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戈壁明珠玉门
15110200000010

第10章 玉门市新农村建设典型案例(1)

案例一:戈壁深处绽放的繁荣之花——花海镇

一、花海镇概况

玉门市花海镇地处玉门市东部,是一个地形、气候相对独特的沙漠绿洲盆地,区域内有“三乡一镇”及五个大中型农场。花海镇是区域经济、文化、商贸、农产品流通、社会化服务的中心,现辖5个行政村,35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总户数3350户,总人口13178人,非农业人口3360人,城镇化水平25.50%。该镇2003年被批准为甘肃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3年、2005年、2006年三次被甘肃省建设厅授予“全省村镇建设先进乡镇”称号,2006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发展改革试点镇,被酒泉市确定为新农村建设“十镇百村”示范点。2012年被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列为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

花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已成为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团场的经济、文化中心。境内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土地资源、矿藏资源,独特的光热、气候、土地条件,适宜种植棉花、红花、孜然、啤酒花、紫花苜蓿、辣椒、鲜食葡萄、食用瓜、中药材等多种经济作物,特别是棉花、红花、孜然、啤酒花、葡萄、食用瓜已形成产业化基地,棉花种植面积占80%。此外,花海镇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芒硝、石灰石、石英石、金矿储量丰富,其中芒硝储量居全国第三位。

二、新农村建设的新成就

走进花海镇,眼前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景象。农民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整洁有序的村庄街道点缀着各色植物,使这个戈壁上的小镇子意趣盎然。自来水、沼气池、燃气灶、卫生间几乎是大部分村民家里的标准配置,每村设立的文化室、阅览室成了农民闲暇时的好去处。文化室还经常组织传统手工艺的传授学习活动,比如西泉村文化室组织老手工艺人向年轻人传授刺绣技艺,年长的大婶们趁农闲时间在教一些年轻人刺绣,文化室挂满了各色绣好的工艺品,十分美丽。村主任介绍说,花海镇历来以刺绣工艺精良而闻名,很多人都慕名前来参观购买,镇政府便出资提供专门的场地向外界介绍花海的刺绣工艺,另一方面也教年轻人掌握这门技艺,在刺绣技艺得到传承的同时,村民们又多了一个新的增收渠道。村民说:“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干啥都方便,在这里生活不比城里差。”

花海镇年轻的张书记讲述了花海镇近些年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1.优势产业不断壮大,百姓增收致富有了新路子

由于地处戈壁的特殊环境,花海镇的昼夜温差较大,当地政府和百姓充分利用其光热和土地资源发展葡萄、枸杞、食用瓜、棉花、孜然、红花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形成了葡萄、枸杞、食用瓜、棉花四大产业种植基地。全镇葡萄累计种植面积达到7732亩,建成市级高效红提葡萄示范园区206亩,全镇葡萄种植户达到1200余户,葡萄亩均收入超过5500元。2012年,花海镇按照酒泉市和玉门市做精第一产业的要求,积极发展精品、珍品农业,出台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种植大户建设恒温库9座,总库容2700立方米,解决了葡萄销售储藏环节的难题。同时,扶持种植大户牵头创办了花海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科技培训、统一收储销售、统一种植标准、统一包装品牌”的“四统一”管理模式,着力打造葡萄产业优势品牌,有效拓展了销售市场。预计,三年期葡萄亩均产量可达到3000斤,收入过万元。优势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极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2011年花海镇社会总产值达到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4812元增加到8482元,年均增幅11.5%,固定资产投资从2006年的8485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4.7亿元,年均增幅51%。全镇居民储蓄额大幅度增加,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2.城镇功能逐步完善,辐射、带动效应日益明显

目前,花海区域人口已达到5万人,且都聚居在以镇区为中心的15公里范围以内。结合这种区位优势,镇政府把建设区域中心城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城镇建设力度逐年加大。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1.4亿元,先后完成地上建筑67项,道路、给排水、绿化、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工程相继建成,城镇功能正在逐步完善。城区面积由2000年的不足30公顷拓展到目前的80公顷,城镇常住人口由不足千人增加到目前的近3000人。市场年交易额达到2亿元,带动加工工业、运输业、流通业、信息产业、餐饮、娱乐等二、三产业迅速兴起。

