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欧洲音乐的发展与交响乐作品欣赏
15257500000016

第16章 交响作品欣赏(1)

一、以抒情为主的乐曲

1.较为单一的情感

《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乐章

<德国>巴赫(1685-1750)

这首乐曲是用一组乐器作为独奏乐器,同乐队竞相演奏。独奏乐器组中有:高音小号(兼有双簧管和单簧管的音色)、长笛、双簧管和小提琴各1件。乐队由弦乐器和羽管键琴组成。属于大协奏曲。

音乐呈现出欢乐、愉快的情绪。音乐中的主要主题十分活跃:

这个主题由不同的乐器轮番演奏,在不停的发展中调性频繁变化,整个乐章自始至终沉浸在欢悦的气氛中。

勃兰登堡位于德国的东北部,曾是罗马帝国的选侯领地,普鲁士王国的核心,在罗马帝国的实力仅次于奥地利。1721年,巴赫应勃兰登堡的侯爵路德维希之约写了六首协奏曲,原名为“为几种乐器而写的协奏曲”。巴赫去世后,第一个为他作传的德国音乐学家斯比塔给这六首协奏曲加上“勃兰登堡”的题称,从此沿用至今。

这六首协奏曲基本上包括了巴罗克时期协奏曲的全部式样与风格,是管弦乐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其中的每一首协奏曲都采用了不同的乐器组合方式,总体来讲,第一、二、四、五首是由一个独奏乐器小组与乐队竞奏,属于大协奏曲;第三、六首没有独奏乐器组,只用弦乐器和羽管键琴演奏,具有重奏的性质。

这里介绍的是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中的第二首,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已述)。

第二乐章速度较为缓慢,音乐抒情、含蓄,用模仿复调手法写成。第三乐章速度很快,小号的声音较为突出,用赋格写法呈现出欢乐的舞曲特点。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德国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巴罗克时期最重要的音乐大师。生于德国的一个小城市爱森那赫,他的家族是这个城市有名的音乐世家,先后出现了50多位音乐家,巴赫是第五代。巴赫的儿子们也都是着名的音乐家,尤其是长子W.F.

巴赫(1710-1784)、二子C.P.E.巴赫(1714-1788)、幼子J.C.巴赫(1735-1782)更为出色。巴赫从小随父亲学习音乐,10岁父母双亡,由担任管风琴师的长兄抚养,并随他学习键盘乐器。15岁时巴赫离开了已有五个孩子的哥哥,到了德国北部的吕奈堡独立谋生。

在那里他参加了教会附属的童声合唱团,同时进入神学校学习。从18岁起他先后在阿恩施德教堂、魏玛的宫廷、克腾的宫廷和莱比锡教堂任管风琴师和乐长职务,同时进行音乐创作,晚年双目失明。巴赫的性格顽强,刻苦勤奋,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很小的时候,他得知哥哥藏有当时最着名的德国音乐大师弗罗伯盖尔和凯尔等人作品的手抄本,就几次提出要借看,但都未被准许,于是他每天半夜偷偷爬起来,借着月光抄写乐谱,这样一直抄写了半年终于完成。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导致了他的成功,使他成为世界性的音乐大师。

巴赫生活的年代,德国正处于政治经济都非常落后的状况,尤其是30年战争(1618-1648)给德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这个时期宗教在德国社会中占有主导作用:受压迫者在教堂里祈求神灵的保佑与慰藉,统治者则用宗教来束缚人民、压迫人民。因此,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往往在宗教范围内进行。巴赫的一生都在德国的教堂和宫廷中任职,为教堂的仪式、贵族的庆典和娱乐而创作、演奏,在那里他经常受到权贵们的呵斥与侮辱,精神上压抑、苦闷,物质上也遭受剥削。生活上的经历使他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和人民的生活感受深刻,并且在音乐作品中不同程度的有所体现。他的宗教作品没有宣扬迷信与神秘,而是表现了人类深重的苦难,宣扬为拯救苦难而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品格。世俗作品则表现了德国市民阶层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巴赫在世时,作品被认为复杂、抽象,难以理喻,大多数作品未能出版,当时他只作为管风琴演奏家和乐器鉴赏家享有一定的声誉。19世纪以后,其作品逐渐被挖掘出来,并且得到人们的重视与推崇。他的很多作品都已遗失,在所保留下来的500多件音乐作品中,涉猎了除歌剧之外的所有音乐体裁,其中以声乐作品最多。写有300多首宗教大合唱,20多首世俗大合唱,3部受难乐,以及清唱剧、弥撒曲、众赞歌等,在宗教声乐曲《受难乐》和《弥撒曲》等作品中,以《圣经》为题材描写耶稣的受难和复活,体现人民的深重苦难。

