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经济特区的困境与争论
(1)经济特区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纷纷陷入困境
1992年******视察南方讲话引发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全国开始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的许多特殊做法普遍推广到全国。特区政策的“普惠化”冲淡了特区的“特”。1994年外贸体制改革和中国为加入WTO而采取的取消经济特区关税减免优惠政策措施,更使五个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几乎荡然无存。几大特区相继在1995年后步入低谷。例如,海南1995—1997年连续3年呈现低速运转状态,GDP增长率从两位数骤然下降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3%、4.8%和6.7%。外商直接投资自1995年后逐年下降,2001年只有4.6691亿美元,不及1995年的1/2。协议合同外商投资额从1994年的15.653亿美元下降到2001年的1.5373亿美元;三资企业数量从1994年的8200家锐减到2001年的5940家;出口贸易从1994年开始一直徘徊在10亿美元内。
(2)关于经济特区的争论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关于特区还要不要办,特区还要不要“特”的争论,虽然以中央的“特区还要特”的明确表态画上了句号,但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还是被取消了。尤其在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特区的身份不断引起争议,为了履行“入世”的承诺,中央逐步取消经济特区的税收减免特殊政策,特区之“特”在中国加入WTO后已不复存在。因此,关于经济特区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止。尤其,以下面的几个观点的争论最为激烈。
1)经济特区政策的“违规论”
所谓“违规论”是指,有人认为经济特区的政策与WTO的规则不相符,中国入世之后,经济特区就自然不应该存在了。根据《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中国的经济特区被WTO视为特殊经济区的一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WTO就特殊经济区问题对中国政府提出了如下要求:第一,中国应将所有与其特殊经济区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通知WTO,列明这些地区的名称,并指明这些地区的地理界线。中国应迅速、且无论如何应在60天内,将特殊经济区的任何增加或改变通知WTO,包括与此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第二,对于自特殊经济区输入中国关税领土其他部分的产品,包括物理结合的部件,中国应适用通常用于输入中国关税领土其他部分的进口产品的税费和措施,包括进口限制及海关税费。第三,除本议定书另有规定外,在对此类特殊经济区内的企业提供优惠安排时,WTO关于非歧视和国民待遇的规定应得到全面遵守。
2)经济特区发展的“过时论”
所谓“过时论”是认为在中国全面实行市场经济和全面实行对外开放后,特区的试验作用和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所以特区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已然过时。《凤凰周刊》2001年第39期发表署名文章认为:“现在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局部试验性的阶段向普遍改革推进的时代。搞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已经成为全中国的要求,不能再把优惠局限于几个特殊的区域。而这意味着,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经济特区正在越来越失去其特殊性。尽管每一个经济特区都不愿放弃其特殊性,但他们仍然不能不接受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现实:经济特区在中国的历史使命已经完结。”但也有人认为,经济特区的发展存在阶段性,一般经过15~20年必须转型和升级,甚至有些经济特区由于办得不成功而逐渐衰退,但我们不能因为个别经济特区建设成效不理想,而完全否定特区这一世界普遍运用的发展形式,特区在中国仍大有作为。只是需要在质和量上做进一步的提升和拓展。
二、经济特区的竞争优势
1.地理区位优势
五大经济特区都地处中国南部沿海地区,面向南海和台湾海峡,交通尤其是水运极为畅通和便利。水路可以通往香港、澳门和海外各国及其他地区,也可以很方便的通往全国其他沿海城市和台湾省;在陆路交通方面,广深、广汕和深汕等高速公路不仅路线分布长,而且密度大将经济特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铁路和航空都分别与港澳和内地相连。经济特区紧邻港澳台地区,有利于及时了解国际市场的经济技术信息和市场行情,便于吸引三地资金,发展进出口贸易。五大经济特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都为特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2.产业集聚优势
企业按产业链的联系成群集聚的现象,经济学称为“集聚经济”。在“集聚经济”环境中,相关企业可以最先捕捉到该领域的最新科技信息,找到最理想的雇员和最有效的销售渠道。集聚成员之间的互补性和竞争动力,使得该地区更具有创新力和竞争力。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济组织形式,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才能名扬全国。最为著名的就是珠江东岸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群。“电子信息业走廊”是珠江东岸广州、深圳、惠州和东莞四市所形成的一个以电子信息业为核心的产业群体,其中后三个市的电子信息产品产值就占了全省的72.72%,是亚洲地区电子信息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3.资金优势
经济特区能够吸引大量的国内优惠贷款和海外投资,是沿海地区的资金集散地。以深圳为例,2002年上半年从深圳汇出去的资金共有14000亿元,外地来源的资金账目也高达12500亿元,资金流量位居全国各大中城市前四名。现有17家商业银行的总行都把深圳作为信贷投放的重点地区,一旦有项目和好企业就采取总分行联动的方式发放贷款,没有地域和规模的限制。深圳地区创业资本的总规模已达118.4亿元,占全国创投资本的近40%。
4.外联优势
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五大经济特区都有与港澳台和海外通商及其他交往的历史传统,是连接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的重要媒介。除海南之外的其他四个特区都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上千万的华侨旅居港澳地区、东南亚各国和世界许多国家。港澳同胞很多来自深圳、东莞、珠海、汕头,仅潮汕地区目前的海外华侨即超过1000万人,故有“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之说。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也是著名的侨乡,现有归侨、侨眷25万人,海外的厦门籍华侨5万多人。在民族情结的作用下,他们大多到特区办厂,成为特区发展的骨干力量。如深圳、珠海、汕头以及厦门特区的外资结构中,港澳台资本占外资的比重一直在70%左右,特区创办之初更是高达80%以上。
