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权威专家们研究出来的关于人类记忆的基本特点,精确的数字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记忆有遗忘规律,有些人之所以记忆力很好,记得很准确,那是因为他已经充分掌握自己的记忆规律,会在知识将要遗忘的时候重复记忆,从而让知识变得更加牢固。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有四个最佳记忆时段,分别是:清晨起床后为第一个时段;上午8:00-10:00点为第二个时段;晚上18:00-20:00为第三个时段;入睡前1小时是第四个时段。学习时可充分利用这四个最佳时段集中记忆。
有的人记忆力特别好,好像没有什么是他记不住的,这是因为他能长期地训练自己的记忆力,所以脑中的记忆方法就越来越多,记忆力越来越好。所以,要想成功地提高记忆力,关键在于加强记忆方法的训练。
如果从现在开始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并灵活运用,就可以明显提高学习效果。这样不仅可以迅速提高成绩,还能省出时间去做一些喜欢的事。赶紧行动吧,用心发现和总计,掌握记忆遗忘规律,在最适合的时间做最合适的事,我们就会成为一个既聪明又感觉不到累的记忆高手。
这样做一做
1.明确记忆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的目标越明确、越具体,记忆的效果就会越好。任务明确,才能调动心理活动的积极因素,全力以赴地实现记忆任务。
2.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理解是记忆的第一步,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记忆的技巧,归根结底还是要以理解为基础,只有理解了,记忆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3.及时复习巩固。对学习的知识,如果没有及时去复习巩固,过一段时间,已经记忆的内容就会荡然无存。每次复习完全记清时,最好再多投入50%的时间去巩固。这样经过若干次复习后,记忆就会比较牢固了。
4.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记忆过程必须要专心,对要记忆的知识保持一种兴奋状态,不能三心二意,比如,不要边做作业边听音乐,或者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玩东西,一心二用的效果不会好。
5.要有科学的作息规律,并且补充足够的营养。大脑也会疲倦,要有张有弛,该休息时就要让大脑得到休息。大脑需要消耗某些物质才能顺利完成思维工作。所以,要及时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营养。
6.记忆前,必须先进行记忆调节,树立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记住这些材料,千万不要事先怀疑、担心自己记不住。记忆过程中,要控制好心态,不能急躁。
7.一次记忆的材料不宜过多。应该控制好每一次记忆材料的总量,如果总量多了,非常容易产生脑疲劳,使记忆率下降。
8.不要长时间记忆同一种东西。最好是同一种东西只记30分钟,然后再记忆另一种,不断地交替。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记忆效果。
9.尝试运用多样化的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法、多感观记忆法、归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等等。
智慧满行囊
记忆力,是记住事物的形式或事物经过的能力。记忆是大脑的内存,记忆力是指信息在大脑中存储并读出的能力。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是记忆,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
在现实中,人们的记忆能力都是无可比拟、无可替代的。每一个观念都是由许多记忆信息重新组合而成的。如果没有记忆,就不可能产生观念,学习更是无法进行,记忆是学习的前提。人类所具有的记忆力在生物界中可以说是最出色的。正因为人类有了如此独特的记忆能力,才逐步建立了现代的文明社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也是这样,“器”的作用非常大。这个“器”就是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只有把大量的知识都装进大脑,才能在考场里奋笔疾书,下笔有神;才能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己。
要想更好地学习各种知识,增强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良好的记忆力是我们学习和未来飞跃发展的重要基础。
35.小心,别跟粗心大意做朋友
粗心大意一定要不得,它比无知更可怕。也许就因为一个小疏忽,却带来沉重的代价。甚至说,1%的粗心就会导致100%的错误,从而引起最终的失败。所以,一定不能粗心大意,要让自己的心变细。否则,就很可能重演“马虎失街亭,大意失荆州”的悲剧。
有一次考试,为了防止作文题目泄露,只在考试卷上印了“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几个字,?意思是到时候会由监考老师把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
