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新解说
15070600000074

第74章 行为的动力系统(6)

习惯包含的范围很广,生活中的各种行为,都可以通过强化和巩固而形成习惯。习惯是主体结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主体以其先天的结构倾向在应对各种环境事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是现实化的主体结构,是主体应对现实的主要成分和方式。习惯对有机体具有积极的适应意义,在通常情况下,人以习惯应对环境事件,这样可以使有机体能够更加轻松容易的适应环境。可是,习惯的保守性和固定化特点也影响有机体对新环境与新问题的适应。另一方面,根据习惯相对于个人及社会的意义,习惯还具有好坏之别,好的习惯能够给主体带来利益,而坏的习惯则会给主体带来伤害和麻烦。

由于习惯既包含有操作动作的熟练化、固定化特征,在适宜条件下又具有迫切追求兴奋表现的动力性特点,因此,习惯可以看作是一种高强度的动作模式和行为倾向,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需要。它一方面具有固执保守、难以改变的特点,而且改变习惯意味着必然要经历结构再造所带来的身心的不适和痛苦;另一方面,和人的其他心理倾向一样,它总想兴奋和表现,习惯表现出来了就获得了满足,不表现出来就会感觉到难受,显示出人对习惯的特殊依赖性。可见,习惯具有典型的动力特征,具有顺应它就会舒服自在,压制或违背它就会痛苦难受的特点。

总之,习惯是某种行为的定势和惯性,在一定的条件和情境下可以自动激活,是可以主动兴奋并具有动力效能的行为模式,在心理结构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对主体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习惯也是一种高强度的、占优势的心理内容和行为倾向,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下,能够比其他内容更容易兴奋,能够对主体行为产生更强烈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被习惯所掌控和左右,人常常沦为习惯的奴隶。于是,培养好的习惯,清除坏的习惯,对保持健康的生存状态,促成主体的良好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六)人格特质

每个人都有其特有的身心结构和组织,这种身心结构决定了人特有的功能和属性,人格就是对这些功能特性的一种总的描述和表征。

特质是人格的组成成分和元素,是构成人格的建筑材料,是人格结构中一些可分析可测量的基本项目和单元,反映了个体特有的心理品质,表征着个体在某方面的心理特征和特性。

特质是由主体的身心结构决定的,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特质种类的多样性,每一主体便是由众多不同性质、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作用的特质要素所组成。这些特质要素的整合与统一,便是整个人的化身和代表——人格。

现实中,我们可以用许多概念或词汇来描述和表征某一主体的特异性,如坚强,聪明,死板,乐观,乐群,好胜,攻击性强等,这些词汇所表征的就是该个体某方面的特性,实际上也就是该个体的特质。我们越是能系统全面地了解某一个体方方面面的特质和特异性,我们对该个体越是有全面的了解与把握。相应的,我们对主体在各个方面的行为表现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主体未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控制。

人的任何行为都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都源于主体结构的发动和支持,主体结构的各个成分和要素,都会根据活动的需要和客观要求,适时地参与到行为活动中,从而使行为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具体到人的各种特质,它们同样会根据活动的需要适时地参与和发动,进而对人的行为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由于人的特质是由其身心结构决定的,反映了人特有的功能属性,也反映了人在各个方面的倾向性,因而,特质本身就会寻求兴奋和表现,就具有动力性,特定的条件刺激,特定的活动和情境要求,都会使相应的特质兴奋并表现出来。当特质被激活和表现时,与需要的激活和发动有着类似的特征:冲动、兴奋、寻求表现——参与影响具体行为。

作为行为的参与和决定因素,特质对行为的影响,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可以是动力性的,也可以是能力性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活动、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特质并显露不同的特质。不同的特质和品质会出现在不同的情境、行为中或行为的不同方面,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行为,我们可以发现众多的特质品质。特质对应着行为,影响着行为的内容或形式、整体或细节、表面或内核等方方面面,从而使行为鲜明地打上特质的烙印,显现出某种色彩、风格和特异性。