3.住房建设发展迅速,村镇面貌不断改善

花海镇抢抓各级扶持住房建设的有利时机,把农宅建设作为改善村容村貌的重点,五年共扶持建设小康住宅示范点6个、1155户,改建房屋1946套,建成房屋改建示范点19个,占到总户数的62.6%,在示范点配套建设道路、给排水、路灯等设施,实施美化、绿化、亮化、“一池三改”工程,增强示范点的带动作用,开展“文明新村”评比活动,宣传文明生活的新方式,增强老百姓的环保意识、责任意识与守纪意识,镇容村貌有了新变化。

4.城镇人气不断提升,市场消费日益火爆

近两年,花海相当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具有一技之长的大中专毕业生,纷纷拥向城镇购房置业,城镇人口急剧扩张,城镇房价、地价迅速攀升,商业用房上涨到3000元/平方米,在开工前已全部预订,规范的房地产运作市场的雏形已基本形成。群众对城镇建设的认识和参与程度有了质的飞跃,城镇建设发展蕴含了巨大的潜力。第三产业发展上,已有近1/3的群众在城镇居住和经营,镇区内人流集中,商业网点经营火爆。据统计,2011年全镇各类交易额已达到1.6亿元,其中有80%在镇区内完成。加工业、运输业、流通产业、服务行业迅速兴起,农民来自一、二、三产业的收入各占1/3。

5.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带动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目前,花海镇中小学硬件设施完备,教育布局调整基本完成,寄宿制中学建成投入使用;镇中心卫生院创建为一级甲等卫生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医疗救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普及;镇上陆续建成了中心敬老院、中心卫生院,农村五保供养和卫生医疗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建立健全综治网络,****、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有序运转,成立了中心派出所,社区警务、联户联防制度长期坚持,从严打击了盗窃等犯罪行为,保持了社会稳定;通过培育“党员明星户”、“十星级文明农户”,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美德在农家”活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破除陈规陋习,引导移风易俗取得明显成效,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得到根本遏制;广泛开展了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举办节会、书画、文艺比赛,扶持自乐班,设立读书角等形式,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形成了淳朴、健康、文明、向上的乡风民俗,文明新风逐步形成。

三、探寻花海镇的发展模式

1.注重培育优势产业,壮大增收产业规模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近年来,花海镇充分立足地方特色,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农产品附加价值,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有效提高了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实施了产业基地扩容工程。花海镇立足实际打造了食用瓜、特色林果(枸杞、葡萄种植基地)、棉花种植基地以及肉羊基地。突出食用瓜、新兴林果、特色养殖三大产业集群建设。截至2011年年底,该镇累计种植葡萄4872亩,通过园区示范带动、网上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吸引客商在该镇大畅河农业开发区租赁土地,大面积发展枸杞、蜜瓜等新兴产业,目前该镇新兴林果产业面积达到3.53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30.8%;食用瓜面积保持在2万亩以上,产品远销广州、上海、越南、韩国等地区和国家,年外销量5万吨左右。通过土地流转,加快了土地向规模业主高效聚集,有效提高了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和综合效益。

二是实施了提档升级工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市级高效葡萄示范园区、万亩枸杞示范园区、标准收入化养殖场进行了改造升级,投资50万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项。从2011年开始,有近3000亩葡萄开始挂果,最高亩产量可达1000斤,亩收入5000元左右。枸杞种植最高亩产干果达200公斤,亩收入超过万元,创造了花海种植业亩均收入的新纪录。同时,枸杞种植还带动了2000多名本镇和周边农户通过劳务输转创收2000万元,本镇农民直接或通过务工收入间接来自林果产业的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占农民年收入的25%左右。在特色产业中大力推广高新节水技术,全镇累计发展高新节水面积2.7万亩,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了产业效益。

三是实施了产业品牌创建工程。对所有特色农产品,实行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产品品质、统一制作包装、统一商标品牌、统一对外销售的“五统一”生产营销模式,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全镇注册专业合作社12家,依托专业合作社,对特色农产品全部注册了商标,设计和制作了产品的外包装,90%以上的农产品加工增值或直接订单外销。通过品牌认证,取得了市场“准入证”,提高了市场占有份额,农业逐步向高效、特色、品牌方向发展。

