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人在其一生的发展过程中,学习是伴随始终的,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虽然,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习重要性被推到了最高位置,但是,在人生的其他场合和阶段,由于主客体双方的原因,人同样时刻面临着各种新的人生课题和新的生活环境,这些都需要主体不断地进行学习来增进自己的生活适应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应对环境。因此,学习在人一生的发展过程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相应的,控制对人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没有控制的参与,学习便不可能发生,人生的经验也不可能获得。
其四,控制的功能意义及其对主体的必要性,我们还可以从所谓的“意志活动”的层面来加以认识。任何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目标的达到与意愿的实现,往往都不可能轻而易举、随波逐流便能直驱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主体不断地施加意志的强制和理性的导引,才能促使行为按照正确的轨迹顺利地运行直至达到目标,而这也是控制功能与作用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体现!换言之,任何有价值、有意义的行为目标,必须在控制的参与下才能够实现。这是因为,凡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行为,必须既符合主体的结构倾向,又符合客观规律和现实原则,二者缺一不可。这样的行为必然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它的内容、形式和运行的路径都必须是特定的,而要做到这些,不对行为的实际运行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限定显然是不行的。只有通过这种约束和限定,行为才有可能在某种框架和范畴内运行,才有可能随心如愿,这便是所谓的控制。这种控制,首先包括动力上的支持。因为,行为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客观的障碍和困难,而要冲破这些障碍,必须有一定的能量支持和保障,必须强制自己、激扬干劲去冲刺、去攻关。而且,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主体兴趣的缺乏、身心的疲劳、情绪的低迷、干劲的缺乏等自我的惰性因素,也必然会使行为的运行面临种种干扰和阻力,所有这些,都使得一项真正有意义的行为活动,必须不断地激扬主体的冲动和干劲,在各种动力缺乏或丧失的关键场合,在依靠自然的动力无法保障行为正常运行时,依靠主体的意志力,把缺失的动力补上,使行为能够继续运转下去。而这种动力因素的激发和唤醒,必须依靠主体的意志控制才能实现。另一方面,控制还包括为行为提供技术的支持,提供方向的导引。只提供动力和能量的支持,行为仍然是一个有帆无舵的船,是不能顺利地到达理想彼岸的,真正有意义的行为不应该是空洞或混乱的能量流,而应该是具有特定形式与内容、有着特定的功能作用、在一定能量支持下并有着特定轨迹的行为流。而要做到这些,必须对主体的动作与操作进行精心的雕琢与修饰,必须对行为的运营进行精细的策划与规范,必须对行为的走向进行精确地导航,如此才能做到“从心如意不逾矩”。而上述两个过程,其实本身是紧密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或彼此脱离的,动力的支持必须有技术的引导和充实,才是有用功;再完美的技术准备、再正确的行为策略,不靠动力的支持和能量的滋养,不去实际的运作,也是没有任何效力的。
而从更具体、更细微的角度来看,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人的任何行为几乎都伴随着控制,不需要控制而又能有效有益的行为,只是控制达到了自动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或者说是控制行为的高级阶段,是各种机缘和条件充分具备后的一种巧合。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行为活动,都是没有控制的干预和引导就不可能完成的。这一点,哪怕是一些非常简单的熟练性工作,以及一些简单的再现性认知活动都是如此。例如,我们喝杯水这样简单的动作,如果没有控制的参与也是做不到的。首先,我们需要看清杯子所处的方位,杯子的大小、形状,再根据主体所处的位置,确定该怎样把杯子拿到手,是走过去,还是伸手就能够着,是该抓还是该握,用多大力,等等,而这些操作动作的设计到完成,无不需要主体有意识的控制和导引,否则,这样简单的动作也是不能完成的。再如,我们听一首悦耳动听的音乐,尽管内容强烈地吸引着我们,或者说主体自动地吸附、投入其中,但是,在听音乐的整个过程中,主体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走思,要被某些或内或外的事物所干扰,因此,虽然在某些时候,主体放任自流仍然能够沉浸在音乐中,但是绝大多数时间,主体必须或多或少地保持一定的警觉,或者说控制着主体、强制着主体,以使其保持与音乐的同频共振。