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星云大师给年轻人的十句箴言
14954200000011

第11章 四句箴言思量计较苦,放下便是福(1)

人的生活越简单就越幸福,这个道理并不是人人都懂。世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随波逐流,只去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就要经常面对各种生活压力与精神压力,长期下去这样的精神负担将会使人苦不堪言。而要想达到一个轻松自在的思想境界,就必须懂得凡事随遇而安,顺天由命而不必苛求。

——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说,做人,要像一只皮箱,能够提得起,也要能够放得下。

我们对于功名富贵放不下,生命就在功名富贵里徘徊;我们对于悲欢离合放不下,我们就在悲欢离合里挣扎。甚至,有人对是非放不下、对得失放不下、对善恶放不下,那他们就会在是非、善恶、得失里纠缠,终日不得安宁。

人的心,嗔恨嫉妒、忧悲苦恼,负担太重,应该放下;责任公理、慈心悲愿,应该提起。放下的未必是好,提起的也未必是不好。总之,还是一句话:人,要像一只皮箱,当提起时,你要提得起;当放下时,你也要能放得下。

1.无欲则刚,淡泊名利

无欲则刚,出自郑板桥的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以此来借喻人只有做到抛离了世俗的欲望,才能达到大义凛然(即刚)的境界。星云大师借以告诫人们:只有摆脱了各种烦扰的欲望,才能静心做自己的事,达到刚的境界。

圣人无名

所谓“闲名”,不过就是没有用的名望。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加之于人心反而是一种沉重,不得自由。不过,大多数人不仅不懂得除去闲名的道理,反而极其功利地去追求,最终弄巧成拙,有的甚至身败名裂。

真正圣贤的人是不需要有名的,名气再大,名声再盛,也只当它是过眼烟云而已。

唐朝时候,禅宗第四祖信道大师在黄梅住了三十多年。贞观年间,唐太宗仰慕信道大师的仙风道骨,就派遣使臣前往迎请,希望信道大师能进京与自己见面,并要赐予大师尊贵的名号。

使臣到了黄梅,向信道大师面告太宗皇帝的旨意,信道大师听后只是淡淡地说道:“请你为我回谢皇上的盛意,我年老了,过惯了山林生活,不愿再入繁华的市井。”

使臣将信道大师的意思回复了太宗,太宗不死心,第二次派遣使臣前来黄梅迎请信道大师。信道大师再次告诉使臣:“请你禀告皇上,我年老多病,不能进京。”信道大师这样倔强,使臣毫无办法,只好又把信道大师的意思禀告唐太宗。

唐太宗见信道大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辞,非常不悦,觉得信道不尊重自己的九五之尊。

虽然如此,唐太宗仍然派遣使臣用轿子恭敬地迎接信道大师进京。哪知,又被信道大师拒绝了。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太宗终于发怒了,就令使臣前去黄梅,威吓信道大师:“若再不应诏进京,当取首级前去!”

信道大师的徒弟们这时候都被吓得面无血色,纷纷劝其进京面圣,而大师却不但没有慌张,反而静静地伸颈就刀,令使臣大惊。使臣也不敢造次,连忙抛刀扶着信道大师,向大师顶礼忏悔。回京后把这情形禀告唐太宗。

太宗听后,对信道大师的志向敬重不已,并赐以珍帛,以满足大师修行于山林的志向。

像这位信道大师一样,中国自古就有很多圣贤之人,视珍宝如粪土,看功名如浮云。然而能够像信道大师这样,做到宠辱不惊,以至将生死置之度外,不为权势所迫,的确不是凡夫俗子能够望其项背的。

四海闻名的东山禅师感觉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了。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连朝廷也派人来了。

东山禅师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净莲般的微笑。他看着满院的僧众,大声说:“我在世间沾了一点儿闲名,如今躯壳即将散坏,闲名也该去除。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

殿前一片寂静,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院子里只有沉静。

忽然,一个前几日才上山的小和尚走到禅师面前,恭敬地顶礼之后,高声说道:“请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话刚一出口,所有的人都投来埋怨的目光。有的人低声斥责小沙弥目无尊长,对禅师不敬,有的人埋怨小沙弥无知,院子里乱成一片。

不料,东山禅师听了小和尚的问话,却大声笑着说:“好啊!现在我没有闲名了,还是小和尚聪明呀!”于是坐下来闭目合十,就此离去。

小和尚眼中的泪水再也止不住,流了下来,他看着师父的身体,庆幸在师父圆寂之前,自己还能替师父除去闲名。

这位小和尚是聪明的,只有他参透了东山禅师的意思。

现实中的很多人总是追名逐利,贪慕虚名,他们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相信自己的名字会永垂不朽,自己是天地间最完美的,因此要求别人看自己的时候都要仰视。这往往适得其反,他越是如此,在别人看来越是低贱。只有那些看破名利,谦虚自持的人才能被人们真正地崇敬;只有那些不刻意追求名声的人,才会自然地得到人们歌颂的好名声。

用不松不紧的张弛度轻松生活

生活中,很多人都抱怨生活太累。其实,苦累的生活恰恰是他们自己找来的。如果没有那么多欲望,就能够时不时让自己放松,又怎么会活的那么累呢?

