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姑苏食话
15334900000034

第34章 八月

八月初三为灶君诞日,家家具香烛素羞,以祀福济观灶君殿,进香者络绎不绝。有嗜斋为会者,称灶君素,以妇女为多。

八月十五中秋,乃三大节之一。关于苏州中秋的时令食品,《吴郡岁华纪丽》卷八记道:“取藕之生枝者,谓之子孙莲;莲之不空房者,谓之和合莲;瓜之大者,细镂如女墙,谓之荷花瓣瓜,佐以菱芡银杏之属。以纸绢线香,作宝塔形,饤盘杂陈,瓶花樽酒,供献庭中,儿女膜拜月下。拜毕,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人必遍。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比户壶觞开宴,灯球歌吹,莫盛于阊门内外、南北两濠。妓馆青楼,陈设更为靡丽。士女围饮,谓之团圆酒。女归安,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这一景况,最见苏州风俗的华奢繁靡。

中秋节物中最著名的是月饼,蔡云《吴歈百绝》曰:“月饼登筵作净供,黄昏便望月升东。佳人整备走月亮,稚子安排斋月宫。”自注:“妇女乘夜至亲戚家谓之‘走月亮’。以瓜果月饼礼月谓之‘斋月宫’。”月饼应市很早,中秋前一月,茶食店里已有出售。月饼的大小形制不一,小者径寸馀,大者有径一尺的,如今则更有大乎其大的。以糖和粉面为之,其馅有豆沙、玫瑰、蔗糖、百果诸品,还有鲜肉、火腿等,人家争相置买,馈赠亲友。十五日夜,则与瓜果等供祭月筵之前,月饼形象团圞,取人月双圆之意。吴存楷《江乡节物词》曰:“粉膏圆影月分光,每际中秋得饱尝。只恐团圞空说饼,征人多半未还乡。”

关于月饼,包天笑《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有一段回忆:“说起月饼,我们苏州的月饼有盛誉的,我在三十岁以前,只知吃苏州月饼。我们那里有一家茶食店,唤作稻香村,他们也是以月饼著名的,他们还创制一种名曰‘官饼’,圆如月轮,以枣泥松子为馅,是他们的专利品。每遇中秋,稻香村陈列‘小摆设’(是一种雏型的器物,只有苏州地方有,兹不赘述),因为中秋月明之夜,妇孺辈往往出游,名曰‘走月亮’,逛到观前街,稻香村以此娱宾呢。广东月饼,苏州没有见过,并非排外性质,实因交通不便。要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有人到苏州开办了一家广东食品店,广东月饼始见于市。其时在上海,广月与苏月,已分庭抗礼了。”广式月饼的价格,比苏式月饼贵得多,金孟远《吴门新竹枝》咏道:“皓魄当空香斗燃,深闺儿女祝团圞。中秋一夕豪华甚,月饼蓉酥三百元。”自注:“中秋须拱香斗斋月宫,吃月饼,饼之制于广东店者,贵至三四百元。”

中秋之夜,虎丘至阊门,七里笙歌,两濠灯火,人语喧哗,热闹非凡,画舫妖姬,征歌赌酒,也是一次美食盛会。章法《苏州竹枝词》咏道:“银会轮当把酒杯,家家装束妇人来。中船唱戏傍酒船,歇在山塘夜不开。”

自注:“如平酒一般行令,甚至呼拳声达两岸。”郡中妇女盛装出游,携榼胜地,联袂踏歌。比邻同巷,互相往来,有终年不相过问者,于此夕款门赏月,陈设月饼、菱芡、桂栗诸物,延坐烹茶。

虎丘中秋曲会,虽然是高雅的昆曲聚会,但宴饮之乐,不可或缺。袁宏道《虎丘》说:“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胡胤嘉《游虎丘记》说:“十五以前,歌杂语烦,屣脱裙裂,场无插锥之隙,座有豪饮之宾。十六之夜,遗香坠粉,弦咽笛清,每为凄断。此后两日,灯围舞榭,浮白呼卢,以候月光,脱木露气沾衣,登场送酒,缱绻乃去,吴人所为善游也。”前来听曲的人,以数千计,他们席地而坐,带着酒,带着菜,边听边吃,故黎遂球《虎丘杂记》说:“时千人石竟夕嘈嘈,当歌发则皆屏息而听,不必夜阑,然酒气如蒸,弗清旷也。”

中秋以后,苏州游乐宴饮不绝,民国《吴县志》卷五十二上说:“十八日,士女聚于石湖,舟楫如蚁,昏时登楞伽遥望,为串月之游;唯亭士子登状元泾桥候潮。二十四日,以新秫米作糍团祀灶。是月,虎丘看桂,倾城皆出,如竞渡时。妇女取其花,和糖酿浆浸酒蒸露,或结为球,簪于髻。”

秋风乍凉,又到了采菱时节,菱歌四起,髫男雏女,划舟往来,采撷盈筐,提携入市,人喧野岸,论斗称量。苏州人不但将菱作为中秋供月之品,并在秋禊宴上剥尝佐酒,诚然是江乡俊味。吃菱之时,芋艿也正上市。苏州芋艿生水田中,随处有之,滋味柔腻可口。市上有卖者,多贩自马迹山。店肆以黄砂糖并煨,名为糖烧芋艿,以城中芝草营桥畔的一家最擅名,其味甜香松美,为他处所不及。袁学澜《煨芋》诗曰:“山家足清供,煨芋度残冬。风寒天欲雪,地炉火正红。熟时香满室,暖与榾柮同。画灰坐老叟,争食喧儿童。一饱万想灭,喜得饥充肠。廿年宰相业,无暇问禅翁。”这时,桂花栗子也在市间叫卖起来,苏州人称它为“木樨米”,蔡云《吴歈百绝》曰:“角菱鲜翠满篮装,桂米摇金论斗量。也爱鸡冠饶野趣,半肩秋色杂红黄。”这时塘藕则已莲房折尽,农夫入塘踏取,洗净后入市争售,自晨至夜,唤买不息。

八月廿四,俗传为稻藳生日,忌下雨,如果下雨,稻藳都要腐烂,苏州人称之为灶荒,即无干稻柴作爨也,故吴中有俗话“烧干柴,吃白米”。这一方面祈祷天晴,另一方面又要祀灶,做糍团,也称作粢团,各家糕团店都有出售。旧时小女儿缠足,如果那天吃了糍团,相传能令其脚软,故蔡云《吴歈百绝》曰:“白露迷迷稻秀匀,糯团比户已尝新。可怜绣阁双丫女,初试弓鞋不染尘。”自注:“八月廿四日,煮糯饭为团食之,人家小女子皆择是日裹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