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走南闯北的,见得多了,也是明白人,精着呢。听着听着,两眼放光了:说么呢!见证么呢!他敢见证自个儿是个孬包?乖乖隆的咚,他倒见证来啦!你看看他能的。孩子,你告诉他,俺才是他的见证!
奶奶其实还含混地嘟哝了些什么。只有她自己的心听到了。她大概是说,你捉了个替死鬼,你还让他儿子抬不起头,你缺了八辈子德,你知不道呀!
奶奶早就感觉到了儿子心里的憋屈。儿子当通讯员到了南京后,给在济南做保姆的她发过一封信,问父亲的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请人回了信。回信的末尾,是她一连串的追问:政委跟你当连长的姑父是战友,他知道呀。别是有人说么闲话了吧?别是人怀疑你爹是汉奸吧?
挣钱养家糊口不行吗?他给人替班不行吗?火车不开一家子喝西北风去?孩子,有人难为你,你就问问他,都不开车了,哪有铁道游击队呀?当年,你姑父和游击队还说,工人弟兄是水,他们是鱼呢。叫他们自个儿找你姑父问去。
孙安路在战友陆续入党、提干后,发现父亲的死影响着自己的上进。从南京到上海,直到来支援鹰厦铁路,他的表现没得说,领导常表扬他工作踏实技术过硬,同事则夸他能吃苦乐意助人。可写了不少入党申请书,一旦列为发展对象就没下文了。张段长的话,其实暗示了个中缘由。
孙安路本来想在搬家之前,先说说张段长的好,再给母亲透个风,让她有个和张家做邻居的思想准备。见她如此反应,一时没辙了。
搬家很简单。需要搬走的,除了衣被、用具和锅碗瓢盆,只有一件家具。一张带镜子的雕花梳妆台。那是孙安路和秀在上海结婚时买的,听说是一个资本家为小姐定做的嫁妆,解放了,那个资本家也不知怎么了,竟没有去提货。留了几年,家具店老板只好折价处理。奶奶说:俺秀才是小姐呢。所以,孙安路接到调令,把别的家具全扔了,独独带上了梳妆台。
搬梳妆台要人抬,去买床、买桌子也要人帮忙。奶奶早就约了放映员,孙安路却请了自己的同事,叫张卫国。他俩差不多是同时到的。奶奶盯着张卫国直眨巴眼:这孩子像谁呢?俺瞅着怪眼熟。
孙安路告诉她,是张叔张段长的儿子,他也调过来了,也在机务段工作。
奶奶愣了一会儿,就说脸盘子粗看像他爹,细看却不像,比他爹俊,方方正正的,鼻子是鼻子眼是眼。身板更是他爹没法比,个高肩宽,像个山东大汉。言下之意,都是贬他爹。
张卫国红着脸说:大娘,我记事晚,我们两家在山东做邻居的事,我一点印象也没有。可我都听说了。往后,我们又是邻居啦。而且是楼上楼下。
奶奶沉下脸来,把儿子拉到一边问明白,转身出了门。孙安路赶紧追上去。奶奶说:别拦着。你服他管,俺不难为你,俺去要求换一套不行吗?俺惹不起躲得起。俺就远远躲着他不行吗?
行啦!你别闹啦!机务段就是那几套房,这套还是张叔以一家三代的理由给争取的。再闹,就没有啦!
连孙安路也被自己的声音吓了一跳。起小,他是母亲的老实孩子。如今娶妻生子了,可一年到头的生活,就是出库入库、到站发车,家好像是另一处行车公寓。更确切地说,他是家的旅客,妻子不过是家的列车员,母亲才是家的大车,还兼着大烧、小烧。母亲把了望、驾驶、添煤的活儿都包了。母亲用她的辛劳、坚韧和能干,在家里树立了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威。以往,儿子总是恭顺听话的,即使不耐烦她的唠叨,也只是沉默而已,哪里敢呵斥她?
