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红星二场志
15063500000143

第143章 人物传

一、人物传

王德(1927~1952)

王德,男,汉族,河北省良乡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战士、班长,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旧社会,祖孙三辈都给地主扛活,他的祖父扛活40年,父亲扛活24年。王德从小就给地主扛活,一直扛了14年,挨打受骂,饥寒交迫。1948年,王德被国民党部队抓兵,仍没有摆脱受虐待、受压迫的命运。1949年1月,王德于北京和平解放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部队转战华北,挺进西北,经过部队开展的几次诉苦运动,王德认识到阶级仇恨根源,提高了思想觉悟。部队进疆时,王德主动报名,担负起徒步赶骡马进疆的任务,历尽艰辛到达目的地,圆满完成任务,立大功1次。随后参加剿匪护政、修渠生产。

1950年在冬训文化学习时,王德当选为学习模范。他利用晚上睡觉时间补上白天因爆破工作耽误的文化课,坚持学习、读书、看报、记日记。

1951年修红星一渠时,王德担任爆破任务,是四十七团炮兵连七班班长,他和战士们一起打炮眼,干活总是在最前面,收工总在最后面。每天待战友们收工后,王德给工地所有的炮眼里装药、放炮炸石、撬石。夏天,王德利用午睡时间去帮石城子的维吾尔族老乡割麦子。1951年10月底的一天,天山上下了一场大雪,王德主动向排长建议:利用清晨部队未上工时间,去撬碎石、清出打炮眼地点,能加快进度、节省劳力。王德连续干了4个早晨。当时天气寒冷,气温在零下30℃左右,王德拿撬杠的手冻得沾在铁撬杠上了,他用劲一拉,手掌上沾掉一块皮,他仍坚持工作,并使出浑身力量撬石头,出了一身汗,手上流出来的血和汗在铁撬杠上冻成了冰块,待部队上工时,他把打炮眼的地点也清理完毕了,吃过饭后,他又和战友们一起干活。

在修渠开山炸石劳动中,王德改进了导火索,将原来的导火索改制成小导火索,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安全性。王德在战友姚炳荣创造的“连环爆破法”的基础上,利用崖形位置,线状散打炮眼,创造了“拉山爆破法”,1炮能炸下30~40立方米石头,功效提高8~10倍。在有危险的劳动中担任班长的王德,身先士卒,自己去干,不让战友们干。王德在1951年生产第一阶段总结时立二等功,第二阶段总结时被评为一等功臣,第三阶段又立了特等功,在全年总评中获得十六师劳动模范称号。

1952年4月的一天,王德去撬山崖上炸松的山石,被滚落的巨石砸掉一条腿,不幸牺牲,终年25岁。次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在新庄子为王德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并将其安葬在哈密大营房东面的墓地。

许恒通(1923~1978)

许恒通,男,汉族,河北宁晋县人,1923年出生,初中文化程度,1939年2月参加八路军,194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许恒通1960年8月任红星二农场副场长,1962~1968年任红星二农场政委,1969年调博州农五师工作,1971年离休,1978年在湖北孝感病逝。

张礼臣(1910~1980)

张礼臣,男,汉族,1910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郧西县凤凰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给地主放牛,打长工,备受剥削和压迫之苦。1945年被国民党部队抓兵,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时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1955年,张礼臣先后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评为学习模范1次、守备和生产模范1次、模范党员1次。其中,在1950~1951年剿匪期间,张礼臣在四十七团一营二连任战士,担负看守弹药库的重任。冬季,张礼臣顶着刺骨的寒风,彻夜不眠,坚守岗位,巡视仓库,抓获1名企图偷袭弹药库的土匪,保证了库房弹药的安全。张礼臣除了晚上看守库房外,白天他还参加盖房、种菜等劳动。在1952年修红星渠时,张礼臣是上山打石头的战士,每天黎明开工,半夜回队休息;中午,战友们休息,他却爬上山崖去割条子、编筐子、抬把;节假日,他还上山砍十字镐把,送给挖土方的战友。在1953年开荒建场时,张礼臣参加平地、打埂、挖排碱沟,收工回队后,还挑起担子业余积肥料。1955~1960年,张礼臣连续6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其中,1958年春季挖排碱沟大会战中,张礼臣是全连工效最高的个人。在“苦战百日过黄河运动”中他超额完成62.5个工天,完成任务的172.7%;在“苦战六昼夜的积肥运动”中,他日积草肥13.5吨,是日定额10吨的135%。当年他还业余积肥138立方米,加工处理成275吨优质肥料。1958年被评为优秀党员,树为红星二场“七面红旗标兵”之一。在1959年突破劳动定额“向国庆献厚礼活动”中,他以完成定额的213%的成绩在全场领先。在当年中秋节的夜晚,张礼臣所在的红星二农场六队干部职工都在欢度佳节,张礼臣却去割草了。连队派人去叫他回队过节,去找他的人叫不回他,就和他一起割草。消息传回连队,同事们都拿上镰刀到草滩割草去了。队长、指导员无法劝回大家,也去参加割草了。张礼臣全年超额工天240.3个。1960年,张礼臣在挖土碱工作中,创造了日挖土碱101立方米的最高纪录,是定额的10倍。在攻战大土方工程中,50岁的张礼臣日挖土方153立方米,是定额的10.32倍。在平地工作中,他每天完成的工作量是定额的8倍。与张礼臣一起干活、比赛的人都心服口服,钦佩地说:张礼臣真能干!1961年,张礼臣从红星二场六队调到五队,五队的领导考虑到张礼臣年纪大,搞积肥工作吃力,想把他调去种菜。他说:“我是个共产党,不能往后退缩,积肥工作我搞了多年,轻车熟路,还是让我搞积肥工作吧。”春季劳力紧张,张礼臣又提出把积肥的3个人抽出2个人去支援农业春播,他一个人担任着2个牛棚、2个羊圈、2个厕所的出粪、垫土工作,积肥625吨,处理肥料215吨,完成全年定额的1.68倍。

