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欧洲音乐的发展与交响乐作品欣赏
15257500000019

第19章 交响作品欣赏(4)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巴黎,出身低卑而美貌的名妓薇奥莱塔被众人称为茶花女,巴黎的一些贵族寻欢者经常出入于她的寓所。这天晚上,薇奥莱塔的寓所特别热闹,其中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德的贵族青年初次慕名而来。客人们在欢舞、喧闹,薇奥莱塔突然感到身体不适,这是她肺病的预兆,众人不安的围上来,她不想扫大家的兴,推说自己没事,只是有点累,请大家继续欢乐。众人散去,只有阿尔弗雷德陪在她身边,为她解除寂寞。两人一见钟情,互倾爱慕之意。为了爱情薇奥莱塔放弃了巴黎豪华的生活,随阿尔弗雷德住到乡村,阿尔弗雷德的父亲得知此事后,趁儿子不在的时候来到薇奥莱塔的居所,指责她引诱阿尔弗雷德过这种荒淫的生活,毁了儿子的前程与婚姻,也破坏了他们家庭的声誉,劝她与阿尔弗雷德分手。为证明自己对阿尔弗雷德爱情的崇高与纯洁,她匆匆留下告别书,返回巴黎。阿尔弗雷德回家后,父亲没有告诉他事情的真相,他也没有看到薇奥莱塔的留字,以为薇奥莱塔变了心,愤怒地赶往巴黎。薇奥莱塔与阿弗雷德分手后,又过上了旧日的生活,这时她与一位风度翩翩的男爵往来密切。这天,她挽着男爵的手臂参加朋友的舞会,恰遇阿尔弗雷德。阿尔弗雷德妒火上升,当众羞辱薇奥莱塔,并与男爵发生争吵,幸而阿尔弗雷德的父亲赶到,硬将他拉走。薇奥莱塔受到严重打击,一病不起。医生告诉她的女仆说薇奥莱塔不久于人世。这时,薇奥莱塔收到了阿尔弗雷德父亲的来信。信中说他们全家十分感激她实行诺言。阿尔弗雷德已与男爵决斗,男爵受了重伤,但已渐渐痊愈,阿尔弗雷德已去国外。他已写信给儿子说明真实情况,希望她好好养病,阿尔弗雷德会回到她身边的。看完信,薇奥莱塔不觉叹息道:“可惜太迟了!”不久,阿尔弗雷德果然来到她身边,并请求她宽恕,他们一起谈论着未来。但是,死神却越走越近了,阿尔弗雷德父亲见状,懊悔自己所做的一切,此时奄奄一息的薇奥莱塔忽然抬起身来喊道:“我已经活了,我已恢复了原有的生命!”说完就停止了呼吸。

歌剧在首演时并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因为剧中所揭露的是一个被侮辱、蹂躏的妓女的悲惨命运,这对当时的人来讲,难以理解。另外,观众们看惯了中世纪的服装道具,因此对歌剧中现实生活性的服饰也不能接受。但是,不久这部按照正歌剧体裁写成的歌剧《茶花女》,就以它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音乐对人物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以及富于感染力的动人旋律和美妙音乐所体现出的作品深度,牵动着千百万人的心,驰名世界并成为不朽的名作。歌剧中的很多唱段,至今传唱不衰,如第一幕中的《饮酒歌》,表现阿尔弗雷德借酒抒发他对爱情的渴望和赞美,充满青春的活力;薇奥莱塔的咏叹调,表现她复杂微妙的心理矛盾;终场的二重唱,描写一对久经磨难的情人重逢时狂喜而激动的心情,等等。

