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的进行中,力度渐次增强,近似口语化的音型多次出现,这些汇聚成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涌出了一个又一个音乐的巨涛,呈现出一幅战斗的画面。突然,音乐情绪出现了转折,木管奏出一个抒情的主题,这是人民对祖国的赞颂,也是作曲家内心真挚的表白:
这一主题刚刚结束,音乐又回到(第二部分)的开始。在这里,激昂的音乐,战斗性的场面纷纷再现,最后在音乐的高潮中,抒情性的主题拉宽节奏,并以辉煌凯旋的音响结束全曲,仿佛在宣告斗争的胜利结局。
交响诗《芬兰颂》作于1899年,当时芬兰正处于沙皇俄国的统治和压迫之下,为了声援被帝俄当局迫害而停刊的报社,组织了为新闻记者募集资金的义演活动,这首乐曲是为这场义演而作。由于作品有着鲜明的爱国主义内容,曾一度被禁演,在法国和德国等地演出时,也都被迫改名为《祖国》或《即兴曲》。直到1917年芬兰独立时,乐曲才以《芬兰颂》
的名字正式演出。作品不仅表达出芬兰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心声,也使世界人民通过芬兰的艺术了解到这个民族的精神和斗志。
扬·西贝柳斯是19世纪下半叶芬兰最重要的作曲家,对发展芬兰的民族音乐有杰出贡献。生于芬兰的塔伐勒特胡斯,父亲是外科医生,父母都喜欢音乐,常带他去听音乐会。
5岁时他显出对音乐的特殊兴趣,9岁开始系统学习钢琴,10岁时,在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的情况下,写出了第一部作品,是一首大提琴和小提琴演奏的弦乐乐曲,后来他借了作曲书自己研读。15岁时,他对小提琴的喜爱越发浓厚,想成为一名小提琴演奏家,并且经常参加家庭的室内乐演奏,接触到很多室内乐作品。20岁他进入赫尔辛基大学学习法律,同时在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作曲,第二年他转入音乐学院主修小提琴。毕业后获得了奖学金和政府的资助,赴柏林与德国作曲家贝克学习对位等作曲技艺,以后又去维也纳学习作曲和配器。回国后,担任赫尔辛基音乐学院的教授,并进行音乐创作。
西贝柳斯的作品大都以芬兰的历史、传说和自然风光作为题材,涉猎众多的音乐体裁,最杰出的作品有:7部交响曲(共写有7部)、交响诗《芬兰颂》(共写有9首交响诗)、《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管弦乐曲《卡莱瓦拉传奇》四首、弦乐四重奏《亲切的声音》,等等。
思考与练习
1.简述音诗《芬兰颂》的创作情况与表现的内容。
2.熟唱乐曲(第二部分)中的抒情性主题。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俄国>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
这部钢琴协奏曲是作曲家平生所作四部钢琴协奏曲中,旋律最优美抒情性最强的一首,它同作者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一起,以高度的艺术性和内容表达的深刻性,受到世界乐坛的瞩目。《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还被用于1945年上演的英国电影《幽会》之中,电影表现了一位贤惠的妻子,对善良的丈夫只埋头工作感到不满,偶然外出时与一位医生相遇,两人堕入情网,但最终她又回到丈夫身边。当镜头出现她与医生欲爱不能、欲罢难舍的情景时,《第二钢琴协奏曲》中充满哀伤的旋律响起,柔缠心肺的音乐揭示了情人彼此的心境,同时也感染着每一位观众。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情感丰富,其中有明朗与抒情,也有忧郁与深沉,有悲壮与激奋,也有温柔与伤感、欢乐与热情。第一乐章在整部协奏曲中更多的体现了这种情感的交织。
第一乐章,中速,分为三部分。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引子,由钢琴奏出从弱到强的和弦,犹如黎明前的钟声,预告着俄罗斯民族的跃然奋起。(第一部分),在钢琴沸腾般的波浪音型的伴随下,弦乐与单簧管奏出第一主题,它深沉、刚毅,并散发出悲怆的气氛:
例4-119这一主题在重复时加以了变化,音乐时而抑郁、深邃,时而透出热情。接踵而至的钢琴主奏,在凝思之后逐渐奋起,全体乐队的加入,使音乐充满不可战胜的力量。当音乐缓和下来时,钢琴奏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
这个抒情性的主题在不断变化发展中,热情、温柔、幻想、激动和严峻等多种情绪相互交织。
(第二部分),音乐较短。先由木管和中提琴奏出第一主题的变形,它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似乎是抑郁的诉说,钢琴奏着活跃的音型与其相对应。接着,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的片断音型交织进行展开,音乐走向激情风涌的高潮。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音乐的变化再现。在高潮中,弦乐演奏的第一主题与钢琴奏出的和弦结合在一起,情感悲壮感人。第二主题由圆号轻轻奏出,这时主题的节奏放宽,音乐温和、富有意境。紧随其后的尾声恬静迷人。最后,音乐突然焕发出新的力量,以第一主题片断音调果断结束。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完成于1901年。1895年,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一部大型器乐作品《第一交响曲》在圣彼得堡首演失败,从此,他一蹶不振,完全失去了创作欲望和自信心,陷入严重的神经衰弱之中。两年以后,经朋友介绍他到名医尼克莱·达尔博士那里接受治疗,四个月后重病痊愈,恢复了作曲的自信,并和朋友一起到意大利一个名胜地旅游。
那里优美的风景和宜人的气候,使他心情非常愉快,于是,1900年从协奏曲的第三个乐章写起,很快完成了第三乐章和第二乐章,同年12月在莫斯科演出了这两个乐章,获得好评。这使他大为振奋,1901年春天,完成了第一乐章,同年10月由作曲家亲自担任钢琴独奏,他的表兄西罗提任指挥,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协奏进行了首演。首演大获成功,观众为之倾倒。拉赫玛尼诺夫怀着感激之情,将这部协奏曲题献给使他恢复健康和挽救他艺术生命的大恩人——达尔医生。
这部协奏曲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已述)。第二乐章,柔板,具有沉思性和优美的抒情性,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音乐一开始,由加弱音器的弦乐奏出悠缓的半音阶,随后,在钢琴三连音流动的背景下,长笛吹出温柔、略带伤感的主题:
之后,这一主题以变奏形态在乐队与钢琴上出现,音乐中温柔、幻想、希望和欢乐等情感相互交融。
第二段,钢琴以略为加快的速度演奏着从第一段音乐主题中衍化出来的旋律。在乐队声浪减弱之后,钢琴独自演奏出轻快、活跃的音型,它自由地奔腾、飞跃。不久,随着一个有力的中止和弦,音乐进入华彩乐段。当加弱音器的小提琴再现第一段温柔、略带伤感的主题时,音乐更加纤细、安详。最后的尾声,力度渐渐减弱,令人回味。
第三乐章,快速,充满朝气,分为三个部分。引子较长,从逐渐强起的敏捷轻快的断奏开始,在响亮的高潮中出现钢琴独奏的华彩性段落。接着进入乐曲(第一部分),在这里钢琴奏出果断、充满生机的第一主题:
在钢琴快速的音流中,这一主题不断进行着变化、发展,乐队有时给予回应,有时又柔缓的加以衬映。
当钢琴以极富激情的演奏反复陈述这一主题之后,中提琴和双簧管咏唱出柔和恬美的第二主题。这是作曲家最着名的旋律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曾将它改写为流行歌曲,风靡一时:
不久,钢琴接过了这个主题,并将它进行了展开。
(第二部分),是音乐的展开性段落,主要发展乐章第一主题。
