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命运,抱负决定成就,良好的品性是成功的前提。在优秀的领导者身上,我们总是能发现许多优秀的特质。但是没有天生的领导,这些特质无一不是从修养中来的。自我修养,是领导者走向成功的起点。早年的曾国藩同平常人一样,也有很多缺点,然而他凭借着自己的修身工夫,确立了良好的品格。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修身艺术。
欲正人先正己
曾国藩语录:1.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 慎独乃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一些人有好为人师的毛病,总是轻易对别人的作为指指点点,甚至横加指责,满口仁义道德,但是,自己的作为却难以服众,说一套做一套。这样的人别人是会敬而远之的。
曾国藩说,正人先正己,“以己所向,转移习俗”。他恨官气,因此摒弃官府排场,禁止部下迎送虚文;他恨懒惰,自己首先做到放醒炮即起。
当然,曾国藩的这些认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自身经历中得到的教训。
曾国藩被朝廷任命为两江总督后,为了树立威信,整饬腐败到了极点的官风吏治,仿效当年武则天的办法,在总督衙门口设置了一个举劾匦(与今天的举报箱类似),号召军民将官吏奸弊等情事写成举劾书投入匦内,由总督大人亲自阅览。
这个举动引起了一些人的极大恐慌。当时两江总督衙门驻节祁门县,祁门县令包人杰就有大祸临头之感。他不惜重金,向一位当过48年刀笔吏、侍候过十多位县太爷的施七爹讨教对付办法。施七爹略施小计,便让曾国藩败了兴。
曾国藩开匦所拆开的第一封举劾书,就是检举其弟曾国荃打下吉安后偷运两万多银两回家的事情。接下来还有揭发曾国藩打仗无功,争权有术,办事不按国法等内容的举劾信。曾国藩极为恼怒,明知道这是有人故意和自己作对,有心想查个水落石出,又怕事情一旦传扬出去更不好办,朝廷对握有兵权的汉人早有戒心,这些真真假假的事情怎能说得清楚?于是只好以“军务紧急”为由,撤掉了举劾匦。
一个小小的刀笔吏,竟能轻而易举地挫败堂堂封疆大吏、一品大员整饬吏治的雄心壮志,的确发人深思。看来,“打铁还须自身硬”,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至理。若是曾国藩本人的后院干干净净,施七爹即使再老奸巨猾,量他也“老鼠咬龟--无从下嘴”,包人杰也就难逃厄运了。
无独有偶,在《元史张雄飞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至元十六年,地方高级长官阿合马的儿子忽辛犯了罪,皇帝下令让宦官和中书省共同审问。忽辛一个个指着执掌国政的官员们说:“你们都曾经用过我家的钱物,现在有什么资格来审问我?”这时,张雄飞说:“我收受过你家钱财没有?”忽辛说:“只有你没有。”张雄飞说:“这样,我当然可以审问你了。”忽辛终于伏法。
封建社会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说,可见贪污腐化、行贿受贿之风是何等的盛行。正所谓“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所以当忽辛指着一个个执政的官吏责问时,竟没有几个敢站出来说个“不”字。而张雄飞之所以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出来,就是因为他的廉明正直,他没有把柄抓在别人手中。
从这样的事情上,曾国藩看得真切,要想“正人”就得先“正己”。于是,他进一步提出了“慎独”的自我修养办法。曾国藩说:“能够做到慎独,就可以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可以泰然处之,可以快乐、满足、欣慰、平静。慎独就是真诚,真诚就是快乐。难怪孟子说,反问自己是真诚的,就是最大的快乐;难怪荀子说,没有比真诚更好的养心方法了。因此,在他看来,慎独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曾国藩在临死的前两年,对儿子曾纪泽、曾纪鸿提出了全面的修身养性的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慎独。
《礼记·中庸》云:“莫见乎隐,莫显利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玄注:“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无人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也要加以检束。
曾国藩在他的《金陵节署中日记里》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慊,‘中庸’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平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曾国藩这一番对“慎独”的宏论可谓鞭辟入里、振聋发聩。但是,认识到了还要能做到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从曾国藩的宏论中我们看到,“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的心念,是最难控制的。所以,内省就成了第一步的功夫,善念也罢,恶念也罢,首先要能够省察清楚;然后才谈得上第二步的功夫:“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而要清楚地察知自己的每一个念头,“心静”又是前提。一个人若是天性恬静,自知极明,则没有话说;若这一方面的禀赋有所不足,则不得不借助于静坐等手段,以牢锁心猿,紧拴意马。宋、元以后,许多儒者都试用过这一办法、曾国藩也不例外。
曾国藩力求心静,所以他对自己的毛病看得一清二楚,改过迁善的愿望也就特别迫切,人格境界的提高也就非常之快。我们看到他的日记,就不能不佩服他自我认识的深刻,以及自我批评的严厉:
道光22年l 0月初2日:“午正,金竹虔来长谈。平日游言、巧言,一一未改,自新之意安在?”