三、经济特区面临的问题与未来的定位
1.经济特区在发展中的问题与劣势分析
(1)产业结构和产业选择方面
在产业结构和产业选择方面,缺乏明晰的产业指向,急功近利,产业选择失当。以汕头和海南两大特区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汕头在全国116座城市中居倒数第三,海口更差。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大兴土木和“房地产热”后,海口、汕头人均住房跃居全国前列。尤其在92年后,再次把重点产业倾斜于房地产领域,兴建住房别墅和高层商住楼。结果导致大量房屋闲置,海南不得不炸掉一些“烂尾楼”。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都在于利益驱动,缺乏科学规划和明晰的产业选择。
(2)环境资源方面
由于五大经济特区均地处海边,与海洋有不解之缘。因此,海洋资源的丰富程度将会对特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目前来看,海域渔业资源衰退,珊瑚礁等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海岸侵蚀问题突出。如海南周围海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80%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地段已濒临枯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南省海岸线向陆侧移动了近300米。同时,近年来深圳、珠海、汕头以及厦门等特区临近海域频繁的大面积发生赤潮现象,严重的危害到渔业生产的发展。
(3)人口与人才方面
5大特区人口基数大,就业压力大,但人才总量少、密度低、分布不均匀。以珠海特区为例,据珠海市人事部门1996年《珠海市人才资源状况个人调查表》统计数字反应,全市有专门人才近54613人,人才密度为522人/万人。至2000年底,全市专门人才近8万人,但随着全市人口的增加,人才密度只有580人/万人,均低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的水平。人才学历结构也不合理,高学历人才偏低。20世纪90年代初,曾在全国首创科技重奖,曾经也吸引了大批人才,但此后不少人才又流失了,尤其是熟悉市场的企业家、实业家和各种专业人才、管理人才,仍然比较缺乏。
(4)优惠政策方面
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特区经济起飞的阶段,优惠政策对于经济特区的开发和建设,曾起到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开放的日益扩大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优惠政策及其作用在逐步淡化。特别是在加入WTO后,“超国民待遇”原则的实施,使得特区以往所固有的特殊政策难以为继。
2.未来的定位:国际化
中国在加入WTO后,必须按照国际化的规范,即在世界特殊经济区的通常模式下重新规范本国经济特区的功能和作用,使其向“世界”经济特区转型。具体途径包括:
(1)内部整合:发展为国际性大都市
经济特区应继续发挥区位优势和改革开放先行优势,把现有的国内竞争优势提升为国际竞争优势,加快地区性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使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性的大城市。这样,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的总部、地区分部、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才会不断向这个中心汇集,成为各种资源、要素交流的中心区域。
(2)外部整合:加强与港澳台及国际联系
从历史经验看,为了加速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内地与港澳台经济合作,对于双方都是极其有利的,也是最实际的选择。香港的制造业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不断向内地转移,带动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同时香港也成功地从一个制造业基地转型成为以服务业为主的国际大都市。但目前香港发展趋于减缓,与经济特区一样面临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问题,因此加强两地经济融合是双方的共同要求。而且,香港的经济结构和内地经济有着极强的互补性。增进两地产业合作,充分利用香港的国际联系网络、国际融资能力、资本市场等优势,对内地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香港通过第三次结构转型实现长期繁荣稳定,都是双方内在的需要。
(3)特殊优惠政策的调整
从税收优惠转向以产业、地区、立法保护为导向的优惠政策。经济特区原有的税收优惠被取消之后,势必对经济特区产生重大影响。为了减轻冲击,对其赋予新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产业为导向的优惠政策,结合主导产业的定位,有针对性的给予特殊的政策优惠。二是以地区为导向的优惠政策,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无论是哪国的投资,只要在经济特区内进行投资,并且符合特区鼓励的产业政策,就可以享受优惠政策。三是立法保护的优惠政策,如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特区可率先立法,加快与国际接轨,通过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来吸引更多的投资。
第二节 中国引进和利用外资的回顾与分析
一、中国引进和利用外资的概况
1.中国利用外资(FDI)的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以前):中国虽然在政策上制定了许多鼓励外资和华侨资本直接投资的政策,但真正进入中国市场的投资很少。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1979—1991年合计利用FDI仅233.5亿美元,FDI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很低。
第二阶段(1992—2001年):在1992年******视察南方讲话后,国内掀起了经济发展的新高潮,吸引了大量的FDI进入。当年FDI比1991年增加一倍以上,超过了100亿美元。1996年更是突破了400亿美元。
第三阶段(2001年以后):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后,从2002年开始,FDI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达到了520亿美元,连续11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03年,中国引进FDI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081家,比上年增加20.22%,合同外资金额1150.70亿美元,同比增长39.0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5.05亿美元,同比增长1.44%。2005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4001个,比上年增长0.8%;实际使用金额603亿美元,同比下降0.5%。