一位禅师听到了一阵悦耳的琴声。走近一看,是一个年轻人正在弹奏。

“你的弦拉满了吗?”禅师问。

年轻人回答:“没有。”

“那么,你是把它放松了吗?”禅师又问。

他回答:“没有。”

“那么你是怎么调它的?”禅师故作不解。

他答道:“不松不紧,这样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禅师赞叹道:“生命,就是一场游戏,正如此琴般。若众生对待每一件事,皆轻松却不轻浮去面对,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琴弦不松不紧的时候,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音来。”

年轻人听后,谢过禅师点化,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感悟此意,渐渐地得到了人生的真正乐趣。

禅师的话道出了深深的哲理,其实,学习、生活、做事都一样,不能急功近利,要保持一种不松不紧的状态。急功近利则“欲速不达”,不松不紧则“事半功倍”。说白了,急功近利也是一种欲望的驱使,只有放下它,才会获得快乐人生。

2.修养心性,勿生邪念

心性是人最深刻的品质,它不同于性格、脾气等外在的表现,而更多的是一种源自心灵深处的气质。一个人的心性对他的人生无疑有着巨大的影响。星云大师在他的一生中总是注意修心养性,因此最后能够看破尘世,达到心神合一、心性平和的境界。

净心,让心性趋于平和

有的人心里始终不能安稳平静,那是因为他们的心不够净。学会净心,摒除心里的污垢,才能让心性趋于平和。

星云大师常说:“境由心生。”事情的境遇往往是由人心变化而产生的后果。想要做到佛法中的无我、净心是非常困难的,疑心太重的人总是杯弓蛇影,自己让自己得不到安宁。修行者尚且如此,何况凡夫俗子。

从前,在一座深山中有一个平和安乐的小村庄。

有一天,村庄里来了一个奇特的老人,他在众目睽睽之下,生了一把火,把一只碗放在火上烤,并且用一根棍子在碗里不停地搅拌。搅着搅着,竟然从碗中掉出一粒粒的金块来。

村里的人见了,都十分惊讶。老人说这就是炼金术,只要把一些泥土和水放在碗中搅一搅,再用火烧一烧,就会炼出金子来。

村长请求老人告诉他们秘诀。经不住村民一再的恳求,老人终于点头答应了。

老人把炼金的步骤告诉了村长。之后,老人又对大家说:“在炼金的过程中,千万不可以想树上的猴子,否则就炼不出金块来。”

大家听了,都觉得这很容易办到,等老人走了以后,由村长开始炼金,他一直告诉自己不可想树上的猴子,可是越想着不想,偏偏猴子越是不断地浮现在眼前。

他只好交给另一个人,并一再叮咛不可想树上的猴子。

就这样,全村的人都试过了,却没有一人能炼出金子,因为每个人在炼金的时候,都会有树上的猴子从心中跑出来。

古语云:“心宁则智生,智生而事成。”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干一件事,尤其是干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一个人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完全投入也是很困难的。俗谚有云:“威猛的狮子,即使只是为了捕捉一只弱小的兔子,也必须全力以赴。”

星云大师经常强调净心的重要性,他把很多人的失败都归结为心不够净。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可见这个“心”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若想“心静”则必须先“净心”。一个整天胡思乱想、疑心重重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净心的,这种人,即便有理想、有抱负,也很难实现,因而只能在心浮气躁中消耗残生。

心中有慈悲,处处皆菩萨

心性影响人的行言举止。当你怀着一颗恶毒的心对待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也会以同样的面目来对待你;当你怀着菩萨的慈悲之心对待他人时,他人也就把你当作可以亲近的人。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则处处皆是菩萨。

惠心禅师见弟子终日打坐,有一次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弟子回答:“我参禅啊!”

惠心禅师说:“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弟子回答:“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守住容易迷失的心,清净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不可躺卧吗?”

惠心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

弟子糊涂了。

惠心禅师紧接着说道:“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地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宁,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

弟子躬身问道:“那么怎样才能祛除妄念,不被世间之事所迷惑呢?”