初7日:“本日说话太多,吃烟太多,故致困乏,都检点过不出来,自治之疏甚矣!”
11月初9日:“今早,名心大动,忽思构一巨篇以震炫举世之耳目,盗贼心术,可丑!”
初10日:“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
……
这是他初用功时的情形。我们再看看他晚年的几段日记:
同治8年(逝世前三年)8月20日:“念平生所作事,错谬甚多,久居高位而德行学问一无可取,后世将讥议交加,愧悔无极。“
同治9年3月30日:“二更四点睡。日内眼病日笃,老而无成,焦灼殊甚。究其所以郁郁不畅者,总由名心未死之故,当痛惩之,以养馀年。”
同治11年2月初1日(逝世前第四天):“余精神散漫已久,凡应了结之件,久不能完;应收拾之件,久不能检,如败叶满山,全无归宿,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惶悚惭郝!”
我们可以从日记中看到:62岁、逝世前第四天的曾国藩的那种惭愧自责的心情,与他31岁初修慎独时的心情,几乎一模一样,他是真正做到了几十年如一日啊!正因为他没有一天不是如此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他的一切事业,才走得那么顺利,才有那样的成就,才那么的感人至深。
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这话与“正人先正己”是一个理,对于我们来说,做人也有着前车之覆的深刻教训,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以收后车之鉴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断完善自己、修正自己,才不会在别人面前“胆怯”,才站得直。
一日一心得
“慎独”就是人前君子,人后亦君子,这一点对于修身是非常重要的。坚持“慎独”,就会在“隐”和“微”上下工夫,即人前人后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邪恶念头萌发,才能防微杜渐,使自己的道德品质高尚。然后才能“站着说话也不腰疼”。
谦受益,满招损
曾国藩语录: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矝,矝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
“满招损,谦受益。”出自《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它告诉人们骄傲自满有害,谦虚谨慎有益的道理。
毫无疑问,谦虚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世世代代的人们,奉谦虚为日常行动的圭臬,举谦虚为评价某人能否有所作为的尺度。很多的历史故事都告诉人们:谦虚是受人敬仰的,而骄傲自满不仅别人不齿,自己也会倾覆的。
古时候,有一种祭器叫欹器,孔夫子就是用它来教育他的学生的。有一次孔夫子带着他的学生进行教学实习,在鲁桓公的祀庙里,看到一具祭器。夫子便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这就是欹器。于是便叫学生提一桶水来,倒入欹器试试看。孔夫子告诉学生,当这器具没装水时,它是倾斜的,立不住的;当把水注到器具中间的时候,它就端端正正地立住了;当器具里装满水的时候,它就会倾覆歪倒。弟子如其所说一试,果然如此。孔夫子叹了一口气,然后对学生们讲:你们看明白了没有?世上没有什么是可以满而不倾覆的呀!
