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星云大师给年轻人的十句箴言
14954200000005

第5章 二句箴言知足常乐随缘是福(1)

人生最大的收获是知足,古谚也说知足者常乐。拥有一颗流云似水的心,超然洒脱地面临现实,尽情地享受生活,这正是生活快乐的源泉。

——星云大师

知足,语出《道德经》,就是自知满足,不作过分的企求。原文“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祸莫大于不知足”,足见知足的重要及不知足的祸患。

有一首“戒不知足歌”,形容一个人“无厌足”是非常贴切的——“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饱来便思衣。衣食两般俱丰足,房中又少美貌妻。娶下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骡马成群轿已备,田地不广用不支。买得良田千万顷,又无官职被人欺。七品五品犹嫌少,四品三品仍嫌低。一品当朝为宰相,又羡称王作帝时。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无死期。总总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抱恨归……”

知足者身贫而心富,贪得者身富而心贫。我们不是常说知足常乐吗?乐什么,就是乐我们的心富,虽没有多少财产、虽没有显赫的家世、虽没有骄人的成就……但我们很知足,所以我们很快乐。要知道,思想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1.知足为守道的根本

多欲为生死的根本,知足为守道的根本;要离生死先除欲,要修正道先知足;不知足的人,修道永远不能有所成就。

生活在俗世中的人们总是不停地在追求着,功名、权位、成就等等。等到了想要的东西,可是又在想更高、更好的,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而菩萨则不然,菩萨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要知道,知足才是心灵宁静、得道快乐的根本。

贪心知足一念间,贫富天壤之别

贪心、不知足的人,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不齿。但是,古往今来不知足的却大有其人。有人说,贪心是人的本性,因为人都有追求更多、更好的本能。可是,仔细想来,不知足的人真正成功的又有几个、生活快乐的又有几个,还不都是贪心惹的祸。

传说中,佛子吕洞宾,本是由仙道皈依佛教的。一天,他想要试试人间众生的根机如何,是否可以度化?他化作一个老头儿的样子降临凡间,在路上正好遇到一个小孩子,他就上前问道:

“孩子,你希望得到什么吗?只要你把希望说出来,我都可以满足你。”

这个小孩心想,世间最贵重的就是黄金,有了黄金什么事都可以做,因此他就回答道:

“我希望有一块黄金。”

吕洞宾当即用手向身旁的石头一指,一块大石头忽然变成黄金,吕洞宾就说道:

“孩子,你把这块黄金拿去,作为我们的见面礼吧!”

这个小孩被吕洞宾点石成金的情形震住了,他思索了一会儿,说道:

“我不要这块黄金了。”

“为什么不要呢?”吕洞宾被弄得莫名其妙。

“我要你的那根手指!”小孩子说。

“你要我的手指有什么用呢?”

“刚才你说要满足我的愿望,这块黄金承蒙你给我,但一块黄金有用完的时候,若是你把手指给我,当我要用钱的时候,就可以点石成金了。”

小小年纪就如此贪得无厌,根本就没有什么天真烂漫可言。吕洞宾很是失望,他一边感叹着众生难度,一边摇着头离开了。

对于不知足的人来说,无论多么富有,总觉得自己处于赤贫状态;而对于一个知足的人来说,虽然贫穷,却时常因为偶尔得来的财物而感到过于富足,甚至会因为自己一时的“富有”而苦恼。

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功臣,晋朝的道安法师,有一天,一位护法居士郤超派人送了一千斛白米给他作为寺中的斋粮,但寺中没有这么大的米仓,好不容易,道安法师腾出三间楼房,才把这一千斛白米装进去。

于是,道安法师回复了郤超居士一封信,信里说:

“承蒙你送给我们一千斛白米,但却增添了我们很多收藏的麻烦!”