1962年,张礼臣坚持积肥8年,创造了5年完成8年零10个月的成绩,被兵团评为二级劳模。1962年以后,他又多次被评为五好工人。

他是副班长,在开展文化学习时,张礼臣买回铅笔、本子送给大家学习,把自己节省下来的新袜子、新衣服给同志们穿。他从来没睡过中午觉,利用休息时间帮大家修理工具。1963年春季挖排碱沟,沟里有50多厘米深的水,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张礼臣第一个跳下去,张礼臣在沟里挖、让同事在岸上倒土,日挖土方16立方米。在水里干了一个星期,脚、腿上被碱水蚀裂了许多血口子;同事们送给他两句话“艰苦朴素张礼臣,忠心耿耿为人民”。当年4月,张礼臣被农五师哈管处树为“标兵个人”。

1980年1月21日,即将离休的张礼臣不幸病逝,终年70岁,葬于红星二场场部以西高堡墓地,立有墓碑。张礼臣参加革命后,对共产主义事业赤胆忠心,对战友同事热情诚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党交给自己的战斗、守备、生产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他担任积肥工作中,任劳任怨,苦干加巧钻,不仅积制了大量有机肥,为改良土壤创造了条件,而且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积制肥料经验并在全场得到推广,为红星二场治理盐碱,改良土壤,增加粮食单产做出了贡献,深受领导和职工群众的爱戴。

王顺全(1920~1982)

王顺全,曾用名王树声(生)、贵粮,1920年出生于河北省安国县曲堤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王顺全7岁时开始帮家里拾柴,10岁时开始给地主扛活。1933年,14岁的王顺全开始在村小学堂学习,1935年开始在县城一家杂货铺当学徒。1938年4月在家乡参加八路军抗日救国,先后任晋中、晋西军区修械所警卫连战士。1940年4月至1943年5月任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炊事班、运输排战士。1943年5月调冀西军区直供科运输连;1944年2月任晋察冀边区机动旅战士。1945年4月至1947年6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供给部运输连战士、教导旅采办处司务长;1947年7月任教导旅粮秣科见习科员。1948年8月任教导旅三团(六军十六师四十八团)供给处粮秣员,当年王顺全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王顺全参加了晋察冀万县边区黄土岭战斗、延安保卫战、瓦子街战斗、洛川战役、西府战役、荔北战役、大荔战斗、扶眉战役、兰州皋兰山战斗等重大战役战斗。担任战勤运输员和战勤粮秣员的王顺全,在残酷的战斗、艰苦的环境中,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积极地想办法,完成上级交给的战勤任务,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1950年3月,王顺全随部队进疆后,担任十六师四十八团生产股副股长。1951年1月调任六军十六师司令部生产办公室科员。1952年7月任十六师劳改大队大队长,1953年3月任十六师四十七团生产大队副大队长。在工作中,王顺全积极钻研农业技术,为屯垦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1955年至1957年6月,组织上送王顺全到新疆八一农学院农经系专修班学习农业专业知识。1957年7月王顺全任红星二分场副场长,1958年3月任红星二分场养畜队队长兼指导员,1958年7月任红星二分场副场长,1959年任农五师红星二农场副场长、党委副书记,1960年3月调到农五师博乐管理处十一农场任场长、党委书记;1961年10月任农五师农校副校长;1962年5月任农五师红星二牧场政委、党委书记;1971年1月任哈管处二一四团第二政委;1975年6月任哈密地区农垦局红星二场场长、党委副书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王顺全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抵制和不屈不挠的斗争。1976年6月19日,王顺全调任哈密地区农牧局副局长;1979年10月任哈密地区行署农林局(处)副局(处)长,1981年7月离休。

王顺全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82年4月11日9时40分在哈密逝世,终年62岁。

杨万余(1916~1985)

杨万余,男,汉族,1916年9月出生在甘肃省通渭县杨家村。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随军进疆。1956年12月1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军后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副连长、副指导员等职。

1952~1955年,立二、三等功4次,后来曾多次被评为师、团模范党员、先进工作者、先进生产者。1956年,出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治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57年,被评为兵团一级劳模,出席了全国水利、农业工作代表会议。

杨万余在四十七团(十三团)养畜队担任饲养员,踏实肯干,创造性地贯彻各种技术措施,做出突出贡献。1956年,他管理母猪20头,成活率99.2%。1957年他管理母猪27头,繁殖率创造兵团新纪录,仅劳动工资一项就为国家上缴利润7500元以上。

杨万余对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为了把猪养好,他起早贪黑,不顾疲劳,有一次猪发生传染病,他冒着寒冷,连续20余天未好好睡觉,使猪群没有受到损失。兵团规定一个人管理母猪定额为20头,他却管理了54头,完成兵团定额的270%。