2.总量规模和增长趋势
目前,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包括:境外借款和境外发债、FDI、境外上市或私募基金。1999年以来,FDI占资本流入比重趋于降低,表明资本流入形式出现了多样性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企业在利用外资方面的方式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这种趋势在未来的国际资本市场中更为突出。2003年,我国境外上市筹集资金达到34亿美元,累计达到458亿美元。大量的民营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在境外上市。反映了1979—2003年中国利用外资的总体情况。
二、引进和利用外资的比较分析
1.跨国比较
从FDI流入的存量看,1993—2001年底,中国累计吸收外资达3531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四。位于中国之前的是美国、比利时/卢森堡和英国;而比利时/卢森堡和英国之所以位居前列,主要是1998—2000年的大型跨国并购所致。如果剔除近两年来由于跨国并购引致的FDI流入量,那么中国吸收的FDI将位居世界第二。
2.产业和行业比较
2002年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分布情况和行业结构分布情况。
3.国内区域比较
自1978年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是“先东后西”,让沿海等基础条件好的地区享有各种优惠政策,迅速实现经济增长,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于是东部地区吸引了绝大部分的外来投资。后期对于向中西部投资的国外投资者,政府在进口关税、设立条件、允许进入的行业、所得税减免等方面,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如《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规定,凡投资于该目录中所列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技术、配件和备件,都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对设在中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可延长企业所得税的减免期;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再投资,凡外资比例达到25%以上的再投资项目,可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此外,还有一些政策正在拟定之中,包括扩大西部地区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给予西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服务业利用外资项目的审批权。因此,西部的引资力度也在逐年加大,我国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引资格局也在发生改变。
4.引资形式比较
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形式呈现出多样性的格局,2002年利用外资按方式统计。
5.资金来源比较
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格局,呈现出上升态势。2003年资金来源的分布不同于以往的是欧盟、北美等发达国家呈现下降趋势,但亚、非、拉、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中的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多元化战略使中国实现了外商在华投资的预期增长。2003年,对华投资前十位的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依次为:中国香港(177.00亿美元)维尔京群岛(57.77亿美元)、日本(50.54亿美元)、韩国(44.89亿美元)、美国(41.99亿美元)、中国台湾省(33.77亿美元)、新加坡(20.58亿美元)、西萨摩亚(9.86亿美元)、开曼群岛(8.66亿美元)和德国(8.57亿美元),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84.79%。
2005年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依次为:中国香港、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德国、荷兰、英国和法国,前十位国家/地区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86.83%。
三、引进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资在总量上和结构上对中国经济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外资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外资的进入增加了中国经济开放的程度。由于外资的积极参与,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生产制造基地之一,很多产品包括高新技术产品的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2002年,外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比重是33.4%和25.7%;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是52.2%;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全国的比重是85.5%。
1.促进经济增长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外商投资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持续增加,其中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最突出。
2.产业结构升级
FDI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1996—2000年,我国高新技术制造业年均增长21.2%,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吸引了较多的跨国投资,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之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海关统计,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占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82%。2000年,北京、上海、深圳、苏州四个城市合计,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和利润分别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65%和79%。
