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现实生活中,人的具体行为往往与多种需要相关,是多种需要或倾向的综合作用。而这种不同的需要或倾向共同作用和影响行为的现象又表现为两种形式:同时的作用和继时的作用。其中,在同时作用的各种需要中,可能是同向的支持作用,也可能这些需要和倾向之间存在着冲突和对立,这样的话,实际的行为往往是各种需要的一种较量和妥协。如既不想给他办事,又不想得罪他,那只能先表面上答应,实际行动上只使五分力。而在继时的影响中,各种不同的需要都会相继地出现在整个活动的不同阶段,例如,从事学习某内容开始是为了迎合家长老师的要求,其后则转化成了兴趣爱好,再后来则成了实现某种人生理想的手段。
第八,需要、动机与行为的联系程度和联系方式是不同的,有些需要、动机与行为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表现为直接的行为内容,是动机——行为的一体化,如想从事、表现某种行为的欲望和冲动;而另一些需要则只是起背景性的支持作用,它们深藏于行为的背后,需要深入发掘和解析,才能够被我们认识到。
第九,许多具体需要都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适时产生的,但是,适时产生的往往不仅仅是需要,还有其他种类的兴奋和冲动,还有许多复杂、模糊的身心感受和情绪体验,如惶恐的情绪,油然而生的敬意,需要仅仅是各种反应之一,或者只有其中的部分可以表示为或者转化为需要。
总之,需要等心理倾向的兴奋及其作用的发挥,并不一定非得通过发动行为来表现,只要活动涉及它、触动到它、考虑到它、以它为行为的参照,或者作为背景的支持因素,都可以叫作发挥作用了。也就是说,需要对行为参与和影响的方式是非常复杂多样的,了解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丰富多彩的存在与表现形式,对了解行为的动机,理解每一行为的来龙去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其他动力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另外,在心理学中,能够充当行为动力基础的,或者说具有动机效能的因素还包括兴趣、意志、情感、态度等其他的心理倾向,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把其当作需要的类属部分,当成需要的衍生物,也可以当作其他的动机因素,作为主体结构的其他动力成分来看待,但它们的基础还是人的各种需要,或与人的需要有关。那么,它们为什么具有动力效能呢?与需要具有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谈。
(一)兴趣
所谓的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对某种对象的投入、热衷或偏爱。
兴趣的形成有着多种的原因或成因,它一般都与主体的需要有关,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得以显露或形成的。在主体所接触的事物和所从事的活动中,有些符合主体的需要,能够给主体带来快感,有些则违背人的需要,给主体带来恶感。当某种对象能够给主体带来直接的快感时,便有可能会形成兴趣;有些虽然不会带来直接的快感,但可以带来间接的利益和好处,同样也可以发展成为兴趣。但是,并不是所有能够带来快感的对象,都能够发展为兴趣,只有那些能够带来强烈而稳定的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的内容,才有可能激起主体特殊的感情投入,也才可能形成真正的兴趣。兴趣可能在瞬间形成,也可能经过长期的条件作用。兴趣通常属于后天经验的范畴,是主体以其先天的心理倾向在从事特定的活动或遇到特定的对象时,由于良性情绪体验的加盟和做媒而形成的,虽然主体特有的结构倾向常常预先注定了主体会对哪些事物或对象表现出特殊的兴趣,但是,不经过后天的激发或与对象的作用,这种潜在的规定是没有意义的,是无法形成现实中真正的兴趣的。
当然,不论是什么原因,也不论经历过怎样的过程,一旦形成某种兴趣后,它便具有了兴趣的功能和特性:它是一种现实化的,有着明确指向和内容的特殊需要,在需要的群落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主体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兴趣的内容与主体其他的心理倾向一样,在适当的主客观条件下,就会跃跃欲试,从而表现出由它们所决定的行为。并且,成为兴趣的心理倾向比其他倾向更容易占据并控制主体,由兴趣支持或与兴趣相一致的活动会得到更强大的动力支持。因此,大凡在某一领域做出成绩的人,一般都会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活动抱有强烈的兴趣,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应对从事该活动、完成该工作、任务所难以避免的挫折和困难,也才有可能保持持久的热情和行动动力。
总之,作为人格的一种重要的组成成分,作为一种重要的动机因素,兴趣都会对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强烈的影响。
(二)意志