惠心禅师开导说:“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都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里愚痴,处处都是苦海了。”

弟子终于有所醒悟。

正如惠心禅师所说,心中所想,往往会映射到现实中去。整天想着人世间的善,自己便活得开心,像处于天堂一般;反之,如果整天想着人间的邪恶,那么自己也会郁郁寡欢,如同在地狱一般。参禅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心中有路,便不愁脚下无路

有时候,我们也许会走到路的尽头,面对一堵高墙,再也不能前进一步;有时候,我们也许会走到岔路口,面对诸多支径,不知道该选择哪一条前行。止步的人和徘徊的人之所以不能继续前行,是因为他们心中无路。倘若心中有路,自会顺利走到终点。

约翰很喜欢徒步旅行。他在旅行时总是带很少的行李,别人好心提醒他多带些必备品,他总是说:“路没有那么长,用不着那么多东西。”

有一次,约翰独自一人去一座森林里旅行。同样,他还是带着很少的物品。他在森林里走着走着,最后走到了森林深处。眼前已经没有路了,被一片茂密的树林挡住了前方。

约翰停了下来,左右看看。这时,一棵树后面走出来一位女神。女神对约翰说:“旅行者啊,我是这森林的守护神。你可知道前方已经没有了道路?快快转身回去吧。”

约翰笑着说:“尊敬的女神,感谢您的指引。虽然我的路被树木所遮掩,但是只要我心中有路,我的脚下就一定会有路。”说着,约翰就径直向前走去。

说来也奇怪,等到约翰走到近前,面前挡住去路的树木竟向两边闪了开来,给约翰让出了一条路。约翰便继续向前走,最后终于走出了森林。

森林中的猴子见此情形,纷纷询问森林女神:“为什么在本没有路的地方出现了一条路?”

女神笑着回答:“因为那条路是他心中的路。”

心中有路,这对于任何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心中有一条始终指引自己向前走的道路,才会有继续走下去的勇气,才会找到自己的方向,才能够平心静气、排除杂念,坚定不移地向自己的目标前行。

3.韬光养晦,以退为进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这些都是告诫世人不要太张扬的。因为太过张扬会引起别人的嫉妒和不满,给自己招来不幸。与之相反的,韬光养晦是智者的做法。这就是说,不要过于表露自己,而要善于隐藏自己的能力,不到不得已的时候不发挥出来,这样才能一鸣惊人。而且,这种低调为人处事的方式,又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学会克制欲望

身处物质社会里,人总会催生出各种各样的欲望。如果不能加以克制,最后只会坠入欲望的深渊而无法自拔。

欲望是人类最大的敌人之一。佛家认为:“一寸道九寸魔。”说明修炼品德是一件很艰苦的事,如果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虽然也下了功夫,但最终还是会功败垂成。理性的克制力,对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来说,不是束缚的锁链,而是强韧的护身甲,虽然披挂上它不免有些累赘,但是它能让你避免误入歧途,早日达成所愿。

佛陀时代,波罗脂国有两个虔诚的比丘。

一天,他们听说佛陀要在舍卫国大开法筵,演说妙法。二人便相约,一同前去听佛陀开示法要。

炎炎烈日下,二人挥汗如雨地低头疾行,走着走着,越来越觉得口干舌燥,但一路上却没有发现半点水源,二人只得耐着口渴,继续往前赶路。

正当二人走得精疲力竭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一口水井就在前面不远处!

二人宛如沙漠逢甘霖般,欣喜地前去汲水。

然而,当他们把水汲出井后,却发现水中有虫。这时,其中一位比丘顾不得水中有虫,就迫不及待地一饮而下。而另一位比丘,只是默然地站立于井边。

喝了水的比丘见状就问:“你不是也很渴吗?为什么现在却不喝了呢?”这位比丘答道:“佛陀有制戒,水中有虫不得饮用,饮了即犯杀生戒。”

喝了水的比丘就相劝说:“你还是喝了吧,不然渴死了,连佛陀都见不到,更别说听经闻法了!”

另一个比丘听完,不为所动,说道:“我宁可渴死,也不愿意破戒而苟活!”

这位坚持不喝水的比丘就因此而丧命了,但由于持戒的功德,比丘往生后立即升到天道,当天晚上就以神通力抵达佛所,顶礼佛陀,佛为他说法,便得到了法眼净。

欲望是人的天性,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没有了欲望就没有了动力。但是,要想成功就必须很好地运用自己的欲望,而不能被它所左右。成功与失败之间最大的差别,往往不是智商和能力的差别,而是韧性和耐心的差别,是内心欲望克制程度的差别。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时刻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有所收益。

以退为进是大智慧

很多时候,为了自己的目标,人们总会陷入一种盲目的追求中无法自拔,即使明明知道此路行不通,即使明明知道继续下去的代价将是飞蛾扑火般的灭亡,但依然无法说服自己后退,只能放任自己继续沉沦、再沉沦。其实,后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前方是死路却还要固执地走下去,那只能是灭亡。殊不知,退后一步天地宽。以退为进,才能使自己积蓄更多的力量,再次出发。

禅院中的学僧在寺前的围墙上画了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画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多次修改,学僧依然不满意,总认为画中龙虎动态不足。其时恰逢度业禅师从外面回来,学僧就请禅师评价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