3.技术进步
根据一项大样本调研,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突出。绝大多数跨国公司提供了母公司的先进和比较先进的技术;相当一部分跨国公司提供了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
4.贸易扩张
中国20世纪90年代出口的大幅度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快速增长,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从1991年的120亿美元上升到2001年的1332.3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91年的16.75%上升到2001年的50.8%。
第三节 中国资本跨国流动的现状与特征
一、资本跨国流动的现状
1.“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主要实施的是“请进来”战略,引进外资、技术、设备和人才。2000年以后,中央提出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这是面向新世纪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据2003年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简明统计:(1)截止2003年7月底,中国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设立非金融类企业7222家,中方投资金额超过100.9亿美元。(2)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38.4亿美元,同比增长23.6%;新签合同额176.7亿美元,同比增长17.4%。(3)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33.09亿美元,同比增长7.7%;新签合同额30.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
2.资本跨国流动现状的比较分析
从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历史比较来看,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29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投资净额为28.5亿美元,同比增长5.5%;截止2003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334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332亿美元。以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全球的流量、存量为基期进行测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的0.45%和0.48%。1982—200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历史情况。
(2)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
到2003年底,3439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企业)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332亿美元。其中,2003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8.5亿美元。境外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地区)的60%,其中亚洲地区投资覆盖率最高,80%以上的国家中有中国直接投资企业。从境外企业的分布来看,中国香港、美国、日本、德国的聚集程度最高,集中了境外企业的41%,其中中国香港为21%。
(3)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行业分布
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行业分布的大体态势是:绝大部分投资集中于海外贸易和资源开发领域。具体看,海外贸易型机构投资占总投资的近60%,加上资源开发型投资,则占总投资的80%以上。各行业分布比重依次为:贸易占59%强,资源开发占20%强,生产加工占12%弱,交通运输占2%,其他占7%左右。可见,第一产业约占65%,第二产业约占15%,第三产业约占65%。
二、资本跨国流动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分析
(1)大中小公司并举,以大为主的规模优势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公司有不同的规模,数量以中小公司居多。许多发展中国家所能提供的投资环境并不完善,市场范围小,这样的投资环境实际上限制了国际上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我国公司总体上尚处于小规模阶段,可避免与大型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适合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的需要。同时,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发挥了中小公司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
(2)中国海外企业的内在化优势
中国当前跨国企业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可以利用转移价格,作为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战略的手段。例如,上海化工进出口公司在掌握国际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世界市场不同阶段产品价格的时间差和不同区域产品价格的空间差,以国内公司总部为中心,形成一个辐射网络,以赚取内在化利润。该公司购入大宗散装化工原料,包装后销往有需求的地区,取得一定的地区差价利润和劳务收入。
(3)中国传统产品和成熟生产技术优势
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内市场比较狭小,需求结构比较相似,使我国具有传统优势和成熟生产技术优势的企业发展境外直接投资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4)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企业的良好信誉