一般人总是嫌东西少,而道安法师却嫌东西多,这是圣者的胸襟,这是菩萨对世间的态度!觉悟的修道者,对于世间物欲的看法是,多求的结果是穷,喜舍的结果才是富,东西多了,心为形役,生活反而得不到安宁。

星云有云:众生的“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是不容否认的,贪欲越多,增罪越多。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大厦千间,夜眠几尺?积资巨万,日食几何?”,在那些万贯家财的后面,不知隐藏着多少的罪恶!名誉高位之中,不知潜伏着多少陷阱!

知足长乐,安贫乐道

一个人如果不知足,便会耽着外境——财富当前,生命就在财富手里;美色当前,生命就在美色手里。多求的人,反而是什么也保不住的。历代富豪最终一无所有,多求者最终什么也得不到。只有懂得知足的人,生命才能安定,生活中才有乐趣可言。

世人总有比较的心理。我们若是把富于我、贵于我者拿来和自己比较,自然会心怀不平,生起不知足的意念;若是能把贫于我、贱于我者拿来和自己对比,则会心平气和,如此以来也就不会徒增烦恼,才有时间和精力去体会生活的美好。所以我们要学会知足,“知足常乐”是修道者最好的座右铭。

战国时期齐国高士颜斶,齐宣王要拜他为师,并且对他说:“只要颜先生收我为弟子,每天和我生活在一起,饭食有牛羊猪肉,出外可以坐车,并赏给你妻妾子女美丽的衣服。”

颜斶轻轻地回答道:“谢谢您的好意,我是不愿当王者之师的,我愿意吃饭时慢慢地咀嚼,等于吃肉一样;走路时慢慢地前行,等于坐车一样;安分守己,不去犯罪,当作尊贵;清净自守,凡事以理去做,当作快乐。”

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他们不会贪慕一时的虚荣、他们不会向权贵折腰,他们追求的是真我、是生命的自由和快乐。我们要像颜斶这样,无欲无求,知足而安,如此才能洁身自好,不受世俗的牵绊。

修学菩萨道的人就是这样,能安于贫穷,清净守道,把求智慧、求解脱当作终身的事业。当然,修学佛法的菩萨,并不一定非要过穷苦的生活才算清高,在佛教里,大富长者多的是。我们只是要戒除心里的贪欲,便能得到真快乐。若心里的贪欲不除,即便外表装作苦行的样子,也是不足取法的。

佛教所谓知足,并非是教我们有钱不要,正当的财富、有正当用处的财富当然是越多越好。如果是不正当的钱财,即便是一分一毫,也不可取。

有一次,佛陀和阿难行走在路上,见到路旁有一袋不知是谁遗失了的银子,佛陀就指着银子对阿难说道:“阿难!你看到了吗?毒蛇!”

“佛陀!我看到了毒蛇!”阿难回答。

佛陀和阿难走过了以后,在田里工作的父子二人,就很奇怪地来看是什么毒蛇,哪知不是毒蛇,而是一袋银子,父子二人很欢喜,暗笑佛陀和阿难见财不要的无知,他们就把银子拿回了家,以为自己发财了。

不久,国王知道国库里的银子遭人窃取,就下令搜查,在这父子家中搜出一袋银子,这是无法抵赖的罪证,因此父子两人被判成死罪关入牢中。

父子二人想想真是冤枉,到这时他们才想起佛陀和阿难的话一点不错,父亲就对儿子说道:“阿难!你看到了吗?毒蛇!”

“佛陀!我看到了毒蛇!”儿子回答。

狱官一听,觉得这父子两人一问一答很是奇怪,再详细审问,知道他们被冤枉了,就放他们回家了。

贪图金银害了他们,记起佛陀和阿难的问答又救了他们。由此可见,非分之财不可取,安贫乐道才能得到人生真正的安稳!

