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三国的奥秘Ⅱ
1563800000016

第16章 关羽:兼顾原则的忠义之道(2)

曹操占尽天时地利。他本就是朝中的人,地盘一开始就很大,很快就把北方所有军阀(包括袁绍兄弟)收服,这时候他开始想要统一了。并且他已经不年轻了,有一种紧迫感,如果不赶快行动,很多想做的事情就做不完了。于是带领百万雄师,去打孙权,想把孙权收服,那样他就能一统天下了。出兵前曹操非常有信心,但却没想到赤壁一战会输得那么惨。

曹操几乎全军覆没,狼狈而逃。诸葛亮断定他一定会从华容道逃走,点将的时候,故意不派给关羽任务。关羽有点不服气,就问诸葛亮自己的任务是什么。诸葛亮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来是想委托给你的,但是想想不妥。曹操一定会从华容道逃跑,那时候他已经狼狈不堪了,我可以派你在那里把他杀掉。但是我又不能让你去,因为你欠曹操人情,曹操一求情,你一定会放过他的。”关羽说:“我欠曹操的人情已经还了,这次非杀了他不可。”诸葛亮说:“那你就立下军令状,如果放了他,是要砍头的。”关羽于是立了军令状,接着又问诸葛亮:“如果曹操不从这条路逃走怎么办呢?”诸葛亮说:“如果曹操不从那里走,我愿意接受惩罚。”

关羽带兵去守华容道。果然不出诸葛亮所料,曹操最后精疲力竭地逃到了华容道。关羽一出来,曹操知道这下没法逃脱了。幸好张辽提醒他:关羽欠你那么多人情,不用自暴自弃。于是曹操说了一些打动关羽心的话。关羽如果毫无人情的话,也不值得我们尊敬。一个人只知道杀人,只知道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就丝毫不值得尊敬了。

人生最重要的是生活,生活最可贵的是人情,人没有人情跟动物又有什么分别?合理的人情,每个人都不能忽略,如果没有情,就不算人了。关羽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放走曹操也是合情合理。

张辽救过关羽,就算关羽不考虑曹操的人情,最起码也要考虑张辽的人情。所以他放走了曹操一行人。

关平提醒他是立过军令状的,而关羽依然没有改变决定。中国人讲究情理法合理兼顾,不能一味坚持原则。

放了曹操以后,关羽情愿受罚。所有人(包括刘备)都替他求情,如果关羽平时人缘很差,这时候大家都会在心里偷偷高兴,不会替他求情了。

后来诸葛亮说,自己是故意派关羽去守华容道的,目的就是让他放走曹操,还曹操的人情,因为现在曹操死了对我们最不利。所以很多事情要从大局来衡量,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现在很多人只能看见眼前利益,看不见大局。

收服黄忠:君子不乘人之危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派将领占领了荆州的城镇,从无到有。而后,刘备派关羽去打长沙。长沙有个老将军叫黄忠,黄忠的武艺也很高强,年纪比关羽大得多,两人打了一百回合不分胜负,于是双方收兵。第二天,关羽本想诈败,没想到黄忠马失前蹄,被摔到地上,这时候,关羽过去只要一刀就能把黄忠杀了。可是关羽没有那么做,关羽说,你快去换了战马,再来跟我厮杀。

这样一来,长沙太守韩玄就起了疑心,因为黄忠擅射,有百步穿杨的能力,偏偏这次没有用箭射关羽。翌日再战,黄忠为了报关羽前日不杀之恩,没有真的射关羽。这下韩玄更加确定黄忠通敌,把他抓了起来。

韩玄要杀黄忠,魏延救了黄忠并亲手杀了韩玄,引百姓出城投降了关羽。黄忠坚持不肯投降,所以托病不见关羽。关羽派人请刘备和诸葛亮来长沙,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他们。于是刘备亲自去黄忠家里劝降,才有结果。

黄忠后来立了很大的功劳,但是刘备把他封为上将的时候,关羽却有些不满意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因为那时候资讯不发达,虽然黄忠立过很多功劳,但关羽根本不知道。所以判断一件事情,要根据当时的状况、当时的情境、当时的心情,否则就会片面化。

一个人最要紧的是心中要有一把尺,这把尺就是公道。公道自在人心,凡事都不需要你争我夺。有时候遇到两个人吵架,我会劝他们不要吵,有什么好吵的。如果大家都认为他对,那他就是对的,这就叫做第三者概念。今后你跟别人吵架,要提醒自己,即使吵赢了也没什么用,只要大家认为你是错的,你就是错的。