为提高繁殖率,他狠抓母猪的饲养管理,在母猪怀孕期间,注意饲料调剂,适当增加含有钙、磷等多汁饲料。为保证成活率,他一方面用筐子将小猪收起来;另一方面给小猪生火取暖,注意接生时的卫生消毒。杨万余担任养猪组长,热心地将自己的养猪经验介绍给其他同志,经常督促大家打扫圈舍,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提高猪的成活率。

在“文化大革命”中,杨万余曾受到迫害,但他始终坚持真理,是非分明,表现出一个老模范应有的品质与气节。

杨万余团结同志,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克己奉公,顾全大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边疆的屯垦事业。

杨万余1985年逝世,终年69岁。

王耀群(1910~1986)

王耀群,男,汉族,1910年1月8日出生在江苏省邳县岔河公社黄庄村,1986年12月因病逝世,享年76岁。王耀群是全国甲级战斗英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特等工作模范、中国共产党模范党员。

王耀群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在陕甘宁边区参加过大生产。1948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职校校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红星总场葡萄场副场长、四分场场长、红星二场副场长。1980年2月离休。

王耀群忠于革命,忠于人民,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功绩卓著,他曾先后荣获过练兵模范、思想带兵模范、战斗互助模范、爱民模范、模范学员、模范干部、模范党员等光荣称号;在战斗中,立过大功和特等功;生产中,立过一等功;他是战斗英雄班班长、模范排排长、模范休养连连长。1950年,他光荣地出席了全国首届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并参加国庆周年观礼,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的亲切接见。

王耀群出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他的父母在饥寒交迫中挣扎,无力养他,忍痛将他卖了。王耀群的养父家也缺衣少食,王耀群从小就给地主打长工,以后又被日本侵略军抓去当劳工,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马夫、挑夫、伙夫。

1948年10月在荔北战役中,王耀群获得了解放,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

王耀群参加过解放大西北的渭北战役、扶眉战役、兰州战役、英勇杀敌、屡立战功。在1949年渭北战役中,担任副班长的他带领剩余的5名战士,冲入敌人阵地纵深,牵制敌人一个营的兵力,巧妙组织火力,声东击西,连续打退敌人4次反扑。机枪打红了,手榴弹甩完了,他们就从敌人尸体堆里拣武器再打,打得敌人晕头转向,赢得时间,保证我军主力占领有利地形,为决胜创造了条件。在屯垦戍边建设军垦农场的艰苦岁月里,王耀群艰苦奋斗,锐意进取。1957年,他已是年近半百的领导干部,还和同志们一道,不怕春寒,赤着脚,在冰水中平地、播种、插秧,亲自探索在盐碱地区夺取水稻高产的经验。1960年,他第二次来到红星二场,主管畜牧业生产。在以后的20个春秋里,他不避寒冬炎暑,总是早出晚归,全场每个畜圈都撒下他辛苦的汗水,每块放牧地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经常和牧工们一起喂猪、放羊、接崽、育羔,谈话聊天。他常说:“熟悉情况,了解同志,工作就做好了一半。”他参与领导红星二场畜牧业的布局建点,亲身参加红星二场近田养畜、以畜养田、夺取农牧双丰收的战斗历程。红星二场获得的各种荣誉里都渗透着王耀群的心血和汗水。

“文化大革命”中,王耀群坚贞不屈与“四人帮”做斗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大无畏精神。他衷心拥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坚定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他离休后,不顾年老多病,经常和年轻人谈心,讲旧社会穷人的悲惨生活,讲革命斗争的故事,教育年轻人珍惜今天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为新一代的茁壮成长尽心尽力。

王本义(1910~1987)

王本义,男,汉族,1910年出生于四川省渠县奇龙嘴村一个贫苦的雇农家庭,少年时代其父母被国民党反动派逼死,靠理发维持生计。王本义从青年时代就开始投身于革命。

1933年9月,王本义自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四方面军四军三十二团一营营部任理发员。1935年5月,在红一方面军十师十团一营一连任理发员。1936年3月,在陕北红一方面军十团东渡黄河北上抗日。1937~1943年底转战山西、河南、河北、山东;1944~1949年底转战西安、兰州、酒泉,先后调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一旅十八团、教导旅一团二营;1950~1953年,随六军十六师四十六团二营进驻新疆哈密、巴里坤;1953~1958年在农五师十三团工作;1958~1979年,在红星二场农机耕作队工作。1979年10月离休。王本义先后担任过通信员、理发员、副排长、排长、司务长、管理员等职。

王本义1933年9月参加红军后,于同年12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3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本义在革命战争年代,参加了红军长征,爬过雪山,走过草地,参加过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和一系列重大战斗、战役。1948年2月,王本义参加瓦子街战斗,右腿负伤仍英勇顽强地战斗;同年4月,参加洛川战斗。1949年8月,参加兰州皋兰山战斗。1950年进疆后参加天山剿匪战斗。

王本义自1986年8月患肺癌以后,先后在哈密红星医院和新疆军区总医院治疗。在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医院和领导给他安排了较好的医疗条件,王本义于心不忍,不愿意享用。他说:“住这么好的病房,用这么好的药,不行!红星二场还很穷,钱要用在刀刃上,用在农场建设上,不要给我这样安排,我回红星医院治疗就行了。”

1987年1月30日13时10分,王本义病情恶化,抢救无效,在红星医院逝世,享年77岁。葬于哈密312国道以北、哈(密)巴(里坤)公路东侧墓地。

王季龙(1916~1987)

