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自由贸易的重要性,贸易也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正在迅猛发展,贸易的形式越来越多种多样,贸易的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大。两个贸易者之间的贸易称为双边贸易,多于两个贸易者的则称为多边贸易。由于现代国与国之间的货币信贷关系、科技合作关系等都以商品运动为基础,故国际贸易是现代国际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
如果一个国家光生产自己在国际贸易中有优势的产品,看起来似乎能得到更多经济利益。但在现实的经济中,很少真正会有国家完全放弃一种产品或劳务的生产,出于各种政治角度的考虑,国家往往在决策中运用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来限制自由贸易。
为了更好地协调国际贸易,处理国际贸易中的争端,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GATT】。目前,世贸组织的贸易量已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贸易使我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也使世界上各个国家,组织,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我们也越来越离不开贸易这个经济形式,我们自已不就是贸易中的一方,在经济社会中占有的一席之地吗!
1.6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在不停的发生变化,连柴米油盐的价格也不肯保持一个定值,某个下雪天的早上,你去早市买菜,发现平时卖一块钱一斤的小白菜居然卖3块钱一斤了,而且菜农还很有理由地告诉你,“今天下雪,白菜都埋进了雪里,不好采摘,而且来集市的道也更不好走了。你看今天市场上的小白菜都是这个价,这绿油油的小白菜大家都爱吃,我们不愁卖。如果你现在不买的话,一会买菜的人多了,说不定还会再涨价呢?”你不由得报怨起来,老天下雪,菜价也跟着起哄吗?
谁在影响价格的波动,齐刷刷的一个大市场,不需要谁来下命令,菜农们看到今天下雪市场里的小白菜量少了,就会自动涨价。而买菜的人,因为很想吃到新鲜的小白菜也就不得不购买高价菜。看来价格不是老天说了算,也不是谁个人说了算,归根结底是市场行情说了算,有需求就有市场,当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也就自然上涨了。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
我们不用担心,因为东城的超市的商品卖得比西城的便宜,顾客就会挤破东城的超市的大门,而让西城的超市倒闭。因为如果西城的超市卖得更贵,人们就不会光顾,而西城超市看到自己的顾客减少了,为了赢回顾客,它自然会降低价格。而东城的超市看到顾客如潮,自已应接不暇,忙不过来,也会通过提高价格来使狂热的顾客降温。这一切都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调控。
其中主要依据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人理性原则,以及由经济人理性原则支配下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这些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
所以经济学家曼昆提出: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
市场的这一作用最早是由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也是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合意的市场结果。市场通过信息反馈,直接影响着人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上市时间、产品销售状况等;联结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供、销各方,为产、供、销各方提供交换场所、交换时间和其他交换条件,以此实现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各自的经济利益。
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劳动分工使人们各自的产品互相成为商品,互相成为等价物,使人们互相成为市场;社会分工越细,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的范围和容量就越扩大。同时,市场在其发育和壮大过程中,也推动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市场是如何影响人们交易的呢?是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在某一种商品的价格决定中,供给与需求就像一把剪刀的两个刀片,作用是不分彼此共同决定一种商品的价格;同时价格又像一只无形的手在市场经济中自发地调节需求,调节供给。市场就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根据价格的自然变动,引导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配置。
在经济学的学习中,最具有启发意义的论题恐怕就是就个人而言出于私利的行为如何产生公共利益这一过程,而了解这一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对于理解某一种经济制度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关于这一点,经济学上有句名言“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 ,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由于他们自利的打算。”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消费者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购买的决策,生产者依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做销售决策。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存在利益关系,同时供应方内部之间和需求方内部之间也存在竞争的关系。这种竞争关系对社会的整体发展来说是有利和,有利于增加社会的整体利益,能让消费者得到质量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比如,只要我们稍留意一下手机市场就会发现,现在的手机市场充满商家的竞争,各个品牌的手机,为了争夺更多的消费者,占领更大市场份额,在产品的功能和形态上下足了功夫。我们看到柜台里各种种样的手机,琳琅满目,争相媲美,手机的外形越来越靓丽时尚,功能也越来越新奇和高端。因为开放的时代中,每个人都丰富多彩,每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都各有偏向,所有的人都感觉到自我的与众不同,都希望应用的产品也足够有特色。
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作为产品的制造商、服务的提供商当然要生产个性化的、丰富多彩的产品。手机已经从过去的单一通话工具,变成了我们音乐播放器,照像机,摄像机,甚至演变成可以上网的多功能工具,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浏览网页,收发邮件,聊天,等等。相信如果网络速度再提高的话,我们在不久的将来还可以通过手机现场观看音乐会、足球比赛。而且手机的应用不止这些,通过移动运营商协助可以实现更多,其中最有效的办法无疑是把手机这个终端链条和其他的产业协同起来,从而整合出新的服务模式。比如,手机的增值服务和其他设备的资源共享,等等。如果没有市场竞争,我们的商品不会变得如此精彩。
有一些商家通过打价格战,互相降低价格,进行竞争,这种情况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我们可以得到更低的价格。还有一些商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来赢得顾客,这对消费者来说同样是一个有利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到更好的产品。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厂家会想办法研究更好的加工方法,这有利于在单位时间内多生产社会财富。降低产品的成本,生产者会尽可能的研发高科技手段来实现新产品功能,减少原材料的浪费,这也有利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资源的保护。
我们都知道,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会转变思想呢?因为市场经济把原来由国家承担的社会经济调控责任下放给了更多的市场下的经济实体,虽然看似比计划经济时期存在的风险更大,但是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证明,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活力,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毕竟让几亿个大脑一起来参与经济的运行,比国家一把抓要有效得多。
但是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作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自动性、利益制约性、系统性、连锁性和滞后性。格林沃德和斯蒂格利茨以较复杂的数学模型证明,当市场不完备、信息不完全、竞争不完全时,市场机制不会自己达到最优。这便涉及到了政府的角色的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中谈到。
1.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房价,可能是现在的年轻人最关注的经济话题了。看着飞涨的房价,再摸摸自己刚刚工作不久还不满鼓的钱袋,要说没有一点压力,还真不太现实。比如在北京房价涨得最厉害的那段时间,都得以日来记涨幅。这几年我们看着房价涨涨涨,从4000变成6000再变成8000、12000、15000…20000。到最后连没有经济学头脑的人都看出这里面有端倪,高得有点离谱了。不是说市场能调控经济吗?不是说供求决定价格吗?不是说市场经济有利于社会整体发展吗?这么高的房价,仅仅是由供求关系造成的吗?看来光用市场这只手,还真解释不了这一切。怎么回事呢?