此外,我们背诵一首十分熟悉的诗歌,虽然早已成熟在胸,但是,当我们试图重复它时,仍然不可避免地要施加特定的意念以使其得到激活,并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警觉,在一些关键点上更要留心,随时提示,否则,主体或者停下来,或者被其他内容所占据和干扰,所以,为了保证诗歌的完美再现,在整个活动的进行过程中,主体必须或多或少地投入一部分精力和能量,以监督和维护主体能够把预存的内容正确完整地展现出来。总之,任何有意义的心理内容的兴奋,若不加以约束和看管,都很难保证它在兴奋和运行过程中始终符合要求和规范,即便是比较简单而熟练的内容,也不是只要下达指令便能自动执行,运行过程中只要不使劲,它就可能停顿、走偏,或被其他内容所取代和干扰,必须或多或少地加以管护。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控制的参与,任何有效有益的活动都不能完成,控制是保障心理活动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是人最重要的心理功能和机制。我们之所以要对主体行为的运行予以控制,正是基于主体心理活动的特点才施予的,如果主体的心理活动不是这个式样,如果我们随波逐流、放任一切,心理的运行仍是有规律有条理的,仍是有效有益的,那么,对行为的控制就是多余的了。另一方面,假如每天我们所遇到的都是完全一样的情况,或许由于熟练和习惯,主体可大致实现自动化的应对和操作。但是,主客体条件的万千变化,使得这种想法只能是一种奢望,而且,可能正是复杂多样和变化万千的客观环境,而不是按部就班的生活模式,才磨炼出了人类如此发达的智慧头脑,也才保证了人的生存发展不是机械刻板、缺乏变通的固定模式,而是灵活多变、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这样,通过这种不间断的、随机而动智能性的调节与控制机制,保证了人类得以不断的生存进化,也保证了人类个体不断地发展成熟。
四、控制的心理内涵及其实施的条件
前面,我们探索了主体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行为运行的规律,从中我们完全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如果一切顺其自然和随波逐流,那么,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将是不可思议的,在这样的情况和态势下,“控制”便应运而生、自然登场了。由此,“控制”在心理活动中,就成了与行为运行紧密相连的、对行为运行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么,什么是控制呢,主体是怎样实现对行为的控制呢?
(一)控制的概念
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看,控制就是通过检查、考核等手段和形式,及时收集关于被控制系统活动进展状况的种种信息,按照计划规定的目标、政策和原则,为消除目标实施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异而采取的操作与管理措施,以纠正偏差和失误,使其朝预定方向顺利发展。具体来说,控制包括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对事物运动发展的实际过程进行审视、监察,从而获取关于事物运动发展的反馈信息;二是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和预期目的对事物下一步的运动发展采取修正、调整等控制性措施。
另一方面,谈到控制,一定包含着控制的主体和控制的对象,即谁来控制,和控制谁。其中,控制主体和控制对象为同一事物的,也叫做自我控制。根据控制的主体和控制对象的不同,以及控制的不同特点,控制可分为物理性控制,生物性控制,社会性控制,心理性控制,等等。可见控制所涉及的领域和方面是十分广泛的,许多系统的运行都必须控制来参与,或者说,许多系统的运行都可以用控制的观点来分析。
(二)控制的本质及其功能意义
我们知道,人的任何活动,从本质上说,都是由需要等动机因素来发动和支配的,换言之,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形形色色的需要而进行的。但是,需要等动机因素只能对活动提供动力的支持和能量的滋养,提供活动的大致目的和方向,要想使需要获得实质性的满足与实现,主体还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相应的操作和劳作。也就是说,必须有技术上的引导以及各种实际的操作,才能使满足需要的主体活动正常地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现实生活中,产生需要和欲望后立时就能轻易满足的事情是很少的,大多数活动,决不会仅仅依靠“需要”等最初的原始发动就能立即顺利地达到目标,在实现目标和满足需要的道路上,主体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障碍和阻力,或是动力的缺乏、热情的丧失,或是方向上的迷惘、操作上的乏术,这些都需要主体不断地施以意志的努力和理智的导引,才有可能顺利地达到目标,而这其实正是控制的功能和作用所在。
因此,控制是根据主体活动的实际需要产生的,是为了使主体所进行的活动能够按照主体的意愿和需要正常运行,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和目的。也就是说,控制的产生及其功能意义就是为主体行为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保证个体主观意志的实现。