朱塞佩·威尔第是浪漫主义中下叶意大利着名的歌剧作曲家。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布塞托市郊的一个乡村,父亲是一个小饭馆的店主,除经营饭馆外,还和妻子一起务农事,以此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7岁时,父亲给他买了一架旧羽管键琴,并请教师教他弹奏和学习乐理。三年后,父亲送他到布塞托市立学校学习,空余时间继续练琴,并且步行回乡村去教堂演奏管风琴,挣得一点薪水来补贴自己的生活费用。18岁时报考米兰音乐学院,由于当时只招收14岁以下的学生,加之他弹琴的指法不合乎标准而被音乐学院拒之门外,他只得私下与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指挥、作曲家拉维尼亚学习作曲。在名师的指导下,他日以继夜地学习各门音乐课程,大量研究优秀音乐作品,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免费观赏了众多歌剧。23岁那年他与相恋已久的富商的女儿结婚,不久,喜获一女一子。但在他27岁时,不幸的事情接连不断,他先后失去了女儿、儿子和妻子,同时他的歌剧《一日为王》首演失败,这使他痛苦不堪。后来,随他的成名之作歌剧《纳布科》的首演成功,他名扬四海,事业日益辉煌,享有盛誉。在第二位妻子去世三年后,威尔第病逝于米兰,享年88岁。骨灰下葬时,数以万计的米兰市民前往,900人组成的合唱队在托斯卡尼尼的指挥下唱着他的歌剧《纳布科》中的着名歌曲“飞吧,我的思想,乘着歌声的翅膀”,表达了人们对作曲家的崇敬与思念。

威尔第在世的年间较长,几乎经历了整个19世纪。19世纪初的意大利还处于许多小国割据的局面,各封建小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奥地利的管制,严重影响了意大利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18世纪末起,意大利就展开了摆脱外国统治和消除国家分裂的运动,即“复兴运动”,1848年和1859年各地又先后掀起了更加巨大的反奥浪潮,直到1870年意大利才终于完成统一,并成为一个资产阶级的立宪君主国。威尔第的生活和创作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状况之中进行的。因此,他的重要歌剧都从不同角度揭发了压迫与被压迫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意大利人反压迫和反侵略的正义斗争,具有爱国热情。所作的歌剧多为正歌剧,题材大部分取自于浪漫主义作家的文学作品。音乐融合了意大利民间音调和其他地区的音乐特点,旋律华丽优美,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深刻而细腻。作品中取消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界限,为增强音乐的戏剧表现力,在全剧中系统地使用了“主导动机”,这些都是威尔第在意大利传统歌剧基础上,所进行的改革和加入的新因素与新精神,从而把意大利歌剧推向顶峰。

思考与练习

1.简述序曲《茶花女》的由来与内容。

2.熟唱这部作品中的两个主题。

3.简述威尔第音乐创作的特点。

《e小调第九交响曲(新世界)》第二乐章

<捷克>德沃夏克(1841-1904)

这个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受欢迎的一个乐章,在美国首演时,不少听众热泪沾巾。

乐曲主要表现的是思乡之愁,这种情感在激动、期盼、欢乐等多种情绪的交织和衬照下,更显得抑郁、黯然。

乐曲一开始,管乐器以极弱的力度吹奏出暗淡的和弦,制造出抑郁、悲凉的气氛,仿佛是一个孤独的人伫立在黑暗中。在这个背景下,英国管奏出充满思念与忧愁的主题。这个主题曾经感动过无数人,后来有人把它填上歌词,取名《念故乡》,风行于美国,并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致使人们误以为它是一首古老的美国民歌。主题:

乐章的中间部分,作曲家在写作时受到长诗《海华沙之歌》中《饥荒》一章的启发。《饥荒》表现海华沙正在外面为妻子寻找食物,而饥饿中的妻子已经奄奄一息了,她躺在床上思念着丈夫,想像着曾经拥有的美好往事,在极度痛苦中与丈夫诀别。音乐中出现了两个不同情绪的旋律,先出现的是一个较为激动的旋律,它在弦乐震音的烘托下,由长笛和双簧管奏出,犹如一种悲切的期盼:

接着,出现了一个比较明朗、优美的旋律,仿佛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由单簧管奏出:

在这两支旋律交替出现了两次后,一个活泼的舞蹈性音调突然插入,音乐活跃起来,逐渐走向极度兴奋的高潮。当回复到“念故乡”主题时,主题中时断时续的乐句,似哽咽和抽泣,加弱音器的弦乐演奏使情绪更加抑郁,最后,音乐黯然结束。

这一乐章音乐在发展中形成的结构为复三部曲式,结构图式如下所示:

1892年,作曲家德沃夏克应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创办人琴妮·瑟勃夫人的邀请,担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职务。在美国期间,他写了很多优秀作品,如《F大调弦乐四重奏》(又名《美国四重奏》)、《圣经歌曲集》、《钢琴幽默曲》8首(其中的第7首最着名)、《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等等。《e小调第九交响曲》是他在美国创作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全部创作中最杰出的作品,写于1892年底至1893年春,作品融合了黑人音乐、印第安民歌和波西米亚民间音乐因素,并加以创造性的发挥,具有独特风格。作品完成后,琴妮·瑟勃夫人建议加上“新世界”的标题,德沃夏克采纳了,为它取名《新世界》或《新大陆》交响曲。

《e小调第九交响曲》共有四个乐章。第一和第四乐章表现了作者对美国国土的印象和对这个新兴工业国家紧张而繁忙生活的感受。第二和第三乐章则受到美国诗人朗费罗(1807-1882)所作的长诗《海华沙之歌》的影响。《海华沙之歌》是美国文学作品中第一部描写印第安民族的诗篇,作于1855年。海华沙是印第安人传说中的民族英雄,他懂医术和自然界的一切秘密,长诗讲述他的诞生、受苦和历尽艰辛的生活,以及带领人民走向光明和幸福的经历。第一乐章,是作者初到美国的感受,这里有紧张、兴奋的音调,有甜美、略带伤感的旋律,还有充满激情的呼唤等,从不同角度反映着美国紧张、繁忙的生活。乐章中有两个重要的主题,第一主题兴奋果断:

第二主题轻巧、柔和,具有舞曲性:

在第二主题之后还出现了一个优美、略含伤感的旋律:

第二乐章(已述)。第三乐章是一首谐谑曲,受到《海华沙之歌》中印第安人举行的婚礼和他们狂热的舞蹈场面的启发而写,音乐在民间舞蹈欢愉无羁的情绪中奔腾。乐曲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诙谐、活泼:

第二主题委婉、抒情:

第二段音乐,主题较为昂扬:

第四乐章,充满活力与热情。当作曲家写这个乐章时,他的孩子们已经启程前来美国。音乐中有昂扬、振奋的情绪,有跳跃欢舞的音调,也有宽广悠扬的段落,更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在这一乐章中,还依次呈现了第二、三、一乐章的主要主题,音乐以饱满的热情和宏大的气势对整部交响曲加以了总结,以丰富多姿的形象和内容反映出作者与家人团聚时的愉悦心情,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作曲家对被压迫人民斗争的支持和颂扬。乐曲中有两个重要主题,第一主题威武、挺拔,具有一往无前的气势:

第二主题充满温情:

安东宁·德沃夏克是19世纪下半叶捷克民族乐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生于布拉格附近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乡村小客店店主兼屠夫。德沃夏克从小就对捷克的民歌和民间舞曲感兴趣,在乡村小学中,他初步学会了演奏小提琴和管风琴,由于在家里他是8个孩子中的长子,为继承父业,12岁那年被父亲送到附近的小镇做屠户的学徒。16岁时进入布拉格的风琴学校学习了两年,以后在布拉格的哥姆扎克乐队中演奏中提琴,并且开始了创作活动。陆续写出了歌曲、交响曲、四重奏、五重奏、小型管弦乐曲、风琴曲、钢琴曲、大提琴曲等各种类型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大多未能演出和出版。31岁以后他的两部作品为他成为民族音乐家奠定了基础,一部是大合唱《白山的子孙》,另一部是声乐套曲《摩拉维亚二重唱》。32岁时他与女低音歌唱家、金匠的女儿结婚,不久辞去乐队的职务到教堂任管风琴师。后来,他的很多作品经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推荐,得以发表并获奥地利国家奖金。这使他安心进行音乐创作,并逐步形成具有个性和民族特征的创作风格。

