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浪漫主义下半叶俄国最伟大的作曲家。出生于中等贵族家庭,自幼喜爱音乐并学习钢琴,10岁进入圣彼得堡法律学校读书,19岁毕业后在司法部任职。22岁考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专攻作曲,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历时11年。在此期间,他已写出很多优秀作品,如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69)、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1871)、《第二交响曲》(1872)、《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第三交响曲》
(1875)、《忧郁小夜曲》(1875)、交响幻想曲《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1876)、舞剧《天鹅湖》(1876)、《忧郁小夜曲》(1875)、《洛可可主题变奏曲》(1876,大提琴和管弦乐队)、钢琴套曲《四季》(1876),等等。1877年,37岁的柴科夫斯基与一位崇拜、热恋他已久的姑娘结了婚,但这位姑娘在音乐上的无知和柴科夫斯基本身的同性恋症意味着这个婚姻的不幸,在极度痛苦和失望中他走到伏尔加河畔企图自杀。约在同一时期,一位年长他10岁、热爱音乐的富孀梅克夫人向他定期提供经济资助,并作为知音使他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他辞去了音乐学院的职务,专心进行音乐创作。这一时期他的杰出作品有:《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管弦乐《意大利随想曲》(1879),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1879)和《黑桃皇后》(1890),舞剧《睡美人》(1889),序曲《哈姆雷特》(1888),《曼弗雷德》交响曲(1885)等。
1890年,梅克夫人突然中止了对他历时13年的资助,尽管这时柴科夫斯基的声誉已确立,经济上完全能够独立,但对他的打击还是相当大,他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这个阶段他完成了着名的作品,舞剧《胡桃夹子》(1892)和交响曲《悲怆》(1893),在《悲怆交响曲》首演一周以后,作曲家与世长辞。
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俄国正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下,虽然迫于压力,在1861年2月19日沙皇宣布废除农奴制,但对俄国进步的、民主的、自由的思想却越来越加以严厉的压制,一切革命的力量都转入地下活动。列宁曾把这个时期的俄罗斯比喻为“牢狱”。此时的俄国人民,尤其是俄国知识分子常常陷入苦闷、茫然和不知所措的境地。柴科夫斯基患有狂躁症和忧郁症,神经极为敏感,他也是一个同性恋者,不幸的是,他生活在一个对同性恋不能理解和极少同情的年代,因此,他不仅承受着俄国社会的黑暗和动荡所带来的巨大痛苦,还承受着个人生活中难以言表的压力和烦恼。作为俄国最早系统地接受学院音乐教育的专业作曲家,他的音乐不仅展示了西欧作曲技法与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巧妙融合,还显示出深刻的悲剧性和动人的抒情性,音乐常常在欢乐与绝望、光明与黑暗之间游动,同时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也是柴科夫斯基音乐最突出的特点。由此,他被称为“抒情诗人和心理戏剧家”、“悲歌”作曲家。
思考与练习
1.《特列帕克舞曲》出自于哪部音乐作品?简述这部音乐作品的由来及内容。
2.熟唱《特列帕克舞曲》中的主题。
3.简述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创作及特点。
《奥塞之死》
(选自《培尔·金特》第一组曲第二乐章)
<挪威>格里格(1843-1907)
这是一段悲伤、哀痛的音乐,只用弦乐器演奏,在诗剧中伴随着浪子培尔·金特为母亲奥塞送葬。乐曲很短,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采用一个哀伤的主题和这个主题向上方五度的转调,以及音乐力度上的强弱对比,表现送葬队伍的缓缓行进和失去亲人后情绪的压抑、悲哀和痛不欲生。这一主题以上行为其旋律特征:
下面,这一主题转入上方纯五度的调性,即属调。随着音调上的移高,力度也由弱变为中强,悲伤的情绪明显增涨。随后,主题回复到主调,音乐力度更为加强,几乎所有的弦乐器都用双音和强力度进行演奏,悲痛情绪达到顶点。
(第二部分)的音乐,是以旋律的递次下行和力度的逐渐减弱,表现情绪的低落、沉痛与悲伤。下行旋律:
这一乐章音乐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为复二部曲式,结构图式如下所示:
《培尔·金特》是挪威着名剧作家易卜生所写的一部诗剧,共有五幕。剧中的培尔·金特是挪威民间童话中富于幻想的人物,他放纵好色,见异思迁,损人利己,充满了欲望和野心。美丽善良的少女索尔维格是他的未婚妻,但在一次婚礼上,培尔·金特却把朋友的新娘诱拐进深山,不久又厌倦将新娘遗弃。当他走入山魔的王宫,又迷上了山魔的女儿,山魔的女儿为他翩翩起舞,并要求嫁给他。当他拒绝与她结婚时,激怒了山魔和众妖,他被围攻并险遭杀害。他仓皇逃离,回到家时,母亲奥塞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母亲去世后,培尔·金特又开始了漫游和冒险的生活。在非洲他发了财,被洗劫后又骗得了别人的钱财;在阿拉伯,他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信赖,并爱上了酋长的女儿阿尼特拉,阿尼特拉得到他的珠宝后,拂袖而去。他辗转到了美洲,在加利福尼亚发掘了金矿,并且成为百万富翁。这时,他想到了家乡的亲人,于是乘船返乡,在途中海上骤起风暴,船只沉没,他抱着一块小木筏死里逃生。此时的培尔·金特已是老态龙钟、衣衫褴褛、一贫如洗,他跪在忠实的未婚妻索尔维格面前,老泪纵横,最后平静地死在索尔维格的怀中。
受易卜生的约请,1875年作曲家格里格为诗剧《培尔·金特》写了22段音乐,后来从中选出了八首改编成两套管弦乐组曲,即《培尔·金特》第一组曲和第二组曲,1891年又作了一些修改。这两部组曲是格里格所作的大型管弦乐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组曲中各个乐章之间没有情节上的联系,也不符合剧情原本的顺序,每个乐章都是一个独立的画面。
第一组曲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朝景》(将作专门讲述)。第二乐章《奥塞之死》
(已述)。第三乐章《阿尼特拉舞曲》,是酋长的女儿阿尼特拉用轻盈优美的舞姿诱惑培尔·金特的音乐,具有东方风味和缠绵、扑朔迷离的奇幻色彩。第四乐章《在山魔的宫中》,刻画了“山中之王”野蛮和凶残的形象,描写了魔穴里群魔乱舞的场面。第二组曲也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诱拐新娘》,采用两个对比性的音乐主题,塑造了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一个是狂妄自大、诱拐性的主题,表现培尔·金特拐骗朋友新娘的卑劣丑恶行径;另一个是恳求、怨叹的主题,象征新娘英格丽德的柔弱和被遗弃的痛苦。第二乐章《阿拉伯舞曲》,原是诗剧第四幕中带女声合唱的音乐,它节奏活泼,转调自如,色彩明朗,具有浓郁的东方风格。第三乐章《海上风暴之夜》,描写培尔·金特在返乡的途中遇到风暴和沉船的场景。第四乐章《索尔维格之歌》,原是诗剧中,索尔维格在茅屋前纺纱时唱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被广泛传唱,是艺术歌曲中的精品,表现了索尔维格对培尔·金特的期盼,以及幻想见到恋人时的喜悦心情。
爱德华·格里格是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父亲是一位学者,他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学习音乐,并显露出音乐才华。15岁时进入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四年后去哥本哈根拜加德为师。在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他潜心研究挪威的民间音乐,24岁时创办了挪威音乐学院,并根据挪威诗词创作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抒情歌曲。
他毕生致力于挪威民族乐派的建立,其音乐的独特魅力在于能把民族音乐语言与浪漫主义作曲手法,以及浪漫主义气息融于一体。作品中采用了许多挪威的民间歌曲和民间舞曲作为音乐素材,旋律质朴,和声与配器新颖别致而富于色彩,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特别是一些转调手法与不协和音的使用,在同时代作曲家中尤为罕见,对印象派和作曲家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创作都有影响。作品的题材大多是描写自然景物,或者取材于民间生活和北欧民间传说。
格里格主要是一位抒情作曲家,尤其擅长于一些活泼小型乐曲的创作,重要作品有:
《钢琴抒情曲集》10集(1867-1901)、《a小调钢琴协奏曲》(1868)、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管弦乐序曲《秋天》(1866)、弦乐合奏《从霍尔贝堡时代》(1884),等等。
思考与练习
1.《奥塞之死》出自于哪部音乐作品?简述这部音乐作品的由来及内容。
2.熟唱乐曲《奥塞之死》中的主题。
3.格里格的音乐创作及特点?
