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共为四幕,故事发生在17世纪中叶,西班牙塞维利亚附近的阿尔马维瓦伯爵的住宅。大致内容是:伯爵的男仆费加罗原本是理发师,他和伯爵夫人罗西娜的女仆苏珊娜相爱,准备结婚。伯爵把自己隔壁的房间赐给他们作为新房。苏珊娜告诉费加罗要对伯爵特别小心,因为伯爵已经纠缠她很久了。这时年老的医生巴尔托洛和年老的女管家马尔切琳娜上场,女管家手里拿着一张旧契约,上面写着:“如果不能偿还所借的款项,愿意娶你为妻”签名费加罗。原来这位老管家一直在暗恋着费加罗,她听到费加罗今晚要和苏珊娜结婚,心里不是滋味,于是请医生来帮忙。老医生是伯爵夫人罗西娜的监护人,他很早就钟情于罗西娜,但费加罗帮助伯爵与罗西娜结成了夫妻,这使他对费加罗始终怀恨在心。因此,他和女管家结成联盟,百般阻挠费加罗的婚事。伯爵的侍仆凯鲁比诺是个还未成年的男孩,他对任何女人都有好感。伯爵听说近来他与自己的夫人来往密切,很是恼火。他不想失去夫人,又想占有苏珊娜,因此他一边寻找与苏珊娜亲热的机会,一边又把对自己构成威胁的障碍排除掉,于是下令指派凯鲁比诺去从军。在伯爵夫人的房间里,夫人罗西娜因伯爵对她的爱情日愈淡薄而叹息。苏珊娜和费加罗与夫人商量要合力惩罚伯爵,他们定计,今晚由苏珊娜约伯爵到后花园幽会。此时,医生巴尔托洛和女管家马尔切琳娜已经弄清楚了费加罗的身世,原来费加罗是他们的私生子,于是三个人高兴的相认了。夜晚,花园里一片黑暗,伯爵看到了正在等候的苏珊娜,喜出望外,甜言蜜语、大献殷勤。其间,还穿插了一些闹剧情节。不久,灯光齐明,众人上场,苏珊娜卸去伪装,站在伯爵面前的原来是夫人罗西娜。伯爵羞愧难言,急忙向夫人赔罪,于是费加罗和苏珊娜终于幸福的走到了一起。
思考与练习
1.序曲《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情况与表现内容及作品特点。
2.熟唱这部作品中的所有音乐主题(旋律)。
序曲《爱格蒙特》
<德国>贝多芬(1770-1827)
爱格蒙特是16世纪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的领袖,是荷兰的贵族,由于中了西班牙人的奸计而被捕入狱,被判处死刑。他的爱人四处求助,呼吁人民起义,最后因无法救出爱格蒙特在绝望中自杀。在狱中,西班牙人几次劝降爱格蒙特都被拒绝,最后爱格蒙特高呼口号“为祖国奋斗,争取自由,争取解放”慷慨就义。序曲《爱格蒙特》采用两个不同情绪、不同性格的旋律分别刻画出西班牙统治者的形象和苦难人民的形象,用紧张、不稳定、具有冲击力的音乐,表现了人民的斗争与反抗;用粗暴与柔弱的音响力度对比,描写了敌人的威逼、诱降,以及爱格蒙特的牺牲;用充满喜悦的欢腾情绪表现着人民对胜利前景的向往。
音乐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的开始是全曲的引子,刻画了两种对立的音乐形象。
一个是西班牙统治者威严、残暴的形象,代表这一形象的旋律,速度缓慢、音响阴暗沉重,在全体乐队奏出的阴森和弦之后,由弦乐器在低音区用密集的和弦演奏出来:
另一支旋律纤细柔弱,犹如叹息和呻吟,是人民饱受煎熬的苦难形象,由双簧管在高音区最先奏出,其他木管乐器和弦乐相继进入。这一旋律出现时,复调性的织体和旋律上的减七度音程,使音乐支离破碎:
以后,代表这两种形象的音乐进行了重复,接着又以重叠的形式同时出现。这样,刻画出一幅画面:在西班牙统治下,荷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里土地荒芜,到处尸体横陈,人们在饥饿与贫困中呻吟、抽泣。