器乐作品是他最优秀的创作领域,在那里奔腾着丰富的想像力和美的、谐和的音响,其中有管风琴曲、古钢琴曲、大协奏曲、管弦乐组曲、长笛奏鸣曲、重奏曲等。代表作品有: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BWV565,1717)、《前奏曲与赋曲》19首(约1707-1717);古钢琴曲《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曲》(BWV903,1720)、《英国组曲》6首(1715)、《法国组曲》6首(1722)、《德国组曲》6首(1731,又名“帕蒂塔”)、《平均律钢琴曲集》上卷24首(1722)、下卷24首(1742),《创意曲》(1723,其中《二部创意曲》15首、《三部创意曲》15首),《音乐的奉献》(复调乐曲)、《赋格的艺术》(1750,复调乐曲);《勃兰登堡协奏曲》6首(1711-1721);声乐曲《约翰受难乐》(1724)、《马太受难乐》(1729)、《b小调弥撒曲》

(1738)、《复活节清唱剧》(1725)、《圣诞清唱剧》(1735);此外还有《D大调第三管弦乐组曲》(BWV1068,1731;其中第二首被改编为小提琴曲《G弦上的咏叹调》);等等。

巴赫是最后一位宗教作曲家,他的音乐是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广泛吸收16世纪以来尼德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音乐成就,以复调手法为主,兼用主调写法,作品有着严谨的形式、很强的逻辑性,以及内在的哲理性。音乐深沉、凝重,其复调音乐技艺体现了巴罗克复调音乐的最高成就。他使用了中世纪以来的各种音乐形式,并赋予这些形式以新的感情、新的内容和特征,对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有“近代音乐之父”的称誉。

思考与练习

1.简述《勃兰登堡协奏曲》的创作情况与内容。

2.熟唱《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乐章中的主要主题。

3.简述巴赫的音乐创作及特点。

《快板》

(选自《水上音乐》组曲第一首)

<德国>亨德尔(1685-1759)

这首乐曲从始到终都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行进。这种情绪的表达,主要在于音乐中一些表现手法的运用,如在音调上采用了从后半拍起音的同音反复的音型和颤音装饰音,在形式上采用了两声部的相互模仿,在乐器的使用上侧重于圆号与弦乐器音色上的对比,从而造成互相追逐的音效果,形成活跃的气氛。主题:

这部组曲是亨德尔的代表作,以优美的旋律和轻巧的节奏为世人所喜爱。组曲写于1715-1717年间,是为英国王室在泰晤士河上游玩而作的一部管弦乐曲。原组曲由21首小曲组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圆号组曲》,(第二部分)为《小号组曲》,第三部分为《长笛组曲》,整部组曲演奏长达一个小时。1922年爱尔兰作曲家哈蒂将其中的六首改编为由现代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并经常出现在音乐会上。这六首乐曲分别是:第一首《快板》,第二首《咏叹调》,第三首《布列舞曲》,第四首《角笛舞曲》,第五首《富于表情的行板》,第六首《坚定的快板》。我们欣赏的是第一首《快板》。

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是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巴罗克时期又一位最重要的音乐大师。出生在德国的哈雷城,父亲是一个外科医生兼理发师,母亲出身于宗教家庭,比父亲小30岁,在父亲63岁那年,亨德尔出世了。幼年的亨德尔非常喜欢音乐,常在深夜偷偷爬到阁楼上去弹古钢琴,6岁时父亲请了哈雷城最好的管风琴演奏家查豪教他音乐。