2.明确以小城镇建设带动发展的方向

花海地处偏远地区,距离玉门老市区75公里,新市区60公里,但自身又相对集中。要在这样一个一不靠山、二不靠海、三不沿路、四不近城,区域内产业、人口相对集中的“盲肠”地带加快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发展平台,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小城镇建设发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定位,花海镇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的小城镇建设思路,把花海建成区域内经济、文化的中心。花海区域人口集中在以镇区为中心的15公里以内地区,外出交通相对不便。通过建设区域中心城镇,带动二、三产业发展,满足了区域内群众交流、购物、经营的需要,区域人口聚集促进了城镇发展。此外,花海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盆地内耕地较多,棉花、草畜、食用瓜、红花等产业规模较大,便于就地招商引资建设企业园区。几年来,先后建成了省级乡镇企业示范区和小业主创业园区,新上了一批产业化龙头项目拉长了产业链条,大幅度提高了农民收入,为花海镇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撑。同时,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大批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为繁荣镇区,促进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支持。近几年来,全镇上下都坚持以这样的定位来建设城镇,促进了区域中心城镇的快速发展。

案例二:推广高效设施农业惠农惠民的玉门镇

一、玉门镇概况

玉门镇位于玉门市政府驻地,平均海拔1520米,全镇总面积103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085亩,共管辖南门、东渠、代家滩等3个行政村、19个村民小组,乡镇总户数8339户,乡镇总人口25675人。嘉安高速公路、兰新铁路复线穿镇而过,以风电、水电为主的清洁电力能源广泛分布。

二、戈壁乡村的新风貌

室外寒意浓浓,室内春意盎然。这是位于玉门镇南门村一组的玉门设施农业园区的真实写照。该园区共有高标准日光温室252座、353亩。走进温棚,反季节蔬菜水果挂满了棚架,青翠嫩绿,夺人眼球。园区里种植着以西甜瓜、西红柿为主的6种果蔬,置身其中,已然让人忘记了这里是一个深处西北戈壁的小镇。还在十年前,当地人都习惯用这样一首打油诗描述这里的恶劣环境:“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如今,置身绿意盎然的设施农业园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遍地不长草的戈壁荒滩。相反,广袤的戈壁反而成为了玉门镇发展设施农业的有利条件,就这样,说干就干的玉门人用了几年时间便在戈壁上建起了数百亩的高标准日光温室。目前,果蔬的生产经过当地政府和百姓的不断努力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每逢节日,给亲朋好友送上一些玉门瓜果已成了当地人的习惯。

这里仅仅是玉门镇推广高效设施农业的普通一角。位于玉门镇代家滩三组的代家滩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又被人们称为“戈壁园区”,是玉门镇立足人均耕地不足2亩的实际情况,提出“向戈壁荒滩要效益,打造强镇富民新支点”的思路,当地百姓充分利用代家滩村三组的荒滩戈壁,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万元田”基地。截至2011年年底该园区累计投资750万元,建成半地下式高标准日光温室80座,并配套了水、电、路“三通”及园区绿化工程。走进园区,累累硕果竞相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翠绿的黄瓜、辣椒、豆角挂满枝头。村党支部书记老刘说:“在戈壁滩上建温室不占用耕地,效益也很好,这样的好事,我们谁不愿意干?!而且一个生产周期平均收入能达到2万元,年收入最高的达到3.5万元,收入高了大家自然高兴,都想着把这个大棚蔬菜种好呢。”

依托高效设施农业建设搭建的效益平台,当地政府把村组绿化、美化、亮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实施小康住宅建设、危旧房改造等工程,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2年,玉门镇把村镇绿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投资52.5万元,对全镇3个行政村19个村民小组进行了绿化建设,修建花坛8264平方米,完成植树3816株,将以往的杨树、沙枣、果树等乡土树种统一改造成了国槐、白蜡、松柏等优良风景树种,使新农村穿上了新的“绿色外衣”。其中,整体建设居民点绿色通道14条、10.4公里。通过改造,全镇新农村绿化率达到了100%。现如今,走进玉门镇各村组,充满诗情画意的新农村情景让人眼前一亮:整齐的小康住宅、干净的柏油马路、清澈见底的水渠、翠绿的风景树、鲜艳的门前花坛、小桥流水人家,路灯架设在村组道路两旁,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绿色的垃圾桶竖立在路边。几个农妇就着渠沿的水泥石凳、水泥“搓衣板”在缓缓流淌的渠水中洗涤衣裳……该村书记张振忠说:以前,这里房屋破旧、道路坑坑洼洼,垃圾到处都是,现在经过大力整治,村庄是越来越美。