据《世界国际竞争力年鉴》资料,我国国际竞争力综合水平1998年排名第24位,列为转型国家首位,甚至超过意大利等工业化国家。目前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720美元,一些沿海地区如上海、深圳已超过3000美元。这也是我国企业发展境外直接投资的一项重要竞争优势。
2.劣势分析
(1)技术方面。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不足。对于许多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不够,技术当地化的优势并不明显。即使是当前非常看好的我国家电行业的许多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不断的引进。技术优势的缺乏,将是制约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长期性因素。
(2)体制方面。在我国,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多数大型企业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私营大企业的数量非常有限,而且至今仍缺乏促进私营企业成长的有效体制、政策和资本市场的条件。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将主要依托现有的国有大企业。然而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包括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目标取向和行为方面存在扭曲,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不足等,使得国有企业在受到保护的国内市场竞争中就显得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国有企业在这种状态下实施跨国经营,同样会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难以取得成功。
(3)资金方面。我国的国有企业由于长期低效率运行,基本不具备依靠自有资金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而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全,资本市场很不发达,庞大的国有银行体系并未与国际接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被巨额的不良资产问题所困扰。因此在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金融系统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4)人才方面。跨国经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且要有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人才匮乏的问题已经显现,而且国际型经营人才更是缺乏。国有企业自身还存在人才外流问题,更不易解决好跨国经营的人才问题。
三、资本跨国流动的特征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方向
1.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征对中国的影响
(1)国际资本流动和规模迅速扩大
20世纪90年代前期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基本维持在2000亿美元左右。20世纪90年代后期迅速扩大,2000年高达1.3万亿美元,2001年有所下降,约为8000亿美元。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动因是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和跨国公司的资源全球配置。
(2)国际资本的流向重新回归发达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最大特点是发达国家间的流动额占绝对优势,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很小。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资金在发达国家获利的空间缩小,转而投向发展中国家。1991—1996年外资流入发展中国家年平均增长32.33%,而发达国家仅为8.80%。发展中国家吸收的直接投资从1990年的16.54%提高到40%,其中80%流入了东亚和拉丁美洲地区。但从1997年起,发达国家重新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对象,1997—1999年其比重又回升到76%。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国家有较稳定的政局、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法律保障,投资环境较好;另一方面与近年来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式以跨国并购为主有关。
(3)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式以并购为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购买企业股权10%以上)发展势头迅猛,年平均增长率达42%。1999年全球企业兼并与收购约2.4万起,并购金额高达2.4万亿美元。欧美等发达国家之间大规模的跨国并购成为国际资本投资的主导形式。从1990年的1510亿美元,增至1999年的7201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的比重从72%上升到83%。近年来跨国企业并购呈现出越来越集中的趋势。
(4)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重点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全球性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增长迅速,从而也带动了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从以制造业为重点转向以服务业为重点,投向服务贸易领域的资金比重显著提高。20世纪70年代,流入发达国家的外资的三产比例为1∶3.64∶1.42,20世纪90年代则转变为1∶4.57∶5.31;特别是近几年,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软化”特征更明显,通讯服务业、银行业、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商贸流通业、运输物流服务业等已成为优先考虑的重点部门。
2.“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方向