金钱是毒蛇,但是金钱也是学道的资粮,人生又不能没有钱,那就看你如何处理和金钱的关系了。如果把金钱运用在造福大众的事业上,把金钱用在修学和慧命上,则金银就不是毒蛇而是财富、是善心了。

2.知足之人虽贫犹福

《遗教经》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

贫穷也是可以快乐的

日本喜剧泰斗、著名作家昭广的成长故事一直是日本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样本。在日本战后那段物质极度匮乏的日子里。这位老人的外婆用信念和智慧精心料理自己的生活,虽然身处困境,却依然用满腔的热情去搜索快乐和幸福,用真心去展露笑容。她不仅仅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生活打理得温暖而光亮,而且教会了外孙如何在困境中发现幸福和快乐,如何在挫折中保持坚强。

二战结束以后,因为生活的变故,年仅8岁的昭广被寄养在乡下的外婆家里。外婆家十分贫穷,昭广喜欢运动,外婆没有能力购买体育用品,就建议昭广练习跑步。因为跑步是不用花钱的。昭广后来竟然成了运动会的赛跑明星。

为了维持生活,外婆就在家门外的小河里横着放了一根木头,用以拦截上游漂浮过来的各种物品,穿破的衣物、不够新鲜的蔬菜、畸形的水果、树枝等等,外婆说这是她家的超市。每当上游漂下来很多东西的时候,看着这些“战利品”,昭广和外婆都会为这意外的收获而欢呼雀跃。树枝晾干就可以生火,长得不规则的萝卜切成小块儿以后味道与好萝卜一样,畸形的黄瓜切成丝以后味道与好黄瓜也没有两样。有时候什么也没有拦到,外婆会自言自语地说:“今天超市休息吗?”有一件事情昭广一直很奇怪。外婆每天从外面回来的时候,腰里都系着一根长长的绳子,绳子后面拴着一块什么东西,每走一步就发出嘎啦嘎啦的声响。他奇怪地问外婆,为什么故意拴一个东西影响自己走路呢?外婆笑着告诉他,那是一块磁铁:“光是走路什么事情也不做,多可惜,带着这块磁铁,你看,可以带回很多东西的,可以卖不少钱的。不拣起这些废弃的东西,老天是要惩罚的。”他看到外婆拿起磁铁,上面沾满了螺丝、钉子、铁条等,放进一个铁桶里——里面已经有不少类似的东西了。

昭广小学时的成绩一直不好,每门功课总是考1分、2分、3分。每当昭广把成绩单拿回家的时候,外婆看着成绩单就会说:“不错,加在一起不就是5分多了吗?人生就是总合力。”

昭广与外婆一起生活了8年之久,这些生活经历对于他日后的创作和成就影响巨大。

在开朗、乐观的外婆那里,昭广从她朴素而真挚的生活经历中学会了受用终身的东西。一个人如何面对艰苦和挫折,如何微笑着走出困境。

是的,物质上的贫穷只是一时的、外在的,只要我们的内心是快乐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生活的很“富足”!

贫穷和富裕取决于内心的满足

世人有贫穷富贵之分,但是贫富并不仅仅决定于拥有多少钱财。有很多富贵的穷人,他们家财万贯,可他们整天忙着挣钱,根本就没有时间来享受生活中简单的美好;也有很多贫穷的富人,从物质上来说,他们的确拥有的不多,可是他们的富足是由快乐自由的心境决定的,他们可以无羁无绊地尽情享受灿烂的阳光。其实,富贵与贫穷就在一念之间。

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海滩上相遇了,富人问穷人:“你在这儿干什么?”

穷人高兴地答道:“晒太阳!”

“这么穷,还晒太阳,怪不得富不起来。天气这么好,你应该出去干活!等挣足了钱回来以后,再好好地享受海边的阳光吧!”富人一边挖苦一边劝说道。

“可是先生,我现在晒着温暖的阳光,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非要等到有钱以后再享受呢?”穷人反问。

有钱人百思不得其解,禁不住问道:“难道你们穷人也会过得很快乐吗?”