村民们收入增加了,居住环境更加优美了,一些有头脑的农民便希望通过学习新技能充实自己。各村都出了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他们对作物品种选择、施肥等技术都十分熟悉,对新技术、新科技也十分敏感。精耕细作,科学种植的观念已经深入当地百姓的心里。全镇有30%的农民购买了电脑,通过网络搜集种植、养殖、劳务等信息。每村都设有党员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和农家书屋,每天向群众开放4小时以上,致富能手逐渐在学习型的农民中产生。更令人鼓舞的是,多年来玉门镇积极鼓励、引导、扶持各类种养大户、返乡农民工走上创业之路,并在信贷、技术、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2012年,扶持农民新建日光温室140座。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1万亩,占全镇农业耕地面积的49%。在全镇3个村、5个组,通过土地流转发动农户参与的方式,落实双墙体钢架拱棚968亩,建成百亩连片点7个,有效地引领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探寻戈壁新村的发展模式

1.发展朝阳产业,惠农惠民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它能够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是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玉门镇政府充分结合当地情况发展设施农业,在戈壁滩上规模化发展温室种植,真正实现了玉门市“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发展战略。

南门村一组的设施农业园区广泛采用有机质无土栽培技术,产出果蔬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市场稀缺,供不应求,以反季节礼品西瓜为例,经包装后作为礼品售价可达每斤3~5元,是正常季节普通西瓜的几倍,棚均收入高达3万多元,是普通粮田产出的20多倍。此外,该园区还十分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多次邀请高校专家为农户讲解农作物病虫害的防御知识,并定期举办各种农技讲座。如今,园区内已成功推广了黄板诱虫技术、蓝板诱虫技术、沼渣沼液在温室蔬菜中的应用等6项新技术,果蔬产量逐年提高。在代家滩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农户引进种植了“紫阳”长茄、“陇椒系列”等13个优质蔬菜品种。示范园区大力推广施行育苗移栽、高垄覆膜栽培、温湿度控制、遮阴网等种植管理技术;防虫网、黄板诱杀、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配方施肥、生物肥料等施肥技术;滴灌、膜下灌溉等节水技术。在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的有力支撑下,园区年均生产新鲜蔬菜238吨,棚均收入达到2.2万元。此外,该园区按照“优化品种、提高技术、增加产量、保证质量”的思路,率先引进试种了10棚美国红提葡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组织干部群众赴临近市县考察学习,定期邀请葡萄种植专家开展实地技术指导。目前,种植技术已日趋成熟,引进的美国红提葡萄也已进入盛果期,棚均产量达3500斤/年,可实现收入4万元。

2.突破瓶颈,地广天阔

玉门镇设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发展瓶颈。在当地政府和农户共同努力下,终于克服重重困难,突破发展瓶颈,使设施农业发展走出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首先,突破资金瓶颈。玉门镇设施农业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发展思路,效益十分可观,但前期却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不少农民看到设施农业效益可观,很想投资,但是手中没钱。虽然各级政府对农民投资设施农业有一定的补助,但仍属杯水车薪。

对此,当地政府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提出“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公司建园、组团发展、农户参与、互利共赢”的发展思路,采取政府统一规划,龙头提供服务,农户自主建设的模式发展设施农业,突破农户资金不足的瓶颈,将设施农业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玉门顺兴生态循环现代农业示范园是玉门镇2011年引进玉门顺兴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的集日光温室、设施养殖、沼气综合利用为一体的高标农业示范园区。该示范园由玉门顺兴物流公司建设,规划面积1280亩,计划投资8000万元,利用3年时间建设高标准半地下式二代日光温室500座、700亩,搭建小拱棚300座、150亩,新建年饲养量为5000头(只)的“人畜分离”高标准养殖小区一个,修建100立方米大容量沼气池1座。园区建设日光温室种植区、钢架拱棚种植区、设施养殖区等三个特色种养示范区,辐射带动恒温贮藏区、净菜包装区、集中展示区、休闲观光区等四大功能区。该示范园完全建成并发挥效益后,每年可为市场提供鲜食蔬菜3000吨、鲜肉200吨、花卉1万盆,年均收入可达到2000万元,可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该园区始终坚持依靠农户、服务农户的宗旨,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把园区建设、企业发展、科研开发、技术应用、示范带动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园区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基地、新技术应用推广基地、农民增收致富基地。园区已被列为玉门市非耕地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将成为玉门市乃至甘肃省现代设施农业的一个新起点。

