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新解说
15070600000072

第72章 行为的动力系统(4)

当然,唤醒需要也不仅仅是机体内部的缺失,还有来自外部的刺激和诱发。同时,需要被唤醒的标志并不一定非要发动和产生实际的行为,情绪、心态上的反应也是需要的重要体现。人类主体不是生活在真空的环境中,它总要处在周围各种事物的作用与影响中,这些客体刺激和客观影响,其实都关联着主体某一种或某几种需要,当这些事物与主体发生某种相互作用时,便会在主体身上产生特定的效应和反应,其中的部分效应便是主体相关的需要被激活和唤醒了,我们也是根据这些外部影响与主体需要的关系,来决定我们的作为。其中,当客体符合、迎合主体的需要时,我们便高兴、快乐,便趋向于它;当客体违背主体的需要时,我们便痛苦,进而回避它,削弱它。例如,别人请我们去赴宴,我们便欣然从之,别人叫我们去干一件很脏很累的活儿,我们一般只能勉强从之。再如,某种活动可以给我们带来荣誉、自尊时,说明它迎合我们的自尊需要,我们便趋向之、追求之;当某种刺激伤害了我们的自尊时,我们便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行为以削弱它的影响。

但是,不论是正面的刺激,还是负面的影响,都与人的自尊需要有关,都会使人的自尊需要兴奋起来,进而驱使人采取一定的行为,这些行为无论具有怎样的特点,一定都是顺应自尊的方向,一定都是沿着增强自尊,削弱对自尊的伤害的方向而运行。总之,主体每天都会接触形形色色的外部事件和外部影响,它们都会在各个层面上与主体的各种需要和倾向产生关联,其中,有的顺应主体的需要和倾向,有的违背主体的需要和倾向,例如,气温可能适宜,也可能太冷或太热;可能受到了领导的表扬,也可能遭到朋友的冷遇;饭菜可能很可口,也可能很难吃;事情的结局,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等等。这些事件或对象都会触动相应的倾向和需要,进而引起主体认知、情绪、行为上的各色反应,但是,不论怎样反应,一定是沿着需要的方向来展开和运行的。

但是,也有很多情况下需要的产生和发动,我们很难说它是来自内部的因素,还是外部的力量,也很难进行类的划分,它们都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根据此时的主体状态和感受即时产生的。

例如,当我们疲劳了,自然产生想休息的需要;当我们站的累了,自然就想坐着;在家呆的时间长了,自然想出去走走;和某人分别久了,自然想在一起聚一聚;有时我们想多留一会客人,有时又希望客人早点走;一会儿想自己独处,一会儿又想扎堆凑热闹等等,这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它们有些可以划归为某一概括性需要,有些则很难确定它的范畴,例如,我们可以说,人有饮食的需要,交往的需要,但我们很难说人有走走或坐坐的需要。但不管怎样说,它们都是由主体的消极和恶性状态引起的,是依靠即时感觉产生的,是跟着感觉走的。在现实生活中,正是这些即时产生的形形色色的具体需要,构成我们需要的主力军,成了我们行为的导航员。

总之,不论是那些可以进行一般描述的概括化需要,还是那些无法进行准确归类的具体需要,不论是来自外部的诱发,还是来自内部的自我兴奋,它们作用的发挥都是以主体现实的状态为依据的,根据即时的状态和感觉来产生的。例如,如果我们正为某事而烦心,一部再好看的电视剧也不会有吸引力;我们吃饱了,面对美味佳肴也勾不起我们的食欲;一个被五彩光环包围的成功人士,对他人的赞扬是没有什么明显感触的,而一个落魄的人若被赞美,则会欣喜异常等等。也就是说,一个在一般状态下是需要的内容,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对我们没有任何意义,甚至是我们极力抵触和回避的东西,一切都要看我们即时的状态和感觉。所以,需要的产生和对行为的发动,是非常具体和特异的,正是这些即时产生的形形色色的具体需要和倾向,对主体现实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运营具有最重要的影响。

另外,需要的具体性和情境性,还表现在主体为了追求一个目标,为了满足一个需要,会把达到目标的条件和手段当成次级的需要,这些适时产生的具体的需要,与人的一般意义上的需要可能毫无关系,但是,它们是完成某种活动、实现某一目标而必须具备的条件,所以,这些条件就转换成了我们现实的具体需要,这些需要通常以愿望、想法、期盼、希望等形式表现。