德沃夏克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这时捷克已被奥地利统治了近300年,在欧洲1848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影响下,捷克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反对外族压迫的斗争日益高涨,这促使当时艺术家民族意识的觉醒,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致力于民族艺术的发展。有着强烈爱国心和民族意识的德沃夏克,毕生的创作与祖国的民族解放斗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的音乐朴实、自然,表现出一种捷克民族音乐语言同西欧以及其他斯拉夫民族语言相融合的音乐风格,用富有个性的音乐来赞颂祖国,坚定人们对美好未来必定到来的信念。优秀作品有《e小调第九交响曲(新世界)》、《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1895)、交响诗《水妖》(1896)、《午时女巫》(1896)、《金纺车》(1896)、《野鸽》(1896)、《英雄之歌》(1897),歌剧《水仙女》(1901),钢琴曲《幽默曲》第7首,《F大调弦乐四重奏》(1893,又名《美国》或《黑人》)、歌曲《母亲教我的歌》(1880)。其他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斯拉夫狂想曲》(1878)、《E大调弦乐四重奏》(1879)、《G大调第八交响曲》(1889)、管弦乐《斯拉夫舞曲》二集16首,以及管弦乐序曲、交响变奏曲、协奏曲等多部。

思考与练习

1.简述《第九交响曲(新世界)》的创作情况与各乐章表现的内容。

2.熟唱《第九交响曲(新世界)》第二乐章中的所有音乐主题(旋律)。

3.简述德沃夏克的音乐创作及特点。

《g小调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

<奥地利>莫扎特(1756-1791)

小调式有着暗淡、阴郁的色彩,每位作曲家都用自己喜爱的小调式来表现内心的伤感、压抑和苦闷。巴赫喜欢用a小调,莫扎特喜欢用g小调,贝多芬喜欢用c小调,柴科夫斯基喜欢用b小调。莫扎特以g小调为中心调性写成的第40交响曲,体现出多种情感的交织,有激动与兴奋、诚挚与温情、也有哀怨与忧愁、沮丧与不安。它的思绪内涵与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有神似之处,因此又有《维特交响曲》之称。

《g小调第40交响曲》是作者交响曲作品中旋律性最强,流传最广的一部,其中第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情感表现的基础,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门见山地呈示出活跃、柔美而略带忧伤的第一主题,它在中提琴震音的伴随下,由弦乐器奏出:

这个主题在音高上的半音下行,是所有音乐作品表现痛苦、哀叹情绪时常用的手法。

主题在较快的速度中向前奔涌,显得兴奋和激动,主题尾部出现木管乐器奏出的阵阵和弦,犹如呜咽,也仿佛是在哀痛中的强颜欢笑。

当第一主题重述后,一个果断有力的音乐材料插入,它自信昂奋,把音乐推向沸点。

之后,平静、舒缓、柔美的第二主题在小提琴声部咏唱着,随即交给了长笛和双簧管:

之后的音乐时而心绪不宁,时而哀叹,时而激昂与坚定,然而热情向上的情绪始终作为(第一部分)音乐的主导。

(第二部分),是展开性的音乐段落,以第一主题材料的发展变化构成。音乐一开始以较弱的力度奏出三个长音和弦,之后在f小调上演奏着第一主题片断,随后又在其他调性上不断变换,并以高音区与低音区的对比、强弱力度的对比、复调手法、乐器音色上的对比等,使音乐充满动力性,时而柔弱、哀婉,时而强悍、激越,形成了情感世界中种种微妙复杂的变化。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音乐的变化再现,在这里,第一主题显得更加激动不安、富于变化,第二主题也失去平和,透露出哀婉与悲凉,几经交替,最后,乐曲在第一主题的昂奋声响中结束。

这一乐章音乐在发展中所形成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结构图式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