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星云大师给年轻人的十句箴言
14954200000016

第16章 五句箴言心胸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3)

有人说:凡事忍耐的观念太过消极,缺乏积极进取的打拼精神。

其实,容忍看起来是保守,实际上是人生的进取之道。“能忍自安”,忍耐看起来是吃亏退让,其实“忍”之一字,是大力量、是大智慧,忍的力量勇锐无比。

纪漼子是有名的斗鸡师,周宣王要他训练一只斗鸡。纪漼子接受任务后,一过十日没有消息,宣王等得不耐烦,催他,纪漼子回答:“还不行,此鸡生性自狂自傲,只会虚张声势,其实遇到强者,不堪一击!”

宣王又等了十日,再催问。纪漼子答:“此鸡沉着不够,一听到其它鸡叫就会冲动,还不是大将之风!九十九日过去了,还没有看到训练好的斗鸡。宣王失望,不再催问。一日,纪漼子报告:“大王!斗鸡训练好了。因为此鸡现在听到其它鸡啼叫,恍如不闻;见到其它鸡跳跃,恍如不见,简直就像一只木头鸡,气定神闲,从容安详,已是全能全德。只要其它斗鸡一见到它,就会落荒而逃,不战而胜,这才算是真正的斗鸡了。”

纪漼子训练斗鸡的故事,说明人不能逞匹夫之勇,没有大智、大仁、大勇,不足“言忍”也。一个人不能忍,哪里能安?所以能忍自安,是至理名言!

一个人要能自我节制,自我驾驭,对世间的诱惑和挑战要有力量克制。人心像一匹野马,容忍宛若一条缰绳,必须靠容忍的缰绳来驾驭心志,才不会成为心志的奴隶;瞋恚像一把利刃,忍耐像武士的盔甲,内在的精神有了忍耐的盔甲武装,即使人生如战场,也不会遭遇致命的危险。

容忍之道,众妙之门。古圣先贤立身处世,无不得力于忍。

7.宽恕成就美好未来

东方文化更讲究包容,感情和理性的成分并重,有时感情的成分更大,尤其是对人心的管理,可能比戒律、规矩更重要。这让人想起一句名言:“紫罗兰被一只脚踩扁,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宽恕让未来变得开阔

宽恕是一种内心的开阔、大度,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懂得宽恕的人,不仅自身活的自在轻松,得到宽恕的人也会受到点拨和感动,改过自新,将宽恕的美德传递下去。

一个和尚住在山中的小庙里,一晚正在打坐的时候,小偷进来了。

小偷一看,哎,有个人在这里坐禅,一动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于是,小偷慢慢地摸到菩萨像前,从供桌下拿了钱。转身正要出去,和尚突然喊一声:“站住”,小偷吓了一大跳。

参禅的和尚说:“你刚才拿了佛祖的钱,不说声谢谢,就要走了吗?”小偷赶紧向佛祖道谢。

不久,这个小偷又在别处犯案被逮,招供说还偷过寺庙的钱,警察把他带来庙里对质。禅师说:“他是来拿过一点钱,不过不是偷,因为他跟佛祖说谢谢了。”

这个小偷被禅师的宽容感动,于是跟他出家,成为一位很好的修行人。

看来,良好的管理不一定是要用严苛的制度和处罚,有时候宽恕大度、讲点人情效果反而可能更好。

一个非洲部落把宽恕作为一种仪式。当某人犯了过错,就会被带到村子中央,接受众人的赞美。全部落的男女老幼都停下手里的工作,将罪人团团围住,轮流列举他做过的好事。他的善行和美德被尽情歌颂,每一个细节都不错过。仪式最终发展成一个欢乐的庆典,大家欢迎他回到集体当中。

众多实践证明,宽恕无法改变过去,却能够改变未来。这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把惩罚化为温暖,把伤害变成祥和。犯错的人没有被遗弃,没有受打击,整个村子重新成为团结的整体。

宽恕增长自身福惠

人与人的交往中难免会有摩擦和误会,如果心不存愤恨恶念,语不带尖酸刻薄,坚守善美的心念、清净的语言,那就可以在自己和他人的心田里栽种一株株慈悲的草、宽容的花,以至于绿意遍满、白云游天,这样的人生岂不潇洒自在?

世间的苦和乐有什么标准呢?真正懂得享受人生的人,即使外在环境令人不快,也能在心里创造快乐。

几十年前,在台湾汐止市创建弥勒内院的慈航法师,身相圆满,大腹便便像个弥勒佛。

有一次,慈航法师对身旁的人说:“喂!你可知道我这大肚子是有一段因缘的?”

“我本来生得瘦小,在鼓山任衣钵时,一次上厕所忘记带卫生纸,就向身旁上厕所的茶房头索取,他却把用过的递给我,弄得我一手大便。有一天我准备搬房间,茶房头正好来帮我,待我回来时,发现抽屉的一百元银洋少了六七十个,我明白是茶房头拿的,但这不能揭穿,钱会再来,名誉没了就很难回复。茶房头告辞前,我又拿十五块银元给他。”

“后来寺中很多人怀疑茶房头哪来这么多的钱?茶房头说是我送给他的。但我一句话也没说。从这次事情后,我的肚子也大起来,福德因缘也不一样了。

“这肚子,代表我有福!”

慈航法师“宁愿天下人负我,我决不负天下人”的修养,是为对方留下一个回头转身的机会。别人亏欠我,我合掌,但求“不憎恶人”;别人仇恨我,我静心,但求“怨亲平等”……人生何处不擦碰?人生何处不相逢?心无隔宿之仇,笑面迎人岂不悠闲许多?!那又何必斤斤计较,苦哈哈地了度人生呢?