对于“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方向问题,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努力方向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逐步扩大对外投资规模。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和境外加工装配。在进一步加强与各国各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合作的同时,努力增加当地就业,增强当地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积极探索跨国并购等投资方式。二是加强境外资源合作开发。通过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在油气、矿产、林木、渔业、经济作物等资源领域的勘探、开发和加工合作,转让中国在资源开发领域的实用技术,扩大当地就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和政府税收,增强当地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出口能力,促进相关国家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三是拓展对外工程承包。鼓励企业以带资承包方式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和项目设计咨询业务,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各国各地区的项目建设,逐步形成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承包工程企业。四是发展境外农业合作开发。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生产技术、设备等优势,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境外农业项目综合开发。通过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建立国际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五是促进境外科技和智力合作。引导企业在境外科技资源密集的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六是提高对外劳务合作水平。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在逐步完善管理体制的同时,丰富对外劳务合作的方式,拓宽对外劳务合作的领域。七是推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鼓励中国企业到境外从事贸易分销、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基金管理、电讯信息、物流航运和中介服务,加强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交流,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便利化创造条件。
第四节 对外开放的其他问题
一、“入世”与“入市”
1.加入WTO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里程碑
中国本来是世贸组织前身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由于1950年3月台湾当局的非法退出,使中国与这一组织隔离了30多年。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逐渐打开国门,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逐步发展起来。考虑到扩大贸易关系和维护经贸利益的需要。中国将重返关贸总协定提到了议事日程。1986年7月10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钱嘉东大使照会关贸总协定总干事邓克尔,正式提出关于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地位的申请。从此,复关成为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一项重要目标。然而,中国的复关进程由于种种原因可谓一波三折。本来作为经济问题的复关谈判,受到严重的政治因素的影响而一度被迫中断。但是,中国对于复关的信心从来没有动摇过。1992年2月复关谈判终于重新启动,并进入权利和义务确定的最后攻坚阶段。但由于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产生了种种判断和怀疑,刻意要求中国必须以发达国家身份复关,使中国的复关进程再度受阻。虽然如此,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中国就与有关国家进行“入世”谈判。几经峰回路转,1999年11月15日中美代表团经过6天激烈谈判终于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WTO组织,使中国的经济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过去20多年来,我国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至今仍没有正式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争取国际贸易各国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将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这一问题是中国入世谈判的遗留问题,中国政府为获取市场经济地位所作的努力,可以被看做是第二轮世贸谈判。第一轮解决的是“入世”问题,第二轮也就是这一轮要解决的,则是“入市”问题,即促使其他WTO成员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世界贸易组织中的相关协议中很少对“市场经济”作出过定义,更没有将“市场经济”作为相关国家加入到WTO组织的一个必要的条件。当时中国旨在打破中美入世谈判的僵局,对于“入市”的问题上作出相当大的让步。即中国同意在入世后的15年内,美国可以继续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从而维持入世前相对不利的反倾销的机制,即第三国的替代制度。在严格意义上说,这种规定本来就违反了世贸的基本原则。在这一条款下,世贸组织成员对华反倾销调查中倾销幅度的确定,在中国未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时,反倾销案件发起国可任意选择某一替代国该商品的成本数据计算正常价值,确定倾销幅度,而不使用我国企业自身的数据,这样往往导致倾销幅度易被高估,倾销判定容易成立,从而使中国企业遭受不公平待遇。虽然目前已有南非、贝宁和多哥、吉尔吉斯斯坦、东盟各国等许多国家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是以美国和欧盟为首的许多西方国家仍然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提出了所谓的市场经济标准。