“那当然,而且我想多快乐就有多快乐。”穷人答道。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我们脑子里装着太多物质欲望和私心杂念。抛弃这些欲望和杂念,你就会变成一个简单、快乐的人。

有的人虽居天堂,犹处地狱;有的人虽处地狱,犹在天堂。贫富只在于心理上的满足与否,只要心满意足,穷人也可以像富人一样尽情地享受海滩和阳光。

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到大城市一个肿瘤医院看眼疾,由于手术费太高,无力承担,只好沿街乞讨。

某报记者获知此情况后,就他们的处境写了一篇报道刊发在报纸上,呼吁社会各界给他们叔侄俩以帮助。

没想到的是,这篇报道刊出的第二天,就有许多人来报社捐款。更没想到的是,竟有一个下岗工人,领着自己残疾的儿子来捐款。报社记者趁机采访这位下岗工人,问他为何在自己如此窘迫的情况下还要去救助别人。

那位下岗工人岁数并不大,但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他只说了一句话,却让那位记者回味了许久:“穷人再拿出一点来,还是穷人,这是不会改变的。不同的是,当我看到被救助的人眉头舒展开的那一刻,我感觉到了自己内心的富有。”

多么朴实的话,却又涵盖了多少至理。一个人有没有钱不算什么,所拥有的道德和智慧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我们有手有脚,只要我们努力上进,一定可以衣食无忧。有人说,道不穷,才是真正的不穷。只有内心知足、满足的人,才懂得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动,也才会创造美好和感动,他们才是真正富有的人!

3.知足者,虽卧地上,犹为安乐

有道是:“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如天堂。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如地狱。”一个人在生活上的富有,并非全然地以金钱来衡量,能够知足感恩的人,才会享有真正富足、安乐的人生。

淡泊自持的比丘尼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家财万贯,却仍感到不足;而有的人家中无隔宿之粮,却活的逍遥自在。佛陀的弟子大迦叶于冢间修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颜回居陋巷而自得其乐,他们之所以能够不以生活的匮乏为苦,主要在于他们懂得淡泊以自明、少欲而知足的乐趣啊!

有一位比丘,过着相当简单而知足的生活。

他经常在化缘时回到原来居住的村落,随缘接受布施;然而村落如有举办大型仪式、庆典或者是斋僧供养,他却尽可能地回避,不前去参加。

其他比丘看到了,对他的行径感到很不以为然,便向佛陀报告此事。佛陀把那位比丘叫到座前,要他说明此事。

那位比丘说道:“我虽然常去自己熟悉的地方托钵,却不在于食物的美味与否。只要足够了,我就离开。”

佛陀听了后,便赞叹他的少欲知足,并勉励大家应效法这位比丘的淡泊自持。

《涅盘经》说,“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过度的欲望会导向贪婪,想要矫正贪婪,只能从内在的满足开始。少欲知足的人不但没有痛苦、没有疲劳,还会获得身心自在。

河岸边的树林里,住着一群鹦鹉。由于树林里美味可口的果子越来越少,鹦鹉们纷纷离开树林,移居到食物充足的地方。最后,只留下鹦鹉的国王独守树林。这时候,尽管树林里的果子全部被鹦鹉们吃得一点都不剩,鹦鹉王仍然很知足地啃食着不甚美味的树皮、嫩叶。

帝释天知道了,想考验它的德行,便运用神通力让所有的树木全部枯萎。接着,帝释天化成一只白鸽,飞到了鹦鹉王的身边。

白鸽问鹦鹉王:“看样子,这里已经无法再生长出美味可口的食物了。大家都离开了,你为什么还不走呢?”

鹦鹉王回答:“这一片树林养育我的色身,我不能只顾着自己,因为它不再提供美味的食物而抛弃它。只要这里还有丝毫的食物可以让我活命,我就绝不会离开这片树林!”

帝释天听了后大为感动,马上恢复自己的身份,并施以甘露水,令这片树林再度回复到以往的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