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应对美国因素。首先,应对美国因素的基础是继续发展与拉美的良好的双方关系。一是完善战略性目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二是大力提升中国在拉美地区的软实力,使拉美真正认识到中国在拉美的目的、对拉美的价值和所扮演的角色;三是重点发展与拉美重要的国家,如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委内瑞拉、智利等国家的战略关系,实现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的突破。四是对拉美日益高涨的左翼势力给与足够重视,强化与左翼国家的关系,在战略上牵制美国。其次,基于中拉关系事实上是一种中拉美的三方博弈关系的现状,探讨建立不定期的中美拉三方会谈机制。中拉美三方关系既不成熟也不对称,而且越来越具有复杂性,但是在三方关系中中国的影响力是处于上升势头的,在三方框架中探讨中拉关系可以在不损害中国利益的前提下削弱美国的疑虑和恐惧。再次,中美可以充分利用并扩大拉美议题战略对话机制。例如,自2006年起美国将拉美议题开始列入中美战略对话机制之中,4月正式启动美国******与中国外交部就拉美议题进行部长级战略对话机制。又次,中国企业既可以与美国企业联手开拓拉美市场,还可与西班牙、日本、韩国、法国和德国等国企业共同开发拉美资源或进行金融合作。减少或分散来自美国的压力。最后,中国应利用各种平台,加大中国对拉美政策的宣传力度,消除“**********”、“中国威胁美国后院论”和“拉美正在变成中国后院论”等论调的负面影响。
实行差异化区域外交战略应对中拉关系的区域性差异。所谓中拉关系的区域差异性是指:中国与北部墨西哥呈现政治稳定经济竞争、与中部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呈现政治滞后经济缓慢、与南部南美洲国家呈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迥然不同的态势。具体说来,中墨应稳妥地处理好双方经贸关系中所存在的问题,防止经贸纷争影响双方政治关系。优先处理经贸关系中的分歧,强化政治关系是中国发展与墨西哥关系的应有政策。对于中美洲,中国应该将发展与中美洲、加勒比国家的外交关系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通过发展互惠经贸联系加深双方共识,以共识积累的方式实现双方关系的正常化,进而解决双方关系中的台湾问题。虽然中国与南美洲国家政治、经济关系发展稳定,但也要预防经济领域内的纷争对双方政治关系的潜在影响。加强与南美洲国家的对话,提升合作水平,推动双方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
总之,发展与拉美的关系要灵活地处理美国因素,在地区层面加强与拉美区域性组织联系,强化整体对话的机制和平台,在国家层面要密切与重要国家关系,完善中国在拉美的战略支点布局。
十一、******等岛屿主权争端与中国对日菲经济战
在我国的东海和南海海域,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与我国存在着******、黄岩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岛屿及其毗邻海域的主权之争,尤其是2012年发生的日本对我******实施国有化和菲律宾企图抢占我黄岩岛的事件,更是严重侵害了中国相关岛屿、海域的主权利益。以什么方式解决这些争端,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需要认真研究。
(一)经济互补与经济战争
中日菲越之间,国家关系的经济领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从这四个国家的文化看,都属于东亚文明范围,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对日菲越的影响较大。在对方的国家中投资、创业、贸易等,文化差异方面的障碍较小。从投资和贸易的成本看,距离较近,运输费用较低。无论是中国与日本和菲律宾的海运和空运,还是与越南的水陆空运输,成本比中国与其他区域的运输费用低得多。因此,中日菲越之间的经济合作,文化和距离方面的交易成本十分节约。
从四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看,呈现出阶梯状格局。日本为发达国家,中国为中上发展中国家,越南和菲律宾为排在中国后面的发展中国家。一是技术和产业不在同一层次上,相互之间同质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二是技术从高到低流动和扩散,技术与劳动的结合,通过相互间的投资和贸易,形成不同产业层次的分工和协作。比如,日方技术管理与中方制造结合;日本的技术、高端制造业,菲律宾的农产品和劳务输出,以及越南的低端制造业,与中国的制造业基础、市场、产业的向外转移相结合,形成互补的经济关系。
