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3年建场开始,直到70年代,红星二场建筑工程就像当年开荒造田一样,各方面条件都很差。那时施工设备很简单,都是靠人工,搅拌水泥用铁锹,人抬肩扛上房梁,脚手架用木椽木板麻绳绑扎。2001年,红星二场建安公司施工设备基本齐全,有脚手架钢管19吨,模板22吨,钢板架1600块,架构530块,铁排木120个,350型搅拌机3台,250型搅拌机2台,200型搅拌机1台,电刨子1台,卷扬机4台,350安电焊机1台,250安电焊机2台,水磨机2台,空压机1台,切割机1台,三角形机1台,龙门三角架30节,打夯机1台,还有振动泵机、打眼机等。
红星二场在各个历史时期施工技术变化很大。建场初期,房屋都是低矮简陋的土块平房,施工技术较低,没有正规的施工队伍,缺少建筑专业技术人员。当时的基建队只是修建土木结构简易住房和农田水利防渗工程,技术单一,要求不高。70年代中后期,职工建房逐渐增多。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场兴起职工建房热潮,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一批又一批职工喜迁新居,普遍采用砖木砖混结构的住房,对装修越来越讲究,档次不断提高。通过实践,全场建筑质量和施工技术大大提高,建安五分公司可以承建五层居民住宅楼。2001年,农场有建筑工程师7人,助理工程师6人,技术员8人。施工技术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工程监理制度化。
农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历来强调安全第一,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尽力改善施工条件。特别是成立建安公司以后,严格遵守《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施工队安全员严格把关。
70年代以前,红星二场对房建工程主要以观测为主,缺乏先进的检测手段。以后逐步由基建科和技术人员组织验收。到90年代,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推行工程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一系列管理机制,工程质量大有改观。1996年,为保证全场建设工程项目执法鉴定工作的顺利进行,农场领导决定成立红星二场建设工程项目执法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由农场主管领导和基建科、计财科、审计科、工交科和场纪律检查委员会等部门人员组成。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工程,包括建筑、水利、工业、乡镇企业、设备、材料等采取调查摸底,自查自纠,整治验收从严的方法步骤,对总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包括1995年竣工项目、1996年在建项目、1994年以前有质量问题的和群众投诉的项目进行检查。农场建安公司于2000年建立以工程项目经理为主的质量保证体系,以项目经理领导的技术员、施工员、质检员为中心的控制基层检查的三级管理网络。从此,全场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系统更加完善。
红星二场于1953年建场,建筑工程与建场时间是同步的。60年代共修建土木结构的职工住房4.4万平方米。70年代新增房屋建筑面积4.79万平方米。80年代仅农业连队新增土木结构房屋建筑面积达7.8万平方米。90年代其建筑面积已经达到25.5万平方米。至2001年,全场新增房屋建筑面积11974平方米。
1987~2001年,红星二场的房屋、电力、开荒和交通建设工程投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