也就是说,这些即时产生的具体需要孤立地看可能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在特定的活动中,或置于某个宏观目标下,或在某种特殊的背景下,才能看到它们的意义。例如,为了某个战役的胜利,我们可能盼着下雨,盼着道路难走,盼着天早点黑;为了在竞争中获胜,我们希望自己超常发挥,希望题再难点,以便把别人甩在后头,甚至盼着别人发挥失常;为了逃避考试,我们甚至盼着自己生病,以给自己一些理由;为了迎合自己的预测,我们甚至盼着自己的国家队输等等。总之,人为了迎合自己某方面的需要或利益,会把能够顺应和满足需要的许多事情当成新的需要对象,这样的话,许多与通常意义的需要毫无关系的内容,都成了需要的对象,当这些对象或情况出现了,我们就高兴、满意,反之,我们就沮丧、就失望。而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会力促这些事情的出现。

总之,主体各种需要的产生与发动,都是有原因和条件的,只有在主体由于内部的缺失与不足所引起的特殊状态下,或外部存在的条件及发生的事件涉及或触动了有关的需要,使主体偏离了生存发展的舒适区,它才被激活和唤醒,而它所具有的动机效能,也必须是在其处于唤醒状态时才能具有。

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主体在生活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各个方面会经常处于缺失、偏离、受压抑、受伤害、受诱惑、失衡等相对痛苦状态,由此诱发出主体特定的需要和冲动状态,这种需要状态在许多情况下往往以希望、心愿、期盼等意识倾向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再引起摆脱或削弱这种状态的进一步的行动,于是千千万万的行为便产生了。因此,动机状态的产生是特定的主客观原因引起的,是一定的情况和事件引起的“果”,随后这种果又成为主体进一步的行为与反应的“因”,而引起主体其他的行为反应。

通过上面的陈述,我们看到,需要的产生及其对行为的发动,都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适时产生的,是非常具体的。至于谈到那些概括性的需要种类,我们其实是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理论上的概括和抽象,是出于认识上的需要,是为了知识的整合而人为构建的。主体的各种需要,诸如对食物的需要,对性的需要,对睡眠的需要,以及交往的需要,认知的需要,成就需要等等,其实只是表征了主体所具有的需要种类和维度,是对主体的共性特征和属性的一种描述。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这些需要的对象、强度是非常特异的,而这种特异性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经验的原因,这和主体的其他功能与特性一样,都是由主体特有的身心组织以及客体条件的综合作用共同决定的,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每个人便是由这些具有共同种类,但却在具体的内容、强度以及它们的组合搭配上各不相同的需要谱系所构成,并且这种需要谱系的结构也是在不断变化中。例如,每个人都有对食物的需要,但不同的人从喜爱的食物到食量的大小等都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游戏与娱乐的需要,但是不同的个体喜好的内容及其强度往往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认知的需要,但有的人有着刨根问底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有的人则满足于略知一二的简单知晓。另外,张三对权力的欲望很强,有强烈的自尊需要,对物质享受的欲望较低,喜好交朋友;而李四则没有官瘾,淡泊名利,喜欢个人独处,酷爱音乐,喜欢花草虫鱼等等。所有这些,都显示了不同主体在需要体系乃至在个性结构的差异,进而也决定了主体在行为上的特异性。从本质上来说,各种需要的唤醒、发动及其对行为的作用,和主体其他功能特性的显现及其作用一样,都是在特定的主客观条件下,通过自身的兴奋来发挥作用的,没什么特别之处。人们也正是通过这些需要发动行为、发挥作用的实际过程,来认识需要的种类及其性质的。因此,人们在对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时,在对行为的具体动机进行挖掘时,若只局限在一些大动机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是无法理解人们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与其只对那些概括化的需要泛泛而谈,不如把目标更关注在引发行为的那些具体的需要和动机上,会更有利于我们对人类行为活动的发生机制及作用机理进行本质的理解与反思。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对实际行为的动因进行发掘时,会有更深的体会。

(四)关于需要特性的几点补充

第一,在主体的需要体系中,不同的需要所具有的价值、意义和功能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其中,有些与人的生存有重大关系,是一些基本的生物性需要,如对食物的需求,对安全保障的需求,而另外一些则与人的发展完善有重要关系,是在基本的需要获得满足后而产生的高级的精神性需要,是使人达到更高境界、更好的生存状态的条件。前者的缺失或断绝,将会导致各种疾病甚至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后者的缺乏不会影响人基本的生存,但却限制了人的发展和更高生存状态的可能。另外,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主体需要体系中的各种具体内容所处的状态及其满足情况是有着很大不同的,其中,有些需要处于周期性的缺失与满足的交替变化中,有些需要则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不断触及主体的相关方面而时时被激活,另外一些需要则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它们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终极满足的理想状态,因而使得这些需要总是处于相对的活跃状态。

