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期待是美丽的
15359700000001

第1章 管理漫谈(1)

放在全国的天平上称自己

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我常常惶惑于部分“优秀”教师的自满自得。

记得十几年前张海先生在焦作讲学,谈到书法家成就的时候,曾说过一句话: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并不意味着已经是中国有影响的书法家。当时我没反应过来,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以为既是中国书协会员,自然就是所谓的“国家级”书法家了。后来认真一想,的确是这么个理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数千,可偌大个中国,真正有影响的书法家又有几人呢?

书法领域如此,教育领域亦然。拿到一两次国家、省、市教学比赛获奖证书的教师,真的不敢把自己当成全国、全省、全市有影响的名师啊!

就拿优质课比赛来说,一个时期以来,为了提高老师们的教学能力,各级教学研究部门安排了许多定期不定期的优质课比赛。通过比赛,给优胜者颁奖,是对参赛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肯定,这本是极好的事情。可是事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随着工作的开展,一些真的东西渐渐被异化,本来显示教师教学能力的比赛,大部分变成了学校集体智慧和长期准备的比拼。有的老师为了拿奖,请人帮忙,设计方案,制作课件,在下边一次次反复试讲,反复修改;有的地方干脆把这些工作变成学校行为,学校领导为了集体荣誉,集体智慧加行政组织一齐上,只要能把证书捧回来,什么手段都可以动用;有些本分的老师,参赛时虽然不去请那么多人帮忙,但要花去大量时间,进行长期而周密地准备,动辄一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此这般,证书与奖牌事实上已经不能反映讲课老师的真实水平,夺取奖牌证书也已不是讲课老师个人智慧和平时能力的体现。

面对这样的现实,不由人不怀疑这些奖牌证书的含金量。

然而,我们怀疑归怀疑,一些老师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一旦在比赛中获了奖,便欣欣然志满意得,成功者之态可掬。拿到国家级证书是这个样子,拿到省级甚至地市一级获奖证书的,也大有跨入市级、省级、国家级名师行列的感觉!

凭心而论,我认为自己还是能够主动学习的人,而且随着日积月累,也有了一些底子,加上朋友们时常给一些溢美之辞,有时候也有过飘飘然不能自持的感觉。但是,在主持市教育局信息技术工作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了“教育在线论坛”,读论坛中那些帖子,越读越觉得自己的不足,越读越觉得我们工作的不够。在“教育在线论坛”之中,无论教坛高手还是普通教师,特别是苏南参加“新教育”实验的中小学老师们,且不说实验的开展情况,单语言功底、对文字的感悟与把握能力,就足以令人折服。然而,回过头来细细翻拣其中戴面具的不戴面具的,却没看到几个自己身边熟悉的人。

毋庸置疑,“教育在线论坛”并不能代表中国基础教育的全部,但无论如何,它是目前中国教育网站,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网站中最活跃的一个。这里边很少有我们的人,的确不是正常的现象。当时我想,也许我们的教师还在其他的网站灌水,也许我们的教师还没有发现这个网站,也许我们的教师正在蓄势待发,也许可能有更多的理由,但是,从最坏处打算,极有可能的是,我们的教师还没有养成网络学习的习惯,在没有机会实现现实中走出去的时候,也没有注重利用网络帮助自己走出家门,看看外面异彩纷呈的世界!

视野代表一个人的思维宽度,目标是一个人前行的动力。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宽,他的目标就可能有多大。按照朱永新先生的说法,一个人永远不会超过自己所定的目标。事实也是这样,看不到比自己更强的人,就不会确定出更高的努力目标;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有多精彩,就不可能打造出你自己精彩的世界。见识见识,有见才能有识,长期囿于自己的小圈子,只知道坐井观天感觉良好以为老子就是天下第一,不就是因为你所说的天就是你头上那张圆桌的桌面吗?

那个时候,在痛苦的思索中,我情愿承认我是错的,但愿事实不是这样,但愿只是我偏激偏执加偏信才没有看到我们老师们的业绩。然而,后来我到一些直属学校调研,问及老师们是否在全国有影响的教育网站上建有自己的博客,或者经常参与有影响的网络讨论,得到的往往面面相觑——人家对我的问话不知所云!