(第一部分),出现具有斗争气息的第一主题,它在弦乐渐渐强起来的不断重复的下行音型中,由大提琴奏出:
这个主题来源于引子中表现人民苦难的音乐材料,它的音调执着而紧张,调性不稳定,充满向前冲击的力量,音乐抑郁并具有强烈的斗争气息。主题从大提琴声部弱的力度和并不响亮、浓烈的声音中逐渐升起,犹如沉积在心底已久的郁气与怒火奔涌而出。之后,不断向上行进的音调,似乎是日益增涨的仇恨和反抗的怒潮风起云涌。当这个乐曲第一主题在全体乐队强烈的音响中爆发出来时,已形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如排山倒海之势一泻千里。
第二主题是由暴力音调与纤弱音调结合而构成,是引子中表现西班牙统治者的形象和人民苦难形象的音乐材料的压缩,由弦乐和木管交替演奏:
这个主题以两种截然不同形象的鲜明对比,着重体现西班牙统治者的残暴。随后,反抗性的音型渐渐升起,而且越来越清晰,仿佛在自问:“我们能甘于这种奴役吗?不能!”残酷的专制只能带来更强烈的反抗。
(第二部分),较为简短。在这里,有柔弱的申诉,有粗暴的命令,两者在僵持、对峙。渐渐地,斗争气息的第一主题在低音部显露,反抗性的音型渐起,音乐涌入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基本是(第一部分)音乐的再现。之中,敌对双方的斗争越来越激烈。当铜管乐器强烈粗暴的金属性音响与弦乐器柔弱的声音相交替演奏时,音乐进行了三次调性的转换。这是一个插入性的段落,表现爱格蒙特拒绝敌人的威胁和劝降,在弦乐的最后一声呼叫之后,音乐突然停止,表示爱格蒙特英勇牺牲。不久,微弱的和弦响起,这是对死难英雄的哀悼。之后,逐渐上升的音乐,意味着更广大人民的觉醒和奋起。乐曲结尾,充满喜悦和欢腾,人民憧憬着幸福和自由,坚信通过斗争必将获得胜利,最后音乐在热烈振奋的高潮中结束。
这首乐曲在音乐发展中所形成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结构图式如下所示:
《爱格蒙特》是德国诗人歌德在1788年写的一部戏剧。爱格蒙特的英雄形象和悲惨结局,使贝多芬十分激动,1810年,他为戏剧写了十段音乐,以此来表达对歌德的崇敬,对拿破仑侵略行径的愤慨和自己的爱国热情。据说,写作音乐的时候,拿破仑的军队正在进攻维也纳,当时贝多芬隐藏在地下室,为避免炮声的轰击,头上顶着枕头。在隆隆的炮声中,他完成了一批作品,戏剧《爱格蒙特》的配乐,也是这时创作的。后来,戏剧《爱格蒙特》
很少上演,但序曲《爱格蒙特》却以它英雄性的构思和严谨完美的形式,成为最受欢迎的交响音乐作品之一。
思考与练习
1.简述《爱格蒙特》序曲的创作情况与表现内容。
2.熟唱这首乐曲中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
《第六交响曲(田园)》
<德国>贝多芬(1770-1827)
交响曲的标题“田园”是贝多芬本人所起,这是贝多芬全部交响曲作品中,唯一一部由自己起意立标题的交响曲。作品中有对自然界声音的模仿,有对各种事物的造型性描绘,也有主观情感的抒发。关于乐曲的表现,贝多芬本人讲:“《田园》交响曲不是绘画,而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它是感受多于音画”。全曲共分五个乐章,每个乐章都立有明确的标题。
第一乐章“到达乡村时的愉快感受”。
这是一个抒情性的乐章。音乐一开始,低音弦乐器奏出空泛的五度持续音,模仿着民间乐器风笛的声响。在这个背景下,小提琴演奏出活跃的、民歌风味的第一主题:
这个主题是片断性的、不完整,它呈现之后不断重复、不断扩展,当双簧管以较高的音区将它重现后,音乐情绪更为高涨,随即唤起乐队兴奋的全奏。在这清新、富有乡土气息的音乐中,流露着初入乡间田野环抱时新奇和喜悦的心情。不久,新出现的三连音节奏中断了这种情绪,音乐向另一段落过渡。
第二主题在乐曲属调C大调上出现,它亲切、舒展,由大提琴奏出:
大提琴深沉的音色,犹如从心底发出的感慨。之后,小提琴和长笛重复着这一主题,力度明显增强,这是对乡间自然景物的赞美与歌唱。紧随其后的一问一答式的旋律和演奏,充满欣喜,是前一情感的进一步抒发:
接下来,音乐以更加短小、活跃的音调向乐章(第二部分)过渡。
(第二部分),是展开性的段落,以第一主题片断为基础发展而成。在这里,没有矛盾、没有冲突,充满安宁与快乐,恬静与神往。主要以乐器色彩的转换和对比、较为柔和的三度调性变换、高低音区的对比和强弱力度的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各种景色和怡然自得的情趣。
第三部分,变化性的再现了(第一部分)的音乐。其中,第一主题出现时,小提琴的装饰性演奏以及后来音乐织体的变化,都为音乐添加了新意,使情感表现更为丰富。之后,各个主题与旋律相继再现,调性统一在主调F大调上。结尾,对乐章的基本情绪进行了回顾,并略加变化地带着喜悦和感慨在宁静中结束。
第二乐章“溪畔景色”。
这一乐章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其中有潺潺的溪流、和煦的微风、拂动的枝叶,也有夜莺、鹌鹑和杜鹃的啼叫。乐曲一开始,低音弦乐器奏出波动起伏的音型,犹如荡漾的微波,在这一背景下,小提琴演奏着断断续续的第一主题:
这个断续的旋律和流动的音乐,仿佛使人看到碧波荡漾,摇曳的柳枝不时拂弄着水面的图景。随后而至的小提琴颤音,犹如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阵阵涟漪的嬉戏。接着,弦乐和木管对答奏出一个短小的歌唱性旋律,仿佛是对这一美丽景色的赞叹。之后,一个新的音响出现,似乎是树叶发出的颤动声。当第一主题再一次呈现时,在不断的发展中它显得更加喜悦和激动。
第二主题性格温和,旋律顺畅,最先由大管独奏呈现,很快中提琴和大提琴进入,音响更为丰厚:
这个主题带给人温暖,小提琴接连不断的短小颤音,宛如鸟儿的鸣啭。一幅乡间美景:微风和煦,枝叶簌簌,鸟儿鸣啼,溪水潺潺的画面在音乐中清晰的呈现出来。接着,弦乐和长笛重复着这个主题,其他声部以更为多样的伴奏织体对这一画面进行更加细腻的描绘,同时注入情感的表述,并掀起一个又一个浪潮。
(第二部分),是展开性的段落,以第一主题材料为基础发展音乐。一开始,小提琴以轻弱的力度断奏出和弦分解音型,不久,第一主题的片断音型在双簧管柔弱纤细的声响中奏出,随即,长笛与双簧管进行对答,在它们的颤音演奏声中,低音弦乐与小提琴先后咏叹着短小的歌唱性旋律。之后,在弦乐微波荡漾的伴奏背景中,第一主题与歌唱性的旋律交替出现。末尾,在小提琴短促的颤音中,走向段落的高潮。在这段音乐中,乐器音色频繁转换,调性在柔和的上下三度调上不断变更(G-E-G-B),音乐始终在树叶的颤动和微波荡漾中行进,在对自然景色进行更加细腻描绘的同时,抒发着内心无尽的喜悦与感触。
第三部分,变化再现(第一部分)的音乐。音乐开始,在微波荡漾的音型上穿梭着断奏的和弦琶音,在这个较为激荡的伴奏织体中,断续的第一主题由长笛轻柔地奏出。当小提琴重现这个主题时,它已成为连续不断的激情的倾诉。之后,第二主题在主调B大调上呈示。当第一主题的片断音型出现时,音乐渐渐进入恬静的尾声。尾声,展现出鸟语花香的幽静气氛,先后出现了三种鸟的婉转啼鸣:长笛模仿着夜莺,双簧管模仿着鹌鹑,单簧管模仿着杜鹃。最后,音乐在歌唱性旋律所表达的赞叹声中轻柔结束。