可在考试时,居然有一名学生就以“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为题,?振笔疾书,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交出去。
粗心大意是一种很常见的毛病,在我们身上普遍存在,表现得非常明显。粗心大意可能会让我们在考试中失去一分,也可能会让我们在关键时刻落后于他人,甚至可能让我们承受巨大的失败和痛苦。所以,千万不能小视粗心大意的毛病。
导致我们粗心大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我们的视觉记忆和辨识能力较弱;二是没有及时纠正粗心的毛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良习惯;三是缺乏责任心,对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四是做事不踏实,草率盲目,紧赶慢赶,往往就会丢三落四,忙中出错。
有很多同学对自己粗心大意的毛病还没有充分的认识,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以后认真细心就是了。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不及时纠正粗心大意的毛病,就等于给自己在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设置了一个障碍。所以,我们要对粗心大意的危害有足够的认识。
粗心大意是犯错误的亲戚,凡事小心一点不会有错。对我们来说,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粗心大意的巨大危害,要明白,这个世界上任何伟大成就的取得都与粗心大意是绝对隔离开来的。要知道,粗心大意不但会阻碍我们的发展,还会让父母担心,让他们发愁。
一位母亲这样说:“我不是一个对孩子很苛刻的母亲。我的孩子15岁了,但做起事来总是粗心大意。就拿做家务来说,他没有办法把桌子擦干净,还把米饭撒了一地。我时常在检讨自己,这些家务是不是‘太难’,他还没有办法胜任?每次帮他复习测验的试题,考试题明明就和复习的一模一样,但他还是粗心大意地全部填错。我并要求他必须考100分,但是看见这样的情况也不禁有些心灰意冷。”
还有一位父亲这样说:“我女儿平时的功课很好,我们给她出的题她都会做。可是,一遇到考试,她粗心大意的毛病就会复发。每次考完,她都很有信心,说没有什么不会做的。可是卷子一发下来,错误太多了,不是漏了一个数,就是多写了一个数。我们马上再考她,她还是会。她这种粗心大意的毛病怎样才能改掉呢?”
也许,他们的话代表了很多父母的心声。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粗心大意的毛病会让父母这么着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改正呢?千万不要忽视“粗心大意”,更不要纵容它,如果让粗心大意一次次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慢慢地,它就会变成一种坏习惯。
其实,学习中、生活中很多失误和失败的事例都是粗心大意造成的。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自认为学习非常认真,一定会考好,可成绩却让自己大跌眼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粗心。如果不修正这个毛病,下次它还会发挥作用。如果我们在中考、高考时粗心大意,损失往往就会不可计算,甚至无法弥补。所以,做事一定要谨慎细心,千万不能大大咧咧。
这样做一做
1.培养认真思考的习惯,不要急于回答问题。过后,要自己分析出错的原因,并能叙述解题的思路。
2.平时训练注意力。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一点,千万不能三心二意。
3.在生活中体验细心。在家让生活井然有序,做事要有规律,不可随心所欲到处乱放东西。另外,可以择洗蔬菜、缝扣子等,这些都会让我们变得细心。要有意识地去做这些事,久而久之,自然能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
4.事后认真检查。比如,做完作业后,考试完后,认真检查一下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写错数字,上学前检查一下上课要用的书本有没有带齐,等等。养成了自检的习惯,粗心大意的毛病自然就能去除。
5.制定惩罚粗心大意的措施。如果因粗心大意而导致作业或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可以对自己有一点小惩罚。比如,取消原定的外出计划,等等。
6.培养责任感。有了责任感,自然能够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件事。
智慧满行囊
清朝著名诗人袁牧曾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无易事,只怕粗心人。”我们要想把事情做好,就一定要培养良好的性格态度,坚决改掉粗心大意、做事随便的坏毛病,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都非常有益。
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一个个小的细节构成,实际上,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所以,我们都应该以谨慎的态度,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认真把握好每一个细节,不粗心大意,只有这样,人生的答卷才不至于得零分甚至负分。
我们可以留意一下,大凡事业有成的人物,哪一个是粗心大意的人呢?
