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旅游文化
15034300000017

第17章 旅游建筑文化(1)

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基本艺术特征、历代建筑艺术风格;

2.掌握中国古典建筑的类型及代表性建筑;

3.体会各类古典建筑所蕴涵的浓厚的传统思想及文化精神;

4.体会近代“海派”建筑与现代建筑的文化精神,掌握现代建筑的代表性建筑;

5.明晰中国建筑的旅游市场潜力,挖掘古建筑的旅游价值。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56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根据东西南北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的差异,根据不同地区产有的不同建筑材料,按照各自生产和生活的不同需要与习惯,创造了互不相同的建筑,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建筑风格。

一、中国传统思想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涵盖四大方面,即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价值系统;自强不息、豁达乐观的民族心理;观物取象、整体直觉的思维方式;超越宗教、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中国古建筑作为文化语言的一部分,不仅处处展现着鲜活生动的身影,而且作为中国艺术的一部分,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传统观念,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性格,表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伟岸而俊秀、博大而亲切、神秘而浪漫的特征。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最早由庄子阐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和道德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自古以来,始终认为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天、地、人是一个整体,即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古建筑充分体现了这种观念。中国古建筑和自然环境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融合的,并借助于自然环境,以构成视野广阔、富有生气的画面。

中国古建筑这种崇尚自然的趋向,在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园林的气质与中国绘画极为相似,虽寄情思于山水,却超乎山水本身之外。无论是曲折的池岸、弯曲的小径、自由多变的假山,还是点缀其间的亭、台、楼、榭都并非大自然的单纯模仿,其中妙想联翩、天机灵运、随时而迁,融进了人的再创造,所构成的是一幅幅流动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天然图画。

2.敬天祀祖的礼制观念

中国的礼制思想,有一个重要内容,即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大量坛庙建筑的出现,正是体现了这些观念。所谓“左祖右社”,即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神,稷为五谷神。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五谷神的地方。平常百姓家则建造祠堂,用来祭祀或供奉祖先等。

3.皇权至上的等级观念

中国古建筑始终以现世的君权为核心,渗透着中国人的伦理观念。皇宫是皇权的象征,因此在皇宫的设计上,充分体现出皇权至上的思想。城市是封建统治的政治中心,所有建筑不论大小通常按礼制来建设。这些建筑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街道纵横正直,方格严整,全城对称均衡,外廊方正,如明、清的北京城,唐代的长安城,都充分体现了这种观念。

4.以家长为中心的家族观念

在以儒学思想为主要统治思想的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上至君臣,下至每一个家庭,都很强调孝悌及尊卑秩序。这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也有深深的痕迹。

中国最典型的住宅型制是四合院,分前、后院,前院设辅助用房,后院中轴线上设堂屋,是院中规格最尊贵的建筑,是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和举行家中重要礼仪的地方。然后依次是长辈、晚辈住房。可见,住宅与宫殿的布局原则是一致的。中国传统建筑的这种伦理观念延绵了几千年,贯穿于一切建筑的形制中,这正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这棵繁茂的大树上极为美丽的一个枝丫,它与欧洲建筑、******建筑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又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历史最久,范围最广,成就最为辉煌。中国古代建筑可以从近百年上溯到六七千年以前的上古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时期。其中封建社会是我国古代建筑发展成熟的主要阶段。

(一)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土地层上挖掘洞穴,作为居住之所。从全部挖掘在地面以下的“袋穴”上升到半地下的“浅穴”;从露天的****到用树枝等在****上搭盖遮蔽风雨的棚罩,人们逐渐积累了对黄土地层的认识和夯筑的技能,并从搭盖****顶盖的过程中积累了对木材性能的知识和加工的经验技巧。****周围积土培实,以防地面水流入穴内;顶盖上留出洞口,以便排烟通风等。这些措施,逐渐形成了某些固定的屋顶形式。在南方某些低洼或沼泽地区,也从巢居逐步发展出桩基和木材架空的干栏构造。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等可以看到,当时的聚居点已经是有规模的形式,其中显然已经能分出居住、烧制陶器、墓葬等区域范围;居住区的中心有一座大房子,居住区外围有宽而深、类似城墙功用的壕沟作为防护。

总之,在原始社会,人们已基本掌握夯筑技术和木材加工技巧以及某种简单成型的建筑形式,中国古代建筑开始萌芽。

知识链接

南巢北穴

大致来说,北方先民选择住洞穴,南方先民选择住巢。当然原始人类也不是见洞就住。他们通常会选择一些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便利的洞穴,如朝南或朝东向阳的位置,进出方便,空气流通;洞内有较大的空间,能容纳相当数量的人口;洞土不太潮湿;洞穴坚实,不容易坍塌;洞前开阔;最好靠近水源和食物资源,便于生活,又能防范野兽侵袭。人类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发挥出其天生的适应本能,这也是人类能长期繁衍而不像某些珍稀动物那样灭绝的原因之一。

巢居在适应南方气候环境特点上有显而易见的优势:远离湿地,远离虫蛇野兽侵袭,有利于通风散热,便于就地取材、因地建造等。可以说,“巢居”是我们祖先在适应环境上的又一创造。原始社会的“巢居”、“穴居”在长期历史环境的变迁中,受社会、自然、文化等多种条件的制约与影响,一步步将华夏民居建筑演绎成一部璀璨的史诗。

(二)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形成阶段。商代早期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从柱基的排列可以判定它是以木结构为骨架的,其布局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廊院的面貌。根据考古的发现,中国传统院落式建筑群的组合最迟在商代早期已经开始定型,当时房屋多为高台建筑或干栏式构造,出现了井干式结构的墓室,传统木构架的主要形式已经初步形成,拥有较成熟的夯土技术。