人的满足都是建立在以为自我成就无人可匹基础之上的。如果他能看到第二个和他一样或者高于他的人,他的满足便会失却一半,看到的越多,满足感就越少。因此,我到学校当了校长之后,便明确地告诉老师们,勇敢地把自己放到全国的平台上,用全国的天平来称一称自己的分量。一开始很可能你微不足道,那不要紧,只要你不松懈,不气馁,坚持跟上前行者的脚步,坚持与先进者对话,坚持不断地向优秀者学习,坚持不懈地煅造自己,你的分量会越来越重。用暂时的丢面子换来今后的有面子,无论如何也要比始终把自己圈起来、自己倒是觉得分量挺重、可始终不过是“微不足道”要强吧?

《庄子秋水》中望洋兴叹的河伯固然可笑,然而如果河伯始终见不到大海,那才真是可怜呢!

于细微处见和谐

和谐社会在教育上的最小单元是学校与班级,建设和谐学校与和谐班级是教育领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然而,话虽这样说,口号也这样喊,具体做的时候究竟如何抓才能真正见效,却不是轻易就能弄明白或者做好的事情。一次我在王庆班听课,一个师生和谐的细节让我感触至深。

那只是一节礼仪课,是河南省自行开发的地方课程,老师讲的是待人以诚的交往礼仪。在课堂上老师循循善诱,学生踊跃发言,师生以所学知识和自己身边的事例从正反不同的方面讲述着文明交往的种种失误与成功。正在老师专心提问,学生认真回答之际,一个学生忽然提出:老师,“心”字快要掉了!原来黑板左侧有一处用双面胶黏的“专心听讲”四个字(班级提示用语)黏得不是十分牢靠,“心”字上半部分已经离开墙面,行将脱落。老师听到学生提示,连忙扭头,边讲边不经意地上前将“心”字按了按,让它紧贴墙面,牢固地粘好。老师转身之间,十多个同学异口同声:“谢谢!”

一切都发生在不经意间,但这不经意间发生事情的背后却是师生默契的配合与畅达的沟通。我在另一些班级听课,常发现许多学生司空见惯于教室里宣传语、提示语的脱落与残缺,似乎这与学习没有什么关系,与自己也没有什么关系,任你花萎叶残,我自岿然不动。但在王庆班中发生的这不经意间的一幕,却显示了一个班级凝聚而和谐的精神。这里的学生对班级的一草一木、一丝一毫都充满着关注、爱心与责任感,似乎这些就是自己家的东西,甚至比自己家的东西还弥足珍贵,这种责任心恐怕就是王庆班徽映照之下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具体体现。学生热爱班级,自然就会配合老师讲授;学生配合老师、专心听讲,也必然为老师讲课创设身心愉悦的工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师就更容易听得进去学生的建议,并乐意为学生做任何事情;学生感到老师如此尊重自己与自己的班级,当然也会更喜欢老师,亲其师而信其道,听课与交流也必然认真、踊跃——一个良性互动的师生和谐关系自然而然建立起来了。

班级管理的重要抓手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没有荣誉感的个人,不会知道自重与自律;没有荣誉感的集体,不会产生凝聚力与向心力。责任心与荣誉感,应是引导学生健康向上的两大法宝。

做好之前别撂挑

从学校到机关,再从机关到学校,教师做了,职员做了,部门主管也做了,一直到做校长。原来被人管着,后来慢慢有了可管的人。无论是给人做下属,与人做同事,还是给人当领导,虽然职业角色不同,看待人的角度也不同,但当你离开职场,无论是你的上级还是下级抑或同事,便都成了朋友。朋友之间,大可不必让职场的惯性收不回来,弄得谁都不自然。因此,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与曾经的下属或同事朋友般地交心。

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走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在与人交心的过程中,我常常发现有这样一种人,他总是一脸旧社会,一贯地牢骚满腹,仿佛什么事情他做得都对,别人都是对不起他。家里事情看不惯,单位事情看不惯,社会上的事情就更甭说。动不动就找主管要求调换工作,原因只有一个——这个事我干不了,你给我换个工作吧!