古希腊有一句名言:“性格即命运!”那么,性格是怎样养成的呢?是习惯!习惯又是怎样养成的呢?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所以,如果粗心大意不幸成了你的习惯,成了你个性中的一部分的话,成功的可能性必然会大打折扣。
36.用眼睛捕捉每一个信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学会用眼睛捕捉身边事物中的每一个信息,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到事物的本质,就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善于发现别人尚未发现的奥秘的能力,这也是所有的创新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这种能力就是观察力,观察力是一种重要的感知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是智力的主要组成因素。
尼里斯·劳津是丹麦的一位医生。一天,他在屋里看书久了,感到有点累,他就走到窗前放松一下。他发现,院子里有只猫躺在地上晒太阳,当树阴就要遮住猫的身体时,那只猫立刻挪动身子,树阴每移动一步,猫也跟着挪动一步,始终不让树阴遮住自己。
劳津很纳闷:这是为什么呢?天气并不冷呀,难道猫就这么喜欢晒太阳?他决定弄个明白。于是,他走到院子里,蹲在猫的身边,仔细观察起来。这下他明白了:原来猫身上有个流脓的伤口。一连几天,它都躺在院子里晒太阳。结果,伤口很快就全好了。
劳津立刻想,太阳光能使猫的伤口尽早愈合,会不会也帮助人治疗伤病呢?带着这个问题,他做了一系列实验。后来他写出了《光对人体的生理作用》的研究论文,并获得了世界科学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奖。
猫晒太阳是一件十分平常的小事!可在劳津医生的眼里,却变成了一项重大发现。因为他有一双善于捕捉信息的眼睛,能及时捕捉住瞬间的秘密,并能深入研究,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这就是非常出色的观察力。
人类历史上,尤其是科学发展史上的成功人物大都具备优秀的观察力。
物理学家牛顿从小就非常喜欢对周围的事物进行仔细地观察,他试图透过现象看到问题本质,他要通过不断的观察,把不懂的地方彻底弄明白。有一次,他为了观察顺风与逆风的速度差,就在狂风中冲出门外,一会儿顺风前进,一会儿逆风行走。正是这种观察力,成就了他巨大的科学成就。
可以说,观察是获得知识的重要环节,是一个人智力活动的源泉。研究表明,人们获取信息,75%是通过眼睛的观察来获得的。所以说,观察是获取外界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
观察是一切学习的开始。一个人如果对周围的事物“视而不见或听而不闻”,他就会失去学习的基础,从而使他的精神世界变得贫乏。相反,如果他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兴趣,善于观察,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体验快乐。
对我们来说,学会用眼睛捕捉信息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能力,属于智力品质的范畴。学习知识需要从观察开始,即使是间接地从书本上获得知识,也离不开眼睛的观察活动。如在语文拼音、识字学习中,有些拼音、生字的字形、写法只有细微差别,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看出来,如果观察力差就会把它们认错。
可见,观察力的强弱对学习的好坏有直接影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指出,学生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纵然是复杂的,但普遍的特点之一是观察力差。可见,我们具备优秀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观察是我们追求成功学习所必须掌握的能力,也是认识周围世界的第一能力,是一种宝贵的、威力巨大的能力。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这种能力。
这样做一做
1.重视观察的目的性。在观察前,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具体任务,带着问题去观察。一定要克服观察的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为观察行动确定一个基本方向。漫无目的地去看,就不会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也不会有什么观察效果。
2.观察与思考相结合。要在看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把握观察对象的特点,不断有所收获,并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3.多角度、全方位观察。知道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对观察对象进行全面、正确的观察,尤其要观察不易引起人注意的地方。这样,才能避免片面和假象,获得比较真实、全面的结果。
4.掌握一些观察方法。如全面观察法、分解观察法、对比观察法、想象观察法、归纳观察、突现观察法,等等。
5.随时随地都要观察。比如,观察星空大地、山林草木、小猫小狗等。
6.记录观察结果。这不仅是对观察的总结,也是巩固知识点,积累知识的一种好方法。将观察的步骤和发现写进去,并写出观察的心得,非常有助于培养我们良好的观察能力。
智慧满行囊
我们要做观察的有心人,要有意识地观察某种事物。这样的观察,收获大、印象深。俗话说:“事事留心皆学问。”观察的目的性越明确,收获也往往越大。比如,同样是登泰山,一个想了解泰山脚下的风俗人情或想了解那里的历史文化的参观者与一个走马观花、随意游览的人,收获肯定大不相同。
想要观察某一事物,一定要事先设定观察目标,以便于更加仔细认真地观察。正如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所说:“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有了明确的目的和计划,就有了观察的中心和范围,这样才能把观察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上。”当一个人有明确的观察任务时,往往就会比较主动、积极地去观察。
我们要在观察中随时剔除客观事物浮泛的、皮毛的、一般的甚至虚假的表象,筛选出最能体现事物本质的特点。只有经常进行这样的观察练习,才能使观察渐趋敏锐、精细、准确,才能真正提高我们认识、辨别、洞察客观事物的能力。
经常总结自己的观察所得,这是观察力升华的过程,也是培养观察能力的最重要的环节。正如鲁迅在谈及自己的写作体会时所说:“静观默察,凝神结想,烂熟于心,然后一挥而就。”
37.善于珍惜利用每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