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供证据,证明其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
审计人员依照独立审计准则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方可解脱或减轻其审计责任。而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的高低、工作业绩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对审计程序的选择、执行和有关的专业判断上,而审计人员是否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审计程序的选择是否合理,专业判断是否准确,是否保持了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都必须通过审计工作底稿来体现和衡量。
审计单位所进行的审计质量控制,主要是指导和监督审计人员选择实施审计程序,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并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严格复核。没有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质量的控制与检查就无法落到实处。
(三)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使用的文字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中国境内的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国际会计公司成员所和联系所可以同时使用某种外国文字。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涉外业务时可以同时使用某种外国文字。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控制程序
审计单位应按相关规定,对审计工作底稿实施适当的控制程序,以满足下列要求:
1、安全保管审计工作底稿并对审计工作底稿保密;
2、保证审计工作底稿的完整性;
3、便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使用和检索;
4、按照规定的期限保存审计工作底稿。
为了保证审计工作底稿的完整性,审计人员不得对其进行不当删除、废弃和改动。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
(一)总体要求
1、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得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了解:
(1)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2)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
(3)就重大事项得出的结论。
这里指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是指对下列方面有合理了解的人士:
(1)审计过程;
(2)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规定;
(3)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
(4)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会计和审计问题。
2、在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时,审计人员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通常不同的审计程序会使审计人员获得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由此审计人员可能会编制不同格式、内容和范围的审计工作底稿。
(2)已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识别和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不同可能导致审计人员实施的审计程序和获取的审计证据不尽相同。
(3)在执行审计工作和评价审计结果时需要做出判断的范围。审计程序的选择和实施及审计结果的评价通常需要不同程度的职业判断,在做出职业判断时所考虑的因素及范围可能使审计人员做出不同内容和范围的记录。
(4)已获取审计证据的重要程度。审计人员通过执行多项审计程序可能会获取质量不同的审计证据,有些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较高,有的质量则较差,审计人员可能区分不同的审计证据进行有选择性的记录。因此审计证据的重要程度也会影响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
(5)已识别的例外事项的性质和范围。例如某个函证的回函表明存在不符事项,但是审计人员如果在实施恰当的追查后发现该例外事项并未构成错报,则审计人员可能只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解释发生该例外事项的原因及影响。反之,如果该例外事项构成错报,则审计人员可能需要执行额外的审计程序并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由此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在内容及范围方面可能有很大不同。
(6)当从已执行审计工作或获取审计证据的记录中不易确定结论或结论的基础时,记录结论或结论的基础的必要性。在某些情况外,特别是涉及复杂的事项时,审计人员仅将已执行的审计工作或获取的审计证据记录下来,并不容易使其他有经验的审计人员通过合理的分析,得出审计结论或结论的基础。此时审计人员应当考虑是否需要进一步说明并记录得出结论的基础(即得出结论的过程)及该事项的结论。
(7)使用的审计方法和工具。例如,如果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重新计算时,通常可以针对总体进行测试,而采用人工方式重新计算时,则可能会针对样本进行测试,由此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会在格式、内容和范围方面有所不同。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
审计工作底稿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工作底稿都应具备以下基本要素:
1、被审计单位名称。即财务报表的编制单位。若财务报表编制单位为某一集团的下属公司,则应同时写明下属公司的名称。被审计单位名称可以简称。
2、审计项目名称。即某一财务报表项目名称或某一审计程序及实施对象的名称。如具体审计项目时某一分类会计科目,则应同时写明该分类会计科目。
3、审计项目时点或期间。对资产负债表项目,应在审计工作底稿上写明审计项目的发生时点;对利润表项目,则应写明审计项目的期间。
4、审计过程记录。审计工作底稿体现审计人员的工作轨迹。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应对审计程序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详细地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应记录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情况、审计人员形成的各种专业判断以及最终审计结论的形成过程。可以说,对审计过程和结果的记录是审计工作底稿的灵魂所在。
(1)记录测试的特定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记录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应当记录测试的特定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
识别特征是指被测试的项目或事项表现出的征象或标志。识别特征因审计程序的性质和所测试的项目或事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对某一个具体项目或事项而言,其识别特征通常具有唯一性,这种特性可以使其他人员根据识别特征在总体中识别该项目或事项并重新执行该测试。以下列举部分审计程序中所测试的样本的识别特征:
①对被审计单位生成的订购单进行细节测试时,审计人员可以将订购单的日期或编号作为测试订购单的识别特征。需要注意的是,审计人员也需要同时考虑被审计单位对订购单编号的方式。
②对于一项需要选取或复核既定总体内一定金额以上的所有项目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可能会以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作为识别特征,如总账中一定金额以上的所有会计分录。
③对于一项需要系统化抽样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可能会通过记录样本的来源、抽样的起点及抽样间隔来识别已选取的样本。
④对于一项需要询问被审计单位中特定人员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可能会以记录询问的时间、被询问人的姓名及职位作为识别特征。
⑤对于观察这一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可能会以观察的对象或观察过程、观察的地点和时间作为识别特征。
(2)记录重大事项相关内容
重大事项的记录不同于一般事项。重大事项对整个审计工作、审计结论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过程中要加以重视,要严格地按照有关规范执行。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某一事项是否属于重大事项,重大事项通常包括:
①引起特别风险的事项。如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出现罕见的大萧条,被审计单位实行与市场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则可以认为行业的不景气是引起特别风险的事项。
②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该结果表明财务信息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或需要修正以前对重大错报的评估和针对这些风险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③导致审计人员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形,例如在审计过程中无法实施函证,相应的科目又是重要的,没有满意的替代程序。
④导致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事项。
审计人员应当及时记录与管理层、治理层和其他人员对重大事项的讨论,包括讨论的内容、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
在审计过程中,如果识别出的信息与针对某重大事项得出的最终结论相矛盾或不一致,审计人员应当记录形成最终结论时如何处理该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