特质是主体人格结构的组成要素,本质上反映了结构的组织特点,主体以特质发动行为,以特质应对刺激和环境。相应的,伴随着这些行为活动,或通过这些特异性的活动和行为倾向,主体的组织特点和特异性便表现出来。特质与行为的联系是与生俱来的,特质必然要兴奋、表现,行为也注定要有特质来参与,没有特质参与的行为是不可思议的。特质存在于行为背后,是行为的基础,是行为的根源。特质比习惯和态度更具有一般性,一种特质往往能够广泛地渗透到各种行为中,由于特质的存在,使许多不同的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起来,也使得反应有了一致性。一般情况下,行为的特点与风格总是与特质保持一致的,因此,通过主体一贯性的行为特色,我们可以间接认识主体所具有的特质。

特质对行为的影响,本质上反映了主体结构倾向对行为的决定作用。特质就是有着某种特点的身心结构,就是某种特定的心理倾向,当主体发动行为时,它只能按照其结构的特点来表现,只能顺着其倾向的方向来展开,不会违背其结构特点,不会偏离倾向的方向,这就是特质决定行为的本质。

当然,说主体具有某种特质,只是相对而言,在任何一个人格项目和维度中,如聪明与愚笨,真诚与虚伪,善良与凶恶等,每一个体都处于一个特殊的量值,我们正是根据这个特殊的量值,才赋予他某种特质的,例如,一个在有关的情境和行为中总是表现出善良特性的人,我们就可以说他具有善良的特质或品质。但是,说其具有善良的特质,并不是说他不会表现出狠毒或不善良的行为,而是出现的概率要低得多。这就是说,在主体的某一亚结构或因素项目中,并不是只存在一种先前倾向、一种反应模式,而是共存着多种倾向和行为模式,说其善,也一定存在着恶的成分,说其谨慎,也一定存在着马虎的倾向,只是前者相对于后者而言具有更高的强度,所以才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出前者所决定的行为。我们通常对某一个体人格特质的描述,都是从处于同一维度但却相对立或有差异的个性倾向中,选择那些强度高的、占有优势的倾向作为其人格特质,这种由结构赋予的品质将在大多数情况下决定行为的特点和风格。现实中,人们之所以在行为中总是表现出该特质所代表的倾向或风格,正是因为这一特质所代表的心理内容比同属于该范畴但性质不同的其他内容具有更高的强度,使得它能够在冲突情境和可选择的行为方式中,占据了上风,赢得了对意识和行为的控制权。

总之,对特质及其与行为的关系做如是的理解,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人格特质的本质,更好地理解特质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更灵活地解释千姿百态的行为。

(七)思想与观念

人的许多行为,都是由需要等动力因素直接发动的,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认知在行为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其实,无论是对需要状态的觉知,还是随后的行为操控,不论是对价值的认定,还是对可行性的判断,认知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现实中真正支配和左右行为的直接或间接因素,往往是思想、观念之类的东西,这是决定行为更为重要和常见的形式。

那么,为什么思想观念能够发动和左右人的行为,什么观念思想可以决定人的行为?思想、观念与需要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首先,并不是所有思想观念,都能引导行为,许多思想、观念只是对事实的一种陈述和表征,另一些思想、观念则提供行为的规则和背景,只有一些意动性的观念直接发动行为,如想法、意愿、意志、策略、指令等。我们所关注的主要是后面两种类型的观念对行为的作用与影响。

其次,作为能够为行为提供导引和支持的思想观念,它们可能是独立产生、自然形成的,也可能是从外部学习来的,当它们被主体接受和认同后,就转化成为主体生活的信条和行为的理念,进而对行为产生特定的影响。作为行为支持因素的这些观念通常反映了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它迎合主体的心理倾向,按照观念引导的行为能够给人们带来利益和好处;第二,它反映了客观要求,按照观念的引导,人的行为能够不违规,从而顺利的达到目的。在实际中,有些观念是需要的化身,具有动力支持的工作,有些观念是现实原则的代表,具有引导行为操作的作用,有些则是两者的综合与统一,是一种既反映了人的需要与动机,又反映了具体操作规则的思想观念。

具体来说,作为行为动力支持的那些观念,之所以能够发动人的行为,是因为观念反映了愿望,反映了需要,观念之中包含着需要,溶解着需要,是需要的载体,是需要的现实形式和逻辑表述,而欲望、需要则是观念、想法的内核。因此,观念、思想对行为的引导和决定作用,一方面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反映了人的中枢意识所具有的指挥和控制功能,另一方面,观念的运演中潜藏着需要的作用,它们对行为的动力效能本质上是思想背后的动力因素所起的作用。