王季龙,男,汉族,1916年2月出生于陕西省绥德县王家川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4年春,绥德农民运动蓬勃兴起,王季龙担任村赤卫队队长。同年8月,经崔正杰(地下共产党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先后任团县委组织部长、团县委书记等职。12月,陕北苏区先后遭陕北军阀井业秀、高桂滋“围剿”,共产党人和进步群众惨遭迫害,王季龙与县里其他同志转移至清涧县左家山,继续坚持革命斗争。1935年春,刘志丹率陕北主力红军歼灭阎锡山部1个旅部和1个整编团,斗争形势好转,王季龙和同志们乘势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发展壮大根据地革命力量。

1935年8月,王季龙经中共绥德县委秘书长高农斧介绍,转为中共正式党员;9月,调任绥德县警卫营政委;12月,警卫营并入战斗团,王季龙调任该团一营教导员,不久,随部队配合红十五军团,进行响水、波罗、横山一带的北路战役。1936年春,战斗团与米脂游击师、清涧红四团组建红二十八军,军长刘志丹,政委宋任穷,王季龙先后担任三团党总书记、政委、一团党总书记等职。随后,他参加了葭县阎空峁、神木县高宗堡锡山战斗和东征战役。后调任一团党总支书记兼任四连政治指导员。部队返回陕北根据地后,经过40天的休整和补充兵源又挥师西进,攻占定边、盐池、玉旺、三城堡等地。在连续的战斗里,王季龙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积劳成疾,坚持不下火线。后王季龙任二十八军三团政委,参加了支援西路军的一系列战斗。

抗日战斗爆发后,红二十八军缩编为八路军一二师七一六团,团长宋时轮,政委廖汉生,王季龙任团政治处教育干事,随后部队开赴雁北作战,王季龙率二营部分官兵赴雁北地区做群众工作,部队与当地群众很快结下友情,并纷纷送子弟参军抗日。二营因此扩编为2个营。不久,王季龙调任宋时轮支队一营教导员。王季龙同营长唐家礼率部在大同一带活动,扩大了一个新兵连,组建了一个机枪连,成为一支有较强战斗力的新军。1938年6月与四纵队汇合,到达平西。8月,部队与日伪军在茬盆湾激战,王季龙指挥四连6挺机枪,用猛烈火力将敌人压在山脚,后几次冲锋,全歼日军一个营,生俘日寇360余名,缴获轻重机枪14挺,长短枪270余支,子弹3万余发及大批军用物资,受到纵队司令部的通电嘉奖,同时被任命为四纵队三十六大队政委。

1939年11月,王季龙担任新编挺进军九团政委,1940年3月,日寇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王季龙和团长黄光明率九团主力军赶到张家庄、齐家庄一线伏击。激战2个小时,歼敌260余人,敌一路指挥官缘川中佐被我军击毙。16日,王季龙率部追击溃逃之敌,路遇134名日军押运的200余头牲口的辎重队伍,战斗打响后,敌弃物逃跑,王季龙命一、三营主力将其团团围住,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经过拼死厮杀,敌军130余名被我军歼灭,缴获轻重机枪9挺和其他枪械64支,给“扫荡”之敌以沉重打击。自此,“平西老九团”名声大振,日伪军闻风丧胆。

1940年8月,王季龙率九团奉命参加“百团大战”。对冀家庄、石门、桃花堡、道拉嘴、洪桥等敌据点同时发起攻击,先后拔掉5个据点,歼敌300余人,缴获各种枪械153支。

1941年,王季龙调延安军政学院学习,翌年转入中央党校一部。1944年9月毕业,回九团任政委。部队驻防洛河川樵夫峪一带,一边练兵,一边参加大生产运动。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王季龙调任绥德军分区司令员。1946年任延属分区独立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王季龙任西北野战军教导旅二团团长,1947年3月,胡宗南集中30万兵力,对陕甘宁边区发动进攻。王季龙率二团与敌编二十七师血战7天7夜,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胜利完成了掩护党中央机关和群众转移任务。接着,率部参加青化砭伏击战,沙家店战役、瓦子街战役及荔北战役。

1949年1月,全国解放军统一编制,王季龙任西北野战军六军十六师四十七团团长。9月,新疆和平解放后,王季龙率部从酒泉乘飞机到达迪化。不久王季龙调任二十二兵团二十六师政治委员。他在二十六师工作期间狠抓了对起义官兵的团结教育工作,在部队广泛开展民主诉苦运动,使广大起义官兵思想觉悟和阶级觉悟大大提高。部队投入生产,七十六团少数坏分子借生产中遇到的暂时困难煽动部队,组织暴乱,王季龙提前发现,揪出了叛乱主犯,使部队免遭损失。他和起义将领、二十六师师长罗汝正工作上配合默契,团结合作,被传为佳话。

1954年12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王季龙先后担任兵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兵团党委副书记、第四书记,自治区党委委员、新疆军区党委委员。

1959年,在“反右倾”中王季龙两次受到不公正的批判。1963年4月12日,兵团党委全体会议决定,给予王季龙留党察看、撤职、降级处分,并定性为“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错误”。1964年9月,王季龙调回陕西省工作,任陕西农建十四师师长。此后,他先后担任了陕西省农委副主任,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群众组织关押批斗。

1980年,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发出45号文件,对王季龙两次受到不公正批判问题给予“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并决定撤销原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于1963年4月12日所做出的《关于对王季龙同志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错误的处分报告》。

1987年6月29日凌晨,王季龙因肺气肿病情恶化,抢救无效,在北京三一医院逝世,终年70岁。

张玉生(1927~1987)