虽然市场是组织经济的好方法,但它也不是万能的,有的时候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会起不到作用,会对某些经济偏离正常的轨道的情况,束手无策。市场机制的自身的缺点,它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会造成市场失灵,即出现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对此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提出了“看得见的手”--国家干预的理论体系。
市场经济容易使人们形成急功近利的习惯,特别是造成效率和公平的对立。市场中商家往往视顾客为上帝,为了讨好顾客,他们总是希望能得到更便捷的商品。这使得他们全然不顾全局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结果必然会表现为能源危机,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另外一只手出来,改善市场经济的情况,这只手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相对应,我们称之为看得见的手,即国家宏观调控。而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不外乎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
如果在交易时利用虚假信息进行欺诈,或是故意隐瞒商品的一些缺陷,造成购购买者的利益受到损失,就会损害正当的交易。此时市场一般不能完全自行解决问题,为了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转,政府需要制定一些法规来约束和制止欺诈行为。如果一个农民预见到他的谷物会被偷走,他就不会种庄稼,而且,除非假设顾客在离开前会付费,否则餐馆就不会提供服务。我们需要依靠政府提供的警察和法庭来保护我们对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的权力。
市场失灵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外部性,这是说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或者换种说法:外部性就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也即行为举动与行为后果的不一致性。 我们可以用企业生产对环境造成污染来说明外部性。
比如,湖南湘和化工厂在2004年的4月,未经审批建设了一条炼铟生产线,在此后的不久,厂区周围的树林就大片的枯死,有部分村民相继出现了全身无力、头晕、胸闷,还有关节疼痛的症状。“镉式炼心液”的副产品可导致人中毒。据媒体报道,早在2006年,镇头镇的居民就一直在向有关部门反映,该工厂将有毒的镉元素排放至居民生活区。当时的环保部门,虽然也曾出面调查,但答复是既要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有效保障企业的正当权益,承认该厂有违规,有问题,但否认有镉污染,具体措施则是一方面做村民思想工作,一方面敦促企业自觉守法。
我们看到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湘和化工厂的生产线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并影响到了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但他却不用承担这个责任,不用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化工厂的生产出产品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化工厂的生产成本中应该包括它对环境的损害,但实际上化工厂没有支付这一部分成本,造成了成本的外部化,这就是显失公平的现象,是一种市场失灵的表现。
直到今年,由于的居民和有识之士的长期呼吁,这件事终于引起了政府的重视,永久关闭污染工厂,成立联合工作组,受污染农作物政府收购销毁,污染区村民全面体检。短短几天之内,镉污染事件得到了重视和迅速处置,500米的污染分界线已经划定,而湘和化工厂镉污染问题存在了五年。
这就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对外部不经济现象在起作用。政府可以利用经济手段,把企业外部化的成本内部化,如对污染超标企业进行经济处罚甚至关闭,对污染企业征收高额的排污费,等等。政府的其他的经济手段还有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
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市场势力。假设镇里只有一口井,这口井的所有者对水的销售就有市场势力。再比如行业巨头如果可以操控本行业的价格,那它也有市场势力。这也是我们平时说的垄断。对市场某种程度的【如寡头】和完全的垄断不可能使得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对这种情况的纠正同样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政府主要通过对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干预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这方面的干预属于政府的产业结构政策。
宏观调控的手段一般来说包括三种:法律手段,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主要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进行调节经济;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主要方法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比如调整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还有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对经济活动进行引导;行政手段,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如利用工商、商检、卫生检疫、海关等部门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以上三节中我们介绍了三条原则:贸易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控制着经济的运行,同时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也在保障着我们的经济健康运行。你是否看出这三条原理之间的关系,是的,昆曼总结的这三条原理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人们是如何交易的。
1.8贫富是如何产生的--国民生活水平取决于国民生产率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出国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出国留学,办移民都是很常见事情。在我们选择要去的国家时,往往都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的国家,而不会选择去非洲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西方国家的生活水平比较高,换而言之,这些国家比较富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非常丰富。而如果到一个贫穷的国家去,不但生活来源成了问题,可能生命安全都保障不了了。那么,国与国之间的贫富差距是如何产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