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悲剧的音乐完成于1859年。1854年瓦格纳阅读了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的代表作《世界作为意志和表象》,引起心灵深处强烈的共振。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这样表述道:“我的生活经历把我带到了叔本华哲学,只有他完全适合我。在全部接受了他的极其正确的理论后。我走到了自己内在性格的终点。同我从前走的道路不同,这条道路同我极度悲伤的心绪完全符合,也同这个世界的本质相符合。”在这种心绪的驱使下,1855年初他开始构思一部表现悲观、厌世的“新式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但由于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到1857年才正式开始写作。其间,与妻子的矛盾和身体的不适总在纷扰他,1859年5月在瑞士的琉森,他终于完成了全部音乐写作。1865年6月在慕尼黑皇家宫廷剧院进行了首演,获得成功。
理查·瓦格纳是19世纪下半叶最具有代表性的德国作曲家。他多才多艺,既是作曲家、指挥家,又是剧作家、哲学家和评论家。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官,在他出生后不到半年就病逝了。继父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戏剧演员,在德累斯顿的一家剧院工作,从小他就接触到戏剧,并且喜爱戏剧、文学和音乐。11岁开始学习钢琴,14岁时写出了一部长达五幕的悲剧《莱巴尔德与阿德莱达》。18岁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作曲理论,后中断学业,于1832-1842年期间先后在维尔茨堡、马格德堡、柯尼斯堡、里加、巴黎等地任歌剧院指挥,广泛接触了各种类型的歌剧,萌生了改革歌剧的意念。于是,自己编写歌剧脚本,先后完成了最初的两部歌剧《仙女》(1834)和《禁止恋爱》(1835)。在这期间,他与歌剧女演员米娜结婚。
1839年,26岁的他来到当时欧洲文化的中心地巴黎。巴黎人才济济,没有他施展艺术才华的机会,三年中他常常忍饥挨饿、身无分文,但仍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两部杰作,歌剧《黎恩济》(1840)和《漂泊的荷兰人》(1841),还有交响序曲《浮士德》(1840)和数首歌曲。
1842年,他回到德国,歌剧《黎恩济》在德累斯顿首演,获得空前成功,由此改变了他困窘的状况,他被任命为德累斯顿歌剧院指挥。以后,所作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和《唐豪赛》
(1845)也先后在德累斯顿上演。
1848年,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风暴席卷整个欧洲,35岁的瓦格纳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1849年,他参加了在德累斯顿进行的一场巷防御战,结果革命失败,他遭到通缉,不得不离开德国,逃往瑞士的苏黎世,过起了12年的流亡生活。
在瑞士,他没有固定工作,生活清苦并且疾病缠身,染上了疟疾和丹毒。后来,一位经营丝绸生意的大富翁奥图·威森东克先生在经济上给了他巨大的援助,富商美丽的妻子在音乐与文学、哲学等方面的见解,使瓦格纳获得精神上的安慰。但也由于与威森东克夫人的频繁接触而引起瓦格纳妻子的不快,以致于引起无休止的争吵。这个期间,他正在创作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瑞士,瓦格纳写出了他的重要着作《艺术与革命》和《未来的艺术作品》,还有两卷哲学、美学着作《歌剧与戏剧》,并且开始写作乐剧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这部剧作包括四部独立的歌剧,分别是《莱茵的黄金》(1854)、《女武神》(1856)、《齐格弗里德》(1871)、《众神的黄昏》(1874),由瓦格纳自编剧本并谱写音乐,前后写了20年,全剧冗长,分四天进行演出。
1861年,48岁的瓦格纳获赦免,回到祖国,在莱比锡、维也纳等地任指挥。不久,他的经济又陷入困境,财产也被债主们没收。1866年,他再次去瑞士,在那里完成了后期创作中最优秀的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同年,妻子米娜去世。不久,瓦格纳与早已发生恋情的、他的作曲学生、李斯特的女儿、着名指挥家彪罗的妻子柯西玛结了婚,并生有一子。
1882年,他完成了最后一部歌剧《帕西法尔》,1883年因心脏病复发逝世于威尼斯,享年70岁。
瓦格纳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致力于歌剧的创作与改革,他写有歌剧14部,前期作品属于浪漫主义歌剧,《黎恩济》是成名作。从《漂泊的荷兰人》起,已经开始实践其歌剧改革的理想。后期作品,尤其是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尼伯龙根的指环》中,完成了歌剧改革的目标。他把改革后的歌剧,称为“乐剧”。
