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欲望,可能大家就想到了自私贪婪,认为欲望都是恶的,都要不得。其实不然,本来“欲”不一定完全是坏的,比如我们想要知识的广博、学问的渊深,或是想要了生脱死、证得无上果,把“欲”用在这些方面,不是损人利己的、不是自私的,而是人生无价之宝。我们所说的“贪欲”,是损人利己、自私贪婪的欲望。
摩偷罗国有一位富翁,他拥有百万财宝,因管理不善,逐渐贫穷,最后只剩下五万元了。他心想∶“如果这样下去,我很快会饿死的。与其如此,不如出家当和尚,出家以后,可用这五万元来买药物和衣服。”
他果然到优波笈多圣者的地方出家。但是,他对那五万元耿耿于怀,所以,每天吩咐一个小沙弥去查看。
有一次,忧波笈多对他说∶“出家之道,在于寡欲知足,不能贪婪无厌。所谓寡欲知足,就是要能满足于稍许的欲望。你那五万元预备做什么呢?因为出家人不用钱,干脆用来供养全体僧众好了。”
虽然,圣者再三劝告,无奈他视财如命,不肯听从只结结巴巴地表示∶“这笔钱是用来买衣服、买药的。”
遇到这种情况,圣者只好善巧方便,带他进入庙里,大显神通,拿出十万现款让他看,同时说∶“这十万元给你买衣服和药,你先把那五万元拿出来施予僧众。”
修行者欢喜之下,立刻拿出五万元施予僧众了。
后来,经圣者耐心教导,他终于看淡了金钱和利益得失,最终修得阿罗汉果位。
钱财乃身外之物。这句话可能大家都听过,但是真的达到视钱财如粪土的境界的人却不多。面对金钱,很多人都禁不起诱惑,到手的钱财更不愿布施于人。但是,要知道,金钱在自己手里,或许是一种累赘、或许会促成犯罪。但是,如果拿出钱财去做有益的事、去帮助需要的人,那金钱就成了一种高尚,这么做的人也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7.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
星云大师: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一个完美的人生,不见得要赚很多的钱,也不见得要有很了不起的成就,在一份简朴平淡的生活中,活得快乐而自在,也是一种上乘的人生境界。
痴迷金钱,不如享受淡泊
许多年轻人,学习的目标就是有一天能出人头地,挣大把的票子、住大房子、开大车子,引得身边的人一片羡慕和赞叹。那个时候,他们的人生似乎就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和成就。但是,他们真的快乐吗、真的得到想要的幸福了吗?他们为那些物质上的富足奉献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没有时间和家人一起轻松快乐地吃顿饭,他们不知道旅游、休假的感觉,他们甚至连个满足的觉都没睡过。说白了,他们的生活已不受自己掌握,他们已经成为金钱和物质的奴隶!
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间餐馆打工。一天,他雄心勃勃地对着餐馆大厨说:“你等着看吧,我总有一天会打进华尔街的。”
大厨好奇地问道:“年轻人,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呢?”
MBA很流利地回答:“我希望学业一完成,最好马上进入一流的跨国企业工作,不但收入丰厚,而且前途无量。”
大厨摇摇头:“我不是问你的前途,我是问你将来的工作兴趣和人生兴趣。”
MBA一时无语。显然他没听懂大厨的意思。
大厨却长叹道:“如果经济继续低迷下去,餐馆不景气,那我就只好去做银行家了。”
MBA惊得目瞪口呆,几乎疑心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眼前这个一身油烟味的厨子,怎么会跟银行家沾上边呢?
大厨对呆鹅般的MBA解释:“我以前就在华尔街的一家银行上班,天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没有半点自己的业余生活。我一直都很喜欢烹饪,家人朋友也都很赞赏我的厨艺,每次看到他们津津有味地品尝我烧的菜,我就高兴得心花怒放。有一天,我在写字楼里忙到凌晨1点钟才结束了公务,当我啃着令人生厌的汉堡充饥时,我下定决心要辞职,摆脱这种工作机器般的刻板生活,选择我热爱的烹饪职业,现在我生活得比以前要愉快百倍。”
这种事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难想象的。因为我们中国人在选择工作时,第一看体面,第二看收入,如果两者兼得,就足以在人前人后风光炫耀了。中国人的成败荣辱,全都摆在面子上,而面子是要人捧的——无人喝彩,就如同锦衣夜行般无趣。可对于西方人来说,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为他们更注重的是对事业的兴趣。而且,自我价值的实现、成功与否的体现不必通过与别人比较来证实,更不需要通过别人的肯定来满足。
淡出名利,冲破牢笼
有进取心的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为了达到一定的高度,每个人都眼望着高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攀登。可是,通往成功的道路充满荆棘和坎坷,一路上,有些人被挫折吓退了、放弃了;有些人为了梦想不畏艰险、拼命前行。但是,或许没有人去想,是否还有别的通向成功的路?如果我们能停一停匆忙的脚步,低下紧盯目标的头,或许就会发现另一条更顺利的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
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生畏的悬崖,极其险峻陡峭。
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这一次他小心翼翼,但还是从山坡上面滚落到原地。慧明稍事休息了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半山腰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不得不让几个僧人用绳索,将他救了回去。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是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顶攀爬,结果也屡爬屡摔。
尘元紧握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后,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然后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着山下走去。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
只有高僧默然无语地看着尘元的去向。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弱,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众僧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尘元向同修们解释:“寺后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下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啊。”
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
然后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堪验你们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慧明其人,富有勇气,十分顽强,然而过于执着,以至于被摔得鼻青脸肿,也不能到达心中向往的那个高度。在目标、欲望和名利面前,我们往往缺少的就是一份低头看的淡泊和从容。低头看,并不意味着信念的不坚定和放弃,只是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和回旋的余地,给我们带来更多跨越障碍、突破牢笼的机会。
8.知足常乐随缘是福
佛家所谓的“缘”,就是周围的环境、条件、人事关系。我们讲夫妻是缘、父子是缘、同学是缘、同事是缘等等,这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人类还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动物、植物等有不解之缘。如何把握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因缘关系,是决定人类及其每个个体能否幸福如法的关键。
随遇而安随缘是福
星云大师: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观,有的人乐观,有的人悲观。乐观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持乐观的态度;悲观的人凡事都往坏处想,持悲观的态度。
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乐观,也没有绝对的悲观。“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乐观、悲观,当然有外在的因缘,但多数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很难看。
小和尚看不过去,对师傅说:“师傅,快撒点种子吧!”