第三乐章“乡民快乐的集会”。
乐曲以欢乐的民间舞曲和乐观的情绪,引发人们对乡村愉快生活场景的联想。乐章第一主题具有两种性格,前半部轻快、活跃、诙谑,采用d小调;后半部舒展、荡漾,采用D大调:
这个主题不断重复着,以后在其他调上出现,情绪也愈发高涨,最后,在全体乐队响亮的音响中掀起高潮。音乐表现了村民们兴致勃勃的欢舞场面。音乐轻弱下来之后,进入抒情性的中段。
中段有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温柔、妩媚,带有牧歌风味,由双簧管奏出:
这个主题在呈示中,弦乐一直在为它伴奏,双簧管柔美的音色和主题本身灵秀的性格,犹如少女们扭动着苗条的腰肢翩翩起舞。其中大管偶尔奏出的几个低音,仿佛是年迈老人的助兴声。接着,在大管的伴奏下,单簧管在属调(C大调)上演奏着这个主题的变体,显得更加温柔。以后,在圆号的音色中重现它,并增加了木管乐器。
第二个主题改为24拍,速度加快,主题粗犷、强劲,由弦乐器奏出,表现男性村民们豪放、健壮的舞步;以后,这个主题由中提琴和大管重复着,并且达到兴奋的高点。
第三部分,音乐又回到(第一部分)轻快、诙谑的情绪中,但仅是简短的再现。随即突起的旋风般急快速度,把欢舞的人群推向狂喜的最高潮。突然,雷鸣声隐约可闻,音乐直接进入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暴风雨”。
这是对乌云密布、雷声隆隆、狂风大作、暴雨急泻等自然现象骤起进行造型性描绘的乐章,音乐中充满紧张与嘈杂声。乐曲一开始,低音提琴奏出轻弱的震音,仿佛是远处隆隆作响的雷声,第二小提琴演奏着跳荡翻滚的音型,连同第一小提琴奏出的不协和短小音调一起,似乎描绘天空渐渐布满乌云。以后,随着渐渐强起来的不协和长音,雷雨狂暴地袭来。在这里,全体乐队以极强的力度奏响着:在定音鼓的滚奏中,木管和铜管吹奏着长音和弦,渲染着紧张的气氛;弦乐以震音和快速上行音型模拟着狂风的吼叫;定音鼓和小提琴以不时突起的强奏模仿着声声霹雳。突然,音乐中出现寂静与突强之间的鲜明力度对峙,似乎在描绘闪电与雷鸣。之后,电闪雷鸣愈发频繁猛烈。一个暂时的歇息之后,风声、雷声又逐渐升起,在音响最强烈之处,暴雨倾盆急泻,之中小提琴急速翻滚的下行音阶、短笛的尖叫声,同乐队强烈的和声音响一起,形象地刻画出滂沱大雨的泻落。接着,风声、雨声相交织,这声响在整个乐队响亮的鸣奏中持续。渐渐地,暴风雨的强度减弱,只有远处传来的阵阵雷声与闪电,一个合唱般的旋律暗示着乌云已散去,雨过天晴。最后,长笛断奏上行音阶,引出下一乐章的主题。
第五乐章“暴风雨过后的愉快和感激的心情”。
这一乐章侧重于抒情。风暴过后,田野一片清新,单簧管发出的声响犹如鸟儿的跳跃和欢叫,圆号的接奏又宛若旷野中的阵阵回声。之后,小提琴咏唱出乐曲的主要主题:
这个主题优美、恬静,充满由衷的喜悦,当它在第二小提琴的中音区重述时,伴奏织体更为丰富,情感表述更为激动,随即掀起全体乐队响亮而激情的演奏。很快,一个短小的对比性音调在弦乐中交替鸣响,它是前面情绪的延续,但更为深沉,其中弦乐短小的颤音,为音乐添加了活跃与情趣。
接着,出现另一个主题,它是喜悦情绪的进一步表露,主题轻松、活跃、充满生机,在高涨的情绪中,由小提琴在乐曲属调(C大调)上呈示:
这个活跃的主题在弦乐中不停地穿梭,使情绪更为欢悦。当热烈的情绪减弱之后,第一小提琴再现主要主题。当第二小提琴在中音区重述主要主题之后,音乐又掀起一个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