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可见经济作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经济作物又称技术作物、工业原料作物,是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经济作物通常具有地域性强、经济价值高、技术要求高、商品率高等特点,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严格,宜于集中进行专门化生产。经济作物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许多产品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需的生活资料,直接关系到人类饮食、穿衣等。经济作物对我国工业尤其是轻工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出口、创汇、增加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通过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加快经济作物生产,促进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增加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是加快国家工业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因此,经济作物的生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经济作物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5.1棉花
棉花是一个古老而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何时开始被人类利用已难以考证,根据已发现的资料推断,可能在有文字记载前数个世纪已被人类用作纺织和衣着原料。20世纪初,棉花纤维已取代羊毛、丝、亚麻等纤维,在世界范围内成为衣被天下的重要原料。20世纪30~50年代,人造丝和化学纤维先后兴起,产量和消费量迅速增长,使棉花及其他自然纤维的生产和消费受到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棉花及其他天然纤维具有吸湿、透气、保暖、不带静电等优良特性。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棉纤维的喜好也不断增强。
5.1.1棉花的引入、传播与发展
(1)棉花的引入与传播
棉花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锦葵科的棉属,现在已经知道这一属中有30多个种,有乔木、灌木,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为数众多的野生棉中,有四种被人类长期选择进化成为世界各地种植的栽培种,分别是亚洲棉、非洲棉、陆地棉和海岛棉。
亚洲棉原产于印度,非洲棉原产于非洲,陆地棉和海岛棉原产于中南美洲。中国不是棉花的原产地,棉花是由国外经南路和北路两个途径引入中国。从南路传入的是亚洲棉,由印度经缅甸、泰国、越南传入我国西南和南部的云南、广西和海南及闽广等地,再传到珠江流域,然后再向北跨越五岭传向广阔的中原内地棉区,直至辽河流域,遍布中国南北。亚洲棉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已形成我国的地理种系,一般将其称为“中棉”。亚洲棉在我国种植范围也十分广阔,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由于地理生态条件、自然演变和人工选择的作用,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大量地方品种。从北路传入的是原产非洲的非洲棉,亦称草棉,由阿拉伯地区经伊朗、巴基斯坦传入中国新疆,再由新疆传入甘肃到陕西。非洲棉在我国历史上对西北地区的植棉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亚洲棉和非洲棉与陆地棉相比,由于产量低,且纤维品质不适合于机器纺织,从20世纪50年代起种植面积不断缩小。陆地棉引进中国较晚,1865年,由英国商人最早带来少量的陆地棉在上海试种。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2年从美国引进较大量的陆地棉种子在湖北省多地种植。随着中国纺织工业兴起,由于亚洲棉纤维粗短,不能适应机器纺织的需要,因此,以后又多次从美国引进陆地棉品种,在主要棉区试种推广。到19世纪50年代,陆地棉已基本取代了曾广泛种植的亚洲棉,成为现在普遍种植的对现代棉业贡献最大的棉种。海岛棉最先引入中国云贵高原和华南沿海部分地区种植,至于海岛棉最早传入我国的时间与途径有多种说法,未能定论。
5经济作物科普通鉴·古今农事公元前3~3世纪是棉花传播到我国的初期阶段,植棉业和棉花纺织只限于在海南岛、滇西和新疆等边疆地区发展。3~12世纪,我国棉花已发展到岭南、闽北、川西等地,而在内地几乎不生产棉花。13世纪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已种植棉花,从14世纪起,棉花已扩展到长江域和黄河流域各省,后又传到东北辽河流域地。
(2)棉区的划分与调整
我国棉区分布辽阔,1940年冯泽芳根据1934~1936年全国棉花区域试验及西南各省1939年棉花区域试验结果,将全国棉区划分为三个棉花适应区域,即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及西南棉区。
1956年,冯泽芳根据全国棉花分布情况和气候、地理等条件又进一步将我国棉区划分为五个棉区,即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辽河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和华南多年生棉区。由原划分的三个棉花适应区新增辽河流域棉区及西北内陆棉区,并将西南棉区改称为华南多年生棉区。195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棉花栽培学》肯定了上述五大棉区的划分,并将辽河流域棉区更名为特早熟棉区,将华南多年生棉区更名为华南棉区。同时提出每个大区可以分为几个副区的设想。
1980年,中国棉花学会召开的全国棉花种植区划和生产基地建设学术讨论会再次肯定全国五大棉区的划分,并就植棉面积较大的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以及极具开发潜力的西北内陆棉区的自然生态条件与棉花生育特点等地域差异,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亚区。将黄河流域棉区划分为华北平原、黄准平原、黄土高原及京、津、唐四个亚区,将长江流域棉区划分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及南襄分地四个亚区,将西北内陆棉区划分为东疆、南疆及北疆——河西走廊三个亚区。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根据各地的生态条件、棉花品种生育特点及生产布局的演变,在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的亚区划分上又进行了修正,将黄河流域棉区划分为华北平原、黄准平原、黑龙港、黄土高原及京、津、唐五个亚区,将长江流域棉区划分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沿江、长江中游丘陵、长江下游及南襄五个亚区。
中国棉花种植区域划分我国五大棉区由南向北分属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中温带6个不同气候带,生态条件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大体上说,热量资源由南向北逐渐降低,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渐次递减,日照时数南北棉区相差近1倍,海拔高度东西棉区相差近千米。东部主要是平原和丘陵,西部大都是高原和盆地,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五大棉区生态条件的地域组合差别较大,不仅各棉区的宜棉程度不同,而且适宜的棉花品种类型、耕作栽培特点、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均呈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差异。