从字面上来分析,意志就是意愿、志向的意思。在现有的心理学理论中,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动机系统的核心成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形式。
意志,通常表现为人们试图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和意图,是人们在认知的帮助下,产生和建立的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准备发动某种行为的意识准备。意志可以发动人的行为,可以引导行为的流动和变化,具有重要的指挥和调节机能,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动机作用。
意志本质上反映了人的欲望和需要,是有着明确目标指向的主观愿望,是需要的外化形式,对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引导和决定作用。人有着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不同性质的需要,这些需要都具有发动和影响行为的功能和作用,其中有些需要直接就会发动行为,有些需要甚至无须反映到意识的层面,就暗中支持和影响着人的行为,只有其中的某些需要,被主体中枢意识接受而成为整个人去追求或趋向的目标,这种需要便转化成了意志,成了意志的实质性内涵。因此,意志是明确化的、被意识清晰反映的、并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和行动倾向的现实化的需要。
鉴于意志的这些特征,我们不难发现,与需要状态的出现类似,意志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只有在特定的条件和背景下,某些需要受到触动和作用,才会产生相关的意志。另一方面,这些已经产生并试图引导行为的意志,其功能与作用也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在人众多的意志和愿望中,只有部分能够获得实现,不会出现所谓的“自由意志”。这些反映人的欲望、需求的主观愿望,有的与现实的距离很近,能够比较容易达到相应的目标,有的则与现实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实现其目标往往困难重重,甚至不可能实现。
换句话说,主观意志的实现,某种目标能否顺利达到,一是取决于主体与目标相关的能力水平,二是取决于相关的动力支持,尤其是意志的强度,只有高强度的意志,只有得到众多心理倾向支持的意志,才能唤起巨大的能量支持,才能付诸巨大的努力,去战胜和冲破通向目标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总之,意志的功能与作用就是引导和督促相应的行为活动,为活动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这种特性在由意志所引导的行为活动处于弱势状态时,在行为活动需要强制运行时,尤其表现的明显。
(三)情感
人的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对象或事件与主体的心理倾向(包括人的需要)发生相互作用时而产生的反应,是对事物与主体相互关系的反映。
情绪、情感也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产生的,是伴随着认知反应的一种身心体验和主观感受,是对事物的价值和意义的反应,是人们应对客观事件的一种特殊方式。如果仅对事物实现认知层面的认识,仅仅掌握事物的客观属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考虑它们相对于主体的属性和意义,这样对主体才具有积极的适应性意义。而情绪与情感反应恰恰具有这样的功能作用,它能够通过身心感受和情绪体验的方式来表达事物相对于主体的价值和意义。
一般来说,当事件符合、迎合主体的结构倾向时,会产生积极的、良性的反应和体验,反之,则产生消极的、恶性的反应和体验。前者如喜欢、高兴、爱等,后者如厌恶、恐惧、憎恨等。这些情绪或情感体验,往往会引发随后的进一步反应,其中良性的体验会引发主体追求或保持的行为活动,而恶性的体验则会引发摆脱、回避的行为活动。这样情绪和情感便有了动机的功能和作用。
事实上,需要在许多情况下是处于潜抑和静止状态,只是在受到作用和触动后,才被唤醒和激活,这时主体便会处于特定的身心状态中,而对这种身心状态的自我感觉便会使主体体验到或愉快或痛苦的身心感受,这种感受是对象的特征和属性与主体的身心结构尤其是心理倾向相互作用的效应和产物,其中就包括人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因此,人的情绪和情感首先是作为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和结果而存在的,是事物触动了人的需要系统而产生的效应和反应,随后这种效应和反应又作为主体后续行为的原因而存在,引发主体进一步的反应。现实生活中,人的许多的行为反应,往往都是通过情绪反应的中介过程来实现的,是相关的需要受到作用和触动后,先产生情绪反应,然后再诱发出削弱、祛除或保持、强化这种感受的行为活动。例如,当有人羞辱了我们,我们通常会产生恼怒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是令我们不舒服的,于是便想办法削弱这种不良感受和体验,接下来,我们可能会奋起反击、报复,以宣泄心中的怒气,也可能采取其他比较消极的防御或适应方式,来化解心中的怒气。