奶奶愕然瞪着他,泪水涌了出来。那泪水好像憋了一二十年,一颗颗又是怨恨又是委屈,又是辛酸又是难堪。但她忍住了没有哭出声。她忘了掏出总是掖在袖口里的手绢,就用双手把往下掉的泪珠子抹开去,抹在白净的脸上脖子上耳后根。再没有干燥的地方可抹了,她就拿那一把把的泪润湿了自己的头发。她的头发乌黑油亮。她还不过半百。
孙安路呆呆的。情知自己嗓门大了,也不会说句软和话。亏了秀,支使庄儿枣儿跑过来要奶奶。枣儿见奶奶哭了,伸手去够奶奶的脸,自己却撇撇小嘴,马上也泪汪汪的。
别哭别哭,奶奶迷眼啦。奶奶抱住她,就势甩了一把鼻涕,在鞋后跟上擦了一把。
秀招呼张卫国和放映员抬走梳妆台,拎着几个包裹过来交给孙安路,把他支走了。秀对奶奶说:这回好啦,别让安芯住单身宿舍了,来家住吧。俺四口住里间,你娘俩住外间。安芯咋还不回来呢,人家放映员是冲她来帮忙的。
奶奶不吭声,牵着庄儿枣儿回到工棚,端出张家媳妇送的针线筐,便在门口坐下了。
秀说:这鞋大了。俺刚才让放映员试了试,大两指呢。他人倒是讨人喜欢,年年五好战士呢。可就是小个子,安芯能看上他吗?刚才俺还笑话他,说俺妹子的大辫子都比你高一头。他说么,他说他还在长个子。笑死俺了。
奶奶却没笑。虽收住了泪,眼里还是潮潮的。秀又使一计,她鼓动庄儿枣儿缠着奶奶讲故事。两个孩子便往奶奶怀里扑。奶奶说:俺的故事都讲完了,找你妈去,乖。枣儿哭着赖在地上,把鞋袜都蹭掉了,光着脚丫子,奶奶也不管不顾,仍木然地纳着鞋底。锥一个眼,麻绳穿过针眼,再摁着针脚,用力拉紧麻绳。如此循环往复。她做的布鞋真叫千层底。先是在旧布上打一层糨子,再往上面均匀地贴碎布,铺一层,再刮糨子再铺布,层层叠叠地糊成壳子。若干张壳子摞在一起,照着鞋底切出样来,就要靠麻绳来缝缀了。她纳的鞋底之所以平整厚实又耐穿,除了壳子糊得均匀外,更大的工夫在针锥上。鞋底上的针脚密密匝匝,千针万线的,一排排一行行却是工工整整,有条不紊。工夫在眼里,也在手上。一锥子下去,在上下左右间找到那个点,靠的是眼力神。一根大针引着麻绳穿过针眼,靠的就是手上的力气了,不光得使劲,关键是使得巧。
秀就这么表扬着奶奶的鞋底。奶奶依然毫无反应。秀无奈了,只好跟着丈夫一道搬东西。秀说:这回她真恼了。你也是,敢对她吼,她受得了吗?冲你爹那件事,搁在谁身上心里不腻歪?
安芯是在傍晚新家收拾停当后才回来的。她说自己去学跳舞了,过几天,电话所要和车站开舞会,电话所是娘子军,车站的调车员全是光棍汉。电话所的姑娘却不愿意,因为调车员跟溜放车打交道,就像铁道游击队,扒着行驶的火车跳上蹦下的,太危险。电话所的领班说,想跟我们开舞会的单位在排队呢,自己别急就行了。安芯便向领班提出了要求,下一个单位该选机务段。电话所的姑娘都鼓掌。她们其实是为新来乍到的张卫国喝彩。
安芯估摸着哥哥嫂子该搬完了,直接去的新家。进了那个门洞,一甩大辫子,便抽着了张卫国。四目相视,脸都红了。
孙安路问:你们认识?
俩人还没答话,有几人抬着挺大的菜橱进来,凶凶喝喝地喊让路。让开了路,他们却放下菜橱,围住了安芯。有个叫杭州的说:孙安芯,到时候我给你做舞伴。我比他们跳得好。说着,杭州竟扯着她的辫子用另一只手一码码地丈量起来。
孙安路扑过去,照着他的脸就是一个大嘴巴子。反应之快之猛,声音之脆之响,令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片刻之后,双方都梗直了脖子,斗鸡似的。
还是放映员机灵。他说:怪不得她哥发火,他当你耍流氓呢。不过,她的辫子是叫人好奇。
杭州虽恼羞成怒,却知道理亏了,只好为自己找台阶:孙安路你是南下的,你拿老子当国民党啊,下手这么狠!把我耳朵打聋了。我验伤去。验了伤,再去机务段告你。你等着。
奶奶立马就听说了。她扔了针线筐,却攥着把剪刀,火急火燎地赶到新家。见着安芯,她喝道:死妮子!你过来,把那惹祸的辫子铰了去!不铰还得惹事,那是根上吊绳呢!吓得安芯钻到床底下去了。那是刚买回来的架子床。
奶奶一屁股坐在床沿上,气呼呼地守着。一下午生着闷气的她因此复活了,是她的唠叨复活了。她自说自话着:起小就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这是为么呢?大啦,能啦,干仗啦。伤着人,能有好吗?人家也有胳臂有腿的,人是让着你,要是不让还不得往死里揍呀。再说结下仇,屁大的地方,抬头不见低头见,往后这日子就不太平啦!
奶奶没完没了地唠叨。慢慢地,她的注意力离开了床下,开始用挑剔的眼光一个劲地打量新房。每每瞄向天花板,她的眼神很奇怪,大概还是怨吧。趁她盯着天花板的时候,安芯在庄儿的指挥下,爬出床底溜走了。
当天晚上,奶奶一夜没合眼,她睡在自己对新房的抱怨之中。秀依稀听到了她的抱怨。她说,这房子朝向一边,不通风。这房子还有一股药水味药膏味,难闻死了。看到这房子,就想到扒掉裤子打针的光腚,想到等着上药的流脓的伤口和疖子,想到血淋淋的纱布、粘乎乎的膏药,腻歪死了。
秀搓着孙安路的脖子,竟把一粒粒泥垢团成了一个中药丸子。她捏着泥丸子往他嘴里塞,轻轻说:那个杭州是个倒霉蛋,你那一大嘴巴呼的是楼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