特别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投资贸易关系,以及东北亚中日韩之间的经济互补,区域内技术、资源和市场的紧密合作形成的繁荣,与欧美经济区域发展的放缓相比,呈现的是一个上行和强势的亚洲经济区域。
然而,日本、菲律宾和越南,一直对中国的******、黄岩岛和西沙群岛等领土和海域,有着不切实际的主权要求,并违法占领,或者试图占领和管制这些岛屿和领海。这样的情况下,一是中国通过军事手段解决争议,还是运用经济战争逼迫对方止步,需要成本和代价的比较;二是即使需要运用武力,时间上如何部署,先从哪个方面动手,也需要权衡利弊。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军事手段,还是经济手段,对于发生冲突的各方,都是两败、或者几败俱伤。从全球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看,亚洲内斗,欧美,特别是美国可以借机压制亚洲发展的势头,保持美国的竞争力。然而,领土,不论面积多大,都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主权不争,民众无志,国家衰弱。因此,在国家利益的权衡中,领土利益往往大于互相交往与合作带来的经济利益。在解决领土冲突中,经济战往往比军事战成本较低,而且,在中日菲越四国中,开展经济战,中国有独特的和能打胜的优势。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正在处于上行阶段。以往国际间经济战的经验证明:经济规模大国对经济规模小国打经济战,经济规模大国占优势。出口顺差国对出口逆差国打经济战,出口逆差国有优势,因为顺差国对逆差国的贸易依赖性更强。在经济战中,货币处于上行的国家更强势,货币处于下行的国家处于弱势。一旦经济间开战,外汇储备多的国家占优势,储备少的处于劣势。高赤字率或负债率的国家处于下风,低赤字率或负债率的国家占上风。一个国家,有军事硬实力,也有文化软实力,还有第三种实力,即经济实力。这三种实力中,中国比较有优势的是经济实力。虽然人均水平不高,但总量规模很大。因此,要学会打经济战,用我们的优势去打击日本,而不要轻易用短板部分与日本斗力;也可用自己的经济优势,重创菲律宾和越南。
综合看,中国在与日菲越之间的经贸关系中占据优势,有条件、有能力通过贸易制裁让日本、菲律宾和越南遭受较大、甚至重大损害。
(二)2012年中日与中菲经济战
从中日经济关系看,近年来我国对日本的经济依存度有所下降,目前为7%左右;而日本经济对我国的依存度呈上升趋势,在20%左右。2002年,中国对日贸易1019亿美元,占当年外贸总额的16.4%;对日出口484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的14.9%;自日进口535亿美元,占当年进口总额的18.1%。2011年,中国对日贸易3429亿美元,占当年外贸总额的9.4%;对日出口1483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的7.8%;自日进口1946亿美元,占当年进口总额的11.2%。反观日本,2011年日本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分别为8227亿美元、8543亿美元。按日方数据,对华出口已占其出口总额的19.7%;按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我国自日本进口占当年日本出口总额的23.7%,对日出口则占当年日本进口总额的17.4%。
从2012年第三季度出现中日******争端后,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到11月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4386.2亿美元,增长8.2%;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3599.6亿美元,增长9.3%;而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3028.5亿美元,下降2.9%。特别是11月当月,中国对日出口136亿美元,同比下降3.8%;中国从日本进口138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15.1%。而从投资看,1到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00.2亿美元,同比下降3.6%。其中,日本对华投资66.1亿美元,同比增长11.3%。然而,10月份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额(金融业除外)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2%,为4.6亿美元。
