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欧洲音乐的发展与交响乐作品欣赏
15257500000037

第37章 交响作品欣赏(22)

下面,一个民歌风味的主题插入,它在B大调上由单簧管和大管在和声式音响中呈示:

这个主题的旋律性不强,情绪比较平和,在主题句尾明显的透出民歌风旋律特征。随后,第一主题片断在小提琴声部响起,大提琴接奏之后,整个乐队掀起瞬间的激情。

接下来,主要主题以变奏形式再现。其中,小提琴奏出急促的音型,其他弦乐器拨奏,音乐连绵不断,并且在逐渐增强力度,最后在乐队全奏的强烈音响中达到高潮。以后,前面音乐中另一个轻松活跃的主题再现,它依旧在弦乐声部不停的穿梭。随着力度的减弱,主要主题又一次出现,并且以激动的情绪走向乐曲的结尾。

结尾,较为长大,以主要主题为基础发展而成,是喜悦心情的进一步表述。首先由大管和大提琴齐奏出主要主题,以后伴奏声部加入形成渐强,引出乐队的全奏。接着,主要主题柔和地出现,随后又一次唤起乐队洪亮的全奏。下面,主要主题,融入到连绵不断的音流之中,这无尽的喜悦在全体乐队强烈的音响中兴奋地持续着。情绪渐渐和缓后,小提琴深情地吟唱着松缓的乐章主要主题。最后,在弦乐翻滚的音型和加弱音器的圆号轻柔的鸣响中结束整部交响曲。

《第六交响曲(田园)》与《第五交响曲(命运)》一起,同在1808年完成。《命运交响曲》

体现了生活中的悲剧性和顽强的斗争精神,《田园交响曲》则是在一幅幅风景画中,抒发着人对生活和自然景致的感受。同时,也倾注了作曲家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据贝多芬的同时代人叙述,贝多芬经常喜欢一个人到乡间散步,在大自然的环抱中构思音乐。他每年都要到维也纳郊外避暑,那里的海利根施塔特的温泉疗养地风景优美,在“海利根施塔特和格林晴格之间有一条花草繁茂的山谷,从附近山上流下来的潺潺小溪发出清脆的声音。贝多芬常常停下脚步,他出神地,满意地环顾周围,他被那风景陶醉了。

后来,他踏上草地,背靠着榆树树干,……贝多芬说:‘我就是在这儿创作了《小河边》的,黄鹂、鹌鹑、夜莺和杜鹃,都鸣叫着,我把它写在乐曲里了。’……”贝多芬所说的这些,就是在《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末尾出现的精彩的鸟儿啼叫的段落。

《田园交响曲》是贝多芬在与大自然的融合中获取灵感而作的乐曲,是他抒情性与描写性相结合的音乐风格最突出的代表作。其中广泛使用的标题性原则,对以后的浪漫派作曲家,尤其是标题音乐的倡导者柏辽兹、李斯特等人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思考与练习

1.简述《田园交响曲》的创作情况与各乐章表现的内容。

2.熟唱各乐章中的主要主题,并选唱其他段落中你最喜欢的主题或旋律。

3.简述这部交响曲最突出的特点。

序曲《自由射手》

<德国>韦伯(1786-1826)

这部序曲中的所有音乐材料都取自于同名歌剧,序曲音乐与歌剧中最主要的音乐形象紧密相联,概括了整部歌剧的基本内容。音乐以描写的手法呈现出捷克森林的景象,以怪诞的音响和恐怖的气氛刻画出妖魔的狰狞面目,以对自然界声态与动态的模拟和渲染,勾勒出暴风雨的场面,以两支不同情绪的旋律分别塑造了剧中男主人公马克斯和女主人公阿加特的形象。

乐曲分为三大部分。开始是缓慢的引子,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首先,音乐渲染了神秘、威严、寂静的气氛——这是大森林的形象,主题由四只圆号奏出:

接着,大提琴演奏出建立在减七和弦基础上的短促乐句,同时定音鼓和低音提琴制造出恐怖阴森的气氛加以烘托,刻画出魔鬼萨米尔丑恶可憎的形象:

