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晚饭后一个牵挂的事情,就是观看尤小刚导演的《前清秘史》。导惯了电视剧的尤大导突然改弦更张,拍起了纪录片,值得关注!连续看下来十几集,除了请编剧当解说、选取了电视剧中一些镜头等以外,与其他纪录片并无两样。那位编剧李亚平据说是位海归,略带口音、咬字不清的解说,并不比字正腔圆的解说员增添多少感染力,相反却觉得有些别扭。
眼下通俗史学流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明朝那些事儿》,很多从不接触历史的人,也都拿来当小说看。史学不能总是老面孔,换个写法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也未尝不可。但是将史实做为政治的附庸品,就未免太功利了。现在学界有一股“褒清抑明”之风,将明末清初的改朝换代说成是进步力量战胜邪恶力量。这就显得有些夸大了。
明代最后一位皇帝------思宗崇祯皇帝是一个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物,尽耍小聪明,在其身上,机智和愚蠢、胆略与刚愎、高招与昏招兼而有之。其复杂性格的背后是复杂的政治形势,农民军、后金的袭扰、大臣之间的党同伐异,猜忌多疑、不识用人之道的性格,导致崇祯“求知之心操之过急,不免酿为功利;功利之不已,转为刑名;刑名之不已,流为猜忌;猜忌之不已,积为壅蔽。”(著名学者刘宗周语)最后落得众叛亲离,吊死景山时身边仅有司礼监太监王承恩陪伴,实在可怜、可恨。
崇祯的昏庸,造就了皇太极、多尔衮等前清英雄。我很欣赏摄政王多尔衮,虽然其在史书上并不怎么辉煌,甚至死后被其辅佐的顺治皇帝开棺爆尸,可谓名声并不怎么好听。但他智勇双全,入关前是太宗皇太极的得力助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战功显赫。他继承了太祖、太宗进取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辅佐年幼的顺治帝,带领清军迅速进关,驱走李自成,占领北京,建立清王朝,从而实现大清统一全中国的梦想。他承明旧制、重用汉人、革除弊政、尊孔崇儒,汲取中原优秀文化,建立了日益稳定的政权,是清开国的第一功臣。39岁死于心血管病,实在可惜。
相对于腐败的明朝,刀耕火种的游牧民族取得了政权,对于中华民族来讲,很难讲是一个进步。但是没有这一改朝换代,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康乾盛世。历史就是这样,常常出其不意。
2008年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