美国提出的市场经济六项标准:货币可自由兑换;劳资双方可进行工资谈判;自由设立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政府减少对生产的控制程度;政府减少对资源配置、企业生产和商品价格的干预;商业部认为合适的其他判断因素。欧盟提出的市场经济五项标准:市场经济决定价格、成本、投资;企业有符合国际财会标准的基础会计账簿;企业生产成本与金融待遇不受前非市场经济体制的扭曲;企业有向国外转移利润或资本的自由,有决定出口价格和出口数量的自由,有开展商业活动的自由;确保破产法及资产法适用于企业;汇率变化由市场供求决定。而根据中国专家的分析,中国于2001年底已成为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完成的《美国贸易政策评估报告》也对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给予了充分肯定。报告指出,中国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和贸易体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远高于许多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绝非“全部或大体上全部由国家垄断贸易并由国家规定国内价格的国家”。
二、CEPA与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展
1.CEPA简介
为了促进内地和香港经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加强双方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2001年12月中央政府原则上接纳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的内地与香港建立类似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并由外经贸部成立专门小组开展研究。2002年1月25日,内地和香港有关部门举行首次会议,其后经过多次商讨最终达成协议,并于2003年6月29日在香港正式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Mainland and Hong Kong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简称CEPA)。CEPA的总目标是实现内地和香港的贸易自由化。文本共23条,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便利化三个方面。
2.CEPA对内地对外开放的积极效应
CEPA将对香港、深圳与珠江三角洲的共同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CEPA的实施对深圳方面来说:(1)将使深圳重组本地市场的商品结构,对内地消费市场有冲击、有补充。(2)人们的消费选择趋向多元化和高级化。(3)有利于推进深圳的改革进程。(4)带动深圳第三产业发展并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5)将强劲拉动深圳的经济增长。(6)将大大提升深圳城市的国际化水平。
CEPA的实施对珠江三角洲来说:(1)由于香港经济辐射半径的力度不同,内地各地区各城市的购买力度不同,使得深圳和珠江三角洲在承接香港商品进入的时候,进口力度最大,购买力度最强,贡献比率最大,互补性最强,经贸合作关系也将最紧密。(2)珠江三角洲二龙戏珠的“双核模式”将有望形成。(3)有利于珠江三角洲的整体整合。(4)为深圳、珠江三角洲以及内地提供了兑现世贸承诺的适应期。
三、中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
1.概述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特区以及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的设立,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层次;在设立经济特区的基础上,我国于1984年进一步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沿海港口城市,同时在这些城市举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二个层次。1985年1月,我国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7年又将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渤海湾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这使我国的开放实现了由点到面的发展,这是第三个层次。此后,对外开放从沿海向沿江、沿边及内陆地区推进,同时在沿海建立保税区,上海、天津、广州、大连、深圳、厦门、青岛等13个城市相继成立保税区,这是开放的第四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
据中国开发区协会会长赵云栋介绍,如今的开发区包括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据统计,目前全国除了5个经济特区外,还有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49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3个,保税区13个,边境经济合作区14个,国家旅游度假区13个,还有属于国家批准的开发区,加在一起共有200余个国家级开发区,其GDP占全国的2.43%,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3.4%,出口占全国的7.5%。
2.以保税区为例
(1)保税区的定义与功能
狭义讲,保税区是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特定地区。在保税区内外国商品在海关监管下,可暂时不交纳进口税而存入保税区的保税仓库内;如再出口则不需交纳出口税;如输入国内市场销售,则必须交纳进口税。广义讲,保税区也包括了有些国家类似******、出口加工区的特定地区。我国为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出口贸易,所设置的保税区类似于后者,主要为外商和国内企业提供保税仓库分拨和投资加工转口或研究开发便利。
保税区具有国际贸易、出口加工、保税仓储和物流分拨三大基本功能,使区内投资者可以与境外客户签订合同、开列信用证;可以从事国际贸易、转口贸易、过境、加工贸易;可以从事保税货物仓储、商品展示和货物分拨;可以同时开展三大功能所包含的所有业务,这在非保税区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2)保税区的发展历程与历史功绩
1)发展历程
1990年******批准设立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1998年我国又在沿海毗邻港口地区相继设立15个保税区。但这一时期,主要是探索保税区的发展模式,由于没有统一的立法,各地管理模式不一,功能开发各有侧重,但以出口加工为主流。1998年以来,物流分拨成为保税区的主要功能,并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历史功绩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15个保税区利用港口和陆路口岸优势发展转口贸易、保税仓储和出口加工,有效吸引了外资,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腹地经济发展,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3年2月,《中国保税区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会上的数据显示:截止2002年底,全国15个保税区总面积38.62平方公里,封关运作面积31.96平方公里,2002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78.36亿元,同比增长27%;完成工业总产值1003.12亿元,同比增长38.7%。保税区累计批准设立企业32671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4784家,累计投资额348.76亿美元。2002年我国保税区实际利用外资额21.17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21.6%;实现进出口总值304.33亿美元,其中出口107.0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57.72%,比全国增长幅度高出36个百分点,占当年全国进出口总值的4.9%,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226.3亿元,比2001年增长50.88%。