(第一部分),音乐中有两类形象:一类是象征黑暗与罪恶的形象,另一类是代表光明与善良的形象。首先出现的第一主题象征着黑暗与罪恶,从它那古怪的音调中可以感觉到丑陋与邪恶:

之后,音乐显得更加气势汹汹。接着,暴风雨的场面出现。

代表光明的形象有两个主题。一个主题忧心忡忡,是男主人公马克斯忧虑心境的表露:

另一个主题充满温情,象征着少女阿加特的美丽形象:

在乐曲(第二部分)中,光明与黑暗进行了紧张的斗争,其中有魔鬼萨米尔的形象,有暴风骤雨的侵袭,也有少女阿加特的身影,但邪恶势力还相当猖狂。

第三部分,变化再现(第一部分)的音乐。在这里,黑暗形象的主题愈发嚣张,它压垮了阿加特的主题。随着音乐情绪的低落,似乎马克斯已经屈从。一个持久的长音之后,突然乐队爆发出强烈的和弦音响,似乎是马克斯的最后一颗魔弹从枪膛射出。随之而来的阿加特主题振奋起来,在明朗的大调音乐中走向全曲的高潮。最后,乐曲在胜利的欢呼和辉煌的音响中结束。

《自由射手》是第一部德国浪漫主义歌剧,三幕,完成于1821年,由金德根据德国作家阿佩尔的《神鬼录》编剧。故事发在17世纪中叶捷克西部波西米亚被森林环绕的一个村庄里。大致内容是:青年猎人马克斯与库诺公爵的女儿阿加特相爱,但按照猎人的风俗他必须在次日的射击比赛中获胜,才能娶阿加特为妻。马克斯虽然是个很出色的猎手,但对此次获胜却没有把握,于是陷入深深的忧虑和痛苦之中。这时,已经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的猎人卡斯帕尔正在寻找一个替身,代自己赎罪,以免除将至的死期。于是,诱骗马克斯:今晚在狼谷有一个神人可给你7颗神奇的子弹,这些子弹可以击中任何目标,但是你必须把灵魂出卖给魔鬼。马克斯为了赢得明天的胜利,不顾一切地答应了。与此同时,卡斯帕尔又在暗地里与魔鬼萨米尔商定,翌日用魔弹打死阿加特作为自己的赎价。第二天在比赛中,马克斯6发6中,剩下的最后一颗子弹,王子要他射击正在树上盘旋的一只白鸽,这时阿加特急忙从树后跑出来,要他停止发射,但为时已晚。子弹射出,阿加特随声倒下,原来这只白鸽是阿加特的化身。马克斯悔恨交集,所有在场的人都悲痛不已。然而,奇迹发生了,阿加特突然苏醒了过来,原来她头上戴着的花环救了她,魔弹射中的是躲在树上窥视的猎人中的败类卡斯帕尔,他做了阿加特的替死鬼。马克斯一时惊呆了,王子看到马克斯杀人,立刻下令将他治罪。此时,一个神秘的隐士向王子说出原由,马克斯获赦免,他发誓今后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不会违背正义。最后,马克斯和阿加特幸福的结合在一起。

歌剧以德国民间音乐为核心,用突变的调性、自由的和声、多变的节奏和旋律,表现了神话故事中的奇想,描写了富有乡土气息的多彩的场景,渲染了狼谷中险恶、恐怖、离奇古怪的事物和声响,充满浪漫主义的神奇幻想色彩。剧中,管弦乐队的演奏已成为音乐发展的主要手段,同时还运用了某些近似主导动机的表现手法,所有这些都为德国乃至欧洲浪漫主义歌剧开辟了道路,成为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之作。歌剧的序曲其主要音乐材料都直接取自于歌剧,它以短小的篇幅概括了全部歌剧音乐的精华,显示出作曲家高超的交响音乐创作才能,成为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之作。