拒绝政治联姻:成功要靠正当途径

关羽有个女儿。为什么要提到关羽的女儿?因为刘备进位汉中王以后,曹操非常生气,派人去说服孙权兴兵攻打荆州。诸葛瑾就给孙权出了个联姻的主意,如果关羽同意了,东吴就和蜀汉一起对抗曹操;如果关羽不同意,东吴就和曹操联合起来打荆州。

没想到关羽却说:“虎女怎么可以嫁给犬子?”直接拒绝了东吴联姻的要求。很多人因此批评关羽一点政治观念都没有,为了稳定两国关系,为了共同对抗曹操,他应该答应联姻的。我对他的决定反倒比较佩服,如果他真的让女儿嫁过去了,那就变成了政治婚姻,对女儿很不公平。

我很反对男人平常一副以天下为己任的样子,可是到了紧要关头就叫女人去做事,所以我对美人计很不欣赏。貂蝉就很可怜,一个人周旋在吕布和董卓之间,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我们读《论语》,读儒家的其他典籍时,经常能看到两个字--慎独。所谓“慎独”,不是说当你一个人的时候要特别小心。“独”是指不同个性;“慎独”是说要很谨慎地保持本色,不要随便改变本性。因为我们来到世界上是要做不同工作的,不是要做同样的工作。所以关羽跟张飞不同,跟诸葛亮也不同,如果每个人都像诸葛亮一样也不见得好。各式各样的人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特有的个性,好好保持,才叫慎独。人的本性只要发挥合理,就不用顾虑太多。关羽就是因为按照本性做事,才会流芳百世。如果他也把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以达到政治上的目的,我们会觉得他也不过如此。

关羽有情有义,有恩必报,可以说是一个正人君子。如果一个人无情无义,数典忘祖,会天理不容。我们要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故事萃取其背后的道理,汲取前人的教训,总结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当做今后做人做事的参考。

大意失荆州:盲目自信终会带来恶果

我曾经亲自到荆州去看过,那里真的是易攻难守,不愧是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孙权很不甘愿借出荆州,坚持要把荆州要回来;可是刘备好不容易才得到荆州,又肯定不会归还;曹操当然也想得到荆州,这样他统一天下的计划会进行得更顺利。

对于荆州,孙权一直耿耿于怀,一直想拿回来。他逼鲁肃去把荆州要回来,但后来变成了刘备借荆州。后来张昭想了个让诸葛瑾去索要荆州的办法。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孙权假意扣押诸葛瑾的家小,让诸葛瑾去见刘备,说除非刘备交还荆州,否则孙权会杀了诸葛瑾全家。

但是诸葛亮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于私诸葛瑾是他兄长,他很尊敬兄长;于公荆州一定不能还。诸葛瑾看见诸葛亮之后放声大哭说:“如果刘备不还荆州,自己一家大小都要没命了。”诸葛亮也痛哭着求刘备归还荆州。刘备坚决不许,求了许久后刘备才说:“看在军师的面子上,先归还桂阳、零陵、长沙,但是荆州现在是关羽在把守,去办理交割的时候要小心一些。”

诸葛瑾很高兴,去找关羽交割,说刘备已经答应把三郡先交还给东吴。没想到关羽却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予理会。

诸葛瑾没有要回荆州,鲁肃又想了一个办法,下帖子邀请关羽单独过江赴会。鲁肃认为,如果关羽敢来赴会,就先劝说他交出荆州,关羽若是坚决不交出荆州,就杀了他;如果关羽根本不来赴会,就直接率兵攻打荆州。

关羽立刻告诉使者,自己会去赴会。关平劝他说太冒险了。关羽明知道鲁肃邀请他赴会没有好意,但他毫不畏惧。东吴的将领都埋伏好了,等待着鲁肃的信号。关羽也知道东吴的意图,他跟鲁肃一杯接一杯地喝酒。有时候喝酒也要注意保持理性,那次关羽如果真醉了就惨了,他是假装喝醉了,然后一手挽着鲁肃,一手拿着刀走到江边,这时候关平带着小船来接应他。东吴将领们害怕伤着鲁肃,没有人敢阻拦,只能看着关羽回了荆州。

关羽留在荆州,最后失掉荆州,对他来讲也是好事,战争的失败恰恰证明了他做人的成功。曹操很狡猾,孙权很奸诈,只有关羽正直,所以他上当了。好人一定要多磨炼、多苦难、多吃亏才能证明他是好人。