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古今农事
15356900000029

第29章 土地农耕(14)

195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邱式邦及其助手周大荣、魏鸿钧、董慧芳等系统开展了玉米螟防治工作。他们通过对玉米螟危害习性的研究,查明玉米在抽雄前,绝大部分玉米螟幼虫生活在玉米心叶的缝隙内,是防治的最佳时机。理想的心叶期杀虫剂不仅在施药当时要与虫体充分接触,在施药以后的较长时间内,也应继续分布在玉米螟经常活动的部位,而不受玉米叶片生长的影响,使陆续侵入的幼虫都能接触到药剂而致死。邱式邦等比较了毒土防治和颗粒剂防治的优缺点,研究了颗粒剂的特性,比较了颗粒剂和液剂施用后在心叶中位置的变化,最后确认颗粒剂的杀虫效果最好。因为颗粒剂在玉米心叶中能逆玉米叶片生长方向移动,在较长时期内能与玉米螟幼虫接触,即使玉米抽雄穗后一部分玉米螟在叶鞘内或经叶鞘钻入茎秆时,药剂仍能发挥杀虫作用。研制的5%滴滴涕和1%林丹666颗粒剂,不仅能防治一代玉米螟,还可兼治二代玉米螟。防治春玉米螟害以玉米心叶末期、第一代螟卵高峰出现后,田间卵块即将绝迹时为撒施颗粒剂最适宜时期。

邱式邦通过一系列试验,证明了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玉米螟成活率的差异性。早期发生的螟虫成活率低,因此田间产的螟卵虽多,实际成活危害的螟虫并不多,后期产的螟卵成活率高,危害性大,因此适期晚治效果更好。防治玉米螟工作中,不能单独用害虫发生情况和发生数量来确定防治的必要性和防治时期,必须考虑害虫与作物的关系。

(3)异地培育与南繁加速育种进程

农作物异地培育是利用我国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把农作物育种材料夏季在北方种植一代,冬季在南方再种植一代或两代,这样南北交替种植,一年繁殖2~3代,加速世代繁育,缩短育种年限,加快繁育进程。农作物异地培育理论的研究和创立是从玉米育种工作开始的。农业生产一般是一年作为周期,选育一个玉米杂交种,从杂交、选择、评比、直至应用到大田生产,至少需要7~8年。

20世纪50年代初,河南农学院的吴绍骙教授在地处中原的郑州主持玉米育种工作,曾是他的学生的程剑萍,在地处亚热带的广西柳州进行玉米杂交育种试验。他们彼此交换育种材料,互相帮助种植。吴绍骙当年秋季收获的玉米材料,程剑萍在广西当年秋季或冬季种植,这样两年可以繁育4~5代。吴绍骙教授受此启发,思考把北方玉米材料送到南方繁殖加快玉米种植创新、丰富杂交资源、缩短育种周期、加快种子繁育进程的方法,并与广西柳州农业试验站的程剑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陈汉芝合作开展“异地培育玉米自交系”的研究课题。1956年选用20个品种208个果穗的种子在郑州试种;1957年将每一个自交果穗分成3份,其中两份分别种在河南郑州和广西柳州,进行自交和选择,考察第一代的生育期、抽雄期、株高、穗位以及雄穗性状,经连续四年观察分析发现:北方的玉米材料可以在南方正常生长,并成功的培育成自交系,把自交系引种到北方后仍能正常开花结实;异地培育可以加速玉米自交系的时代繁育,并不影响自交系的植物学性状;自交系配合力能继续保持下去,用自交系配制的玉米杂交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均表现良好地增产效果。

为进一步查明异地培育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影响,吴绍骙教授等继续在两地对所培育的自交系进行详细观察,结果发现:同一自交系在两地自交数代后,再与同时在郑州种植的加以比较,两组的植株形态没有明显差别,即在南方选育的材料移至北方后仍可以正常生长;不同植株选出的自交系在配合力上存在着差别,但同一自交材料不因异地培育而受到影响。这就从理论和实践上为玉米开展异地培育铺平了道路。

1960年1月,河南农学院吴绍骙等联名发表《异地培育对玉米自交系的影响及其在生产上利用可能性的研究报告》,详细阐述异地培育玉米自交系的理论依据及其结果。1960年2月,在“全国玉米科学研究工作会议”上,吴绍骙做了《关于多快好省培育玉米自交系配制杂交种工作方面的一些体会和意见》的报告。1961年12月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作物育种学术讨论会”上,吴绍骙正式提出《进行异地培育以丰富玉米自交系资源》的可行性建议。玉米异地培育的理论和实践受到中央农业部的重视和学术界的肯定。从20世纪60年代起,北方许多农业科研单位先后开展玉米异地培育工作,促进了南繁工作的兴起,在广东、广西特别是海南等地,繁殖的玉米材料获得了预期的结果。70年代米北方很多科研单位先后在海南省建立永久性的育种和繁殖基地。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和应用,加快了玉米育种世代的繁育速度,对加快我国农业的发展和提高产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4)科技开发玉米高产创新高

