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吴船入贡,汉苑初栽,前人以“黄金丸弹”喻之,可称绝妙。古人称它为卢橘,苏轼《真觉寺有洛花,花时不暇往,四月十八日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有“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之咏,王十朋集注引师尹曰:“《谈助》云:‘卢橘,枇杷也。’”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也说:“岭外以枇杷为卢橘子,故东坡云‘卢橘杨梅次第新’,又‘南村诸杨北村卢,白花青叶冬不枯’。唐子西亦云,卢橘枇杷一物也。”卢橘是否即是枇杷,还是有点疑问的,司马相如《上林赋》有曰:“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其中就既有卢橘,又有枇杷,两物并列,则非一物。故罗愿《尔雅翼·释木》说:“司马相如赋上林,引‘卢橘夏熟’,故左思讥之,张勃《吴录》以为建安郡中有橘,冬月于树上覆裹之,至明年春夏色变青黑,味尤绝美。以为相如所引卢橘,卢,黑色也,盖近是乎。”注引郭璞语曰:“蜀中有绐客橙,即卢橘也。”认为卢橘是柑橘的一种。
枇杷树大都植于山麓,高一二丈,粗枝大叶,浓阴如幄,四季常绿,经霜不凋。《广群芳谱·果谱三》说它“冬开白花,三四月成实簇结有毛,大者如鸡子,小者如龙眼,味甜而酢,白者为上,黄者次之,皮肉薄,核大如茅栗。相传枇杷秋萌、冬花、春实、夏熟,备四时之气,他物无与类者”。枇杷的花期,正值风雪寒冬,淡黄白色的小花点缀叶间,微有芳香,故人称“枇杷晚翠”。春间花落结实,暮春初夏时采摘上市,满筐满箩,负担唤卖者,声闻数里。
全国有三大枇杷产区,一是浙江杭州塘栖,二是福建莆田宝坑,三便是苏州洞庭东山。东山枇杷曾是贡品,王维德《林屋民风》卷十记道:
“宋建中初,诏江南枇杷岁次第贡,吴人乃以枇杷配闽中荔枝。”主要出自东山的白沙、纪革、槎湾、俞坞等处,有照种、青种诸品,皮色有浅黄、深黄、淡红,去皮后,肉色有青有白有红。青或白的称白沙,红的称红沙,也称大红袍。白沙较红沙为佳,大的如胡桃,小的如荸荠,又称荸荠种,洁白如雪,厚而多汁,味甘如蜜,惜产量较少。故朱琛《洞庭东山物产考》卷一说:“白皮青肉最贵,黄皮白肉次之,红皮红肉为下。中含核二三粒如弹,以独核为佳,味甘而酢。”尤侗《枇杷》诗曰:“摘得东山纪革头,金丸满案玉膏流。唐宫荔子夸无赛,恨不江南一骑收。”沈朝初《忆江南》词曰:“苏州好,沙上枇杷黄。笼罩青丝堆蜜蜡,皮含紫核结丁香。甘液胜琼浆。”自注:“枇杷果,产洞庭山之白沙者最佳。”拣选枇杷,宜取长形者,因为圆形者核多浆少,长形者核少浆多。仅有一核者,称为“金蜜罐”、“银蜜罐”。文震亨《长物志》卷十一说:“枇杷,独核者佳,株叶皆可爱,一名款冬花,荐之果奁,色如黄金,味绝美。”枇杷以无核者为上品,但因为产量少,不容易尝到。
枇杷熟时,因其甜香,飞鸟往往前来啄食。吴昌硕有《枇杷》诗曰:“五月天热换葛衣,山中卢橘黄且肥。鸟疑金弹不敢啄,忍饥空向林间飞。”
事实并不如此,枇杷在将熟而未尽熟时就已采摘。陆游《山园屡种杨梅,皆不成,枇杷一株独结实可爱,戏作长句》诗曰:“杨梅空有树团团,却是枇杷解满盘。难学权门推火齐,且从公子拾金丸。枝头不怕风摇落,地上惟忧鸟啄残。清晓呼僮乘露摘,任教半熟杂甘酸。”自注:“枇杷尽熟时,鸦鸟不可复御,故熟七八分则取之。”枇杷采下后装入花篓或筒篮,贩运出山,至苏州、上海等地销售,因属时令佳品,可卖得善价。
枇杷果肉营养丰富,滋味鲜甜爽口,除随手剥啖之外,还可加工制作罐头、果酱、果酒等。枇杷冻为清隽食品,人家都可自制,将枇杷去皮去核,切成薄片,加适量的水,以文火煮之,然后沥取其汁,和入糖霜,再调融煮沸,灌入瓶盎,放置冷水或冰窑里,即明莹成冻。中成药枇杷膏以枇杷叶为主要原料,用于清肺、止咳、润喉等,效果很好。
枇杷向为贡品,唐太宗李世民《枇杷帖》就说:“使至得所进枇杷子,良深慰悦,嘉果珍味独冠时新,但川路既遥,无劳更送。”谢绝再进贡枇杷。然而直至明代,照例是年年的贡品,李东阳、吴宽等人都有记咏赐食枇杷之作,于慎行《赐鲜枇杷》诗曰:“嘉名汉苑旧标奇,北客由来自不知。绿萼经春开笼日,黄金满树入筐时。江南漫道珍卢橘,西蜀休称荐荔枝。千里梯航来不易,怀将馀核志恩私。”枇杷毕竟是江南寻常之物,皇上颁赐臣工,不过是借以表示皇恩浩荡罢了。
关于枇杷的佳话,即它与琵琶的渊源。徐《笔精》卷五说了一个故事,有人送友人枇杷,附了一笺,将“枇杷”写作“琵琶”,莫是龙作诗嘲笑说:“枇杷不是这琵琶,只为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沈周也有过这样的事,友人送他枇杷,也将“枇杷”写作“琵琶”,沈周便覆他一笺说:“承惠琵琶,开奁视之,听之无音,食之有味,不知古来司马泪于浔阳,明妃怨于塞上,皆为一啖之需耳。今后觅之,当于杨柳晚风、梧桐秋雨之际也。”与友人开了一个有趣的玩笑。沈周此笺收入张丑《真迹实录》卷五,可见事实确凿。将“枇杷”写作“琵琶”,真十分可笑吗?也未必,因为琵琶起源于秦汉,本作“枇杷”,一作“批把”,《释名·释乐器》说:“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皷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象其皷时,因以为名也。”另外它的形制亦与枇杷叶相似。迟在六朝时,琵琶已成为歌舞伎人的必备之物,后人用枇杷来指代妓女,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有“万里校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之句,后人便称妓女居处为“枇杷门巷”。这当然是题外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