张玉生,男,汉族,山东菏泽人,1927年1月出生,1943年9月参加八路军,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1月张玉生任农五师红星二农场政委,1963年11月任哈密管理处副政委,后任农五师政治部副主任、五十团政委,1980年2月任哈密地区农垦局党委副书记,1983年10月至1986年7月任农五师副政委,1987年去世。

秦兴政(1909~1990)

秦兴政,男,汉族,1909年11月24日出生于四川阆中县第四区保马乡玉龙村(今阆中县扶农乡四村五队)的一个贫农家庭。1933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秦兴政童年时代因家中贫寒未能上学,16岁时开始给地主放牛,1930~1933年给地主打长工种地。1933年7月参加红军在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五团二营五连当战士,1935年11月在三十一军九十三师师部当通信兵。1938年2月在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通讯连、济南军区一分区任上士、排长。1943年10月~1949年8月在(河北平山县)中央供给部管理科任工作员、班长。1949年8月调到西南川干部队,1950年3月任四川阆中土产公司售货员,1952年10月调到四川南充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学习,1954年任四川阆中县人民法院看守所所长,1956年1月由组织派遣从四川押送劳改犯人进疆,在农八师石河子、农五师劳改队任队长,1957年10月在农五师红星二场干部队种菜,1959年11月在红星二场一队工作,1976年9月离休。后被安置在哈密地区干休所。

在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秦兴政与红四方面军的战友们一起两次爬雪山过草地,历尽了千辛万苦,胜利到达陕北,接着又东渡黄河,北上抗日,转战于华北。在这期间,秦兴政参加过两次南泥湾大生产,并在中央供给部工作3年。在解放战争中,他随军南下,进军西南,出生入死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他身上多次负伤,特别是手臂受伤成为三等一级残废。全国解放后,他遵照中央指示转业到地方工作。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他刻苦学习文化,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秦兴政1956年调到新疆工作之后,在30余年的边疆生活中,他克已奉公,任劳任怨,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五好党员、五好工人、先进工作者。

秦兴政处处以一个共产党中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能上能下,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他担任劳改队队长,工作一丝不苟,事事以身作则,带头苦干;在红星二场干部队负责种菜吃苦耐劳,经常披星戴月、加班加点地工作。

他待人诚恳,作风正派,与群众打成一片,经常和职工群众谈心,热心帮助落后职工,主动协助连队领导搞好工作,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严于律己,从来不以老革命自居,更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20世纪50年代,他全家6口人,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拒绝了组织上给予的生活补助。他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处处注意节约,从不要求特殊照顾。80岁高龄时,仍然坐班车到农场办事;在医院治疗时,他坚持不用名贵药品,即使在病重期间,他考虑到春播生产大忙,坚持不让子女向农场领导打电话;当他得知自己病危之后,主动留下遗言,过世后一切简办,请求将遗体火化。

秦兴政因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经住院治疗,医治无效,于1990年4月22日凌晨2时15分在哈密地区干休所逝世,享年80岁。秦兴政遗体火化后,骨灰安放在哈密烈士陵园。

王富秋(1928~1992)

王富秋,男,汉族,山东商河县人,1928年3月30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1947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政工师职称。

王富秋于1936年1月开始在山东商河赵魁元庄上小学,1939年8月在赵魁元庄种地务农,1946年3月开始担任商河县赵魁元庄的民兵指导员,1947年2月参军,任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三团教导队班长,1947年9月任渤海军区教导旅三团宣传队班长,1948年1月在二军六师十八团团部任警卫员,1949年4月在二军六师教导大队三中队任学员,1949年11月任二军六师十八团三营机炮三连副政治指导员,1951年1月任六师十八团劳改三中队政治指导员,1953年4月任农二师六团建设队政治指导员,1955年5月,任农二师水利工程处二大队六队政治指导员,1956年4月任农二师水利工程处四大队副政治教导员,1958年2月任农二师塔里木一场团委书记,1958年11月任农二师塔里木二场一分场教导员、人事科副科长,1959年2月任农五师红星一牧场政治处副主任,1961年6月任农五师红星一牧场、伊吾军马场副政委,1973年12月22日,任兵团哈管处二一四团副政委,1975年7月任哈密地区红星二场副场长,1984年2月任兵团哈管局红星二场政委、党委书记,1986年6月任兵团哈管局巡视员。

王富秋的童年生活饱受苦难,旧社会的剥削压迫使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勇敢地投身革命,18岁时入党,19岁参军,随军转战中原和祖国的大西北,1954年,部队在疆转业事,王富秋大都在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作战勇敢,不畏流血牺牲,于1952年荣立二等功;他工作勤奋,深受党组织信任和群众拥护。

王富秋因患巨血蛋白症,经多方医治无效,于1992年1月24日凌晨1时43分逝世,终年64岁。

贺广见(1932~1992)

贺广见,曾用名贺广建,字文斌,男,汉族,1932年6月18日出生于陕西省终南山以北蓝田县玉山乡后车贺村一个贫农家庭。1939年6月,贺广见先后在车贺村小学、玉山乡完全小学学习,1945年6月,在陕西蓝田县立初中学习,1948年6月考入陕西省立师范学校学习,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六军卫生干部学校留守处先后任学员、通讯员、警卫员。1950年2月任六军十六师政治部通讯员,同年5月调到哈密地委组织部先后任见习干事、干事、干部科长。1959年3月调任中共哈密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常委。1963年4月任哈密区专员公署办公室政策研究调研员、副组长,1966年2月任哈密县南湖公社党委书记,1973年5月任哈密县“文化革命委员会”政工组长,1974年6月任巴里坤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1976年3月贺广见调任哈密地区农垦局红星二场场长、党委副书记,1980年3月任红星二场党委书记,在工作中,贺广见坚持原则,认真落实知识分子、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1984年2月至1992年4月任哈密地区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农口党委书记,部长、副书记,行署党组成员。