第三部分是再现段,在强力度中,第一主题只在乐队中短暂一现,而后钢琴予以简短的展开。当全体乐队激动地演奏着第二主题时,钢琴以强烈的和弦加以伴奏,这时,柔和恬美的主题已变为辉煌激越的歌唱,最后,在明亮的颂歌声中有力地结束这一乐章。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是19世纪末叶杰出的俄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生于诺夫戈罗德省奥涅格村一个贵族家庭,祖父和父母都弹得一手好钢琴。他4岁开始学习钢琴,9岁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2岁转到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14岁写出了第一部管弦乐作品《d小调谐谑曲》,15岁之前又先后写出四首钢琴小品和三首夜曲。毕业时已写出《第一钢琴协奏曲》等作品,并以独幕歌剧《阿列科》获得最高金质奖章。音乐学院毕业后,他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双重身份活跃在乐坛,同时潜心研究俄罗斯民间艺术和古典作曲家的作品,写出很多器乐曲与声乐曲。1895年他22岁时,所作的第一首交响曲首演失败,致使情绪低落,创作一度停滞。这期间,他转入指挥活动,开始是在一些私立剧院,后来在莫斯科大剧院担任指挥4年。1900年他重新开始写作,遂进入创作盛期,产生了《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交响曲》,交响诗《死岛》等一批优秀作品。
1902年29岁的作曲家与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高材生、他的表妹娜塔妮尔·萨汀结婚,这种近亲婚姻在俄罗斯东正教会的法律上是被禁止的,为此,他们经历了很多周折,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45岁时他定居于美国,主要从事指挥和钢琴演奏,也写有少量作品,1943年因患癌症,在洛杉矶逝世,享年70岁。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具有晚期浪漫派的音乐风格,音乐中常常含有幻想色彩和哀伤的因素,具有深刻的抒情性、悲剧性和俄罗斯音乐风味。重要作品有:《第二交响曲》
(1907)、交响诗《死岛》(1909)、交响幻想曲《悬崖》(1893)、《交响舞曲》(1940)、《第二钢琴协奏曲》(1901)、《第三钢琴协奏曲》(1909)、钢琴与乐队《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1934)、《c小调钢琴前奏曲》(1893)、歌剧《阿列科》(1892)、歌曲《春潮》(1896),等等。
思考与练习
1.简述《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情况与各乐章的表现内容。
2.熟唱这部作品第一乐章中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并将其他乐章的主题各选一首熟唱。
3.简述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及特点。
《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第一乐章
<俄国>柴科夫斯基(1840-1893)
这是一部着力于心理刻画的杰出作品,以多种情感的交织和内心的矛盾、斗争,表现了一个饱经沧桑的人对生活的感受。在这部由四个乐章组成的交响曲中,悲剧性的气氛贯穿始终。
第一乐章,以缓慢、暗淡的引子开始。在低音提琴下行音调的缓慢蠕动中,大管以低音区苍老的音色奏出一个抑郁的音调:
这声音仿佛是一个病倦的老人发自心底的悲叹和呻吟。渐渐地它有了一丝气力,随后爬到木管乐器的高音区,与弦乐交替复述着片断性的抑郁音调。一个小的停顿之后,音乐紧促起来,呈现出不安——乐章第一主题由弦乐器奏响:
这个主题是从引子音调中派生出来的,它从原来有气无力的呻吟变成了焦虑的申诉。随后,主题的片断音调在不同的乐器上奏出,它变化发展着,音调不断向上升高,并以复调织体向前倾涌,情绪表现更为丰富,犹如心灵的振奋和不时燃起的渴望火焰。当铜管乐器发出响亮威严的声音时,似乎带来一种黑暗和压迫感,其他声部更加惶恐不安的上下奔腾着,渐渐地,音乐安静下来。