其次,突破人才和技术瓶颈。设施农业是多学科技术综合支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和开发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先进的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生产者运作,才能充分发挥先进性和巨大的增产增效潜力。目前玉门镇相当一部分农技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理念僵化,靠吃老本的经验主义种田,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已不适应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需要。

对此,玉门镇经过深入调研,得出结论,发展设施农业必须防止“为指标而指标、为面积而面积”,设施上去了,管理者和农户的经验和技术跟不上,势必造成更大的损失和浪费。几年来,玉门镇注重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专门安排8名有学历、有技术的农艺师到示范基地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到棚间、到地头随时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注重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并不断在基地示范、推广。使广大农民由种植“门外汉”成为种植“行家”、“高手”,充分发挥了技术服务体系作用。同时,组织农技人员赴外省进行观摩学习,并通过远程网络进行实时数据交换,在部分温室种植中实现了全数字化控制,提高了技术指导的时效性。

第三是突破了市场对接瓶颈。玉门镇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在技术支撑下,产出率也不断提高,农副产品产量稳步增加,销售市场逐渐成为制约设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瓶颈。

面对这一难题,当地政府通过积极争取,建设了600平方米专业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一处,使全镇大量农副产品有一个大型的实物交易平台,建成一个规范、有序的“有形市场”。同时,通过网上信息发布平台、国内农副产品经销市场的信息平台、技术开发及转让信息平台,逐步开启完善销售农副产品的“无形市场”,大大降低设施农业产品的滞销风险,使设施农业更加强有力地推动全镇农民大幅度增收致富。

第四是突破了土地流转瓶颈。在发展设施农业初期,部分农民不愿意转让土地给投资者开发高效设施农业。一是因为流转费用达不到农民的心理预期,二是因为部分农户思想观念滞后,仍倾向于自给自足,不愿意放弃口粮地。

针对这一发展瓶颈,玉门镇政府按照“土地向致富能手集中、分散经营土地向规模经营土地转变”的思路,通过三项措施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一是成立了土地经营流转服务中心,不断优化土地流转政策、措施,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二是依托项目建设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在企业就业,逐步改变依靠土地自给自足的观念;三是积极鼓励农户自主创业,发展三产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玉门镇年均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000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彻底打破了发展设施农业的土地流转瓶颈,为设施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就这样,在当地政府和农户的共同努力下,设施农业的发展热火朝天,农民的收入增多了,腰包鼓了,生活居住条件也改善了,各项惠农政策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好处,如今的玉门镇如同一个戈壁小江南,处处透着恬静又生机勃勃的气息。

案例三:“先锋富民”惠民富民的下西号乡

一、下西号乡概况

下西号乡距玉门新市区5公里,312国道横贯全境,金玉、玉青公路纵横其间,县乡道路四通八达。境内面积709平方公里,全乡辖6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2588户、110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905人。全乡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6万亩,为走廊平原地带,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发育,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良,城郊优势明显,是玉门市重要的粮、油、蔬菜、瓜果和畜产品生产基地。

二、下西号乡新农村建设添新彩

走在下西号乡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上,汉唐风格的小康住宅沿街而建,到了夜间,路灯亮起,辉映着崭新的门面,一派崭新的气息。石河子村村民杨应修高兴地说:“政府扶持我们进行住房改建,现如今柏油路直通家门口,晚上路灯亮了,我们的生活和城里人差不多了。”

看到下西号乡所展现的拥有独特风情的新农村风貌,人们不禁要去探究这些年这个美丽乡村所经历的种种变化。早在五年前,下西号乡就把实施“先锋富民”行动作为促农增收、破解“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创造性地实施了以“领导包村挂项做推动发展的先锋”、“干部联组入户做服务群众的先锋”、“党员示范带头做创业致富的先锋”为主要内容的“先锋富民”行动,在多方带动下,农民的钱袋子鼓了,居住条件改善了,幸福感自然增加了。