贺广见因突发脑溢血,经抢救医治无效,于1992年4月14日18时30分在哈密病逝,终年60岁。

贺广见对工作认真负责,任人为贤,知人善任,作风民主,善于发挥别人的长处;他清正廉洁、立党为公、不谋私利,在他辗转于哈密各地任领导职务的几十年里,他的妻子始终在哈密地区供销社工作,从未给其调动工作。贺广见严于律己、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平易近人。

在“文化大革命”中,在极左路线的迫害下,贺广见历经磨难而不衰,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在从事组织工作和担任县、团场党政领导工作中,贺广见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端正,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干部。

齐景舜(1926~1996)

齐景舜,男,1926年7月出生,河北顺平县(原完县)人,初中文化程度,高级政工师,1940年5月参加革命,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齐景舜历任晋察冀边旅剧社班长、红星剧社音乐队副队长、教导旅宣传队分队长、宣传队副指导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文工队指导员、十六师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十六师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科长。1953年8月齐景舜任农五师干部部副部长、农五师十三团副政委、政委,1957年2月齐景舜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红星总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农五师政治部副主任、红星二场副场长,1975年6月任哈密地委党校校长、党校常务副校长。兵团恢复后,齐景舜于1983年6月任哈管局党委书记,1988年10月离休。1996年2月齐景舜因病在哈密去世,终年70岁。

齐景舜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参加过著名的延安保卫战、瓦子街战斗、青化砭战斗、屯子镇抗击战,后来参加过解放祖国大西北的历次战斗,1949年11月随六军十六师进疆,进疆后,在党的领导下参加了土改、剿匪以及开荒造田、建设农牧场等各项工作。1951年立三等功1次,1952年又因工作出色荣立二等功1次。

齐景舜自幼参加革命,几十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不怕困难,出生入死,顽强拼搏,表现了一个革命干部的高贵品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齐景舜工作积极、认真,努力人民服务。在兵团哈管局恢复以后,他担任哈管局重要的领导职务,在当时工作繁忙、日理万机的情况下,他日夜操劳,为哈管局各项事业的振兴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齐景舜平易近人,和霭可亲,宽容大度,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清政廉洁,不谋私利,刻苦好学,生活俭朴,始终保持革命干部和共产党员的本色。

齐景舜在革命生涯中,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历经挫折、磨难,但始终不渝地顽强工作,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风格。

韩志儒(1921~1998)

韩志儒,男,汉族,陕西长武县人,1921年11月出生,初中文化程度,1949年9月25日和平起义入伍,任六军十六师司令部参谋,1956年9月调农五师十三团司令部任参谋长,1957年2月至1963年3月任红星二农场场长,韩志儒非常关心群众生活,在1959年到1961年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十分紧缺,人的口粮定量每人每天375克的情况下,他发动群众,地头地边种南瓜、甜菜,伙食单位菜地种马铃薯,“以菜代粮”度荒年,保证全场职工吃饱肚子好干活。并大力发展畜牧业,吃肉不定量,弥补了粮食紧缺。

韩志儒对农场的发展胸怀大志,在农五师支持下,1960年开发北戈壁仅8个月时间开出4万多亩地,后因缺水,除只留下园艺三连近千亩耕地外,其余弃耕。韩志儒在红星二场任场长期间,吃苦勤奋,工作深入实际,他每天起早贪黑徒步深入田间,尤其是每年在小麦浇头水时,亲自去检查麦田灌水质量,并在晚上半夜三更组织机关干部亲自带队到各连队查灌水有无跑水情况。查跑水他很内行,他顺排水沟巡视,凡是排水沟水流大、有混水,就顺水追踪查到跑水缺口及责任人。他经常对干部职工讲:“干旱地区水是十分宝贵的,应认识到有水才有地,有水才有粮,要十分爱惜水,滴水贵如油。”

韩志儒忘我工作,艰苦朴素,从不计较私利,其妻分配在红星二场原一连当饮事员多年,直至一连调吐鲁番(红星三场)后,才分配到场托儿所工作。他穿着和职工一样,生活上和工人们共干同苦,他不会骑自行车又没有汽车等交通工具,他深入连队指导工作,需步行几十公里,起早贪黑忘我工作。

韩志儒在红星二场狠抓低产田改造,治理盐碱,实行两耕两灌,种植绿肥,培肥地力,夺得小麦稳产高产,使红星二场被自治区党委誉为“新疆的大寨”、“自治区的一面光辉灿烂的红旗”。

1978年6月韩志儒调任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垦局副局长,1982年8月至1985年1月任农五师副师长。1985年1月离休。

韩志儒因病于1998年6月22日在乌鲁木齐逝世,享年77岁。6月27日,根据韩志儒生前嘱托,其骨灰撒在红星二场三连东四斗条田。

杨振国(1928~1999)