玉米高产研究标志着玉米栽培研究从个体性状转向群体性状,从生物学研究深入到生理学研究,从单项措施效应转向综合措施效应。科技开发则是对已经研究成熟的科学技术进行引进、组装、推广、深化等应用和发展的活动过程。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大部分玉米科研人员投身农业区域综合治理,采取内外结合、点面结合,开展玉米高产开发研究活动,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下推动玉米高产稳产。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李维岳、谭国强等主持《松嫩平原玉米主产区高产稳产耕作栽培技术体系》项目,重点研究了不同玉米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鲍巨松主持的《渭北旱塬春玉米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总结出蓄水保墒、垄沟种植、地膜覆盖技术,推广适期早播、选用耐旱耐瘠稳产品种等抗旱增产技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王文学主持了《高寒地区以玉米为主的高产作物开发》等项目。山东省莱阳农学院玉米栽培专家刘绍棣主持玉米高产开发项目,总结出“一换、二增、三坚持”综合配套技术,即更换普通型杂交种为紧凑型杂交种,增加密度和增施钾肥,坚持套种和配方施肥及科学管理的技术规范,充分发挥各项技术的独立增产作用和相互联系、相互联系、共同增产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佟屏亚“八五”期间主持农业部重点项目:北方地区小麦玉米两作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首先是抓紧凑型玉米高产示范样板,1000多亩夏玉米平均亩产604千克,总结出夏玉米“一换(更换紧凑型高产良种)、二增(增加密度和肥料)、三改(改进种植方式、施肥技术和灌溉制度)”的高产措施。河南省连续20多年实施玉米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研究与推广攻关项目,开展玉米高产理论和综合开发研究。玉米专家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夏玉米增产途经研究、河南省玉米生态类型区划及栽培技术规范化研究、玉米去雄剪雄研究、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的最佳群体结构研究、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夏秋粮均衡增产综合技术研究等。

玉米科技开发的显著特点:一是各种学科以及各种措施之间交叉渗透,从而产生叠加效应;二是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汇融合,显示出人的宏观决策促进技术的增益效应;三是计算机应用渗入有关学科和领域,把科学、经验、智力融入一个系统或模型中。玉米高产科技开发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它不仅综合组装和运筹各项适用技术,而且把各学科、各部门的科技力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以综合组装技术为龙头、以产量为指标,以农业产业化为方向的高产、优质、高效集约化栽培体系。

(5)全程机械化助推增产增效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

玉米播种机械化是指播种机械完成符合玉米播种农艺要求的全部作业环节的技术。主要内容有:开沟、播种、覆盖、镇压。按不同的播种时期分春玉米和夏玉米播种。春玉米主要适宜于一年一作区,播种方式为机械直播,在春季的4~5月。夏玉米种植适宜于一年两作地区,播种方式和时间为麦收前机械套种和麦收后机械直播。按播前对土壤处理方式,可分为传统播种、少耕播种和免耕播种。按播种量和播种方式可分为点播、穴播和条播。玉米播种机械化技术要求一次完成全部播种作业内容和技术环节,同时还要具有破土开沟、分草防堵、化肥深施、覆土镇压等功能,并要求保证播量适宜、深度一致、覆土严实、镇压适度等机械播种的质量要求,为种子萌发创造一个良好的种床环境。播种深度是机械化播种技术的一个关键质量因素,深度适宜,覆土均匀,有利于苗全、苗齐、苗壮;玉米播种深度主要根据土壤墒情和土壤质地来决定;播种深浅保持一致,可以提高群体整齐度,有利于均衡发挥群体生育优势。玉米机械化播种作业应注意:①播前对播种机进行调试。连接部位要紧固,传动部位要灵活,润滑部位要注油,按单位面积株数调整好总播量和行距。调整好施肥机构的施肥量,正常运转后再作业。②观察下种量是否准确。半精量播种一般每亩用种1.75~2千克,精量播种每亩用种1千克左右。观察是否定量、定位,有无空穴。化肥排量是否准确,排肥传动是否正常。如果发生故障,应立即停车排除,以免产生断垄、缺苗。③控制播种作业速度和播种深度。墒情好的地块覆土厚度4~5厘米,墒情差的覆土厚度5~6厘米,化肥深度在种子下5~6厘米。机械式播种机作业速度一般为每小时4~6千米,气力式播种机一般为每小时8~10千米。④经常观察和检查开沟器、覆土器、镇压器的工作情况,如开沟器和覆土器是否缠草和壅土,开沟深度是否一致,种子覆盖是否良好,镇压器镇压强度是否适当。⑤播种过程中应注意使相邻行程之间(即衔接行之间)的行距尽量与行程内的行距保持一致。⑥田间因故停车时,应将播种机升起,后退一定距离再继续播种,以免出现缺苗、断垄现象。⑦播完一个品种,要认真清理种箱,严防品种混杂。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和生产基地,玉米总产、人均占有量、商品化率均居全国前列。玉米生产在黑龙江省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我国粮食安全及国内玉米市场有较大影响。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中整地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但播种、中耕锄草、收获环节仍是主要以人工投入为主的生产模式,玉米机械化耕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机械化程度较低,致使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先进栽培技术的普及率提高缓慢,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制约了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玉米全程机械化可实现节能、降耗、增效,玉米生产的综合效益明显提高。此外,玉米机械摘棒、脱粒、秸秆抛撒一次完成,有利于发挥大马力机群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可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力,增加农村家庭收入。从发展玉米生产,保障玉米优质、高产、高效和玉米供给安全的目的出发,玉米全程机械化耕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

粮食作物是农作物中的主导作物,也是农业的基础。世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粮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粮食作物的发展历程是人类认识作物、驯化作物、改良作物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栽培粮食作物逐渐从为人类提供粮食和副食品,维持生命的需要,逐渐演变为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进一步拓宽了粮食作物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