中国是日本全球数一数二的大市场,而且上升势头很强。特别是目前日本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决定了一旦中日之间发生经济战,日本的损失要大于中国。经济战必然会对中国也带来伤害,但若要尽快解决******争端,比起军事战,这是更优的选择。日系汽车在中国市场份额的大幅下滑,已经给日本经济界带来较大压力。因为对他们来说,在中国遭受损失就如同一场灾难。打经济战对中、日影响都很大,但我相信中国可以扛住。但对日本来说,失去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极具吸引力的市场,这样一个分工协作、经济互补的“伙伴”,由于美国、欧洲的经济目前都处于下行、低迷状态,日本要在短期内转移市场,也不容易。而且,韩德美会填补和替代日本在中国失去的投资、技术和贸易市场,失去的是与中国合作形成的技术、交通、文化等比较优势。想找到另一个能够替代中国的市场,几乎不可能。日本由于失去中国市场,以及与中国的经济互补,可能会再度陷入10年甚至20年经济衰退的局面。
而从中菲关系看,黄岩岛争端发生后,2012年5月2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发布了一则“关于加强进口菲律宾水果检验检疫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对进口菲律宾水果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如检出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一律对相关货物作退运或者销毁处理。一批菲律宾产香蕉出口中国时未能通过中方的检验检疫。菲律宾香蕉种植与出口商协会主席安蒂格称,菲香蕉产业可能会因为黄岩岛问题而丢掉“有价值的中国市场”。中国是菲律宾香蕉主要出口对象之一。每年菲对外出口的7500万箱香蕉中“超过一半运往中国”,如果失去中国市场,菲律宾香蕉产业将经受重创,“黄岩岛问题可能真是一个小的政治问题,但可能会给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造成破坏”。作为农产品出口大国,鲜香蕉仅次于椰子油位列菲律宾十大出口农产品第二位。
2011年菲律宾与中国双边贸易额已突破3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菲律宾还是中国提供优惠出口买方信贷最多的国家,2011年已承诺的额度接近20亿美元。菲律宾特别需要来自基础设施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的投资,尤其是在日本地震、欧美陷入债务危机的情况下,获取来自中国的投资帮助显得尤为迫切。
如果菲律宾对中国岛屿及领海进行侵扰,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可先进行经济战,对其实行全方位的经济制裁,重创其经济体系。再视时机,可以对非法入侵的武装力量进行军事打击。
(三)解决地缘领土冲突的经济战方式
对日经济战的重点,在汽车、数码电子产品、家电、生产设备等高附加值领域的出口与投资,还有以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服务贸易等领域。在这些领域对日本采取相应的抵制措施,可以触其软肋。对菲经济战的重点,主要在农业产品,停止出口信贷,撤出投资项目,加大贸易非关税壁垒措施。而对越南实施经济战,可以限制中国各方面对其投资,严格审查资金流动,提高贸易和其他通关检查严格程度。
中国对日本开展经济战,主要是通过贸易战的形式。可以有多方面举措:在货物贸易方面,军队、政府、企业、民众,开展全方位的抵制日货行动。如,军车、民用车不采购日系车;减少对日系产品、原材料的采购等。用自主研发或德、韩系产品、技术替代日系技术与产品,将日本企业逐出中国市场。在服务贸易方面,限制赴日旅游,鼓励民众减少去日采购。在资源贸易方面,对日本依赖中国的资源性产品,比如稀土及一些矿产资源进行严格的出口限制。
从现在中国的国力、军力来看,打经济战比打军事战更能处于优势地位,且打经济仗能打赢。中国对日贸易战中,一是在政府采购、国际采购方面要把关,尽量减少采购日本产品,因为在这种双边关系下固守WTO规则并不“聪明”。二是政府要加大对抵制日货民众热情的保护、宣传力度。三是对日本产品在质量检测、标准等方面严格把关。曾经出现过这样一种情况:以东芝品牌为代表的日本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对美国等其他国家给予了赔偿,对我国则置之不理,运用标准漏洞逃过惩罚。这种情况应杜绝再次发生。四是我国商务、工商、质检等政府主管部门,要形成经济战的思维理念和决策观念,在贸易、投资等各领域,巧妙运动多种手段,限制日本对我国的经济渗透。
当然,打经济仗的目的不是两败俱伤,而是迫使日本回到正确道路,在领土、领海这些问题方面端正态度,要通过以中国政府为主导的全国性抵制,迫使日本政府特别是右翼势力压制气焰,回到谈判桌上,和平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