“先锋富民”行动的实施使得全乡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带动力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全乡90%的农户建立起了以啤酒花、设施蔬菜、规模养殖和劳务经济为支撑的增收模式,全乡产业布局更趋合理,啤酒花、蔬菜、制种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突破20000亩,高效“万元田”达到1483亩,全乡新发展日光温室200座,是近几年最多的;万元以上规模养殖户达242户,实现劳务收入682万元;全乡各项事业呈现出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新农村建设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稳步推进。

1.树立了先富快富敢富能富的新思想

思想资源是第一资源,思想观念上的领先是最大的领先。实施“一特四化”增收入户工程最明显的成效是激活了群众的思想,改变了落后观念。包村联组干部与群众算增收明细账,农户与农户之间比收入、比发展、比变化、比增收目标,出现了“两个不相信”,即“收入高的农户不相信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有那么低”,“收入低的农户不相信高收入农户的收入有那么高”,使低收入农户有了增收紧迫感,产生快富的思想动力,高收入农户有了增收压力,激发新的发展活力。思想一“活”天地宽,全乡农户发家致富的劲头更足了,由“要我富”变为“我要富”,由“催着干”转向“主动干”。在制定增收计划的过程中,全乡1927户农户主动调高了发展目标,近5成农户当年选择了发展万元田,80%以上的农户家庭主业收入达5000元以上。

2.推动了“一特四化”战略的全面落实

“一特四化”增收入户工程的实施,加快了下西号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全乡以蔬菜、酒花、草畜为主导的专业化布局逐渐成形,节水高效特色农业规模迅速扩大,建成了塔尔湾村、下东号村郑家沙窝等3个千亩以上枸杞节水高效示范基地,并依托该基地成立了下西号乡昌盛枸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全乡新增枸杞面积达到7412亩;累计建成酒花基地1852亩,建成200亩、100亩以上酒花连片示范区各1个;新发展优质蔬菜1.2万亩,蔬菜面积占到全乡耕地面积的23.7%;新发展日光温室108座、219.3亩,高效杂交制种762亩,全乡万元田从1090亩增加到1646亩,5000元田从3777亩增加到6952亩,1000元以下低效田从原来的22360亩减少到14208亩。通过丰汇制种公司、昌盛枸杞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及经济组织带动全乡种植面积13256亩,占全乡耕地总面积的25.5%,人均增收712元。建成千头肉牛育肥综合养殖场2个、人畜分离养殖小区3个、良种繁育示范点20个,全乡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2万头、2097头和10.8万只。与此同时,乡上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借助赤金韭菜品牌开展标准化生产,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全乡80%以上的农户掌握了2~3项农业技术,培育“土专家”、“田秀才”70多名,绿色农业、安全农业、品牌农业取得新进展。坚持以培训促输转,对1870名发展劳务经济的农民工开展了“菜单式”培训,全乡实现劳务收入974.3万元。

3.解决了群众增收中的具体困难问题

实施“一特四化”增收入户工程以来,无论是包村联组联络员,还是村组干部,都以“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暖民心”为主线,把“访农户、摸实情、重服务”作为基本职责,心里装着促农增收“一本账”,带着感情进农家,真心为民办实事。据了解,大到帮助群众制定增收计划、确定家庭主业、落实致富项目、解决产业发展的具体困难,小到化解邻里纠纷、提供劳务信息、技术咨询和各种协调服务,全乡干部共解决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200余件。下东号村七组的张伟东因品种问题准备放弃养猪时,包组干部秦会霞及时帮助他引进长白猪,并提供技术指导和防疫服务,使张伟东重振养猪信心,把养猪做成了家庭增收主业;包村干部裴国文得知一青年农民苦于无致富门路时,与其长谈了三个多小时,通过推心置腹的交谈,不仅为他理清了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增收思路,而且使他对发家致富有了更高的期望值。细微之处见真情,这样的事例在下西号乡实施“一特四化”增收入户工程的实践中数不胜数。“先锋富民”行动实施以来,党员与党员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比收入、比发展、比变化、比增收已蔚然成风。沙地村二组农民张天明在包村干部和帮带党员的帮助下积极转变传统种植模式,种植拱棚8座,当年便实现了家庭人均纯收入过万元的增收目标。全乡95%的农户当年实现了增收计划的目标,千亩枸杞和千亩酒花两个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基地40%的面积由党员种植,新发展的万亩优质蔬菜基地60%的面积由党员经纪人与农户以订单形式组织种植,近1500亩万元田和5000多亩5000元田均有超过1/3是党员户种植的。通过广大党员“算给群众听,种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充分发挥创业能人和致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能人和致富党员领办新产业、闯出示范路、传播致富经、带动身边人,加快了农户增收步伐。全乡涌现出了曹玉桂、张天明、王天成等500多名带头能力强的致富能手,一批“十星先锋党员户”、“致富能人示范户”已逐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广大农户普遍认为“先锋富民”行动是促农增收的“总开关”,“一特四化”是和谐富裕新村的“加油站”。