宽恕成就美好生活

《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阴悉从生,一切唯心造。”我们的心就像画家,能彩绘世间种种万象;心更像工厂,无物不造,如果你给它欢喜的材料,就能制造出欢喜的产品;你给它慈悲的材料,就能制造出慈悲的产品。智者善于用心,愚人为境所控,世间苦乐便由此而生!

阿财在有钱的人家做苦工,每天挑水、担柴、整理庭园,任劳任怨。主人却一点都不爱惜他,一有空闲就要他做种种粗重的工作,甚至还要求他早起晚睡,不能偷懒。

旁人看不过去,跟阿财说:“哎呀,你跟了这个主人真是冤枉,不体恤你便罢,还让你每天累得跟牛一样,真是划不来。”

阿财摇摇头说:“不会啊!我很快乐。白天虽然主人叫我做很多的工作,但是到了晚上,睡梦中,我都梦到自己是一位国王,好威风啊!可以使唤御使给我倒茶、端饭,实在享受,实在快乐。所以一点都不觉得人生很苦!”

虽然主人苛刻,可是阿财却用开阔的心给以宽恕;虽然生活艰苦,可是阿财却懂得让自己寻求内心的欢乐。懂得了宽恕的道理,我们就会明白:与其花心思、费时间怨叹世间的好坏顺逆,不如多多为心灵工厂加诸一些善美、道德、明理、人情味、惭愧心的材料,这样还怕无法生产出令人愉快的优良产品吗?

8.智者眼中万物皆美

万物的本性是平等如一的,有所不同的只不过是人的境界。所以说,对任何人或者任何事,盲目评价其是非高下是不可取的。这也就是一个智者的境界——即使你的文化修养已经被全世界认可,也要有能力看见:人类花园里还有那么多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婀娜、不同的芳香……只有放宽眼界、扩大心胸,我们享有的世界才会无比富饶。

禅者眼中万物皆美

佛光山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大佛城佛殿里的佛像是密宗和显宗并存的,这样一种圆融的姿态,在佛光山很多地方,譬如仪轨、厅堂、佛像设置上,都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星云大师不喜欢佛教分门别派,又是分南传、北传,又是分藏传、汉传,又是分比丘、比丘尼,又是出家、在家,把佛教分割成这许多派别,力量就减少了。所以他最初到台湾宜兰弘法的时候,就立下“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禅净双修”的原则。多年来,佛光山倡导融合,显密要融合,禅净要融合,南北传佛教要融合,在家出家要融合,由此,佛光山便成了八宗兼弘的道场。

一次药山禅师在山顶上散步,看到山边有两棵树,一棵长得很茂盛,另一棵却已枯萎。这时,正好他的徒弟道吾禅师和云岩禅师走过来,药山禅师就问他们:“你们说,哪一棵树好看呢?”

道吾禅师说:“当然是茂盛的这棵好看!”药山禅师点点头。

云岩禅师却说:“不,我倒觉得枯的那棵好看!”药山禅师也点点头。

一旁的侍者不解地问药山禅师:“师父,您两边都点头,到底哪一棵好看啊?”

药山禅师于是反问侍者说:“那么,你认为哪一棵好看呢?”

“枝叶茂盛的那棵固然生气勃勃,枝叶稀疏的那棵也不失古意盎然。”侍者回答。

可见,万有诸法自性平等一如,没有善恶、美丑、高下、贵贱的分别,在禅者的眼中,荣茂的树木和枯萎的树木都一样美好。

在冲突中学习,在冲突中进步

电视中有很多“说”的节目,例如《锵锵三人行》、《有报天天读》、《口述历史》、《一虎一席谈》以及《时事辩论会》等等,无不以讨论争辩为节目的亮点。诚然,有时候真理会“越辩越明”,但有时也会“越辩越晕”。

因为许多问题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黑与白,而是要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不同于我、我不同于你之中,求得和解的最大公约数。所以在剑拔弩张中,最值得敬重的品质还是忍辱负重、和缓妥协,那才是以退为进的胜利。

佛教里也有一种“辩经”练习,但只不过是为了通过辩论来加深对佛法的理解,真正重要的并不是讲什么、怎么讲,而是要创立一种大家都能讲的机会。

在日本,小泉首相执政后期,官方和民间的中日对话渠道几乎都关闭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日本朝日电视台的制作人高桥政阳看了中国的《时事辩论会》节目,提出要跟我们辩论。这种新的对话方式,在中日关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于是2005年8月9日,双方举行了第一次电视辩论------《破局之辩——中日热点大交锋》,应该说有些火药味。次年又举行了第二次中日辩论会,讨论后小泉时代问题,辩论气氛更为理性,中方嘉宾没有再出现激愤情绪,更没有手指对方的场面。

日本NHK(日本广播协会)买下了《时事辩论会》全年的节目,每天固定时段在其卫星频道上播出,根据日方的反馈,该节目的收视率在其外购节目中是最高的。

其实,对于立场、意见不一样的人,我们更应该心生欢喜,因为他们是我们最好的逆增上缘。天下是大家的,不必要求每一个人都和自己一样;世界是嘈杂的,当我们因各种原因而放弃直接沟通的时候,就难免横生枝节、扩大误解。既然我们生活在千万众生共沐阳光的世界里,又为何将自己的心灵禁锢在历史的阴影里,只见扁舟不见海呢?

古老的希腊文明是第一次东西方文化冲突的产物,悠久的中华文明也是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等多种文化的冲突交融中产生的。可见,不同文明的共存与冲突是维持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哪个民族具有文化包容的气量与博采众长的智慧,哪个民族就能持续上升。

在冲突中学习,冲突也会变为动力。(星云大师《包容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