具体来说,控制就是指挥、引导、操纵主体,使其按照自我意愿和自我要求,发生特定的运动和变化。换言之,控制是为了意识流、行为流的正确走向和流向。如果主体的行为在符合规范和要求前提下顺利地运行,说明行为程序在自动地运转和工作,无须额外投入能量进行所谓的控制,控制是为了防止出偏才施加,或者控制在运行出偏时才出现。控制的作用在于检查出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偏差,并加以纠正和补救。现实中,大多数的意识与行为活动只有在不断的纠偏中,才能正确的运行。
控制可表现出许多具体的功能,例如,压抑某些兴奋,激活某些兴奋,维持某些兴奋;引导意识的流动方向,调节心理活动的状态,控制兴奋点的变换与转移等等;控制就是中断某些错误的行为运行,维护某些正确的行为运行;控制就是挤掉不合要求的内容,让正确的程序继续占据意识;控制就是让所需要的内容抢占和强占意识等等。
另外,有许多词汇都与“控制”概念所表达的意义类似:指挥,操控,操纵,左右,驱动,引导,管理,指使,激扬或抑制,调节,纠正,调整,调控,纠偏,发动、维持、导向、平息、压抑、制止、激扬等等,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控制的作用和效应。
综上所述,控制在本质上是某种主体结构倾向有意识地、主动地参与影响行为的过程。这是主体决定作用的具体体现,是主观能动性的生动表现。
控制充分体现了主体结构倾向决定行为这一规律。
(三)控制过程的一般模式
控制的本质是主体对心理活动的指挥和调节,其目的在于保障主观意志的实现。人的各种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都离不开控制的参与,不论是人的内隐思维,还是人的外显行为,不论是宏观的活动,还是微观的意识,控制会根据活动的需要以适宜的角色出现在相应的场合和情境中。因此,控制的具体式样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控制毕竟有其一般的模式。
一般来说,任何控制都可分为如下几个环节或者由如下环节所组成。
一是活动目标的确立以及相关计划、措施的制定。即根据事件和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活动之前规划和设计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和实施的程序、步骤,选择策略,预测结果,尽可能为后续的具体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是执行控制。即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主体按照预先制定的策略去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运作,排除活动进行中的各种主客观的干扰,保证活动能够按照既定的方针策略顺利地进行。这一部分正是整个控制过程的核心部分,是把理论性的观念和策略变成实际行动的过程,是主观能动作用的集中表现。任何有价值的行为都是主体在目标的导引下,排除干扰、督导和控制自己按照预先的策略和设定的轨迹实际运行的过程。
三是检查结果。在控制性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主体必须对事物运动发展和行为运行的实际过程进行审视、监察,从而及时获得关于事物运动发展的反馈信息。然后,通过对行为运行的实际状况与目标、计划的理想状况的比较,对实践活动进行的各种情况或结果作出有效的评价,以确认活动是否在顺利地进行,是否如期完成了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程度和水平如何,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偏差和不足,并据此及时修正、调整后续的方案、策略。
四是采取补救措施。根据上述反馈回来的信息,对下一步的行为做进一步的修正和调整。也就是说,制订一个新的调整性、补救性的操作方案,并加以积极地落实,以保障活动能够按照最初的预期,顺利地达到预定的目标。
上述的四个环节或步骤便是一个控制过程的完整模式,这在各种宏观的意志活动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然而,在许多内隐的心理活动、各种微观的活动或一个大活动的具体环节上,这些程序或步骤有时表现的并不是十分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活动涉及微观和细节,实在难以清晰地观察和分解,另一方面,这些活动的有些环节和过程也确实作了简化、省略和压缩,但是,控制的基本格局和结构都是一样的,任何一个有价值的行为活动一般都要经过这四个环节的紧密连接,才能顺利而有序地进行直至完成。当然,一个宏观的控制活动又是由一些更具体的控制活动所组成,正如一个大的问题可以分解成一系列紧密联系的小的问题一样,因此,一个宏观的控制过程往往是由许多次级的子过程所组成,每一个子过程同样可以解析为上述几个环节。同时,即便是针对一个具体的微观环节,主体也往往不是一下就能够达到要求,需要主体重复利用监控机制来不断审查自己的操作现状以及与目标要求的差距,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操作行为,以期最终符合标准和要求。总之,任何一个控制性活动从理论上讲都具有上述的结构模式,但实际的控制性活动则要复杂得多,纷乱得多,往往需要许多层面、许多波次重复的控制过程才能最终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