《间奏曲》
(选自《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第二乐章)
<法国>比才(1838-1875)
这首乐曲抑郁、忧伤,原是戏剧《阿莱城姑娘》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之间的音乐,表现了青年农民弗雷德里因家人反对他的恋爱,并欲包办他的婚事时,沉重、哀伤和烦乱的心情和郁郁寡欢的精神状态。
音乐一开始的主题,由全体乐队在低音区奏出,它阴暗、冷酷,象征着封建宗法制度,主题尾部出现的重复而断续的音调仿佛表露着弗雷德里抑郁不安的心情。
接着,速度稍快了一些,萨克斯管和圆号在中低音区奏出一个忧伤的主题。
无尽的伤感从弗雷德里内心深处升起,逐渐地,这伤感转化为哀怨。在愈发浓烈时,乐曲开始的主题重新出现,它简短但依旧冷酷无情,随后再现的忧伤主题则透露着软弱与无奈。最后,弗雷德里屈从了家人的意愿,音乐在强烈而粗暴的音响中结束。
这首乐曲中,(第一部分)的音乐主题为体现弗雷德里苦闷不安的心情,在调性上进行了对比变换,主题前部为E大调,后部为B大调。音乐在发展中形成的结构为单三部曲式,结构图式如下所示:
《阿莱城姑娘》是法国剧作家都德(1840-1897)所作的三幕话剧。阿莱城位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省,故事发生在阿莱城的近郊,大致内容是:某村有个青年名叫弗雷德里,他很小就失去了父亲,与祖父、母亲、老仆人和白痴弟弟一起生活。一次,弗雷德里在阿莱城结识了一位美丽的姑娘,两人产生了恋情,弗雷德里准备娶这位姑娘为妻,但他发现姑娘已有情人。不久,弗雷德里的家人也知道了此事,大家都竭力反对这桩婚事,并主张他与从小一起长大的农村姑娘维惠特结婚。维惠特早已暗恋着弗雷德里,弗雷德里苦懊了很久,最后决定为了全家人的幸福,忘掉阿莱城姑娘,与维惠特结婚。在举行婚礼的晚上,村里人跳着欢乐的法兰多尔舞蹈,这时有人带来了阿莱城姑娘与情人私奔的消息,顿时嫉妒与愤懑使弗雷德里无法自制,他从楼窗跃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随着弗雷德里的死去,他的白痴弟弟莫名其妙地恢复了理智。
1872年,比才为这部话剧写了27段音乐,后来比才从配乐中选取了四段编成了一部管弦乐组曲,这就是《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比才逝世后,法国作曲家吉罗(1837-1892)从《阿莱城姑娘》的配乐中又选取了三首乐曲,从比才的另一部歌剧《美丽的珀斯姑娘》中选取一首乐曲,组成了《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这两部组曲至今广泛流传,成为音乐会中经常上演的曲目。
《阿莱城姑娘》组曲,各首乐曲(即各乐章)之间,在内容和情节上都各自独立,没有联系。第一组曲由四首乐曲组成。第一首《前奏曲》,全曲分为三个段落。第一个段落用普罗旺斯民歌《三王进行曲》作为主题,先由圆号和弦乐强有力的呈现,然后主题进行了四次变奏;第二个段落,音乐塑造了弗雷德里呆傻弟弟清俊而温柔的形象,主题由单簧管和萨克斯管奏出;第三个段落情绪较柔和,有不安和忧伤的情感。第二首《小号舞曲》,原为话剧第三幕开幕前的音乐,是为将要开始的婚礼场面铺垫气氛,音乐活泼优美。