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星云大师给年轻人的十句箴言
14954200000017

第17章 六句箴言养深积厚,广结善缘(1)

人给我自尊,我还他高尚;人给我快乐,我还他幸福;人给我宽容,我还他真诚;人给我抚慰,我还他热情;人给我希望,我还他感激,人给我亲切,我还他尊敬。这些都谓厚道。

人给我一道横眉,我给他一张笑脸;人给我一枝暗箭,我给他一束鲜花;人给我一个陷阱,我给他一双肩膀;人给我一句坏话,我给他一首赞歌;人给我一回屈辱,我给他一顶桂冠。这也称之谓厚道。

人生修养最讲究的就是律己。一个“厚道”的人,在德业能够养深积厚,在人际能够广结善缘,在事业能够得道多助,可谓“厚道”才能成事。

——星云大师

厚道,就是做人不刻薄,待人宽容仁厚、实实在在,不夸张、不骗人,表里如一,吃老实饭,干老实事,做老实人、厚道人。

厚道没有固定的含义,它只能是某种精神的体现;厚道也没有固定的形式,它更多的应该是对生命的一种实实在在的态度。

厚道就如冬日的暖阳,夏日的和风,无论作为人品还是作为德行,都是能打动人的。厚道让人信赖,让人踏实,让人熨帖,让人感动。作为朋友,可交;作为同学,可信;作为老师,可敬;作为领导,可从;作为下属,可用。厚道人不会算计你,厚道人不会欺骗你,厚道人不会出卖你,与厚道人打交道就象在洒满月光的湖面上泛舟,让人感觉宁静而温馨。

1.做人要厚道

厚道有如绚丽的舞台,容我们演绎人生的酸甜苦辣;厚道有如无边的大海,载我们征服滔天巨浪;厚道有如参天的大树,给我们遮挡暑热炎阳;厚道有如母亲的怀抱,替我们抚慰痛苦哀伤。厚道,就是心胸宽广,化恩怨干戈为真情玉帛;厚道,就是心地纯正,化复杂人生为简单处世;厚道,就是心地善良,人负我,我不负人;厚道,就是心向美好,少栽刺,多栽花。

厚道是一种无差别的品质

厚道应是人之共性,是一种没有差别的品质。每个人,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国籍,无论民族,都应当做一个厚道的人。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有高尚的风气。

曾有一位外籍教师给中国学生讲新闻课,他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让国内同行一言难尽的“红包”。老外的“红包”概念和我们稍有不同,除了现钞之类,也包括礼品,甚至包括由对方提供交通和食宿经费的采访。他说,他所在的报社对“红包”(包括第三种)的接受度“约等于零”,他补充说,如果对方组织的采访活动,报社认为有采访价值,记者即使加入采访团,也会要求自己单独付费。

这位在著名报纸有重要职位的洋老头继续说,他在的报社最近几年财务状况不太好,已经连续亏损。所以除了确有重大价值的采访,他们自费参与外,事实上已谢绝了很多“有公司埋单的”跨国采访活动———可真是实话实说!

还没完,他还在继续交代———“但是也有一些活动我们免费参加了,是在关于旅游新线路的报道中”,“不过,在这些报道中,我们都醒目地标明,这次采访的赞助商是谁,提示读者注意这种采访方式对报道可能产生的影响。”

听到这里,学生们都从心里感到,洋人真“厚道”啊。

厚道应是人类所共有的品质,不应有性别、年龄、肤色之分。中国人讲究厚道,外国人也讲究厚道;小孩厚道,老人也厚道;你厚道,我也厚道。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人性的光辉。

厚道是一种高尚的人格

厚道,是人们内心对自己和别人为人处事最基本的要求。做人要厚道,才能得到内心的安宁;做事要厚道,才能在众人心中留下好的印象。当然,不厚道的人、不厚道的事,我们经常听说、见到,他们自私自利的行为一直为人们所不齿。

前段时间报道过的大学生为救落水儿童而牺牲的事件,原本应该是一件让人悲痛、惋惜和感动的事情,但是人们对于这件事还有相当程度的愤怒。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武汉大学一个班的学生们去长江边上野游。当时河里也有不少其他人在游玩。同学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原来有个小孩不慎掉入水中,正在水里挣扎。

当时有几个同学立马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奋力向那个落水小孩游去。其余的同学则在水边搭起人梯,准备等小孩救上来的时候把他拉到岸上。

最后,小孩是救起来了,可是有三名大学生却再也没能上岸。这段水域水流很急,早已经看不到三位英雄的身影。

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打捞,三位英雄的遗体终于打捞了上来。但是,打捞几位大学生英雄的船夫居然向英雄家属要价几万元作为“打捞费”!英雄的同学们哭着乞求船夫把要价降低一些,而在场围观的群众则纷纷咒骂船夫“不厚道”、“没人性”。

这件事最后不得不交给公安系统解决。

社会上,像这件事中的船夫一样不厚道的,也大有人在。这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关心别人的生死,做出令人发指的不厚道的事,当然应该遭到人们的鄙视和唾弃。