师傅曰:“不着急,随时。”
种子到手了,师傅对小和尚说:“去种吧。”不料,一阵风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小和尚着急地对师傅说:“师傅,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
师傅说:“没关系,吹走的净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
刚撒完种子,这时飞来几只小鸟,在土里一阵刨食。小和尚急着对小鸟连轰带赶,然后向师傅报告说:“糟了,种子都被鸟吃了。”
师傅说:“急什么,种子多着呢,吃不完,随遇。”
半夜,一阵狂风暴雨。小和尚来到师傅房间带着哭腔对师傅说:“这下全完了,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
师傅答:“冲就冲吧,冲到哪儿都是发芽,随缘。”
几天过去了,昔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新绿,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头。小和尚高兴地说:“师傅,快来看呐,都长出来了。”
师傅却依然平静如昔地说:“应该是这样吧,随喜。”
把握因缘,随缘是福。如果罔顾客观环境,贪多求全,自以为是,胡作非为,肆意破坏自然规律,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把善缘变成恶缘,把快乐变成痛苦。
一个国王出外打猎的时候不幸弄断了一节手指,问身边的大臣该怎么办?大臣带着乐观、轻松的口气说:“这是好事!”国王闻言大怒,怪他幸灾乐祸,因此将他关入大牢。
一年后,国王再次出外打猎,被土著民族活捉,将他绑上祭坛,准备祭神。巫师突然发现国王少了一截手指,认为这是不完整的祭品,就将国王释放,改以国王随行的大臣献祭。
国王庆幸之余,想起了牢中乐观的大臣,他曾经陈说自己断指是好事,就立刻将他释放,并对他无故受了一年的牢狱之灾致歉。
这位大臣仍然乐观地说:“一年的牢狱之灾也是好事,如果我不是坐牢,试想陪陛下出猎而被送上祭祀台的大臣会是谁呢?”
佛教讲“无常”,凡事可以变好,凡事也可以变坏。悲观的人永远都是想到自己只剩下百万元而担忧,乐观的人却永远为自己还有一万元而庆幸。所以,好事不一定全好,坏事也不一定全坏,随缘就好。
乐观知足快乐幸福
知足、乐观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它能让人心境良好,人际关系正常,适应环境,并力所能及地改变环境。知足感恩的心态可以使人深刻而不浮躁,谦和而不张扬,自信而又亲和。
当今社会有种怪现象:我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满意感在下降;我们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但是快乐越来越少;我们沟通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是深入的交流越来越少;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诚的朋友越来越少;房子越来越精美,破碎的家庭也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但我们的视野越来越窄;楼房越来越高,但我们的心胸越来越窄;我们的支出在增加,但是我们的获得在减少;我们的收入在增加,但是我们的道德水平在下降;我们的自由在增加,但是我们的快乐在减少。对此,我们不禁要问: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是我们的心态出了问题,我们越来越不知足、越来越贪心。
苏东坡在被贬谪到海南岛的时候,岛上的孤寂落寞,与当初的飞黄腾达相比,简直判若两个世界。但苏东坡随后一想,宇宙之间,在孤岛上生活的也不只是他一人,大地也是海洋中的孤岛,就像一盆水中的小蚂蚁,当它爬上一片树叶,这也是它的孤岛。所以,苏东坡觉得,只要能随遇而安,就会快乐。
在岛上,苏东坡每吃到当地的海产,就庆幸自己能到海南岛。甚至他想,如果朝中有大臣早他而来,他怎么能独自享受如此的美食呢?
所以,凡事往好处想,就会觉得人生快乐无比。
佛教里的出家僧侣,一袭袈裟,一双草履,到处行脚云游。他们可以与乞丐同行,但也可以与君王同坐;看起来孑然一身,但是他拥有法界,与全宇宙的众生同体,又何来孤独之有呢?所以,人生没有绝对的苦乐,只要有枳极、奋斗的精神,只要凡事肯向好处想,就能够转苦为乐、转难为易、转危为安。(星云大师《舍得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