4.取得了“十里新村”建设的新进展

实施“一特四化”增收入户工程,不仅加快了农户的增收步伐,而且提高了群众的认知水平。“十里新村”是两级市委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需要6村、16组、812户农户整体推进,建设标准高,改造数量大。但由于群众认识明确,扶持政策到位,干部工作细致,设计风格新颖,群众参与积极性很高。目前,812户农户已完成房屋立面改造,硬化门坛8.1万平方米,改造花坛765座,新建“一池三改”沼气用户202户,改建卫生厕所187座,铺筑油路10.8公里,栽植风景树木3200多株,配套架设路灯113盏,安装垃圾箱170个,新改建村委会3个,建成农家书屋6个、村级卫生所6个、便民商店16个,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5.提高了党在群众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随着“一特四化”增收入户工程的深入实施,全乡干部以往比较“浮”、“散”、“懒”、“慢”的作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勤”、“快”、“严”、“实”的新作风,群众反映现在干部工作节奏快、跑得勤、服务好,是真心为民办事的。据了解,入户工程实施以来,最忙的是干部,最高兴的是农民,干部几乎全天在农家“上班”。有的群众说:“现在我们的干部几天不见,有点‘想’了,过去攒在心底不说的话现在都说了”;有的群众说:“干部把我们老百姓增收的工作做得这么细,还真是头一回看到。现在你不好好致富,不好好过日子,还真没个理由。”从不想见到盼着来,从不愿说到亮家底,透露出“真心为民民相拥”的信号,折射出“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心态,只要你真正做到位了,群众是认可的、感激的。下西号乡通过实施“一特四化”增收入户工程,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零距离地“对话”,真正找到了农村工作的抓手,拉近了干部群众之间的距离,改变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看法,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探寻下西号乡的发展模式

当地政府向我们介绍,下西号乡自确立“先锋富民”行动之后,从多方面开展工作,真正把思想落实到了行动上。

首先,转变观念,确立主业引领发展。下西号乡政府通过对乡情的重新认识和突出问题的梳理,认为要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必须解决好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引导群众解决影响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问题。二是培育增收主业解决农户增收缓慢的问题。三是建立干群联系纽带,解决干群关系不密切的问题。为此,乡政府围绕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转变,通过开办培训班、邀请专家辅导、党群互动研讨等形式,使广大党员干部首先认识到,发展“一特四化”农业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既是发展战略,又是工作抓手,只有把“一特四化”这一战略落到实处,使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才能向前迈进一大步。为使“一特四化”理念在广大农户中落地生根,乡政府组织百名干部深入农户家中摸底走访,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教什么的原则,把“一特四化”理念性的东西引入农户家中,帮助农户转变生产方式,破解收入分配难题,改变农户跟风走、种撞田的方式,摒弃小富即安守旧思想,挖掘增收主业潜力,干群思想在碰撞中得到统一,广大农户围绕“一特四化”加快增收的紧迫感不断增强。围绕农户增收主业的培育,通过走村入户引导农户理清发展方向,使广大农户瞄准了户均发展1个增收主业、培育1个万元项目、输转1名劳动力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的主攻目标。围绕强化干群联系,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村,包抓2~3个符合“一特四化”方向和有助于农民持续增收的项目,村组干部带领产业带头人、科技明白人、流通经纪人与农户实打实对接项目,从而进一步凝聚起了广大农户培育高效特色农业、发展设施养殖、开展劳务创收等思想共识,以“一特四化”为方向的“调整增收、项目兴业、产业富民”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其次,干部入户带领,协助农户增收。

