

大师在高雄开创佛光山,没多久,山下就有一家名叫“佛光”的饮食店开张。有人就跟他说:“师父,为什么我们佛光山的名字给他们拿去当招牌用,我们应该采取行动阻止,否则外人都误会佛光山在做生意。”大师也感到非常无奈,但是想到“佛光”能普照大地,不正示佛教法力无边吗?也就随他去了。不久,“佛光新村”、“佛光砂石场”、“佛光旅行社”、“佛光大旅社”、“佛光加油站”等都一一出现了,甚至台北、嘉义等地还有以“星云”来作为大楼名称者,徒众更埋怨了,纷纷表示抗议。星云大师告诉他们:“诸佛菩萨连身体脑髓都要布施了,一个名字也算不了什么!”徒众又说:“我们的名字能够给人去用,只是贪图有利可图,他们不是真心信仰佛教的!”大师还是一笑置之,心想:即使如此,我也愿意成就他们,被他们“利用”。

所以,我们不必斤斤计较谁利用谁,因为世间一切事相都是互相缘起,而愿与众人一齐享有互相利用的成果,就能发挥利用的最高价值了。

8.什么都是我的什么都不是我的

星云大师:如果用入世的眼光来看,什么都是我的,其实什么都不是我的;如果用出世的态度来看,什么都不是我的,其实什么都是我的。太执着于拥有的人生固然辛苦,太放弃、太空无的人生也未免过于晦涩,最好是能将两者调和,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以享用而不占有的观点来奉献社会,才能为自己、为大众铺设一条人生的康庄大道。

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

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归属和界限。其实,没有什么东西一定是属于自己的,也没有什么东西一定不是自己的。全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那世上万物就是我们所有人共有的。

星云大师退位后,不再是住持,但他还是徒众口中的师父,还是佛光山的一分子,因为师父是永远不会退位的。所以当常住需要他时,他还是义不容辞地提出建言,当弟子请求他时,他也愿意为大众排难解纷。

出家以来,星云大师曾遇到过很多人前来问难,他们指着儒家所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等文宇,驳斥出家披剃之非,显然是以辞害义,不明就里所造成的偏差意识。

1962年,兰阳救济院因经费不足,即将关门,星云大师当时虽然也是捉襟见肘,但基于一份恻隐之心,伸出援手,应允接管,不知解决了多少无依老人的食宿问题。他深深感到:假如把天下的老人都看成父母,未尝不好。是自己的父母,未必像自己的父母,不是自己的父母,有时比自己的父母更好。所以——是自己的,有时不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有时反倒是自己的。

我们以为身体是我们的,其实身体是四大五蕴积聚的;我们以为财富是我们的,其实财富是五家共有的;我们以为儿女是我们的,其实儿子是媳妇的,女儿是女婿的。我买的土地供他人建房屋,我建的房子供他人居住,甚至于历经千生万死建立的扛山朝代也都可以更换。看得破的人,什么都是我的,看不破的人,什么都不是我的。佛家一向提倡“以无为有”,我拥有“空”,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其实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虚空中不是一切万象俱全吗?

当我们行走街头,目睹贫富贵贱。少壮老弱和我们擦身而过,当们踏青野外,但见走兽爬虫、飞鸢游鱼与我们相视对看,焉知何者不是自己过去世的父母亲眷?究竟谁是我的,谁又不是我的呢?所以,该给的,万金不惜,不该花的,一毛不拔。唯有等视一切众生,拔苦乐,才是真正的回报深恩。我们也应该学着放弃小我,最终成就大我。

什么都是我的,什么都不是我的

失去与拥有,包容与喜舍,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唯有将两面结合起来,我们才是真正地提起了全部。

从前,秦人遗失一把宝剑,不但不燠恼,反而很坦然。邻人不解,以为他难过过头了。他淡然一笑,说道:“天下人失之,天下人得之。”

所以,我们在世间生活,若能同时具备“什么都是我的”的胸怀,与“什么都不是我的”的雅量,才能如行云一般舒卷自在,像流水一样任运而行。

有青年向星云大师乞求剃度出家时,大师总是先问对方:“佛光山是谁的?”

如果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师父!如果我在佛光山出家,佛光山当然是我的!”那就算通过初步的考核了。因为,唯有觉得常住是我们自己的,每个人才肯奉献身心,安住求道,寺务才能日益兴隆;唯有觉得师兄弟是自己的,才肯包容他们的缺点,成就他们的长处,大家才能和乐相处。

星云大师在佛光山巡视散步时,时常会驻足西来泉畔,聆听淙淙溪声,仿佛看到早年洪水暴发时师徒们合力以身挡水的壮观场面。走到大雄宝殿前的成佛大道上,又好像见到当年大家在烈日雨水下,拿着铁尺就着未干的水泥地刻画纹路的辛苦情景。

三四十年来,因为他们将佛光山看成是自己的,所以才能众志成城,将蓁莽未启的荒山开辟成庄严殊胜的净土。唯有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才能产生源源不绝的动力。

佛光山既然是“我”的,当然也属于大众每一个“我”,因此从开山以来,所有设施都是随顺信徒所需而建,一切重大计划都是经过大家开会来决定,乃至典章制度里的每一则条文也都不是在公开场合通过并公布。1985年,星云大师依章程退位,将住持之职交由第二代接棒,许多信众前来哭跪请留,都无法挽回他坚决的意向。

经云:“依法不依人。”大家应该都能在平等的“法”中看到佛教的本质与未来?是的,佛教主张“法不孤起”,所以既不执着一法一人,也不舍弃一法一人。正因为佛教的本质如此,才能结合众缘,不断突破,创造远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