对于做人要厚道,星云大师认为:

即使别人的心变化多端,而我则常处恒态,是谓厚道;别人的心也许深不可测,而我清澈见地,是谓厚道;人家看人,以对己为是非,我看人,以对他论对错,是谓厚道;人家待人,以利己为恩怨,我待人以利人为取舍,是谓厚道;人以地位沉浮为亲疏,我以感情真假为远近,是谓厚道;人以得失为得失,我以善恶为善恶,是谓厚道。

人给我快乐,我还他幸福;人给我抚慰,我还他热情;人给我宽容。我还他真诚;人给我自尊,我还他高尚;人给我希望,我还他感激,人给我亲切,我还他尊敬。这些都谓厚道。

人给我一枝暗箭,我给他一束鲜花;人给我一道横眉,我给他一张笑脸;人给我一句坏话,我给他一首赞歌;人给我一个陷阱,我给他一双肩膀;人给我一回屈辱,我给他一顶桂冠。这也称之谓厚道。

所以,所谓厚道,既是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也是以德报怨,以善对恶。厚道,更是人性中的真善美。

缺乏厚道的世界难有光辉

“易涨易落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常常感叹世态炎凉,常常愤恨被人利用又被人践踏;在这个世界上,常有人讨好我们又出卖我们,常有人利用我们又不信任我们。这些都是缺乏厚道的缘故。

缺乏厚道,就会有鸿门宴,就会有莫须有的罪名和谣言,就会有农夫与蛇,就会没有坦诚和友爱可言。

也许做事要精明,但做人必须要厚道。

2004年,两大知名网站联合做了一项网上调查,主题是:“今年网上最流行的语词是什么?”

出人意料的是,类似“偶稀饭”、“给力”这样的典型词汇,本来被人寄予厚望,但都意外地屈居后位。而让人听起来如颜氏家训般正统的这样一句说教却荣登榜首:“做人要厚道!”

看来,社会公众对于人的内在品德的关注已经日趋凝重。人们开始更多地看重一个人的内心和品质,关注对方是否厚道。

厚道不等同于怯懦,有时我们可以收起自己所谓的锋芒用厚道去化解纷争,那么我们的生活中就多了微笑,少了很多争斗。

想让友谊之树长青不败,首先要土地肥沃;想让纪念碑高高耸天,首先要夯实底座;想让花园四季如春,首先要气候温厚;想让美名远扬,首先要有充实丰富的内涵。地基愈厚,愈能载高;基石愈厚,愈能负重;河床愈厚,愈能纳深;人性愈厚,愈能得尊敬。

因此,我们应当做厚道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坦然面对生活,事事问心无愧。

2.做事以和为贵

星云大师曾说:“人事和,则万事俱兴。”在中国,“和”从来就是一种文化,是需要人们精心培育和建设的文化。

中国汉语中的“和”字,是从“龢”简化为“咊”,再从“咊”转化而来的。它有多重含义:相安,谐调,平息事端。和美,和睦,和衷共济。祥和,和平,和气,和悦。除了有对立统一的“阴阳之和”的意思外,还有“合适”、“恰当”、“适中”、“无过无不及”的“恰当好处”之意。

以和为贵才能成大事

“以和为贵”的思想随着中华文明,流传了数千年。遇事以和为贵,做和善之人,大和则少了许多干戈,小和则少了很多烦恼。

近代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非常注重人和。因为他们懂得:只有人和了,才会有企业的强盛。

创办申新纱厂的大企业家荣德生,治厂以明德、明诚对待属下,“管人不严,以德服人”,“使其对工作不生心,存意外”,“自治有效”。他说用人“必先正心诚意,实事求是,庶几有成。若一味唯利是图,小人在位……不自勤俭,奢侈无度,用人不当,则有业等于无业也”。

被誉为松下“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也十分重视“和”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他说:“事业的成功,首在人和。一群人在一起做事情,最重要的是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公司能不能团结一致,往目标上努力,是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由此可见,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进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感情,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孟子在《公孙丑下》篇中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都很重要,但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之,“天时”又次之。三国时候的曹操占天时,兵多将广,孙权占地利,兵气在长江,而刘备占人和,拥有大将关羽、张飞、赵云和智囊诸葛亮。最终与东吴联盟,百万雄师,烟火飞腾,红透长江,雄霸天下!