在瓦格纳的乐剧中,管弦乐队的演奏比重相当大,对戏剧内容的表现起着重要作用,所使用的乐队是三管或四管编制,音响宏大,富于激情。特别是他用交响音乐的创作技巧写作戏剧音乐及新型音响组合的使用等,都是交响音乐的典范。杰出作品除《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尼伯龙根的指环》外,还有歌剧《黎恩济》(1840,又名《最后的护民官》)、《漂泊的荷兰人》(1841)、《唐豪赛》(1845,全名《唐豪赛和瓦尔特堡的歌咏比赛会》)、《罗恩格林》(1847)、《纽伦堡的名歌手》(1867)、《帕西法尔》(1882)。此外,还作有两部交响曲和多部管弦乐曲、钢琴曲、合唱曲、歌曲,等等。
思考题
1.简述序曲《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所表现的内容与音乐特点。
2.简述瓦格纳的音乐创作及特点。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德国>勃拉姆斯(1833-1897)
这是勃拉姆斯所作的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它与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和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一起,被称为杰出的古典三大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中,既有浪漫主义的激情,又有古典主义的严谨结构,既有乐队轮番演奏的对比并置的音乐主题,也有独奏乐器与乐队之间的抗衡,同时独奏声部还常常作为乐队声部的助奏。整部协奏曲具有浓郁的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特征,情绪明朗、乐观,其中的第一乐章情感表达更为丰富。
第一乐章,速度较快,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音乐呈现了两次:第一次由管弦乐队演奏;第二次由独奏小提琴演奏。音乐一开始,第一主题便从中提琴、大提琴和大管的齐奏中涌出:
这个主题宽广、明朗、抒情,具有田园牧歌风味。随后,双簧管奏出一支略带哀愁的旋律。很快,闲雅、安静的气氛被打破,音乐在坚定激昂的情绪中行进。经过一番发展之后,又一支热情粗犷的旋律在弦乐器上跃起,随即汇入到奔泻的音流中。突然,飞驰的音乐被一个强烈的和弦截阻,接下去是前面音乐的进一步复述。首先独奏小提琴演奏着华丽、炫技性的段落,然后它以明亮的高音区咏唱出宽广、抒情的第一主题,那委婉优美的声音,宛若大自然清新的芬芳在喷洒。
第二主题更为柔情,由独奏小提琴和乐队中第一小提琴声部交替演奏:
(第二部分),是展开性的段落,以乐队全奏开始。在这里,第一主题成为音乐发展的基础,它时而由乐队明确奏出,时而在小提琴的技巧性乐句中显露。第二主题和其他各种旋律片断也交错出现在音乐的展开中。独奏小提琴与乐队协调的对抗和结合,使音乐在情感的波澜中层层推进。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音乐的变化再现。首先由乐队奏出第一主题,它在这里已由抒情变为气势宏伟的颂歌,之后第二主题和各种旋律依次呈现,但调性、和声、配器等都与(第一部分)不同。接着,进入独奏小提琴演奏的华彩乐段,完全由演奏者自由发挥,作曲家未写一个音符。乐章尾部,又恢复到音乐开始的宁静气氛中,小提琴在高音区又一次唱出宽广抒情的第一主题,最后,以富有激情的双音结束这一乐章。
这一乐章在音乐发展中所形成的结构是古典协奏曲中最典型的含有双呈示部的奏鸣曲式,结构图式如下所示: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878年。1877年勃拉姆斯观看了西班牙着名小提琴家萨拉萨蒂演奏布鲁赫所作的《小提琴协奏曲》,他被大师演奏中那迷人的音色、丰富的情感和高超的技巧所打动,由此产生创作小提琴曲的强烈欲望。第二年他去意大利旅行,归途中来到奥地利南部位于维尔它湖畔的波尔恰克,这是一个风景非常优美的避暑地,在这儿他以愉快的心情写出了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并题献给他的挚友、匈牙利着名小提琴家约阿希姆。此曲1879年在莱比锡首演。
这部协奏曲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已述)。第二乐章,是缓慢、抒情的乐章,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主题安详、温和,牧歌风味尤为明显,最先在双簧管柔美的音色中响起:
接着,独奏小提琴以不间断的流动音型变化重复这一主题,仿佛是作曲家内心情感的波动起伏。
第二段,音乐转为小调,色彩较为暗淡,小提琴奏出的另一个主题,起伏性较大,显露出多种情绪的交织,它时而温柔,时而激昂,时而沮丧,时而平静,表现了更为复杂的内心世界:
第三段,双簧管重新奏出牧歌风味的主题,独奏小提琴以活跃流动的音型加以助奏,最后,在轻弱的音响中结束这一乐章。
第三乐章,速度较快,采用匈牙利民间舞曲的音调,表现热烈欢腾的歌舞场面。乐曲主要主题由小提琴以快速的双音演奏,音乐活跃、豪放,节奏强烈,匈牙利民间舞曲风格浓郁:
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为乐章奠定了热烈欢快的基调。与这个主题形成对比的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主题:第一个对比性主题坚定昂奋,由独奏小提琴演奏:
第二个对比性主题柔美、抒情,音符跳动较大,节奏不断变化:
乐章结尾,独奏小提琴奏出华彩乐段,随后大提琴以三连音音型暗示出主要主题,接着,独奏小提琴变化再现乐曲主要主题。当管乐器再现出第一个对比性主题时,速度逐渐加快,力度不断增强,舞蹈场面达到热烈的高潮,最后,音乐在响亮的鸣奏中结束。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是19世纪中叶杰出的德国作曲家。出生于德国汉堡,父亲是当地一位职业乐师,会演奏圆号、小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母亲文化素质较高。从小他就受到家庭音乐气氛的熏陶,7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学习作曲。由于家庭贫困,13岁他就在酒店等娱乐场所演奏钢琴,同时还编写一些通俗乐曲,以此来维持生计。16岁他结识了匈牙利小提琴家爱德华·列明尼,在一起演出当中熟悉了匈牙利民间音乐。20岁时又与匈牙利小提琴家约阿希姆相遇,经他介绍认识了李斯特和舒曼,并得到正在患病的作曲家舒曼的赏识。24岁时,他在德特莫尔德城宫廷中担任合唱指挥,并进行音乐创作。
1862年起,29岁的勃拉姆斯定居于维也纳,最初在这个城市里担任合唱队的指挥和管弦乐队的指挥,以后专心于音乐创作。晚年,他经济充裕,生活安定,热衷于民歌的研究和室内乐的创作。他终身未婚,从年轻时候起就迷恋于舒曼的夫人克拉拉。克拉拉年长他14岁,是7个孩子的母亲,但在勃拉姆斯的眼里,克拉拉无论作为女性,还是在艺术上的成就都是完美无缺的。他在给克拉拉的信中曾表白道:“除了思念你,我什么事情也不能做。”
“我爱你胜过爱我自己,胜过其他任何人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在舒曼患病的日子里,他用自己举办演奏会的收入,资助克拉拉致力于维护舒曼艺术的工作。他爱克拉拉,同时又尊敬曾推荐和扶植自己的恩师舒曼,一种负罪感和不断膨胀的爱的欲望使他一直处于矛盾与痛苦之中,而克拉拉对勃拉姆斯在专业上极为关心,但在舒曼去世后,两人都不打算把友情上升为婚姻。1896年克拉拉病逝,勃拉姆斯在悲痛之中为她写了《四首庄严歌曲》,此后,使已经患有肺癌的勃拉姆斯病情恶化,十个月后即1897年4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终年64岁。
勃拉姆斯的作品恪守古典音乐传统,但又透露着浪漫气息。他的音乐旋律气息宽广,管弦乐色彩浓重,节奏千变万化,富于紧张性和动力性。其作品吸收了匈牙利、奥地利、捷克等地的民间音乐精华,保持了德国民间音乐质朴、清新的因素,具有醇厚的抒情气质。
但他的音乐也有过于理性化的痕迹和主观、内向、晦涩的倾向。代表作品有:交响曲4部(第一,1876;第二,1877;第三,1883;第四,1885),管弦乐《海顿主题变奏曲》(1873)、《学院庆典序曲》(1880)、《悲剧序曲》(1880),《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第二钢琴协奏曲》
(op.83,1881),《匈牙利舞曲第五首》(由21首钢琴四手联弹曲《匈牙利舞曲》中的第五首改编而成,1852-1869)、《匈牙利舞曲第六首》(由21首钢琴四手联弹曲《匈牙利舞曲》中的第六首改编而成,1852-1869),合唱《德意志安魂曲》(1858),歌曲《摇篮曲》(1868)、《徒劳小夜曲》(约1881)、《春之歌》(1878),等等。
勃拉姆斯被视作德奥古典音乐大师中的最后一位,人们常把他和巴赫、贝多芬一起比作德国音乐的三个主要支柱,由于三个人的姓都以字母B开始,因此尊称为“三B”。
思考与练习
1.简述《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情况与各乐章的表现内容。
2.熟唱这部作品第一乐章中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并将其他乐章的主题各选一首熟唱。
3.简述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及特点。
音诗《芬兰颂》
<芬兰>西贝柳斯(1865-1957)
这首乐曲是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西贝柳斯最着名的交响音乐作品,曾对芬兰的民族解放运动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一部驰名于世界的音乐杰作。乐曲表现了生活在沙俄帝国统治下的芬兰人民的痛苦,以及为了生存芬兰人民与外族统治者所进行的顽强斗争。
全曲有五个音乐主题,每个主题或表达一种情绪,或以一种性格塑造着某种形象,这些主题有时是完整的旋律,有时是片断的旋律,也有时是节奏性的动机。乐曲结构较为自由,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人民的苦难和觉醒,有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极不稳定与不协和的乐句,由铜管乐器在低音区粗犷地咆哮出来,仿佛是一股积郁已久的怒气、抑郁和将要爆发的反抗之音:
接着,木管乐器奏出第二个纤柔、沉郁的主题,仿佛是人民痛苦心情的表述:
随后,弦乐器的演奏和音乐的展开更增加了一种沉重与痛苦的情绪。不久,音乐速度加快,在低音乐器的衬托下,铜管乐器奏出第三个主题,这个主题是节奏式的动机,具有号角的特性:
以后,弦乐器奏出的第一主题与这个号角性主题交替呈现,掀起一个又一个斗争的浪潮,展示出人民的觉醒。其中,插入的一个近似口语化的音型,在弦乐器上出现,仿佛是对号召的响应,也似乎是一种愤怒的抗议和呐喊。
(第二部分),表述人民的斗争和最后取得的胜利。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战斗性的,另一个是抒情性的。音乐一开始,在低音区反复出现一个音型:
在这个音型之上,小号和长号发出号令。紧接着,乐队奏出一个战斗性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