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姑苏食话
15334900000010

第10章 板栗

苏州板栗主要产自洞庭东西山和常熟顶山,文震亨《长物志》卷十一说:“杜甫寓蜀,采栗自给,山家御穷,莫此为愈。出吴中诸山者绝小,风干,味更美。出吴兴者,从溪水中出,易坏,煨熟乃佳。以橄榄同食,名为梅花脯,谓其口作梅花香,然实不尽然也。”可见苏州板栗小而味美,自有一方特色。板栗并不以大为贵,讲究的就是小而味美,《广群芳谱·果谱六》引《括地志》说:“汉武帝果园栗,味甘而小,不如《三秦记》所云固安之栗,天下称之为御栗,因有栗园。”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一记过汝南上蔡县西,“城北名马湾,中有地数顷,上有栗园,栗小,殊不并固安之实也。然岁贡三百石,以充天府”。范成大《良乡》诗题注曰:“燕山属邑驿中,供金粟梨、天生子,皆珍果,又有易州栗,甚小而甘。”诗曰:“新寒冻指似排签,村酒虽酸未可嫌。紫烂山梨红皱枣,总输易栗十分甜。”苏州板栗就属于这一类。

先说洞庭东西两山所出,翁澍《具区志》卷六说:“栗出洞庭山东山,香味胜绝,微风干之,尤美。”金友理《太湖备考》卷六说:“然以花果为生者,苟宜于土,凡桃、梅、枣、栗诸果无不种艺。”又说:“栗出东西两山,东山西坞者尤佳。”黄裳在《东山之美》中说:“我在一个叫做‘涧桥’的小站下了车,沿了一条平整的石板路走上山去。真是一片浓绿,这早在汽车上所见的公路两侧,就已如此了。一丛从的栗子、银杏,布满了公路两侧的冈峦。”那里所出的板栗,甘香甜糯,主要品种有九家种、油毛栗、稀刺毛栗、大毛栗、六月白、白毛栗、查湾栗、小金漆栗、茧头栗、早栗、重阳栗、中秋栗、短毛中秋、乌子栗、南阳九家种、羊毛头、野毛蔀、草鞋底等。早栗成熟最早,八月上市;白毛栗最迟,十月末采收,因含水分少,耐久藏,可贮至春节。

比起洞庭东西两山所出,常熟顶山栗更其有名,顶山在邑北十八里,属虞山别峰。范成大《吴郡志》卷三十记道:“顶山栗,出常熟顶山。比常栗甚小,香味胜绝,亦号麝香囊,以其香而软也,微风干之尤美。所出极少,土人得数十百枚,则以彩囊贮之,以相馈遗。此栗与朔方易州栗相类,但易栗壳多毛,顶栗壳莹净耳。”因为它十分香软,也称为软栗。南宋时,顶山栗名声远播,常熟梅里人王伯广《咏顶山栗》诗曰:“黄离抱中实,紫苞发外彩。寄踪蜂窠垂,藏头蝟皮隘。讵堪鼯鼠窃,更复猿猱采。心怜使民畏,时须徇儿爱。荆山破金璞,骊珠掩微纇。缜密文自保,滋味身乃碎。筠笼贡厥珍,不在柤梨外。罗笾加其仪,顾与菱芡对。易饱屏膏肉,馀功益肝肺。悬风当令坚,致湿忍使败。晋地枣非偶,宣城蜜佳配。谁知麝香栗,可居天下最。”至元代,僧人古潭《顶山栗》诗曰:“峨峨顶山高,十月寒霜肃。霜栗大如拳,紫苞剥黄玉。福荔及夏收,宣栗亦早熟。独尔饱风霜,香甘颇具足。”张雨曾将顶山栗馈贻倪瓒,《新栗寄倪元镇》诗曰:“朅来常熟尝新栗,黄玉穰分紫壳开。果园坊中无买处,顶山寺里为求来。囊盛稍共来禽帖,酒荐深宜蘸甲杯。首奉云林三百颗,也胜酸橘寄书回。”可见也是当时地方名产。

至明宣德时,顶山栗几乎绝种。陆容《菽园杂记》卷一记了一个故事:“常熟知县郭南,上虞人。虞山出软栗,民有献南者,南亟命种者悉拔去,云:‘异日必有以此殃害常熟之民者。’其为民远虑如此,因类记之。”郭南知道顶山栗的佳味,为了不让它成为进贡上呈之物,以免祸害百姓,“命种者悉数拔去”,在当时也算是明智之举。故嘉靖《常熟志》卷四说:“近岁僧厌客征索,伐其树,种几绝矣。”

常熟除顶山栗外,虞山还有其他品种的板栗,民国《重修常昭合志》卷十五记道:“卢《志》云:麝香囊在寺南院,又有鸳鸯栗,剖之其肉皆双。”又记道:“今产兴福寺前濮家坞者,名蚂蚁栗,其香特盛。”虞山北隅,桂树甚盛,孙应时《秋晨至顶山》有曰:“小山丛桂相撩得,故故随人作阵香。”栗树往往与桂树杂植,中秋时节,桂花盛开,桂催栗熟,栗染桂香,故称滋味独绝,当地人称为桂花栗子。生吃固然香甜脆嫩,熟吃则更是纯糯细腻,满口溢香,自是不可多得的妙品。

范烟桥《茶烟歇·栗》说:“今之陈于糖炒栗子之摊者,皆曰‘良乡’。良乡在天津之南,某年秋游鲁,去良乡不远,市上小而薄壳之栗累累然,皆南方所目为奇货之良乡也。然彼中人不知糖炒,且不知其妙处在‘热’,热斯糯,冷则硬而无味矣。故名物之须经人工调制者,往往产地不如他方也。童时嬉戏,有隐语,如戒尺打手心,曰‘吃马蹄糕’;以手拧面颊,曰‘吃肉饺’;而‘吃茅栗子’,则屈其食指猛凿其额也。爆熟栗子系以栗置火灰中,片时间闻毕剥声,则已熟矣,香味独绝。冬令吾乡有铜脚炉,中燃火灰,颇便利用。此法欧阳永叔亦喜为之,有诗为证,曰:‘晨灰暖馀杯,夜火爆山栗。’则以火灰作燉酒、爆栗两用也。”至今苏州卖糖炒栗子的店家和摊肆依然不少。

板栗的吃法很多,袁枚《随园食单·点心单》说:“新出之栗,烂煮之,有松子仁香。厨人不肯煨烂,故金陵人有终身不知其味者。”苏州情形不同,旧时常熟王四酒家、山景园等名馆,都用板栗制成桂花栗饼、桂花栗羹等,作为时令佳点,以饷贵客,袁枚就记有“栗糕”一种:“煮栗极烂,以纯糯粉加糖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子。此重阳小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