生产上,常把华南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统称为南方棉区;把黄河流域棉区、特早熟棉区以及西北内陆棉区统称为北方棉区。华南棉区是我国最早引种并发展棉花生产的地区,有2000多年的植棉历史,在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直是棉花主产区。1949年华南棉区棉田面积一度占全国的18%。本区热量资源丰富,雨水多,但日照条件差,病虫危害严重。其土壤一般为赤红壤和砖红壤,较黏重,普遍呈酸性、强酸性反应。宜栽种中熟海岛棉或中晚熟陆地棉。可一年三熟种植。目前已成为零星产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热量条件较好,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年日照时数1200~2400小时。春季和秋季多阴雨,常有伏旱。土壤在平原地区以潮土和水稻土为主,肥力较好;丘陵棉田多为酸性的红壤、黄棕壤,肥力较差;沿海有大片盐碱土。实行粮棉套种,一年两熟或多熟。是我国三大主产棉区之一。黄河流域棉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本区水热条件适中,春秋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早发稳长和吐絮。虫害及枯黄萎病较重。实行一年一熟或粮棉两熟套种。是我国三大主产棉区之一。缺水和生态条件脆弱是其棉花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西北内陆棉区日照充足,气候干燥,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稳长和吐絮。但土壤地力瘠薄,水资源贫乏,限制了棉花生产的发展。适宜栽培中、早熟陆地棉或海岛棉。实行一年一熟种植。20世纪90年代以来,棉田面积迅速增加,已成为我国棉花生产的重心。北部特早熟棉区日照较为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多结伏桃。但热量条件差,秋季温度下降过快,易遭低温冷害,霜后花比例大。一年一熟种植。受热量条件限制,棉花生产只能保持在很小的规模上。而近年气候变暖,特别是无霜期延长,有利于提高产量并改善品质。
(3)三大棉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促成了我国棉花生产迅速发展,植棉区域必然相应变化。主要是向植棉效益高、科技作用大和自然生态更适宜的区域集中,西北内陆棉区迅猛发展。由此,形成西北内陆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三足鼎立的现状。
1)西北内陆棉区的崛起。西北内陆棉区主要是新疆广大棉区,包含甘肃河西走廊。它的崛起正是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三重因素互相结合共同促进的结果。既是历史的机遇,又是发展的必然。198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等8个单位组成新疆棉花考察团,对新疆的植棉优势、布局及发展前景提出分析与建议。建议巩固调整北疆棉区,使之成为早熟陆地棉基地;大力发展南疆棉区,逐步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陆地棉基地和唯一的长绒棉基地。认真实施扶植棉花生产的各项政策;棉田合理布局,适当集中,建立基地,逐步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加强棉花生产基本条件建设,改善棉田水、肥、土的状况;积极运用先进植棉技术,实行科学种棉。并预测新疆棉花生产将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产棉省(区)。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上述分析、建议和预测正确可行。在各级领导、各地科技人员和广大棉农的积极努力下取得了巨大进展。据农业部2007年统计,西北内陆棉区植棉186.19万公顷(其中新疆占178.26万公顷),占全国棉田面积31.4%;总产棉花314.22万吨(其中新疆占301.27万吨),占全国总产的41.2%;棉花平均单产1661千克/公顷由此可见,西北内陆棉区已成为我国新兴的大棉区,而新疆则是我国植棉面积最大、棉花总产最多和棉花单产最高的省(区),棉花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和科学化程度最高。
2)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在调整中发展。近年来,尽管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的一些地方棉田缩减,但这两大棉区仍存在许多植棉优势区域,如长江中下游沿江沿湖平原与丘陵地带,下游沿海滩涂地等;黄河流域的黄淮海平原,各支流的河谷平原,滨海与内陆的盐碱地与旱地等。这些区域自然生态条件宜于植棉,粮棉争地矛盾较小,植棉效益较好。再者,这两大棉区正是我国纺织工业基地所在,纺织行业对植棉业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而且,两大棉区的科技力量强大,科技创新对棉业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纺织品出口大增,对棉花需求紧迫的大形势下,长江和黄河流域两大棉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仍将作为我国主要棉花生产区域而存在并发展。
3)三大棉区三足鼎立。西北内陆棉区尤其是新疆棉区尽管近期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与限制因素。不利的自然因素,如盐碱、风沙、霜冻和秋季降温快,以及病虫害蔓延危害等,仍然影响植棉业发展;土地与水资源虽然较丰富,但绝不能无限开发用于植棉。更重要的是必须考虑粮食安全和农牧业的总体持续发展,还必须做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由此可见,西北内陆棉区不能无限扩展造成我国棉业的一统天下,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大棉区必须继续存在和发展,我国三大棉区三足鼎立的格局正是顺理成章的事。三大棉区优势互补,丰歉相济,共同促进我国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农业部提出的“提中、稳南、拓西”的发展战略,即提高黄河流域棉区的生产水平,稳定长江流域棉区的棉田面积,适当扩大西北内陆棉区的棉花生产。这是正确的,可行的。相信三足鼎立状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继续下去,并获得上佳结果。
(4)棉业发展的新时代
我国有2000多年的植棉历史,其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从中国棉业发展史中可以看出,20世纪初以来是中国棉业及其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100多年中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发展更为迅速,而在这60多年中又以近改革开放30余年进展迅速,成就巨大,为世界所瞩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棉业的突飞猛进。同时,改革开放催生了1979年中国棉花学会的诞生,并指引了中国棉花学会在我国棉花生产与科技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由此,改革开放30余年,大体也是中国棉花学会成立30余年,创建了中国棉业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