杨振国,男,汉族,1928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晋县城关乡李家庄村一个农民家庭。杨振国从小在家务农。1948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教导旅、六军十六师炮兵营一连任战士,随解放大军西进,他牵着驮炮的骡子,行军打仗;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兰州战役时,杨振国参加了炮轰马家山的战斗;1950年在新疆哈密前山子剿匪战斗中,杨振国操作的山炮击中敌人的碉堡,为胜利开辟了前进的道路。1951年2月,杨振国任六军十六师(农五师)运输队班长,同年5月,杨振国因工作成绩显著,立三等功1次。在修红星渠时,他赶着马车拉石头,披星戴月,马不停蹄,在庆功会上戴上了大红花;1952年12月,杨振国带病坚持工作,克服困难,团结互助好,立三等功1次。1953年8月,杨振国驾驭的马车运输成绩突出,立三等功1次。1954年8月调农五师十三团(红星总场二分场、红星二场)三连先后任副班长、班长、排长。1954年12月,担任三连八班副班长的杨振国带领全班完成任务突出,全班当年超额513.5个劳动日,八班被评为二等功臣班,杨振国被评为二等功臣。他个人荣立二等功1次。

1955年4月,为了给水稻田储蓄足够的水量,三连领导决定让杨振国所在的八班在水量还较小的红星二渠东干渠上修筑拦河坝。杨振国脱掉棉衣,跳进冰冷的渠水中筑坝,冻得脸色发青,才上岸烤了几次火。在杨振国的带头、表率作用下,同事们也跳下水去跟着干起来,圆满完成了任务。当年4月底,杨振国带领八班在三连东一斗水稻田打田埂,他一个人装土供4个抬笆、8个人抬去用。同事们说:“我们的杨班长平时一个人劳动能顶2个人干。”

同年春天,杨振国所在的八班共11人,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了1100亩春小麦。麦苗出土不久,田里出现了碱斑,麦苗开始发黄变瘦。杨振国与大家扫除碱土,将地表踩实了,就松了松土。不久,杨振国发现松过土的地方,碱斑消失,麦苗返青,总结出松土防碱的经验措施,并制作防碱耙,在十三团、农五师推广。在给麦田浇水灌溉上,杨振国与同事们共同总结出“头水适时二水赶”以及按地形、水位的差异不同的方法浇水的经验。他们总结和推广的经验、耕作技术措施,有效地扭转了盐碱重泛、作物减产的局面。当年,杨振国班组在1100亩的盐碱地上取得了春小麦平均亩产154.75公斤的丰产,杨振国自己管理的108亩春小麦获得了亩产261.5公斤的高产,其中20亩单产达到300公斤。当年12月,杨振国被评为兵团二级劳动模范。

1956年4月,杨振国被国家农林部授予先进生产者称号,并到北京参加全国农林水利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

1959年9月,组织上派杨振国到哈密农五师红专学校学习。1960年12月,杨振国调往农五师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垦区红星十一场五连任副连长;1962年11月,任农五师红星十一场场部管理员;1964年3月任农五师八十四团四连连长;1978年1月任农五师八十四团水管站站长。1984年3月离休。

1999年4月9日,杨振国因修整房屋,意外受伤,经医治无效,在八十四团不幸逝世,终年71岁,葬于博乐农五师八十四团公墓。

田文祥(1932~2001)

田文祥,男,汉族,河南省郸城县人,1932年11月出生,1949年1月参加工作。1949年1月任河南省淮阳县李楼区丁集乡副乡长,1949年7月任河南郸城县圾寨区青年干事,1952年6月任兵团农十师七十四团生产大队七中队二分队分队长,1953年3月任兵团农五师生产大队四中队二分队分队长,1955年7月在兵团农五师速成学校学习,1957年10任兵团农五师红星二场干部队班长,1959年12月任红星二场九连副指导员,1960年3月任红星二场三连指导员,1963年8月任红星二场五连指导员,1966年10月调农五师待分配,1969年10月任哈管局红星一牧场作业站教导员,1971年12月任伊吾军马场二大队教导员,1973年6月任哈管局红星一牧场政治处副主任,1976年4月先后任哈密地区农场党委副书记、场长、书记,1984年9月任哈管局纪委兼红星二场党委书记,1988年11月任哈管局党委巡视员兼机关党委书记。1991年7月离休。

田文祥于2001年6月在哈密病逝,终年69岁。

李耀亭(1918~2001)

李耀亭,男,汉族,1918年8月出生于河北省完县(今保定)台鱼公社西柏山村的一个贫农家庭,1940年1月在本村参加青年抗日先锋队,任班长,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带领青年抗日先锋队集体参加八路军,在晋察冀三分区骑兵团步兵营三连二排一班先后当战士、副班长、班长。1942年10月至1946年4月,在骑兵一营营部侦察班担任侦察员。1946年5月至8月,在延安甘泉县洛河川教导旅二团特务连手枪一排一班任副班长。1946年9月至1947年12月,任教导旅二团侦察队一班班长。1948年1月至12月,先后任西北野战军六纵队教导旅二团侦通连手枪排副排长、排长、特务连副政指。1949年1月至9月,任第一野战军六军十六师四十七团二营四连指导员;1949年10月至1950年9月,任四十七团侦通连指导员。1950年10月至1953年2月,先后任四十七团政治处组织股副股长、直工股股长、政治处主任。1953年3月至1954年11月,任新疆军区农五师十三团政治委员。1954年12月至1956年9月,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1956年10月至1959年2月,先后任兵团乌河水利处三支队政委、建筑工程处独三团政委、农一师胜利七场场长兼政委。1959年3月至1962年9月任农五师红星一场政委。1962年10月至1975年4月,任兵团哈管处副政委。1975年5月至1979年2月,任哈密地区革委会副主任。1979年2月,任哈密行政公署副专员。1980年离休,1981年安排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省直干休所。