(3)保税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大部分保税区从1990年开始建立,这些保税区建成的初期,就遇到我国政府紧缩银根,使很多问题悬而未决。
第一,我国目前仍然缺乏一部完善的法律,对保税区的定性、定位、管理体制、运作模式等无法予以规范,因此,在具体操作中遇到一些问题。第二,保税区当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我国关税水平的逐步降低。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据估算2002—2006年,我国的关税大概平均降低10%(其中工业品降得更低)。保税区内还有一些地方优惠政策,比如地方税收返还、企业开涉外账户以及保留现汇的周转使用等,对于这些政策中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的,我国政府也会逐步将其取消。第三,保税区与港口分离,口岸功能受到限制。各部门的政策和监管方式不协调,缺乏稳定性,保税区内企业从事贸易和贸易支持服务活动的自由度很低,“境内关外”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原则没有得到落实。
思考题
请描述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你认为中国加入WTO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主要参考文献
陈炳才.中国引进外资战略的反思与展望.国际经济评论,2004(3—4)
成思危.保税区改革的指导思想.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2004(1)
冯坚.从规模型扩张到内涵型增长——论开发区发展方式的转换.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2004(3)
郭虹.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国际问题论坛观点综述.国际经济评论,2004(3—4)
胡浩.论当前我国保税区存在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4)
胡华军.对内地与香港CEPA合作效应的评估.经济管理,2004(1)
胡祖六.关于中国引进外资的三大问题.国际经济评论,2004(3—4)
李杰.我国利用外资的正负效应分析.经济学家,2004(1)
林凌,冯苏宝.CEPA与华南经济圈.开放导报,2003(9)
刘鲁鱼,余晖,胡振宇.我国开发区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开放导报,2004(1)
江小涓.吸引外资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和研发能力提升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04(3—4)
鲁兵,徐冰.从海南特区现状看经济特区的新定位.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2004(2)
评论员文章.跨越.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2001(1)
王玉珍.新阶段、新特点、新思路——加入WTO与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发展.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1)
王关义.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优劣势分析.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2003(3)
王关义.1980—2000:中国5大经济特区投入产出配比价值系数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4)
王春法.FDI与内生技术能力培育.国际经济评论,2004(3—4)
魏达志.解读CEPA体现的国家行为——看新一轮深港及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开放导报,2003(9)
魏浩.深圳经济特区的新定位与新发展.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2003(8)
余永定.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04(3—4)
许经勇.经济特区体制变迁的回顾与展望.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2002(5)
易全.WTO和中国经济特区的未来.特区经济,2001(5)
张旭宏,梁娟.中国保税区的发展、存在问题和政策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03(24)
张小济.保税区转型的政策设计与调整.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2004(1)
赵伟,严浩坤.中国企业“走出去”:进程、格局与问题.浙江社会科学,2003(6)
钟坚.入世后中国经济特区前途问题探讨.经济学动态,2002(5)
钟坚,杨平.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做好“五个带头——中国经济特区历史使命考察”.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2002(11)
周运源.CEPA的实施与区域整合——“澳门综合竞争力与周边地区关系”研讨会综述.学术研究,2004(1)
新时期利用外资的战略思考,http://www.cnaec.com.cn
深圳迈向国际化城市的发展战略,http://www.szps.gov.cn/tequ
中国经济特区的未来取向,http://www.cdi.com.cn
我国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四大障碍,http://www.macrochina.com.cn
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大事记,http://gsei.com.cn
2003年1—12月份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http://www.jctrans.com
市场经济标准,http://finance.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