西周时期,城市和建筑有过严格的规模等级,一般认为战国时流传的《考工记》记载的就是周朝的都城制度。陕西岐山凤雏遗址是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瓦是西周建筑的突出成就,从陶器发展而来的制瓦技术使建筑脱离了“茅茨土阶”的简陋阶段。

春秋时期,出现了建在高大夯土台上的诸侯宫室,以宫室为中心的城市格局也具雏形,夯土筑城成为当时一项重要的国防工程。

(三)封建社会

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建筑也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铁器的广泛使用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新兴的地主经济逐渐取代了奴隶主经济。新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当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从而使战国时期的城市规模比以前更宏大,高台建筑更为发达,并出现了砖和彩画。

秦汉的建筑发展较以前各代更为迅速,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就是在秦汉时期基本形成的。秦汉时期,天下统一,建筑具有“威四海”的精神统治力量。于是,产生了巨大华美的宫室和台榭楼阁。著名的阿房宫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虽然现存的阿房宫遗址只是一个横阔1000米的大土台,当时的建筑已“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但还是能大致看出主体建筑的规模。而且,秦汉时期,我国古代建筑的许多主要特征都已形成。建筑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和后代的建筑非常相似。建筑平面和外观日趋复杂,高台建筑日益减少,楼阁建筑逐步增加;从东汉的画像砖、明器和石阙上,可以看到种种斗拱的形象,虽然当时的斗拱形式很不统一,远未像唐、宋时期那样达到定型化程度,但其结构作用已经形成,即为了保护土墙、木构架和房屋的基础,而用向外挑出的斗拱承托更宽的屋檐。木建筑结构的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方法已十分清晰。屋顶形式也多样起来,以悬山顶和庑殿顶最为普遍,攒尖、歇山顶也已应用;砖石建筑和砖券结构有了较大发展,主要体现在墓室建筑上。城市规划将宫室、园囿、官署等置于城的北部,民宅则位于南部,汉末营建的邺城成为后世都城规划的参考原型。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迭起,宗教成为人民精神的寄托,统治阶级也利用宗教作为精神统治的工具,修建了大量的塔、寺庙、石窟等,丰富了中国建筑形式。南北朝时期的工匠创造出灿烂的本土化佛教建筑和艺术,为隋唐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遗留的唯一建筑实例是砖构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这时开凿的石窟留存甚多,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等。石窟中浮雕的许多殿堂等建筑形象,也足以说明当时建筑的发展状况。另外,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琉璃瓦这种建筑材料,对以后宫室建筑的装饰有很大影响。

隋唐至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到唐中叶开元、天宝年间达到了极盛,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和提高。

元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境内宋、金、西夏诸政权之间对峙的局面,实现了全国大统一。在建筑方面,各民族文化交流给工艺美术带来了新的因素,使中国建筑呈现出若干新趋势。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大量使用减柱法,但是正式建筑仍采用满堂柱网。这一时期喇嘛教建筑有了新的发展。但是,汉族传统建筑的正统地位在此时期并没有被动摇,并继续发展。官式建筑斗拱的作用进一步减弱,斗拱比例渐小,补间铺作进一步增多。第二,受蒙古族传统的影响,在元朝的皇宫中出现了若干盝顶殿、棕毛殿和畏兀尔殿等,这是前所未有的。第三,建筑装饰在继承宋、金的传统基础上,又吸收了中亚建筑的手法。元代也是琉璃瓦的重要发展阶段,琉璃色彩趋向多样化,同时砖雕比较盛行,元代建筑首先改造了原有的瓦条屋脊形式,替之以砖作为屋脊。这一创举,大大节省了工力。从此以后,砖雕已由建筑基座部分转向屋顶以及其他部分,正式走上了建筑装饰的道路。

明清时期的建筑,沿着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道路继续向前发展,获得了不少成就,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高度发展的阶段。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城市建设除都城南京、北京外,出现了若干新兴的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城市及地方城镇。南北方城市根据地区、气候、地形等条件的不同,在布局上显示出各不相同的特色。第二,建筑群的布局更为成熟,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来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第三,明朝宫苑、陵寝的规模都很宏大,而清朝的离宫园林,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超过明朝。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明清时期兴建了大量的祠祀建筑,不但在都城内修建许多大型坛庙,各地方也建造了大批祠庙和表彰封建道德与功绩的牌坊、碑亭等。第四,由于经济的发展,地方建筑也随之发展。在城镇和乡村中,增加了很多书院、会馆、宗祠、祠庙、戏院、旅店等公共性的建筑。第五,明清时期已经开始采用“千斤顶”、多刃的“刨子”、“手摇卷扬机”等简单器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木结构经过元朝短时期的变动和酝酿,到明朝又趋于定型化。第六,由于砖生产的发展,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砖雕技术已很娴熟。此时,还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无梁殿,但多用于防火建筑。同时,琉璃面砖、琉璃瓦的应用更加广泛,技艺更加精湛。

知识链接

斗拱

斗拱是中国建筑中特有的构件,是屋顶与屋身立面的过渡,也是中国古代木构或仿木构建筑中最有特点的部分。斗拱还是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多用在较高级的官式建筑和皇家建筑中。据记载,斗拱的产生可追溯到周代末年,但直到秦代还都只有零星记载。汉代时,斗拱应用才多了起来,成为很多建筑上的重要木构件。斗拱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斗、升和矩形的拱及斜放的昂等构件组成。明代以前,斗拱主要是作为结构构件存在,对建筑的构架起着较为重要的承重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明代以后,斗拱的承重作用逐渐向装饰性作用转变,清代时,基本只作为装饰件了,并且只有宫殿、庙宇等建筑还在使用,以显示皇家与神佛的威严与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