“和”乃万物之性

长期以来,“和”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生存境界。王夫之在《周易外传·说卦》中说:“天地以和顺为命,万物以和顺为性。”自然界是如此,人类生活、社会生活也不例外。我们现实生活中所说的“和”,应该是讲团结、讲谅解、讲安定。生活中需要和睦的人际关系,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人们需要在和颜悦色中交往,在和睦可亲中相处。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好与坏,对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思想情感、行为方式都有很大的影响。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和”都非常重视,尤其表现在军事、政治方面,认为“和”是国家强盛、军事强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孙膑兵法·篡章》列举用兵得胜的五条:“得主未制,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把取得下级兵将的支持和兵将和睦团结作为用兵取胜五个条件中的两个,可见对“和”的思想是极其重视的。《荀子·五霸》说:“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大意与孟子的那番话差不多,强调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重要性,尤其是人和。

日本的丰田佐吉在创建丰田纺织公司时,经营管理的座右铭是“天,地,人”三字,强调“和为贵”,其管理思想就来自于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其实,细想起来,在生活中有许多争吵都是很没有必要的。有这样一句很流行的顺口溜:“人生本是一台戏,因为有缘才相聚。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么一回事。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大怨,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和气气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为什么要争吵不休呢?遇事以和为贵,做人应该有一颗仁和之心、谦和之德、温和之气、慈和之容。人与人之间,少一些盛气凌人,多一些态度温和,凡事换位思考,就会少去许多不必要的争吵和不开心。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仅能够拥有一份好心情,也能增进彼此情谊,改善人际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和谐让生活更美好

很多人会问,和谐到底是什么呢?和谐就是人与人之间友好对待,和谐就是没有矛盾、没有误会。即便产生了误会,也能和平地解决。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提倡和谐,像"和气生财"、"天时地利人和",都是说明和睦相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现下的"和谐社会"的说法,就是为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提出的。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和谐的一幕幕:公共汽车上,人们总是有秩序地排队,遵守"先下后上"的规则,即使人再多,也不再显得拥挤;马路的一端,一位红领巾少先队员扶着拄拐杖的老奶奶过马路;一位报童手捧厚厚的一叠报纸,蹒跚地走在人行道上,一个不小心跌倒在地,手中的报纸顿时撒了一地,马上有热心人围拢过来,帮报童捡起洒落一地的报纸……这一张张和谐的画片像一个个美妙跳动的音符,构成了一曲最美、最和谐的乐章。

“和”能点燃无油灯,“和”能嫁接无根树,“和”能使人活得舒服,“和”能让世界更完美。国家为政之道讲究“政通人和”;家庭这个社会细胞讲究“家和万事兴”;商业和企业的经营讲究“和气生财”;网络中的交流讲究“和谐美好”!一个小小的“和”字,包涵着与国、与家、与人、与物切身相关的大道理。

“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古人有云:和气致祥。人与人之间有和的心态,即使互不相识,彼此也能体悟到温暖的阳光。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睦,这些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和”的境界。

3.大肚能容百事可忍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是布袋和尚留给后人的一幅对联。星云大师则取其中的“大肚能容”以训示世人:一个人能否做出一番大事来,要看他是否有可忍百事的肚量。能否容忍平常人所不能容忍,往往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在人生道路上能否更进一步、能否获得最终的成功。

容忍是一种人生修养

容忍是一种修养。俗话说:忍得一时气,免得百日灾。忍耐可以免去很多灾祸和不必要的麻烦。但是,仅把这种痛苦的感觉抑制住,不使其表现出来的“忍耐”是不够的,还须佐以“不计较”和“不追究”的宽容。普通的忍耐往往只是掩藏和积累,别人侵犯了我,我把怒气掩藏和积累起来暂时不发作。一次两次倒也罢了,积累多了,一旦发作起来,就会像洪水决了堤一般不可阻挡。而容忍则不同。容忍意味着随时化解委屈和不愉快,不让郁闷存在心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容忍的价值。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和鲍叔牙交情深厚,成为友谊的典范,史称“管鲍之交”。

起初,管仲是个落寞的贵族,被国君轻视,流落他乡。到了齐国,遇到了鲍叔牙。当时的鲍叔牙很受齐国国君的赏识,是很能干的大臣。管仲来了之后,鲍叔牙把他推荐给齐国国君,并说:“仲之能在我上”。意思是管仲的能力比我强。国君很信任鲍叔牙,因此对管仲也大加重用。管仲是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在他的辅佐之下,齐国日益强大起来。而他也逐渐得到晋升,最后竟比鲍叔牙的官位还高。因而有时候难免要对鲍叔牙发号施令。

有人对鲍叔牙说:“管仲当初那么落寞,是您把他引荐给国君,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可是您看他现在,对您颐指气使,完全忘了您当初给他的恩惠了。”

鲍叔牙笑着说:“他还年轻,有年轻人特有的不羁。为了齐国的强盛,这些我都是可以忍的。”

管仲听说之后,亲自来拜见鲍叔牙,为了感谢也为了谢罪。最后,两人同心协力治理齐国,终于让齐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鲍叔牙的容忍不仅体现了他的修养,更为齐国的强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容忍是一种人生艺术

对长辈容忍是为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长辈如果出现过失,则必须容忍,要婉言规劝并始终充满诚意。容忍而悦,乃侍奉父母、尊敬长辈的一个传心口诀,是为孝。

对朋友容忍是为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和朋友、同事、上下级相处,容忍就是只取他的长处,不计较他的短处。凡事多容忍,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