卡尔·马利亚·韦伯是19世纪初杰出的德国作曲家,也是指挥家和钢琴家。生于德国北部的小城欧丁,父亲是巡回剧团经理,母亲是歌手。韦伯从小就随剧团到处演出,接触到戏剧,并且熟悉民间音乐。他腿部有残疾,但他聪颖、勤奋、好学,多才多艺。4岁时他开始学习钢琴,10岁学习作曲,14岁之前已经写出了歌剧。他喜欢油画、文学,还会雕刻。从18岁起历任波兰布勒斯劳歌剧院指挥、捷克布拉格歌剧院指挥及德国德累斯顿宫廷剧院指挥,指挥过数十部歌剧,还致力于德国民族歌剧的创作。他的主要成就是歌剧,除歌剧《自由射手》之外,另外两部着名的歌剧作品是《优丽安特》(1823,又译“优兰蒂”)和《奥伯龙》(1826),此外他还写有交响曲、协奏曲、重奏曲、奏鸣曲、戏剧配乐,以及合唱曲、歌曲等。31岁那年,韦伯与女高音歌手卡洛琳结婚,两年后,韦伯写了着名的钢琴独奏曲《邀舞》(1819)题献给爱妻作为生日礼物。韦伯的身体一直很弱,他25岁左右已染上肺病,1826年他完成了着名歌剧《奥伯龙》并在伦敦首演后不久,由于过度劳累,病逝于伦敦,享年40岁。

19世纪初的德国仍由许多小城邦组成,呈四分五裂的状况,经济上也比较落后。在欧洲各国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下,德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日益增强,艺术家们也在到处寻求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和表现内容。此时德国各地都在上演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德国歌剧处于颓败和停滞状态。韦伯在德国歌唱剧和法国大歌剧的基础上,创作出一种具有德国民族特色的浪漫主义歌剧,由此揭开了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序幕。

思考与练习

1.简述序曲《自由射手》与同名歌剧的联系及音乐特点。

2.熟唱这部作品中你认为最富旋律性的两个主题(旋律)。

3.简述韦伯的音乐创作及特点。

序曲《仲夏夜之梦》

<德国>门德尔松(1809-1847)

《仲夏夜之梦》是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1564-1616)的着名喜剧,门德尔松从小就喜欢阅读它。喜剧中各种离奇的情节和妙趣横生的描写,触发了门德尔松的音乐灵感和创作欲望,于是他用异常丰富的想像力和娴熟的作曲技法,写出序曲《仲夏夜之梦》,那时他仅有17岁。

乐曲没有详细剧情的描述,只采用众多的音乐主题,代表着典型的音乐形象,同时用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造型与模拟手法,制造出特定的气氛,暗示出剧中的个别情节。音乐富于幻想、充满诗意,是早期浪漫乐派的代表性作品。

序曲一开始,四个缓慢、安详的和弦缥缈而神秘,使人产生奇妙的幻觉——仿佛置身于月夜寂静莫测的森林之中:

随后,小提琴用跳弓弱奏出轻快、活泼的第一主题:

这个主题贯穿于全曲,它灵巧活跃,犹如天真好动的小精灵嬉闹着从四面八方涌来,之中不时插入的和弦更增添了幻境中迷蒙的色彩。

以强奏出现的第二个主题威严、庄重,代表着仙王和仙后的形象,他们在众仙人的簇拥下出场了:

之后,代表小精灵形象的第一主题不时出现,似乎是淘气的小精灵们遵照仙王的旨意在玩弄魔法。

第三个主题温和柔美,充满真挚的情感,表露着爱慕之意:

下面,出现了一个舞蹈性的主题,它粗犷戏谑,旋律中大幅度的跳跃音调,犹如变成驴子的工人波顿的叫声,也似乎是艺人们僵硬、引人发噱的舞步:

接着,仙王和仙后的主题又一次出现,随后进入音乐的下一部分。

(第二部分),是展开性的音乐段落。在这里,代表小精灵的第一主题时隐时现,进一步刻画了虚幻神妙的世界,仿佛是小仙人们跳着神秘的舞蹈,施展妖术捉弄着一对对恋人。

当象征爱情的第二主题在小提琴低音区出现时,已经是支离破碎、充满忧郁和悲伤。

第三部分,又回复到乐曲开始的段落。四个虚幻的和弦重新响起,随后,欢跃轻巧的小精灵主题再现,接着,直接进入象征爱情的第二主题。这时,爱情主题完整的再现,并且恢复了先前的温柔与真挚,意喻着恋人们圆满的爱情结局。之后,粗犷的舞蹈性主题再现。