李耀亭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陕北赤梁、兰家河战斗中表现勇敢,到敌人据点云岩捉俘虏立三等功;在保卫延安七天七夜战斗中,深入敌穴侦察,共俘敌12人,缴获手枪2支,战马2匹;“五查”运动中立二等功,西府战役后“三评”时又立一等功。

李耀亭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12月26日凌晨4时,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逝世,终年83岁。

唐泉(1926~2002)

唐泉,男,汉族,1926年10月22日出生于四川省蓬安县杨茂村,1948年2月于宜川参加人民解放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四十六团文书、副指导员、指导员、组织股长、十六师政治部组织科干部助理员、组织科副科长等职。1956年7月任农五师十三团政治处副主任、党委副书记,1957年2月任红星二场党委书记、政委,1960年任兵团第五农校书记兼副校长,1961年任红星三场政委,1965年9月任红星一牧场党委书记、政委,1977年5月任红星医院党委书记,1983年8月离休,享受副师级待遇。

唐泉在革命战争年代转战陕西、甘肃、新疆哈密等地,在1948年10月洛川战役中立功2次,1949年8月兰州战役中立功1次,1949年10月被评为模范干部、模范党员。1949年11月随六军十六师进疆,在党的领导下参加了土改、剿匪以及开荒造田、建设农牧物等多项工作,因工作出色,1958年8月由红星总场党委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一年。

唐泉同志不论身为一名军人还是一名国家干部,他始终都以军人的风范严格要求自己,他为人正直,勤于政务,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工作。

对等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他身为单位的主管领导,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能坚持原则,明辨是非,公私分明。他勤于职守,时时刻刻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他热爱本职工作,开展工作深入细致,深入基层,讲民主,重实际,注重走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他关心群众生活,具有主人翁精神。2002年6月27日,唐泉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密去世,享年76岁。

李俊超(1930~2002)

李俊超,原名李大超,男,汉族,1930年4月25日出生于山东省阳谷县定水镇关堤口村一个贫民家庭,1937年因抗日战争举家迁到陕西省宝鸡县(现为市)建国路13号(后改为布市街52号),经营小手工业并种有30余亩山坡地(中农家庭)。

1937年8月,李俊超开始在陕西省宝鸡十里铺惠工私立小学及中学上学,中途因家庭经济困难修学。1943年8月考入陕西省立第二中学、省立虢镇中学初中部学习,1947年因病停学在家。1949年9月1日,李俊超在陕西宝鸡平镇加入人民解放军,以一篇《不为良臣便为良医》的作文考取解放军一兵团二军医训队第九期、卫生学校当学员。1950年7月随军进疆。1952年3月,在新疆军区二军四师十二团团部任战士。同年6月至1953年8月在二军医院休养所、南疆军区疗养院任文教。1955年10月任农一师卫生科科员。1956年9月任农一师医院内科医生助理。此间,李俊超自学了5门苏联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课程用书(译本)。1958年12月任农一师胜利十八场医生助理。1959年4月,调到农五师红星二场卫生队(医院)任医师、主治医师(1961年)。

从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后期,李俊超为了提高自己内科医学诊断治疗水平,通过在中学时学到的一些俄语、英语,借助词典通读、翻译俄文医学原著。还报告参加了西安外国语学院俄语广播函授学习。中苏关系紧张后,1964年他开始学习英文医学原著。“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没有人敢公开地学外语,为了能学好原著,李俊超将中文、英文版的《毛主席语录》订在一起,利用“天天读”的时间通读2遍,增加英语词汇。有时还暗地里将英文医学原著藏在办公桌抽屉里“偷”着学,但被扣上了“走白专道路”、“想成名成家”的帽子。在1966年9月“社教”活动中,社教工作团以“男女作风问题”和“医疗事故”为由,给予李俊超“工资降两级”的处分。1968年,李俊超担任红星二场卫生队副队(院)长。

1978年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后,李俊超参加各类英语培训3次,共计13个月,并参加英语函授大专班学习。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李俊超创造“横切口自制吊钩结扎”法,伤口小,愈合快,成功率高,绝育妇女易于接受,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1982年,李俊超获得哈密地区科研二等奖。同年12月,李俊超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10月,李俊超任红星二场医院院长兼书记。1988年7月,取得内科副主任医师职称。同年,李俊超获得“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李俊超离休后,回陕西宝鸡市居住。

2002年9月7日,李俊超在陕西宝鸡病逝,终年73岁。李俊超将他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农垦医疗卫生事业。在任红星二场医院院长期间,他建立健全了医院的医疗、护理、后勤等20多项规章制度,实现了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重视智力投资,使医院的医疗质量在同级医院中名列前茅。他对技术精益求精,为适应工作的需要,他刻苦钻研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科技术,技艺不断提高,他的外科手术堪称一流,解除了不少农工和周边少数民族患者的病痛,深受各族群众的称赞和爱戴。他有2篇论文分别在全国和地方刊物上发表,4篇论文在地区科技年会上宣读,荣获科技进步一等奖。他8次荣获农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

二、烈士名录

四十七团及其前身教导旅二团,转战华北挺进西北,历经8大战役16个战斗,自兰州会战后,进驻新疆,平叛剿匪,阵亡烈士296人;部队转入修渠、生产建设后,又有8名指战员为生产建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成为共和国的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