前段时间读企业管理方面的书,其间有一段故事很有意思,说有一个企业员工感觉怀才不遇,要炒老板的鱿鱼。这时,一个朋友劝他说:你不是不满意你的老板吗?你不是希望你的老板糟糕吗?那你现在就别走。为什么?因为你现在工作并不出色,老板正不喜欢你呢,你此时离职,正中你老板的下怀,他嘴上可能会说几句挽留的客套话,心里不知道要高兴成啥呢!你要想让你的老板难受,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定下两年的奋斗目标,把你的工作做到十分出色。当你干到老板离不开你的时候,你再断然离开,而且带着你的铁杆儿客户离开。那时候,你就等着看你的老板哭天抹泪儿吧!这个员工按照朋友的说法做,工作十分卖力气,随着局面的打开,也日渐受到老板的器重,由一般员工到业务骨干,一年多的时候,老板还给他升了职。两年头上,他的朋友过来催他着手离开,他却对朋友说,他已经无法离开这个公司了,这里有他为之奋斗的事业,有信任并器重他的老板,还有着和谐相处的同事和朋友,他决定不再离开了。

这个故事虽然可能只是作者的一个杜撰,但的确不是没有道理。任何一件事情,你不用心做都不会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即便再没有意思的工作,只要你下工夫,都能做出名堂来。小说《芙蓉镇》里的那位落魄知识分子,拿着扫帚扫大街,都能扫出舞蹈的节奏——苦中作乐到这种程度,还有谁能为难得了他呢?

然而,我们身边这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还都是动不动就撂挑子的主儿。

每逢遇到这样的主儿,不论是下属还是同事,我都要请他设身处地为他的老板想一想:如果你做老板,遇到这样一个员工,你会怎么做?你一定会想,这个家伙如此撂挑子,要么是能力问题,要么是态度问题。如果是能力问题,这个工作干不了,换个工作就干得了吗?如果是态度问题,这个工作尚且做不好,还敢给他挑重担吗?何况给老板撂挑子的员工,一定是对抗的而不是合作的员工,这样的员工一旦得逞,你的队伍还怎么带呀?如此的换位思考,大部分的思想情绪问题都可以解决。

当然,从每个员工自身的发展来说,的确各自都应该有他的最近发展区,一定有更适合他工作与发展的岗位。但是,要想由不适合的岗位迈进适合的岗位,你得积聚一些“资本”——把手头儿的工作做好。你能认真地做一件事情,就能认真地做第二件事情。不喜欢的工作尚且能够做得井井有条,说明他真的有能力,给他一个喜欢的工作,当然会做得更好。有些听起来老生常谈的话,其实含蕴的却是普遍真理。孟子在讲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候,一连说出了许多种磨炼人的方法:“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都是要“动”其“心”而“忍”其“性”,从而“增益其所不能”。有了这些东西垫底儿,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对付呢?

欲撂挑子先做好,这是我劝说朋友的一贯理由,也是我工作的信条。因为我知道,当你对一项工作不想做时,情绪本身就会泯灭你很多的智慧,从根本上动摇你的毅力。电视剧《武则天》中有一段类似内容的插曲:都说人难做,都说人好做,好做难做都得做。既然好做难做都得做,我们何苦不用笑脸迎接生活与工作,好好做人呢?我们改变不了别人,至少可以改变自己;我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处境,至少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我们无法阻止在我们头上飞过的小鸟,但我们至少可以不让它们在我们的头上筑巢。记得一位大师说,改变了心情,你就可以改变世界。当我听到一些同事们在议论,说办公室工作人员像四种动物,即“像牛一样的负重,马一样的奔跑,狗一样的看家,还要像猪一样的受气”,我便劝他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一看,会高兴起来的。如果真像他们说的那样,那么,在办公室工作几年,你就可以拥有“牛一样的勤勉,马一样的效率,狗一样的忠诚,以及猪一样的宽厚”。

如今在学校里,许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把班主任工作视为畏途。老教师想卸任,青年教师不想接,有的接住了还要想方设法推掉,甚至兄弟学校一位校长对我说,在他那里老师们说谁干班主任谁是傻瓜。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做校长的,除了应该反观自己的学校是否建立了充分尊重班主任劳动的机制之外,不妨用一用“欲撂挑子先做好”的做法,让老师们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学会享受工作。魏书生、李镇西等大师们其他工作都可以丢,唯独班主任不能丢的这一点就足以说明,班主任工作是个乐趣无穷的工作。

与其被动地接受“煎熬”,不如主动地迎接挑战。只有这样,才能锻炼自己,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