查豪是位造诣很高的艺术家,亨德尔在他门下学习乐器演奏、作曲、和声,还分析和研究了各音乐流派大师们的作品。后来他遵从父亲的意愿到哈雷大学学习法律,由于对歌剧发生兴趣,一年后他放弃了学业到当时德国唯一上演歌剧的城市汉堡,在乐队中演奏小提琴,并从事歌剧创作。20岁时他写出最早的两部歌剧《阿尔米拉》和《尼禄》,转年赴意大利。在意大利他熟悉了正宗的意大利歌剧的风格和写作技巧,优秀作品相继问世。32岁时英国安娜皇后赐予他终身年奖,从此定居英国并入英国籍。以后英国人对意大利歌剧逐渐厌倦,亨德尔的歌剧团多次被迫解散。他因中风而患麻痹症,此时昔日朋友对他疏远并离去,债主不断讨债,使他饱受忧患和磨难。但是他并没有屈从于失败与贫困,从18世纪30年代起转向了清唱剧的创作,1739年以后最优秀的清唱剧《以色列人在埃及》

(1739)、《弥赛亚》(1742)、《参孙》(1743)先后问世,并大获成功,为他带来了极高的荣誉,同时生活彻底摆脱了贫困。随着境况的改变,他晚年的创作出现了一些轻松愉快的作品,着名的管弦乐组曲《焰火音乐》就出自这一时期。1753年起亨德尔双目失明,但仍演奏管风琴、修订自己的作品(与他人合作)、致力于慈善事业。在去世的前几天,他还指挥了着名清唱剧《弥赛亚》的演出。

亨德尔与巴赫是同龄人,同是巴罗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但他们各自的生活经历和音乐创作侧重点却大不相同。巴赫一生比较平稳,有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虽不富足,但能维持生计;亨德尔一生大起大落,时而贫困潦倒,时而满载荣誉与辉煌。在婚姻生活上,巴赫后代满堂,曾娶两妻,第一位妻子在他35那年去世,第二位妻子在他38岁左右入室;亨德尔终生未娶。巴赫没有写过歌剧,最杰出的创作领域是器乐曲;亨德尔的创作则涉猎到歌剧、清唱剧和器乐曲等各种音乐体裁,最辉煌的领域是清唱剧。

亨德尔的清唱剧选用的题材大多来自圣经中的英雄故事,规模庞大,气势宏伟,合唱作为戏剧的中心,并充满各种对比。音乐中复调手法与主调手法混合运用,表现了人民的苦难和斗争,反映出人民的民主愿望和爱国精神,充满着史诗般的宏伟和戏剧性的力量。

其他音乐作品大都洋溢着欢乐,旋律线条较为粗放,以主调音乐为主,不时出现复调段落。

亨德尔在生前和死后都获得了极大的荣誉,他的作品,特别是清唱剧成为他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和持久地位的基础。代表作品有:清唱剧《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其中第二幕的终曲合唱《哈利路亚》最着名)、《参孙》、《犹大·马加比》(1747)、《扫罗》(1748);歌剧《阿尔米拉》(1705)、《阿格里皮那》(1709)、《赛尔斯》(1738;其中赛尔斯唱的咏叹调《绿叶青葱》也称“广板”,流传最广);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1749),《第四小提琴奏鸣曲》(约1725-1726年间,共作有六首)、《第四长笛协奏曲》、《快乐的铁匠》(1720,《E大调第五古钢琴组曲》第四首);等等。

思考与练习

1.简述《水上音乐》组曲的创作情况及内容。

2.熟唱《水上音乐》第一首中的主题。

3.简述亨德尔的音乐创作及特点。

《特列帕克舞曲》

(选自《胡桃夹子》组曲)

<俄国>柴科夫斯基(1840-1893)

热烈狂放是这段音乐最突出的特点,乐曲以一个主要主题的不断反复和变化,形成欢腾的气氛,以乐队全奏的力度使音乐始终处于兴奋的顶点,并在旋风般的高潮中结束全曲。

特列帕克是俄罗斯的一种二拍子快速的民间舞蹈,在舞剧第二幕,当小女孩克拉拉和王子来到糖果山中一座魔幻城堡时,受到了热情好客的糖果仙子的盛大欢迎,众仙人依次跳起了各类舞蹈,特列帕克舞是其中最为狂烈的一个舞蹈。主题:

《胡桃夹子》是二幕芭蕾舞剧,取材于德国作家霍夫曼(1776-1822)的童话《胡桃夹子与鼠王》,剧本由伏谢沃洛日斯基和彼季帕等人编写、修订。剧情大致内容是:在圣诞节的夜晚,小女孩克拉拉收到了一个礼物——一个男孩形状的胡桃夹子。淘气的小男孩弗雷德把一颗大胡桃塞进夹子里,结果弄坏了胡桃夹子的牙齿,克拉拉伤心极了。深夜,她悄悄走进放玩具的房间去看望受伤的胡桃夹子,这时一群老鼠从四面八方跑了出来,朝饼干和糖果扑去,突然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英俊的王子,带领玩具们与老鼠大军展开了搏斗。

受伤的胡桃夹子渐渐支持不住了,克拉拉急了,用尽全身力量将自己的拖鞋扔向鼠王,鼠王被砸死了,小老鼠们也逃之夭夭。为感谢克拉拉的救命之恩,胡桃夹子王子带着她去仙境漫游。他们穿过白雪皑皑的树丛,来到了糖果山中一座魔幻的城堡,在那里他们受到了糖果仙子和众仙人热情的款待,看到了各种美味食品跳的舞蹈,有巧克力、咖啡、茶、芦笛(糕点),还有百花等,最后在盛大欢乐的舞蹈中结束全剧。

舞剧音乐完成于1892年,是柴科夫斯基舞剧作品中的最后一部,同年在圣彼得堡首演。音乐以优美动听的旋律,精致的配器和高超的作曲技法,成为柴科夫斯基的优秀代表作之一。两年后,作曲家从中选出八首乐曲,编成了一部管弦乐组曲。组曲的乐队基本是双管编制,音乐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一首短小的序曲,即《小序曲》。原是舞剧开幕前演奏的音乐,具有天真烂漫、灵巧活跃的儿童特点,体现出童话中儿童和玩具的世界。

(第二部分)是六首较为短小的舞曲。第一首《进行曲》,原是舞剧第一幕开始时,孩子们一个个登场亮相的音乐。第二首《糖果仙子舞曲》,原是舞剧第二幕,糖果仙子为欢迎胡桃夹子王子和克拉拉的到来,表演独舞的音乐。在这段音乐中,钢片琴首次被用于交响音乐之中,它那清脆透明的声响犹如晶莹的、五彩缤纷的糖果色彩。第三首《特列帕克舞曲》(已述)。第四首《阿拉伯舞曲》(咖啡),原是舞剧第二幕中,咖啡的舞蹈音乐。咖啡是阿拉伯的特产,作曲家用阿拉伯地区的音乐风格来唤起听者的联想,并用慵怠、文雅的旋律,以及加弱音器的弦乐和木管演奏,使音乐朦胧忧郁,色彩缥缈暗淡。第五首《中国舞曲》,原是舞剧第二幕中,茶的舞蹈音乐。中国的茶是驰名世界的,用中国的音乐风格来象征茶,是作曲家的初衷,但是他并不熟悉中国音乐,因此写出来的舞曲没有中国音乐的风味,音乐仅显露出诙谑、轻快的特点。第六首《芦笛舞曲》,原是舞剧第二幕中,杏仁饼女牧童边吹芦笛(芦苇杆做成的笛子)边跳舞的音乐。乐曲中用长笛代替芦笛,音乐轻快活泼。第三部分,是一首终曲《花之圆舞曲》,原是舞剧第二幕中,众仙女跳的群舞音乐,也是舞剧中最着名的一段音乐。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中有两个对比性的主题,第一主题较为柔美,犹如众仙女们优美轻盈的舞姿,第二主题具有很强的抒情性。第二段的音乐较为典雅。第三段是第一段音乐略加变化的再现。最后,全曲结束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