孔子说:“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理;近之,则不厌。”谦虚,是一种美好的品质。谦虚的人不露锋芒,不会恃才傲物,不会偏激、急进。一个人能拥有和做到谦虚这一美德,就加重了自己成功的砝码。
谦虚不傲是曾国藩成就大业,修成大儒的秘诀。后人龙梦孙在《曾文正公学案》中评价道:“惟其谦虚也,故常以事理无尽,不致以才智自矜。其接物也,则小心翼翼,无一人之敢慢;其赴公也,兢兢业业,恐一事之或忽;以事务莫测,所推之或误也,则时思以博于人;以国事万端,才力未逮也,则举贤共图如不及。”
曾国藩在给家人的家书中就提到说:“花言巧语悦人,只是扰乱自己的心神。闲言碎语渡终生,亦一定会扰乱你的精神。真正的高人从不自夸,夸夸其谈的一定不是高人。”
那么,怎样来识别谦与不谦呢?曾国藩指出:“谦之存诸中者不可知,其着于外者,约有四端:曰面色,曰言语,曰书函,曰仆从属员。”这就是说,谦是存之内心的,是自然而然流露的,流露在外表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面色。谦不谦,一看面色就知道,那些习惯于自以为是,颐指气使的,往往一副舍我其谁的面色,目光咄咄逼人,让人难以接受。二是言语。言语是思想的外壳,骄横的人并没在额头上写上骄横二字,但言语之间透出的横气、霸气,却让人感到难以接受,因而想要谦,必须得言语温婉。三是书函。言语一变成文字,就白纸黑字了,所以落笔也要慎重,用词也要圆融,不要口气太大。四是随员。好官不但自己要谦谨,还要让随员学会谦谨,有的随员颇有气焰,狐假虎威,反而添乱帮倒忙,毁了主子的名声。所以选带随员要慎,管教随员要严。
谦虚的人,对人和气,善于让人。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一种博大的胸襟。谦让并不是胆小怯懦,而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必须学会谦虚,只有懂得谦让才能赢得别人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为事业的成功打下基础。不懂得虚心谦让,一味表现自己炫耀自己只能说明自己的无知和鄙陋,有时候还会处处树敌。孔子说:“做人的道理其实和这酒壶一样,博学的人要看到自己的无知,功高的人要懂得谦虚,勇敢的人要善于自爱,富裕的人要谨守节俭,人们常说不要善于骄傲自满,要取长补短就是这个意思了。”
懂得虚心谦让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之大者,它不仅仅局限于一时一事,而在于每时每事上。谦让也不只是为自己的完美,也是为了感染和融化周围的人,乃至提高周围的人。这可以说是“谦虚”的最高境界了。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王阳明说:“谦者,众善之甚;傲者,众恶之魁。”意思是说:谦虚,是诸多善行的基础;骄傲,是诸多过失的罪魁。曾国藩也说:“人必虚中,不着一物,尔后能真实无妄,盖实者不欺之谓也。”所以,做人一定要谦虚,不讲任何条件,然后在实际与人交往中才能做到真实无妄,也就是不欺不骗。二人的论点都在强调一点,那就是要做谦虚的人,从而避免出现过失。
谦让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它放弃的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追求的是腾出来的更广阔的空间,为的是积蓄成功的助跑区。
一日一心得
谦虚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一种博大的胸襟。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必须学会谦虚,只有懂得谦虚才能赢得别人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为事业的成功打下基础。不懂得虚心谦让,一味表现自己炫耀自己只能说明自己的无知和鄙陋,有时候还会处处树敌。
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曾国藩语录:人贵自知,自知则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是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的意思。其中,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你了解别人,你就是有智慧的;你了解自己,你就是高明的。那么“智”与“明”哪个又更高一筹呢?智者,知人不一定知己,知外不一定知内;而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显然,明,才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真正的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曾国藩长于战略规划及组织建设,具体的业务层面不是他的长处。他颇有自知之明,对部属充分授权,放手使用而不包办。这样部属既有成长空间,又有事业成就感,都很乐意为他效劳。
湘军总攻太平天国首都南京前夕,曾国藩在前线指挥部检查工作。按常理,像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作为湘军统帅怎么都要在总攻前夕展现一把,但曾国藩没有这样做,午夜时他执意要回后方。部属请求他坐镇指挥,曾答:带兵打仗不是我的强项,我留在指挥部肯定会干扰你们的指挥,那样就会打败仗。
古语说得好:“人贵有自知之明”,何为“贵”,为何“贵”?贵,说明其难。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地对待他人,从而立足于社会,建功立业。
那曾国藩的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智是从何得来的呢?是他天生就有的吗?显然不是。其实,曾国藩的自知之明正是来源于他的惨痛教训:
曾国藩本是个文人,并不懂什么行军打仗的事,他直接指挥过几次战役:靖港之役、湖口之战、祁门之战,每次都是大败亏输、铩羽而归,自己也差点丧命。尤其是湖口之战,他差点就跳湖自尽了,幸好身边的卫兵及时拉住了他。但他由此认清了自己在指挥作战方面的不足。此后,他一直致力于调度将领,决不插手具体的作战指挥。曾国藩前后任用的将领有:左宗棠、李鸿章、李续宾、李元度、曾国荃、胡林翼等人,这些人都是鼎鼎大名的战将。
曾国藩自认为,他并不是一个聪明人,据说,在曾国藩少年的时候,为了背一段古文,反反复复读了不下百回,可始终不能背诵,以致激怒了躲在他床底下准备趁机行窃的小偷。这个等得不耐烦的小偷探身而出,当即流利地背诵给曾国藩听,把曾国藩羞得哑口无言、呆若木鸡。可以说,小时候的曾国藩甚至是显得愚钝的,那么他是凭借什么成就了名垂青史的功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