(四)态度
态度是一种包含着情绪感受和价值判断的稳定的、概括化的认识倾向,是以主体的心理倾向为基础和参照而对事物采取的带有情绪色彩的评价性认识,是对象的自然属性在与主体的认知结构、需要系统和价值体系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一种综合性的认识与行为倾向。
态度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倾向,是主体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各种事物和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作为一种综合的心理内容,态度具有很复杂的结构和成分。首先,态度包含有认知的成分,表达了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和认识,但是,这种认识不是纯粹的客观性认识,而是以自我为参照系而产生的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主观性认识,带有判断和评价的意思,例如,在态度中我们可以有对错、正误的判断,可以表达喜欢与厌恶,赞成与反对等内心的情感与价值取向。因此,态度中的认识包含有情绪、情感的成分,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以及与之相关的世界观和价值尺度的作用,是自我价值理念的外化形式,反映了事物或对象与主体的特殊关系。另一方面,态度与一般的观念和情感又不一样,它不仅局限在心理意识的层面,还包含有一定的行为倾向,表达了主体在面对特定的问题情境时,所可能采取的应对方式和行动策略。
显然,态度的形成和态度的结构都是很复杂的,是主体依靠包括认知结构、需要系统在内的各种心理内容对态度对象进行综合的感知、判断与评价的基础上获得的,通过对态度的解析,可以折射出主体内部更基本、更深层的思想、理念和人格倾向,同时也可以大致预测出主体在特定的情境下,将会做出怎样的作为和反应。
态度包含的范围很广,生活中的各种事件、问题和对象,我们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认识、看法和见解,进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态度。态度既可以是对客观事物和对象表达自己直接的认识和见解,也可以是对他人已经形成的对事物的观念、看法进行间接的表态,如赞同或反对,肯定或否定,接受或拒绝等。因此,态度在本质上反映了我们的立场,也表明了我们的情感和行为倾向,是自我形象的化身,是自我的代言人。态度一经形成便会融入到主体相关的结构体系中,成为主体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人们应对环境和客体事件的主要而直接的心理依据和行事原则。也正因为如此,态度才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决定作用。
鉴于态度复杂的结构、丰富的内涵及多样化的形式,使得态度的功能与作用也表现出多样化的态势,虽然它们注定要在适当时候对行为发挥作用与影响,但是不同的态度对行为的作用与影响各有独特的特点,这要看它们的具体内容。同时,同一态度也会在不同的条件和情境下表现出特殊的作用。
其中,有些以认知理念的形式为主体的决策与选择提供依据和背景,有些以具体的观念和策略直接引导和控制行为的实际操作,有些以情绪上的好恶体验影响了行为的趋避或行为的实际运营,有些以价值评价的形式影响到主体动机的唤醒和动力的投入,等等。
总之,作为一种事物或对象与主体的多种内部成分相互作用的产物,态度既反映了对象的客观属性,也反映了对象的意义属性,恰当地表达了对象与主体的关系,因而它能够成为主体与现实接触的桥梁和通道,成为主体应对现实的有力武器。具体到态度的动机功能,它与情感、需要等其他心理倾向的机制是一样的,只不过它是加上了现实的包装和认知的明确导引,是把人的动力指向熔铸在了特定的观念和看法中。
(五)习惯
习惯是一种固定化、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但是自动化的动作模式不仅包括习惯,还包括熟练,但是,熟练仅仅是一种熟练化的动作技能,是操作动作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而能够自动运行而无须意志的监控,它对活动提供的是技术上的支持,是服务于活动目的的,属于能力的范畴。而习惯虽然也包含着某种动作的模式,但它更侧重动作的目的和指向,而不是动作的操作成分,它的激发和自动运行是由于习惯符合了某种需要、代表了某种需要,或者其本身已经转化成为一种后天性的具体需要。正是由于习惯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和人的需要一样,具有适时而动、遇境而发的特点,它的自动运行固然有技术上熟练的成分,但主要是动力上的驱使,是动力倾向具备足够的强度而导致的自发兴奋和自动激活,是由于习惯不断寻求兴奋、表现的趋向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