另一方面,人的想法、打算和意愿,仅仅迎合人的心理倾向是不够的,必须同时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否则,就会遭到客观的打压,而无法达到目的。因此,行为的顺利运行,必须在客观允许的范畴内,必须时时依循现实原则。而作为行为操作原则的观念,无论是背景性的观念支持,还是具体的操作原则,它们本质上反映了行为所赖以遵从的规律和法则,是人们通过对行为所涉及的事物的规律和本质认识,从中总结出一些不违反客观规律的行事规则、法则。当然,这种规律既包括物理性的客观规律,又包括社会领域的规则和法理。许多能够成为行为背景和支持的观念、思想所依据或所反映的正是这些法理和规则,人们从这些观念和思想中所获得的正是法理和规律的支持。人们如果觉得自己的行为符合通行的法理和规则,便会获得真正实施的巨大动力,否则,仅仅合乎人的心理倾向,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欲望、冲动。

所以,一个行为要想发动并实施,必须同时符合人的心理倾向和现实原则,只有同时获得二者的支持,才会产生实际的行为。而思想和观念等对行为的支持和导引,正是基于上述两个方面而发挥作用。

(八)理想与志向

理想和志向,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经常谈及的话题,也是励志教育和人生观培养中必然涉及的重大问题。那么,理想和志向具有怎样的心理学意义呢?怎样看待它们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要意义呢?

关于理想,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人们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想法和意愿,跟空想、幻想不同,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有可能实现的想象。

而志向是指关于将来要做什么事,要做什么人的意愿和决心。其中,“志”是心中所想,心中所指,“向”是向往、趋向之意,显然,理想与志向两个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是指人的意愿、想法与希望。但是,志向不仅是像理想那样表现为偏于思想观念类的想法和愿望,志向所反映的意愿比理想更有确定性,也更注重行动性,是把意愿作为行动目标而准备实施,并且有把之实现或现实化的决心,是准备付诸行动的理想。

理想和志向的产生主体是人,理想和志向一定是指人的理想和志向,其本质是人的心理需要的内在反映和现实体现,是由需要衍生和演变而来的。

但是,理想、志向与一般的需要是有着许多明显的差别的。需要是一种内在的心理需求,它有着或本源或衍生、或大或小等众多的形态,反映了人的生存、发展对内外部条件的现实要求。需要的作用就是适时地发动,以引导人的相关行为,寻找可使其获得满足的现实条件和客观对应物。但是,这种对行为的发动和有效引导,必须首先建立在对缺失状态的意识和对缺失内容的明确,然后转换为想获得、想追求的想法和意愿,否则,只能表现为一种迷茫、混乱的焦虑和无措。当然,这种想法和意愿可能只是一种笼统的、方向性的意念,并没有准确的对象和确定的目标,也可能有着十分明确而具体的内容、对象和行为目标。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理想和志向,便是主体在意识到需要的具体内容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想要获得或想要使其得到实现与满足的意愿和想法,并且是一种相对确定,有着明确而具体目标的意愿和希望,是有着现实对应物的需要,它可能受着多种需要的支配,或者与主体的多种需要相关,尤其是与人的成就动机相关。而且,理想和志向通常不是指那些局部的、无足轻重的、马上就能获得实现与满足的需要,而是指那些远期的、对人生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的、不是轻易就能获得满足与实现的需要,而且通常要放在整个人生大的发展阶段来考察。正因为理想和志向的上述特征,所以,理想和志向,尤其是具有明显行动意识的志向,具有强有力的动机效应,能够有效地激发和促进人的行为。而且理想和志向所唤起的动机,属于深沉、稳定具有持续动力效能的远景性动机,因而具有更加持久的激励作用。

理想和志向来源于主体结构,来源于人的需要体系、价值系统和人格倾向的综合,因此,理想和志向的具体内容既有作为人的共性特征,也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换言之,作为人的需要和价值体系外在投射的理想和志向,既有着人们共同朝向的大方向和普遍具有的一般特征,又有每个人特有的具体想法、意愿和行为目标。例如,每个人都想过上好日子,都想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但是,怎样的日子算好日子,怎样的目标和追求是他本人所认同或偏好的社会价值,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理想和志向,但只要被我们信奉、持有并把其作为生活的目标,便能够焕发出强大的动机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