第二,需要不仅有许多先天的内容和形式,还有许多后天获得的内容和形式,如各种兴趣、爱好、癖好、习惯、定势等,这些后天性需要的形成,一般都与主体的先天需要有关,它们有些是先天需要的现实化和具体化,是由先天需要演变和转化而来,有些是通过条件作用,通过与各种已形成的奖赏性事物联姻而形成的。这些后形成的具体需要,一般都与具体的需要对象相连,有着明确的内容和指向,是真正现实化、固态化的需要,并且,只有这些才是真正左右行为、控制主体的主要力量。现实当中,我们常常被各种具体的需要所控制、所发动,而很少被那些茫然的、没有具体目标、没被现实化的先天倾向直接控制。

第三,需要对行为的作用与影响,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仅仅表现为对行为的发动,也不一定必然落实为行动,许多也只局限于一种意识上的向往,尤其是那些对外部的要求,那些指向客体对象的需要,以及一些自我无法控制、某种原因无法采取行动的需要,更是仅仅停留在思想上的期待和向往。但是,它们并不会沉默,更不会消失,而是以某种特殊的方式——正常的或异常的、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来显示它们的存在,如反映在态度上、情感体验上,表现在各种神经症的适应方式上。例如,某人做了严重伤害我们的事情,由此产生了仇恨等恶性的情绪反应,要真正能够平复这种心态,客观上需要我们还以颜色,但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愿望和需要常常不能落实为行动,那么,只能以其他的方式来间接地表现和满足这种需要,宣泄这种情绪。因此,恨某人,并不一定去进行人身攻击,可能会诅咒他,疏远他,背地里说他的坏话等等,而所有这些不同的表现,都是由“恨”这种情绪引起的,受仇恨并且想要报复的动机支配的。实际上,如果我们对人的行为进行深入地解析,就会发现其中包含有大量的受压抑而无法满足的欲望需求的影子,它们以各种方式影响着行为的运行。

第四,同一种需要、动机往往对应着多种多样的具体行为,同一种需要可以有多种满足的方式。例如,我们饿了,既可以吃面包,也可以吃饺子;我们想旅游,可以去黄山,也可以去九寨沟;心里憋闷了,可以出去散散心,可以找人说说话,可以去歌厅唱歌,也可以摔东西撒撒气;同样是挣钱养家,有人靠养殖,有人靠做买卖,有人靠给别人打工,有的人则靠偷盗等等。总之,人的许多需要往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满足,许多看似不同的行为活动常常都受同一动机支配,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办法来达到同样的目的。虽然如此,在实际中,人们在某种动机发动时,还是采取比较狭隘和固定的方式来满足需要,这一方面有主体的原因,是人格倾向所致,另一方面,选择什么方式还与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有关。其实,需要只是对有机体功能属性的一种泛泛地表征,真正显示该有机体结构特征的,往往是实现与满足需要的方式和手段,把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方式或者说它所驱动的行为分割开来,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第五,需要对行为的作用还与人的认知有关,只有与认知协同作用的需要才能起到对行为的支持与调节作用。这是因为,需要是由特定的失衡状态和痛苦状态引起的,但是,对这些状态的感觉和识别,则必须依靠认知的帮助,而随后的对目标的确立,对解决办法的选择,以及行为中的实际操控,都必须依赖认知的调节和控制。

第六,需要是由主体的不适和痛苦状态诱发的,但是并不是说,需要产生前一定处于某种可明确感受的痛苦状态,许多情况下,需要并不是在痛苦状态下产生的,而是在受到某种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刺激和作用后,才产生了某种需要。只是在与目标相比,与可能达到的状态相比,与主体准备从事的事情相比,主体才产生了缺陷、不足、受抑等感觉,主体现实的状态便是相对痛苦状态,而在此之前,主体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尚未明确地意识到这些,很显然,这种缺失、痛苦的不平衡状态是在与相对完美的状态相比较才产生的。因此,需要通常是主体偏离最优状态而引起的,是与最佳状态相比较才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