第三首《小柔板》,原是话剧中描写老仆人和年轻时的恋人相见的音乐,具有纯朴、温柔的特点。第四首《钟声》,原是话剧第三幕开始时,人们为准备婚宴而忙碌场面的音乐,乐曲前后两段落的主题都伴有钟声,加强了欢乐的喜庆气氛;中段用两支长笛的重奏呈示出一个优美的主题,最后,乐曲在欢乐辉煌的声响中结束。第二组曲也由四首乐曲组成。第一首《田园曲》,原是话剧第二幕开幕前演奏的音乐,分三个段落:第一段的主题宽广、庄严,带有浓郁的乡村气息,揭示出大自然的威力;第二段的主题活泼、轻快,具有舞蹈性;第三段的音乐是第一段音乐的压缩再现。第二首《间奏曲》(已述)。第三首《小步舞曲》,原是比才所作的歌剧《美丽的珀斯姑娘》中的音乐,基本主题典雅、柔和,对比性主题较为豪放,最后,音乐结束在恬静的气氛中。第四首《法兰多尔舞曲》,原是话剧第三幕举行婚礼时村民们欢舞的音乐,音乐中有两个主题,一个是《三王进行曲》主题,一个是《法兰多尔》主题。三王进行曲的主题来源于普罗旺斯地区的一首民歌,名为《三个国王的队伍》,主题具有庄重的气质;法兰多尔是普罗旺斯地区的一种68拍的民间集体舞,主题活泼欢快。乐曲是由这两个不同性质的民间音乐主题的交替演奏和重叠演奏构成。
乔治·比才是19世纪中叶法国浪漫乐派的杰出作曲家。出生于巴黎,父亲是声乐教师,母亲是钢琴家。他从小随父母学习音乐,不满10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法国着名作曲家古诺学习对位和赋格,同时在作曲家阿莱维门下学习作曲,后来他与阿莱维的女儿恋爱并结婚。17岁时他已写出《C大调交响曲》,19岁时毕业作品获罗马大奖,遂赴意大利深造三年,回国后,致力于歌剧创作,先后写出了抒情歌剧《采珠者》(1863)、《美丽的珀斯姑娘》(1866,又译为“珀思丽珠”)、《贾米莱》(1871),从而奠定了他作曲家的地位。由于当时的法国经济衰落,比才的多数作品都未能上演。36岁时他创作了不朽之作着名的歌剧《卡门》,翌年首演,但遭到冷遇,三个月后他因患咽喉病和心脏病而逝世。
比才在短暂的37年中,写了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有管弦乐曲、钢琴曲、戏剧配乐、歌剧、合唱曲、室内乐、清唱剧、康塔塔、声乐练习曲等。流传最广、最着名的是歌剧《卡门》和《阿莱城姑娘》组曲,其他重要作品还有17岁时写出的《C大调交响曲》(1855)、歌剧《采珠者》、《美丽的珀斯姑娘》、《贾米莱》及钢琴组曲《儿童游戏》(1871)等。
比才的音乐富于民族色彩,善于运用民间音调来描绘农村景象,重要的创作领域是歌剧。他的歌剧是在喜歌剧和抒情歌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中旋律优美生动,和声简练,节奏明快,配器华丽。其钢琴作品比较短小,但具有管弦乐的效果,演奏难度较大。
思考与练习
1.这首《间奏曲》出自于哪部音乐作品?简述这部音乐作品的由来与内容。
2.熟唱这首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3.简述比才的音乐创作及特点。
《间奏曲》
(选自《卡门》组曲)
<法国>比才(1838-1875)
这段音乐温和柔美,原出现在歌剧《卡门》第二幕与第三幕之间,仿佛是吉普赛姑娘卡门对被迫加入其走私集团的下士军官唐·霍赛所流露出的爱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