乐曲结尾,“爱情”主题缓缓延伸,与它相伴的跳跃性节奏音型显露着喜剧性色彩。在音乐高潮中,威严有力的仙王和仙后主题再现,“小精灵”主题紧随其后。接着,仙王和仙后主题以缓慢延伸形态出现,安详、柔和的音乐,象征着他们重归于好,并且解除了魔法。

最后,引子中的四个和弦再次响起,仲夏夜的美好梦幻渐渐消失了。

这首乐曲主题较多,所形成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结构图式如下所示:

序曲《仲夏夜之梦》写于1826年,最初是采用钢琴四手联弹的演奏形式,翌年编配为管弦乐曲。在17年之后,门德尔松又为《仲夏夜之梦》整部戏剧配写了音乐,在配写的12段音乐中,《婚礼进行曲》深为世人熟知,经常在西方婚礼仪式中演奏。另外,作曲家还把他少年时代写的这首标题音乐会序曲,原封不动地用作戏剧《仲夏夜之梦》开场前演奏的序奏音乐。

这首序曲把古典主义的曲式和浪漫主义的诗意结合在一起,它采用了古典音乐中的典型曲式——奏鸣曲式写成,乐曲结构严谨。同时音乐中弥漫着浓重的浪漫色彩和迷幻气氛,比如引子开始时的缥缈、神秘的和弦,小精灵主题扑朔迷离的簌沙声响,舞蹈性主题中模仿驴子叫声的大幅度跳跃,爱情主题的温柔真挚和后来呈现出的凄婉……这些都具有浪漫主义音乐奇幻和情感表达真切的特征。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听了序曲之后,这样赞叹道:“它新奇,充满灵感,诗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这部美妙的作品的艺术命运是多么奇怪啊!它是出自于一位18岁的学生之手,这位学生后来获得了全世界的声望,但他再也作不出与他这一部优秀作品同一水平的强有力的作品来了。我想当《仲夏夜之梦》

的音乐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一定给人以惊人的印象,因为它的新奇和所充满的灵感与诗意都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喜剧《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在1595年创作的,作品把民间传说和英国乡下的现实生活编织在一起,通过各种离奇的趣事,揭示出反封建和婚姻自由的主题。剧情大致内容是:古时候雅典有一种风俗,女儿的婚事要由父亲来决定,如果不从父命,就要按照雅典法律处死或终生幽禁在修道院。正当雅典公爵忒修斯准备结婚时,雅典的一位老绅士向公爵状告自己的女儿赫米娅不肯顺从父亲的安排,同青年狄米特律斯结婚,而是爱上了另一位青年莱桑德。公爵要求少女赫米娅慎重考虑,到他举行结婚典礼那天给予答复,否则将判她在修道院度过一生。赫米娅与莱桑德商定一起逃走,第二天夜晚在森林中相会。青年狄米特律斯得知后追寻到森林,深爱着狄米特律斯的姑娘海蕾娜也急忙追赶到了森林。

森林中住着仙王和仙后,还有许多小精灵。仙王和仙后为了一个侍童争吵起来,仙王为了报复仙后,命令淘气的小精灵趁仙后熟睡时,往她眼皮上滴花汁,这样,她醒来后便会逢人就爱。他又叫小精灵把花汁滴在来到森林中的两位男青年的眼皮上,于是他们两人醒来后都疯狂地爱上了海蕾娜,并且准备决斗。淘气的小精灵兴致未尽地又跑到正在林中排演节目的技工波顿那里,把他变成了驴头人身的怪物,结果一觉醒来的仙后把波顿视为自己最心爱的人,对他殷勤备至。清晨,公爵带着未婚妻到森林中打猎,仙王解除了妖法,公爵知道真情后,决定撤消自己原先的决定,让相爱的人获得完满姻缘,于是安排两对青年与自己在同一天举行婚礼,仙王和仙后也重归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