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春之祭》主要描写俄国古代未开化民族在春天祭献大地的仪式:年老的智者们围成一个圆圈席地而坐,眼看着一名少女独自跳舞,一直跳到死去。他们要把她作为献礼,以告慰春神。为了表现这一内容。作曲家在音乐中分别采用了对原始社会荒漠、神秘等气氛的渲染;对未开发部落人类的性格、神态及动作举止的模仿;对各种事物的动态和声响的描绘及各种情绪的表述,等等,展示出远古时代的粗蛮、残酷和人类最自然的本性。
全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八个段落,(第二部分)有六个段落,分别都立有标题。
(第一部分)《对大地的崇拜》
第一段“引子”。主要用木管乐器演奏,音乐营造了原始社会荒漠和神秘的气氛,描绘了万物复苏,春天到来的景象。音乐一开始,大管以极高的音区吹奏出孤寂而冷漠的引子主题:
在这一主题的演奏中,圆号的衬奏使音乐更带有空溪与遥远感,随后出现的两支单簧管的烘托性音调,也为音乐添加了粗蛮的原始性色调。当这个主题在大管的吹奏中再次呈现后,英国管、单簧管、双簧管、长笛等木管乐器相继演奏出它的变形,同时,伴奏声部的音型有作着不同的变换,这时乐器逐渐增多,音乐力度递次增强,最后不同的旋律和音型交织重叠在一起,表现了渐渐苏醒的大地、植物体内逐渐膨胀起来的汁液、鸟兽的抓挠与抖动、昆虫的蠕动与吟鸣等生命的起动和万物的复苏。尤其是音乐中先后由单簧管、长笛、小提琴、双簧管等乐器演奏的颤音,小提琴发出的泛音,以及在音乐尾部出现的小号加弱音器的音响,都为这段音乐带来了特殊的音响色彩和表现效果。
第二段“春天的预兆,少女们的舞蹈”。这段音乐被视为背离传统音乐最典型的段落,以狂放的节奏、不规则的重音、充满力度与野性的音响效果,模仿了古代原始部落中人类沉重、粗犷、顿足式的舞步,表现了人固有的力量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主题粗放,由大管奏出:
接着,音乐采用大管演奏颤音,小提琴用弓杆击弦发音作为背景,由圆号吹奏出一个较为轻柔的主题,随即传递给长笛,象征着少女们婀娜的舞姿:
之后,更为活跃的音乐簇拥着小号演奏的充满欢愉的主题,宣告着春天的到来:
接着,象征少女舞姿的主题反复出现,音乐越来越显得机械、强烈,在高潮中进入下一段落。
第三段“诱拐的游戏”。音乐以青年们抢婚的游戏,展示了人类本能情欲的粗野发泄,其中节拍急骤变换:98等,音响混浊、恐怖、惊措,音色尖利,相应的舞蹈也激烈狂放,最后青年们带走了各自的姑娘。
第四段“春天的轮舞”。这时舞台上只剩下四对青年男女,音乐中响起了由高音单簧管奏出的古朴、抒情的主题,低音单簧管以平行五度音程为它衬托,长笛也以一连串的颤音环绕和伴随着这一主题:
音乐神秘、空寂。不久,在乐队粗放、沉重的踏步节奏之后,第二段音乐中宣告春天到来的主题以一种缓慢、坚定的形态出现,这时,每一位男子都托举着一个少女随着这一主题跳起了迎春的舞蹈:
渐渐地,音乐更加强劲,更加刺耳,随即出现群舞的场面。突然,一阵痉挛性的音响,似乎是人们惶恐纷乱地散去。之后,古朴、抒情的主题重新响起,音乐又回复到最初那种空寂、神秘的气氛中。
第五段“敌对部落的游戏”。音乐紧张,具有战争气氛,其中以两个不同性格的主题,分别代表了两个敌对的部落。音乐一开始,在大号和定音鼓紧张的音响之后,出现了由八只圆号奏出的狂烈的富有动力性的第一主题:
这一主题不断重复出现,之中穿插的怪诞音响,犹如助战时粗豪的呼喊和诡秘的布阵。随后出现的第二主题较为柔和,旋律中带有祈求,完整形态由小提琴奏出:
以后,这两个音乐主题交替出现,并且逐渐增涨着力度,达到音乐高潮,表现了假想中两个部落间的战斗。最后不间断地进入下一段音乐。
第六段“智者的行列”。这段音乐采用多调性手法写成。智者,是部落中资深望重的年迈长者,舞剧中,长者在少女们的陪同下庄重、缓慢地走来。音乐中,大号以低沉的金属性音色演奏着缓慢、庄重的长者主题,同时圆号宣告着长者的到来,渲染着隆重的气氛:
之中,打击乐器敲击着各种节奏,弦乐和长笛轮流演奏着颤音,犹如古代祭坛上飘忽缭绕的香雾和烟气。在音响戛然而止之后,音乐进入下一段落。
第七段“智者”。这段音乐只有四小节,音响微弱,表现长者亲吻大地的场景。
第八段“大地的舞蹈”。这是一段狂放热烈的舞蹈,表现原始部落中的人类对宽阔大地的无比崇敬之意,他们祈求春天之神的保佑,并且用自己炽热的生命之力紧紧拥抱大地。音乐中,力度与配器变化多端,没有悠长的旋律,只有快速滚动的音型、粗放的节奏、刺耳的音响,到处弥散着狂热的力量和炽烈的情感。
((第二部分))《祭献》
第一段“引子”。音乐宁静、悲凉,表现了春祭前夜,长者和少女们围坐在篝火旁,沉默不语……在这些少女中将挑选出一位作为土地祭礼的牺牲者,她必须不停止地跳舞,直至死去。乐曲开始,速度缓慢,音响轻弱,木管乐器的蠕动音型、圆号等乐器的长音鸣奏、加弱音器的小提琴演奏的泛音等,使音乐冷漠、沉寂,隐现柔媚。随后,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的加入更增添了阴森的气氛。接着,独奏小提琴用泛音先现出下一段落中的少女主题:
这一主题在小提琴演奏的虚泛音色中,像一个幽灵在迷幻中飘忽。以后,音乐中更多的含有抽搐与战栗、呆滞与迷茫,最后不间歇地进入下一段落。
第二段“少女们神秘的圆圈舞”。音乐以中提琴分为六个声部奏出的少女主题开始,主题中带有颤栗,音乐抑郁、沉闷,其他弦乐声部以拨奏和泛音衬托。
一个短暂的神秘音响之后,中音长笛奏出具有俄罗斯风格的主题,表现少女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翩翩起舞:
以后,这一主题先后在单簧管、双簧管和大管、单簧管和小提琴与大提琴中呈现。当少女主题再现时,音乐更加伤感迷茫和不安。最后惊恐、滚动的一串上行音符引出沉重的踏步声——人们把选中的少女围在中间。
第三段“对当选少女的赞美”。这是一个赞颂与欢腾的场面,人们围绕着被选作祭祀春天之神的少女,跳起狂放的舞蹈,祝贺她将与春神结婚。音乐中,节奏复杂,节拍多变,充满欣喜、怪异与恐怖,着重强调了敲击性节奏效果与不协和性音响,表现了人类原本的粗蛮与狂放的热情。
第四段“祖先的召唤”。这段音乐,以低音乐器沉闷的长音作为背景,木管和铜管乐器反复演奏着和弦式音调,之中,不时响起定音鼓猛烈地敲击,音乐似乎暗喻和表现着广阔、厚重的大地,干枯的土壤在等待着春天的耕种,意想中的祖先神灵在催促被选中少女的献身。
第五段“祭祖的仪式”。长者们庄重的席地而坐,口中叨念着神秘的咒语,咒语主题由英国管奏出:
随后,在上下浮动的音型中,祭拜主题由小号奏响:
人们虔诚地祭拜着祖先,两次强烈的音响意味着祭祖仪式在隆重的氛围中进行。当音乐减弱后,咒语主题重新响起,最后祭祀仪式在平和、神秘的气氛中结束。
第六段“当选少女的祭献舞”。这段音乐是祭礼的高潮,其中,音乐的紧张度和节奏的复杂、节拍的狂乱都达到了顶点。在这里,几乎每一小节都在变换着节拍:16等。被选中的少女随着音乐跳起了祭献的独舞,最初,她有些畏惧、恍惚,渐渐地,在小提琴急速的音流中旋转起来。突然,一个踉跄她摔倒在地,很快,又慢慢挣扎着爬起来,绝望而疯狂地舞蹈着,最后在狂乱的音响中倒地而死。少女的尸体被高高举起,在最后的音乐中,人们迅速俯伏在地向春神拜告完成了祭献。
舞剧音乐《春之祭》,由于舞剧内容本身的原始性,而在音乐上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点。其中突出了节奏的强烈性与粗蛮性,到处布满不协和音的刺耳音响,音色怪诞,旋律简单、古朴,大多是片断性的带有冷漠性与严峻性。音乐中的大部分旋律都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伴奏织体经常是多调性的、不协和的等等,显露出人类社会的原始性和粗鄙的状态。另外,使用了接近四管编制的大型管弦乐队。
《春之祭》舞剧音乐完成于1913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爆发的前夜。
