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四十七团在火石泉建设国有军垦农场。据当时测定,火石泉垦区每亩土壤含有芒硝和土碱40多吨,盐6吨,碱土层深度为30~60厘米。
1953~1954年,十三团修建营房17517平方米。
1983年,进行地名普查时,火石泉称作火石泉镇(场镇合一的小城镇,并非行政区划单位)。1984年,根据地名普查要求,对场部所在地火石泉镇主要街道命名,东西大街(主干道)叫前进路,南北大街(主干道)叫光明路。
到2001年,红星二场经过近50年的艰苦创业,场部在火石泉的住房经历了地窝子、土坯房、砖瓦房、楼房4个发展阶段。场部驻地火石泉镇成为红星二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场部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26户3517人,暂住人口4500余人。主要建筑有农场办公楼(4层,共2897平方米)、学校教学楼(4层,共2300平方米)、医院门诊楼(1200平方米)、保险公司楼(560平方米)、农场招待所(1200平方米)、职工文化教育中心(1684平方米)、商贸中心楼(2120平方米)、底商住宅楼(5幢,3960平方米)、职工住宅楼(4幢,7186平方米)、派出所办公楼还有粮棉加工厂、新东食品厂等工厂的车间楼。至2001年,红星二场场部小城镇已经基本成型,小城镇建设累计投资3800万元。
一 道路
红星二场所在地火石泉镇共有11.5公里柏油路,分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两条主干道,长2.9公里,沿着主干道分列6条支线,长8.6公里。镇区东西向主干道宽15米(不含人行道、绿化隔离带),南北向主干道宽10米,按城镇主干道路三级标准设计。支线道路宽7.5米,按四级标准设计。主干道东出口通向六连和开发区,主干道西出口连接垦区17公里柏油路干线通向农场西部片区9个连队。主干道北出口通向五连,再向西与垦区干线相接。主干道南出口至七连。这就使场部小城镇形成一个大十字形交通网络,而6条支线又把整个场部镇区划分为8个长方形地块。场部所在地火石泉城镇建设粗具规模,交通方便,为农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 文化娱乐设施
从50年代到60年代,全场各单位都有俱乐部,用作开会、放电影、演节目等。那时,场里有16毫米电影放映机在全场巡回放映电影,后来又购置35毫米放映机。70年代,在场部修建土木结构俱乐部礼堂一座,有舞台,有灯光、音响设备,也有木板座位(木桩钉木板),可容纳800~900人,是全场开大会、放电影和进行文艺演出的场所。这个大俱乐部至1998年已成为危房,停止使用。1978年建成土木结构露天电影院,于1992年拆除。
80年代,兵团恢复工会组织,连队建起“职工之家”,室内设有广播、电视、卡拉OK、灯光、书报等,大一点的活动室可作节日舞厅。1998年,场部建成职工文化教育中心大楼,建筑面积1684平方米,楼上楼下共998个座位,是多功能的建筑设施,设备标准较高,是全场召开大型会议、庆祝活动、文艺演出和职工培训的中心。中心楼前广场可进行大型集会等活动,有水泥篮球场,旱冰场,也是夏日露天舞场。
1985年,场工会建立文化活动室,设有象棋、麻将、书报阅览、老年健身活动器械等。2000年旧活动室拆除,重新规划,工会活动室搬迁到商贸中心楼的三楼。1995年,农场有线电视站成立,至2001年,90%以上职工家庭收看到有线电视。2001年农场有线广播站改建成调频广播电台。
三 供水
60年代,场部钻探出第一口深102米的水井,并建起第一座简易水塔,高6米,蓄水15立方米,分别接通场部区域4个接水点,而场部周边单位(学校、五连、七连)只能吃浅水井的水。1986年,又打一口深度为110米的水井,建起高20米的水塔,蓄水30立方米,供水范围扩展到学校、农科所、化工厂、汽车队和机耕一队,同时安装自来水管到户。1988年,机耕一队住宅区打一眼100米深井,用压力罐自动供水。1996年,在学校操场打一眼110米深的水井,并与水塔配套,可蓄水30立方米。1987年,脱水厂在扩建第三车间时打一眼深100米的井,除满足生产用水需要,还供应五连和脱水菜厂住宅区的生活用水,后因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又在这个住宅区另打一口井,深100米,用压力罐自压供水。此外,由于场部建设发展很快,生产、生活用水很紧张,1999年就把七连生活用水分离出去,又打一眼深100米的井,到2000年,场部共有6眼深水井。可是,因为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水质变坏,经上级环保、卫生部门检测,均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的标准。因此,于2000年经立项批准,2001年对场部区域饮用水源进行更新,又打深水井2眼,深度达175米,基本解决了场部区域内用水达标和供水紧张的局面。
四 供暖
80年代以前,农场人供暖都是烧煤炭。1993年建成场部办公大楼,配套供暖设施也随之建成。供热锅炉房面积258平方米,是利用原烧碱厂2吨汽热锅炉,主要给办公大楼供热。后因供热面积逐年增加,到1997年又购买1台2吨锅炉。2000年供热面积已经发展到2万多平方米,原先的锅炉已超负荷运行,在实际供热面积中出现死角。因此,2001年农场购进一台6吨锅炉,并扩建了锅炉房,基本解决了热能供需矛盾,使场部暖网达到1.64公里。另外,学校片区的供热网络是与场部分离的。1997年教学大楼竣工后,新建锅炉房250平方米,新购1吨热水锅炉一台。2001年,又把场部旧的2吨锅炉调给学校使用,替代1吨锅炉,解决了因水质差使管道严重腐蚀的问题。
五 供电
1961年,场部首次用上电,当时在机耕队(现粮棉加工厂以北)使用一台拖拉机的发动机作动力,带动发电机送电。白天可供生产用电,夜间供场部照明用电。1966年以前,农场连队使用煤油灯照明。直到1968年哈密一电厂至红星二场高压线路架通(变电站设在三支渠),农场用电才有了保证。1985年以后,由于哈密一电厂和二电厂联网供电,对城乡发展十分有利。如有电厂停电通知时,场部自备发电机可以及时启动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