第二主题温暖而抒情,仿佛是从心灵深处涌出的幸福回忆,由加弱音器的弦乐器奏出,那迷朦的音色,渗透着无尽的甜蜜:
接下去,出现了长笛与大管的对答乐句,音乐愈发显露出冲动和热情,表现了一种热切的期盼。当乐曲第二主题再次出现时,弦乐去掉了弱音器在更高的音区更加热情的咏唱,伴奏声部响起的三连音音型,仿佛是心灵的颤动。不久,音乐减弱,只能听到由单簧管演奏的孤独的第二主题和越来越微弱的回声。突然,一声巨响,严酷的现实打破了甜蜜的幻想,乐曲进入下一段落。
(第二部分),由三次音乐的起伏形成了三个段落。第一段,一开始,第一主题就以斩钉截铁的形貌出现,以后的音乐犹如狂风暴雨,极具变化的急骤倾泻,揭示出主人公内心矛盾的剧烈冲突。第二段,铜管乐器奏出缓慢的悲剧性音调,象征着死亡,随后是与死亡的抗争、挣扎。第三段,将第一主题片断音调通过模进和节奏的加快,以及弦乐和管乐的对抗等手法,表现了人与死亡的殊死搏斗,掀起一个又一个斗争的巨浪。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音乐的再现。在乐章的最高潮处,第一主题重现,这时他变成了绝望的哀呼。接着,在高潮的延续中出现了新的旋律音调。随后,第二主题再现,抒情甜美的旋律使人感到生活的温暖与美好。不久,音乐松弛下来,单簧管独自吹奏出第二主题,美好的幻影渐渐逝去。最后,在弦乐反复拨奏的下行音型中,铜管与木管相继奏出悲剧性音调,音乐在行进的声响中渐渐消失,留下的是冷漠、失望和无尽的悲伤……这一乐章在音乐发展中所形成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结构图式如下所示:
《第六交响曲(悲怆)》是柴科夫斯基所作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反映他的世界观和艺术成就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作曲家原本为交响曲取名“人生”,但一直犹豫不定,后来经他弟弟的提议定名为“悲怆”。作品完成于1893年。此时,俄国社会的黑暗和被当时社会歧视、排斥的同性恋症长期纷扰着他,使他抑郁、痛苦,13年来一直支持他的密友梅克夫人突然无任何缘由的与他绝交,一直在关心他的妹妹也不幸去世,这一系列的打击,使柴科夫斯基心力交瘁,空虚、怅惘、凄楚……缠绕着他的心,《第六交响曲(悲怆)》正是此时作曲家心理状况的真实写照。作品完成几个月后,柴科夫斯基与世长辞。
这部交响曲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已述)。第二乐章,是一首优美而抒情的圆舞曲,表现了幸福世界中的愉快场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题温柔、优美、流畅,最先由大提琴深情地咏唱:
乐章中部,出现了二度下行“呻吟”式的悲伤音调,似乎是虽然处于欢乐之中,内心深处的痛苦也无法排解:
第三部分,重现了(第一部分)明朗、愉快的音乐。乐章结尾,欢乐与愉快的情绪消失,悲伤的音调在大提琴、木管乐器和圆号上相互呼应着再现,最后在悲剧性的气氛中结束。
第三乐章,是谐谑曲与进行曲的结合,是整部交响曲的高潮。全曲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轻巧而急速:
这一主题在行进中变幻莫测,有时慌乱,有时明朗,有时混浊,也有时充满生机与欢跃。
第二主题威武雄壮,是一首进行曲,象征着强烈的斗争精神:
整个乐章以欢乐和坚毅的情绪基调,表现了乐观主义的精神。
第四乐章,充满哀伤,表现了死亡的不可抗拒性和悲剧性的结局,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悲戚,表现了极度的痛苦和无力的倾诉:
第二主题明朗、充满温情和对生命的眷恋:
以后,这个主题在发展中逐渐活跃起来,表现了极大的热情,这热情到达顶点时突然急骤下降,同时被强烈的一击打断。
再现部中的音乐更富于悲剧性,渲染了绝望的情绪,最后,随着锣声响起,这个倦怠的痛苦的心灵终于投入到死亡的怀抱,整个交响曲在凄惨的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