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四月,又是漫天飘絮的日子,那似雪花一样的花絮轻盈飞舞,对花粉过敏的人这一阶段将承受痛苦的煎熬。忙碌了一周,周末在家浏览刚买来的史书,享受盎然春意的拥抱。
我以前特讨厌历史,那么多年代、人名、事件要记,史书都是文言的,看了就头痛。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兴许是一些大型历史电视剧看多了,尤其对明清史情有独钟。前不久上卓越网一通狂买,将有关明清朝代的新书都搜罗来,有梅毅的《大明朝的另类史》、美籍人士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熊召政的《看了明朝不明白》、王春瑜的《看了明朝就明白》、李亚平的《帝国政界往事》系列等。最近《明朝那些事儿》第五卷又出版了,赶紧买来看。我之所以对明清史感兴趣,主要还是离我们现在比较近,好在有些陵呀庙呀可以看得到,不像研究汉唐史的,只能对着些坟头子冥思苦想。
中国自秦始皇以来两千一百多年、492位皇帝的皇朝历史上,开创过200年以上大一统皇朝的,只有西汉、唐、明和清四个朝代,东汉仅195年,不够200年;南宋和北宋始终是半壁江山,没有统一。元朝统一了,但仅仅存在了不到100年。明朝共16个皇帝,统治了276年;清朝11个皇帝,268年。明末清初,欧洲诸国尚未强大,美国尚未建国,日本更处在衰弱状态。清代康乾盛世时期,中国应该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疆土面积1300多万平方公里,比今天国土面积多了三分之一,人口至道光年代已达到四亿,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之后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如今世界的老大很有可能非我莫属。导致这个悲哀结局的罪魁祸首当然离不开“老佛爷”慈禧太后,那个令人一提起来就咬牙切齿的老太太。说她祸国殃民一点不为过,比起中国历史上另一位女强人武则天,慈禧只能算个阴谋家。阴谋家只知道整人。而武则天是个政治家,从宫女到皇后、再到皇帝,一步一个脚印,但凡敢挡路的,全部干掉,连儿子也不例外。政治家除了整人外,还要整国家。
两千多年的帝国史告诉我们:每当皇帝的龙椅上坐着的是一头猪时,皇帝的部下中不是猪的那一部分,就会被迅速淘汰出局。上梁不正下梁歪,剩下来的人们就会集体表现得比他们的万岁爷陛下更像猪。这种局面要想扭转,常常需要帝国将自己的能量耗尽,或者上帝出面干涉,让那头猪死掉。不幸的是,中国人从来没有学会如何防止这种情形出现,一头猪死掉后,新上来的还不如前面那一位。中国人以一代代的聪明才智创造出的政治架构和人生准则,为猪们甚至更坏的畜牲大模大样地走上龙椅铺设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于是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常常需要为此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
也许中国人比较喜欢翻天覆地式的革命,就像毛泽东崇尚的那样,打碎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真正留下来的实物性的东西,除了明清时代的一些庙宇,就是汉唐时代的一些坟头子,以至于导游们面对外国游客,只能可怜巴巴地对他们讲,几千年前这里曾经如何如何地辉煌。到欧洲旅游,经常有老外兴致勃勃地凑上来,指着自己上班的大楼说,这栋建筑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保护得很好,我们还在使用它。在英、法、意大利、西班牙等地上千年的古堡、庄园随处可见,不但保护得很好,而且仍供现代人居住使用。欧洲的古迹,除了两次世界大战遭到一些破坏外,基本上完好无损。反观中国,历史上造反起家推翻旧皇朝,伴随的往往是火烧阿房宫之类的毁灭性破坏。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以至于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只能面对那些废墟浮想联翩,在梦中遨游驰骋重温昔日中华帝国的辉煌与强盛。
最近看的史书多了,发现历史也可以换一种方式写。像《明朝那点事》,整个一个调侃加挖苦,颇有点王朔小说中北京胡同串子的味道。但读下来,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借古喻今,仿佛置身其中,既学习了历史,也学到些做人的道理。以前总觉得历史枯燥,越学越难受,特别是明清史,人家欧美老外又是工业革命,又是政治改革,实力突飞猛进,刮目相看。惟有我们大明、大清朝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闭关自守,最终难逃井底之蛙的命运。这种往下出溜的历史,充满了懊悔、辛酸和愤怒,越看越憋气。但是现在一些史书写的角度不同,叙述语言别开生面,至少让你读完心里不堵得慌。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一个人开始喜欢研究历史,说明这个人开始慢慢变老了,开始成熟了。
2008年4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