农民群众是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的主体,而基层干部是推进“一特四化”战略的主体。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乡党委、政府充分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采取“六项”举措,积极引导农户把实施“一特四化”农业增收决策内化为自觉行动。一是宣传引导理思路。组织专门力量精心编印内容丰富、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下西号乡“一特四化”促农增收宣讲材料》、《蔬菜种植实用技术手册》等乡土教材,利用冬闲春种前近五个月时间,组织乡、村、组干部进村宣讲产业规划,入组宣讲产业效益,入户传授致富经验,引导农户转变了观念,理清了发展思路,全乡广大农户逐步形成了“跳出传统农业谋增收、发展设施农业求致富”的共识。二是入户摸底选项目。通过干部入户调查,在充分掌握家庭基本情况、收入状况、产业结构等情况后,引导农户算清传统农业与现代设施农业、常规农业与长效农业的收入账,找准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长项与短项,准确定位今后的发展方向,选准了主导增收项目。三是围绕项目定规划。农户选定增收主业后,综合考虑农户水利地力、劳动力等多种因素,农户通过召开家庭会议等形式,在联组干部的引导下,共同商讨今后的发展规划,分年度制定增收计划,坚定了农户的发展信心。四是上下联动定目标。每户的“计划表”经过组、村、乡分级汇总后,各级干部逐步明晰了本组、本村乃至全乡的产业结构分布及主导产业。乡上结合总体汇总情况拿出全乡产业发展规划,各村因势利导、整合资源,整体布局,推动主导产业稳步发展,逐渐形成“数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五是帮带整推抓落实。以2012年全乡95%农户实现“四个一”的增收目标(每户确定1个增收主业,培育1个过万元的增收项目,输转1个劳动力,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为重点,我们采取政策扶持、干部引导、党员帮带、园区带动、技能培训等帮带整推机制,保证“促农增收项目入户工程”户户计划能落实,年年增收有保障,四年翻番能达标。六是立档建卡抓管理。为每户农户建立增收档案,并设计了管理软件,所有农户资料全部录入微机,由联组干部具体负责管理,干部全年跟踪服务、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不断完善提高,确保计划不落空。通过以上六个环节的工作,全乡34名联组干部深入全乡2570户农户家中理思路、选项目、定规划,农户增收致富信心明显增强。

第三,党员带头充分发挥模范带动作用。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实施“先锋富民”行动一开始,广大农户都在观望,他们在看“上级决策、党委号召,党员跟不跟、到底干不干”。为了引导广大党员在增收上当先锋,在致富上做表率,当地政府不断深化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以支部为单位增设了一批万元田示范岗、5000元田示范岗、万元增收主业示范岗,引导党员带头示范种植枸杞、啤酒花、温棚蔬菜等高效作物,带头参与畜禽良种引进和人畜分离小区建设,全乡180多名党员从原来的议事、监督等事务性岗位转到了产业、增收等发展型岗位。积极开展了“1+3”党员帮带活动,全乡88名带富能力强的党员与261名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帮助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强化党员分类量化管理,乡党委将主业特色、致富能力、增收幅度、示范作用等作为评议考核党员的权重指标和“十星级党员”评定的主要依据,引导党员在培育家庭增收主业,实现万元增收目标上走在前,干在先。

第四,注重机制创新,促进农户增收。

为了持续推进“先锋富民”工程,营造村、组、农户比、学、赶、超、争先致富的浓厚氛围,确保农户持续增收,政府为每一户农户定制了一份精美实用的挂历,将增收计划表贴在上面,便于农户查看,明确增收目标,坚定农户发展信心。在各组制作统一展板,将本组所有农户的计划表集中起来,将农户的收入情况公示出来,通过相互比较,鼓足农户增收致富的干劲。以村为单位制作先锋榜、致富经展板,将本村各业典型集中起来,各组及全村的增收计划汇总表都挂上去,形成了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选产业、比增收的浓厚氛围;在乡机关建立了“先锋富民排行榜制度”,将领导包村、干部联组抓重点工作实绩开展周评比、月考核,把评比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进行重奖重罚,在领导干部中树立了“以增收论业绩,以服务评优劣”的工作导向,对包挂实绩突出、助农增收成效显著的干部予以重奖,使乡村干部形成了共推发展、共促增收、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良好局面。在行政手段助推的同时,还立足解决市场销售难的问题,成立了绿健酒花合作社、金桥韭菜合作社、昌盛枸杞合作社,有力地助推了主导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