这时,动荡不安的政局和惶惑浮燥的情绪弥漫整个欧洲。艺术家们为了宣泄心中的积郁,产生了否定传统、追求与时代相距遥远的自然形态中的粗犷豪放的艺术倾向,这种艺术倾向被称为“原始主义”。斯特拉文斯基是原始主义音乐的创立者,舞剧音乐《春之祭》是这种音乐之始,也是最具有典型性的作品。1910年春天,当斯特拉文斯基创作舞剧《火鸟》
即将完成时,头脑中突然闪出舞剧《春之祭》内容情节的幻象,他把这一幻象告诉了朋友尼古拉·罗里奇,于是,两人合作完成了二幕芭蕾舞剧《春之祭》的编剧,尼金斯基编舞,1913年斯特拉文斯基完成了舞剧音乐的创作。
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是20世纪着名的美籍俄国作曲家。生于圣彼得堡的罗蒙诺索夫镇,父亲是波兰一个富有家族的后裔、圣彼得堡帝国歌剧院着名的男低音歌剧演员,母亲是俄国政府官员之女,在他们的四个男孩子中,斯特拉文斯基排行老三。幼年时,他经常去看父亲的歌剧排练,熟悉了欧洲各国的许多歌剧曲目。他9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尝试作曲,18岁那年遵从父母旨意,进入圣彼得堡大学攻读法律。20岁时拜访了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并在其门下学习作曲和作曲理论。大学毕业后,他与堂妹卡特琳娜·诺森科结婚,并在恩师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指导下开始了音乐创作。
他的早期大型管弦乐作品,有着很明显的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音乐的印迹。1910年所作舞剧《火鸟》在巴黎首演成功使他成为具有世界性声誉的作曲家,以后相继作出的舞剧《彼得鲁什卡》(1911)和《春之祭》,更显示出他独特的创作个性,并且形成了原始主义的音乐风格。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斯特拉文斯基移居瑞士。在5年的时间里,他写出了戏剧配乐《士兵的故事》等较为小型的作品,其中引入爵士乐和舞曲节奏。1920年他全家定居巴黎,这时他的音乐创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从西欧古典音乐作品中吸取创作素材,把清澈透明、单纯简练作为追求的目标。作品具有均衡客观,感情冷漠节制,多用自然音与变化音体系的和声,复调织体占重要地位的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代表作品有:舞剧音乐《普尔钦奈拉》(1920)、《仙女之吻》(1928),《管乐八重奏》(1923),《钢琴协奏曲》
(1924),歌剧《浪子的历程》(1951)、《奥狄浦斯王》(1927),合唱《诗篇交响曲》(1930)等。
在法国的最后阶段,他家里连续发生不幸,1938年他30岁的大女儿病逝,1939年妻子病逝,三个月后母亲病逝。同年,恢复了健康的斯特拉文斯基起程到美国纽约,1940年他二次结婚,并在美国定居,1945年入美国籍。这年,他写出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重要作品《三个乐章的交响曲》(1945)。
1952年开始,他的创作转向序列音乐,代表作有挽歌《纪念迪伦·托马斯》(1954),声乐与管弦乐队作品《神圣赞美诗》(1955),康塔塔《哀歌》(1957-1958),舞剧音乐《阿贡》
(1957)等等。1971年在美国逝世,享年89岁。
思考与练习
1.简述《春之祭》的创作情况与乐曲各部分表现的内容。
2.选出你认为旋律性较强的三个主题(旋律)并熟唱。
3.简述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创作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